生物基

搜索文档
凯赛生物:山西年产5000吨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线已建成;合肥Bio-PPA CFRT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
synbio新材料· 2025-05-21 14:41
声明: 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由作者重新编写,仅作新材料相关领域介绍,本文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5月20日, 凯赛生物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 目前公司位于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的项目建设正在进 行中,受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变动影响,公司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有所延期, 但项目的一 部分—— 年产5000吨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线 已经建成,可满足目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开发的需求 。 公司在合肥规划建设的 Bio-PPA CFRT生产基地 也已经开始建设。 关于凯赛生物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项目 据了解,凯赛生物与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于 2020年10月签署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 生态园",计划 总投资规模为800亿元 ,其中一期投资计划投资450亿元,二期计划投资 350 亿元。 核心项目 包括24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及 500 万吨 / 年生物发酵液项目、年产 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项 目、年产 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和年产 8 万吨生物基长链二元酸项目(含 4 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 目)。达产后产值将达千亿元以上。 项目详情: 凯赛 ...
倒计时5天!参会指南+最新名单+日程丨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20 22:59
Bio-based 2025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 向绿而行,向新而质 5月25-27日 中国·上海(上海佘山茂御臻品之选酒店) 由 4 位院士领衔100+企业高层和 顶尖专家 ,为生物基行业的下一个拾年"把脉问诊"。活动以" 行 业大会、创新展览、新叶奖评选与颁奖 " 三大板块同期进行,共设置 1场评选、6大论坛、17大专 场、4大特色对接&交流会 ,预 计将 超过 15 00+ 行业同仁出席。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立足 全球视野 和 下游用户需求 ,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行业 上下游企业迈向新征程。 请扫码参会报名 展会时间地点 : 01 Bio-based 2025 参会指南 时间:5月25-27日(星期日-星期二) 地点:( 点击可跳转 ) 签到时间 : 5月25日(星期日)12:00-20:00 交通指引 : 住宿指引 : (一)大会酒店/协议酒店 :上海佘山茂御臻品之选酒店 协议价格与说明( *需客户自行预定酒店 ) | 房型 | 价格 | 电话预订 : | | --- | --- | --- | | | | Mark li, 17861134319 | | 大床房 | 500元/晚 ...
金发科技,又成立一家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5-20 22:07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国高材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叶南飚,注册资 本 500万元 。 据悉,该公司由 金发科技 旗下的 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全资控股 , 经营范围 包含 生物基材料聚合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制造 等 。 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 新中心公司 自成立以来, 深 耕先进高分子材料细分领域创新研发,协 同创新项目 围绕特需产品、通信电子、新能源、医疗健康和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高 分子材料关键"卡脖子"技术进行布局 ,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 热致液 晶聚合物(TLCP)薄膜 等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了产业链上材料进口替代及"卡脖子"难题; 创新研 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智慧测试设备"测迅达" ,打破国外制造商对材料自动化测试系统的 垄断,极大提升了材料研发效率,大幅缩短材料研发的周期,推动了我国新材料产业链发展;依托国 高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 开发出的多款产品获TÜV德国莱茵集团全球首批再生塑料化学回收认证证 书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生物基材料 通常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 ...
中石油/中石化/巴斯夫/陶氏/赢创/万华化学/金发/东丽/三菱化学/恒力/恒逸.......
DT新材料· 2025-05-20 22:07
生物基大会概况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将于2025年5月25-27日在上海佘山茂御臻品之选酒店举办,主题为"向绿而行,向新而质" [1] - 活动由4位院士领衔,汇聚100+企业高层和顶尖专家,预计1500+行业同仁出席 [1] - 大会设置三大板块:行业大会、创新展览、新叶奖评选与颁奖,包含1场评选、6大论坛、17大专场、4大特色对接会 [1] 会议议程 - 5月25日主要活动包括生物基产业战略座谈会(邀请制)、青年科学家论坛 [23] - 5月26日将举行开幕式、新叶奖颁奖典礼,发布《Bio-based 100+生物基材料创新应用案例集》 [23] - 5月27日安排关键化学品与材料创新技术论坛、可持续应用论坛、AI赋能新材料论坛等 [24] 参展企业与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6]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生物基与可降解分会、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17] - 参展企业包括万华化学、三菱化学、利夫生物、聚维元创、镁伽科技等100+行业领先企业 [21] 技术论坛亮点 - 关键化学品与材料论坛将探讨HMF电催化氧化还原、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等前沿技术 [26] - 可持续应用论坛设置汽车、包装、生物基纤维等专场,聚焦行业应用痛点 [35][45][53] - AI赋能论坛探讨生物制造中心建设、分子预训练大模型等创新方向 [59][62] 同期活动 - 生物基产业战略座谈会将邀请20+头部企业高层探讨市场重塑、政策协同、技术突围等议题 [86] - 终端品牌需求对接会设置服装、运动鞋、汽车等专场 [87] - 专家"坐诊"活动提供与10+产业化专家小型私享交流机会 [89] 参会单位 - 参会企业覆盖全产业链,包括万华化学、珠海金发、三菱化学等材料企业 [93][94] - 汽车行业代表有一汽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 [95] - 终端品牌包括李宁、特步、lululemon、农夫山泉等 [96][97]
2025上半年生物基化学品及材料投融资事件盘点(上)
DT新材料· 2025-05-20 22:07
【DT新材料】 获悉 ,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止今日,2025年上半年国内外共披露了25起涉及生物基化学 品及材料的对外融资事件(不包括二级市场),如下表所示。 | 领域 | 国内/ S | 公司名称 | 地点 | 主营产品 | | 融资轮次 | | 投资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物质能源 | 国内 | 食气生化 | 南京 | 独家特种梭菌,可转化富含CO、CO2的 工业尾气、生物质气生产大宗化学品、 | 生物制造 | Pre-A+轮 | 未放 | 江北科投集团、中钊天使基金,前海方舟大健康 | | | | | | 可持续航煤(SAF)和饲料蛋白 | | | | 基金,中小担创投,前海母基金 | | 包装材料/膜 | 国内 | 中科国生 | 杭州 | FDCA、PEF | 生物基化学品 | A + 30 | 2亿元 | 中信金石、普华资本领投,密汇资本、杭州资本 | | | | | | | | | | 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五源资本、余杭国投继 | | 包装材料/膜 | 国内 | 森奇折材 | 南京 | 以纳米 ...
又一化学法电子级聚酰亚胺项目突破!
DT新材料· 2025-05-19 22:30
【DT新材料】 获悉, 5月16日, 国风新材 投资建设的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中的 化法电子级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 成功投料试车。 据悉,该项目计划建设 5 条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其中 1 条为化法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 线。 随着化法生产线的正式投料试车,国风新材聚酰亚胺薄膜年产能将达到 1600吨 。 国风新材 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绿色环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轻量化材料等五大产业,其中薄膜产品产能利用率为91.58%。 聚酰亚胺方面,国风新材建成及在建的聚酰亚胺项目生产线共计 12 条、中试试验线 1 条,其设备配 置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 6 条热法生产线稳定运行生产,5 条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其中一条线自 主独立设计),1条化学法生产线成功 投料试车。 目前公司已批量生产 FCCL 用聚酰亚胺黄色基膜、遮蔽用聚酰亚胺黑膜、聚酰亚胺碳基膜和芯片封 装用聚酰亚胺薄膜。 在研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热塑性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膜产品、低价电损耗 聚酰亚胺薄膜(MPI)产品、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产品、光敏聚酰亚胺(PSPI)光刻胶产品、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化学法高导 ...
1000+名单发布 (持续更新)!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丨5.25-27 上海
DT新材料· 2025-05-19 22:30
1000+名单发布 (持续更新)!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丨5.25-27 上海 Bio-based 2025 由 4 位院士领衔100+企业高层和 顶尖专家 ,为生物基行业的下一个拾年"把脉问诊"。活动以" 行 业大会、创新展览、新叶奖评选与颁奖 " 三大板块同期进行,共设置 1场评选、6大论坛、17大专 场、4大特色对接&交流会 ,预 计将 超过 15 00+ 行业同仁出席。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立足 全球视野 和 下游用户需求 ,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行业 上下游企业迈向新征程。 组织机构与展会信息 Bio-based 2025 01 大会主席团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 向绿而行,向新而质 5月25-27日 中国·上海(上海佘山茂御臻品之选酒店) 主办单位 浙江省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协办单位 吉林省国科创新孵化投资有限公司 长春市新材料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 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 nova institute 韩国生物塑料协会(KBPA) 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生物基与可降解 ...
年产1.2万吨对位芳纶项目环评获受理!
DT新材料· 2025-05-19 22:30
对位芳纶项目与行业分析 - 宁夏泰和芳纶纤维规划建设1 2万吨/年防护用对位芳纶项目 旨在打破国外设备限制 实现国产化生产 产品将主要用于国防特种防护设备制造[1] - 对位芳纶具有高强度(钢材的3倍)、高模量(聚酰胺纤维10倍以上)、耐高温(260℃保持65%原始强度)等特性 下游应用涵盖国防、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及新能源领域[1] - 全球对位芳纶产能集中于杜邦(3 5万吨/年)、日本帝人(3 2万吨/年)等国际企业 国内泰和新材以1 6万吨/年产能排名全球第三 中化国际(8000吨/年)、平煤神马(4500吨/年)等紧随其后[2] 泰和新材产能与技术优势 - 公司同时拥有间位芳纶(17000吨/年)和对位芳纶(16000吨/年)产能 其中对位芳纶主要布局宁夏宁东基地 间位芳纶集中于烟台生产基地[3] - 配套产业链包括芳纶纸(合计产能3000吨/年)及核心原料间苯二甲酰氯(名义产能0 6万吨/年) 形成上下游协同优势[3] - 依托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 对位芳纶产能国内第一[2][3] 生物基材料行业会议动态 - 第十届生物基展览将展示1000+创新产品 同期举办终端品牌需求对接会(包装、纺织面料、汽车专场)及专家技术合作交流专场[19] - 关键论坛议题包括HMF-FDCA-PEF产业链、生物基尼龙发展建议、国际可持续认证标准等 涉及中石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研究成果[27][28][29] - 汽车专场聚焦生物基材料应用 议题涵盖软木皮革内饰、生物基聚碳酸酯DURABIO特征 参与方包括广汽研究院、蔚来汽车、三菱化学等企业[33][35][36] 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 - 芬兰投资署将分享可持续发展创新经验 韩国生物塑料协会探讨产业挑战 荷兰总领事馆介绍生物经济转型政策[43][44] - 生物基皮革专场讨论规模化量产与低碳循环 上海贻如生物、璞然维生物等企业展示菌丝体材料及植纤面料技术[45][46] - 合成生物技术应用成为焦点 微构工场展示PHA产业化落地 聚维元创开发秸秆糖生物合成平台[27][37]
万亿级市场争夺战:生物制造技术如何赋能生物基材料弯道超车?
synbio新材料· 2025-05-19 11:10
生物基材料行业概述 - 生物制造技术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推动从"黑金经济"向"绿金经济"转型,在材料性能、环境友好性和生产能耗方面具有革命性潜力 [1] - 全球政策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化:欧盟计划2030年实现所有塑料包装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美国投入20亿美元支持生物基材料研发,中国将生物基材料列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化企巨头如巴斯夫、科思创、万华化学、SABIC等纷纷布局生物基材料研发和生产 [2] 生物基材料定义与分类 - 生物基材料是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通过生物制造得到的材料,包括基础化学品、聚合物、纤维、橡胶等 [3] - 区别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生物材料概念 [4] - 主要原料来源包括谷物、豆科、秸秆等可再生生物质,产品涵盖沼气、燃料乙醇、生物塑料等 [8] - 按制造方式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基单体化学法合成材料等 [12] - 按降解性可分为可生物降解(如PLA、PHA)和不可生物降解(如Bio-PE、Bio-PA)两类 [12] 生物基材料检测方法 - 通过检测14C含量区分生物基与石油基材料,生物基产品含14C而石油基不含 [9] - 国际检测标准包括ASTM D6866、ISO 16620等,国内标准为GB/T 29649 [9] - 14C半衰期约5700年,化石材料因年代久远不含14C,混合产品可通过14C比例计算生物基含量 [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生物基材料产量从2014年84.8万吨增长至2022年226.6万吨,预计2024年突破300万吨 [15] - 市场规模从2014年96.86亿元扩张至2022年231.2亿元,年增速从8.6%提升至16.04%,预计2024年达310亿元 [17] 竞争格局 - 国内生物基材料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化程度高,细分领域涌现龙头企业 [20] - 代表性企业包括凯赛生物(平台化合物)、浙江海正(PLA)、金发科技(PBSA)、天津国韵(PHA)等 [21] - 行业壁垒逐步提高,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1] 技术发展方向 - 创新农业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高通量筛选,开发土壤改良技术 [23] - 开发非粮生物质原料的新生产途径,拓展纳米纤维素、蛋白质纤维等新材料应用 [24] - 开发酶法转化技术,如纤维素向淀粉转化、非粮生物质制备微生物蛋白 [25] - 推动IT+BT融合,建立数据驱动的生物制造新范式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