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搜索文档
特稿|戴青丽:填补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绿色金融催化全球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28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 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已从环境议题升级为经济和发展核心挑战 支撑着粮食安全 疾病防控和气候稳定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 [1] - 约75%农作物依赖授粉 授粉者数量减少直接威胁全球粮食生产 生物多样性丧失还会破坏土壤健康 降低水质并导致局部气候不稳定 [2] -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增加人畜共患疾病传播风险 与森林砍伐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行为直接相关 [2] - 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扩张可能破坏候鸟迁徙通道或脆弱生态系统 需协调气候目标与生物多样性目标 [2] 全球政策与金融创新 - 生物多样性首次被纳入G20公报 TNFD框架帮助企业和投资者评估自然相关风险 补充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2030年保护30%地球区域的目标 [3] - 世界银行推出1 5亿美元规模的"犀牛债券" 投资回报与南非黑犀牛种群数量直接挂钩 成为首批成效挂钩型生态金融工具 [4] - 巴西牵头筹建1250亿美元"热带森林永续基金" 通过主权融资机制激励雨林国家维持低砍伐率 可能重塑全球森林保护模式 [4] 区域行动与领导力 - 沙特阿拉伯开展沙漠修复并重新引入7000多只动物 阿联酋保护红树林和海洋生态系统 中东地区通过COP27 COP28等气候外交加强生物多样性合作 [5] - 中国银行发行全球首只18亿元人民币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 支持生态基建和修复项目 [6] - 中国"蚂蚁森林"通过数字化工具推动公众参与 累计支持种植4 75亿棵树 形成科技驱动的公民行动新模式 [7] 融资缺口与解决方案 -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年融资缺口达7000亿美元 低于全球碳酸饮料年消费总额 [8] - 每年5420亿美元农业 渔业和林业补贴中部分损害自然环境 改革有害补贴可释放资金用于可持续生产方式 [9] - 建议通过混合融资 主权担保扩大投资 开发生物多样性信用等市场机制 完善自然风险披露监管框架 加强全球知识技术合作 [9] 中国战略与全球机遇 - 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30%陆水域保护的"30×30"目标 建立大规模生态系统保护区 [7] - 自然融资可连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中国通过创新工具和公众参与推动"自然向好型"经济转型 [10]
关心一只飞鸟的命运(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治理 - 陕西西安近期出现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现象 当地已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 - 朱鹮保护案例:从1981年仅存7只到目前万鹮竞翔 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典范[1] - 麻雀曾被误判为"四害"导致生态失衡 引发农业林业虫害问题[1] - 中国鸟类种数占全球1/6 在传粉、害虫防治等方面发挥关键生态功能[2] 生态系统修复实践 - 乌梁素海治理案例:水质从劣Ⅴ类改善至吸引260多种鸟类 年繁殖水鸟达数百万只[2] - 四川剑阁县翠云廊古柏保护体现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创新结合[3] - 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等措施后 濒危物种"微笑天使"种群恢复[3]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2]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自然财富可转化为经济财富 影响发展潜力[2] -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要求明确禁止捕猎设网 体现高层对生态保护的重视[3]
生态改善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珍稀鸟类频出现 美丽中国画卷多姿多彩
央视网· 2025-06-11 17:52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珍稀鸟类 -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和黑鹳的活动画面 [1] - 褐马鸡半年内出现4次,羽色独特,头部有绒黑短羽冠 [4] - 黑鹳在保护区河流崖壁筑巢繁殖,工作人员记录了其从产卵到养育四只雏鸟的全过程,雏鸟羽毛已变黑,预计一个月后独立生活 [4] - 黑鹳栖息地环境要求高,主要活动在僻静水域,以鱼虾为食 [4] 云南丘北普者黑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云南丘北县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数百只迁徙钳嘴鹳成群活动的珍贵影像 [5][6] - 钳嘴鹳体羽白色或灰色,飞羽和尾羽黑色,鸟喙黄灰色 [8] - 丘北县通过退耕还湿、减少污染排放等措施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8]
111万尾鱼苗放流黄河
内蒙古日报· 2025-06-06 21:2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举行,111万尾鱼苗被放入黄河 [1] - 放流现场人头攒动,水运车辆有序停靠,临时鱼池里鱼苗欢腾跳跃,通过特制滑槽滑入黄河水中 [3] - 放流鱼苗包括26万尾黄河鲤鱼、15万尾白鲢和70万尾鳙鱼,均为适应性强、生态价值高的品种 [6] 生态修复成效 - 鄂尔多斯市实施"以鱼养水、以鱼净水"生态工程,过去五年累计开展30余次增殖放流行动,投放各类苗种超过1000万尾 [8] - 黄河鄂尔多斯段水域环境正在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渔业资源逐步回归 [8] 社会参与 - 市民积极参与放流活动,认为保护生态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5]
温榆河公园二期今年9月底开放,880种动植物“安家”
新京报· 2025-06-05 13:32
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 - 累计监测到动植物种类880种 较4年前增加200余种 [1] - 记录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9种 鱼类16种 植物145种 昆虫138种 鸟类295种 [2] - 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 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7种 [2] 生态保护措施实施 - 实施生态4级分区管控 包括生态留野区 生态优先区 生态体验区 生态游憩区 [3] - 划定9平方公里自然带实施荒野化管理 制定水土保持和古树保护专项方案 [3] - 针对17种代表物种实施差异化保护 包括水位调控 栖息地抢救性保护和隔离设施搭建 [3] 公园建设进展 - 二期京承高速路以东18平方公里区域加快建设 预计9月底基本建成并开放 [1] - 公园承担蓄洪滞涝 生态涵养 生物多样性恢复三重功能 [2] - 建立年度生态监测及体检评估机制 持续开展水域陆域生态要素监测 [2] 技术体系升级计划 - 完善生态监测站点和样线 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造全园实时监测体系 [4] - 采用地形重塑 水力调控 植物群落重建技术完善生境修复方案 [4] - 加强代表物种栖息生境保育修复 进入五年成型成景阶段 [4]
向“美”而行 成都持续探索超大城市美丽建设路径
四川日报· 2025-06-03 11:39
成都城市风貌。蒋光丛 摄 从龙泉山巅到锦江之畔,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移步换景……初夏的成都,处处是美丽风景。 作为公园城市、千园之城,成都不仅追求公园的数量,更致力于消除城市空间界限,让整座城市成为一座大 公园,为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态体验。截至目前,天府绿道总里程突破9000公里、天府蓝网达220公里、各类公 园超1500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达23个,高等野生植物资源达3139种,全市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 增至40.5%、44.7%。 "环城绿道骑行""龙泉山观日出""在成都遥望雪山"等场景成为生态惠民的生动例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 丽画卷不断铺展。 5月初的一天,成都人的朋友圈再次被雪山与城市的同框照"刷屏"。西岭千秋雪穿越云层,与城市的天际线完 成年度"初逢",被众多市民称为2025年的成都"开山节"。 这些美景中,有自然的馈赠,更有城市的奋进。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市坚定落 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部署,以美丽城市建设为牵引,对照国家美丽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 全健康、智慧高效"五个维度,着重从生产、生态、生活、和谐、治理"五美"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探索 ...
城市的浪漫藏不住了!这个夏天祝你一路生花
央视新闻· 2025-05-31 06:55
城市绿化景观升级 - 长春市绿化覆盖率近45%,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 [2][4] - 长春街路补植树木2.68万株,栽植花卉5.72万平方米,打造36个立体彩化景观 [8] - 银川市打造19处花卉景观区域,形成"花廊"效果 [20] 特色花卉应用 - 长春采用耐旱耐寒品种及彩叶树种,构建多层次花海景观 [9] - 银川精选花期长、色彩艳丽品种,如蔷薇、牵牛花、大花葱等 [20] - 济南选用矮牵牛等抗旱易活花卉,形成红黄色块波浪造型 [24][28] 景观设计创新 - 长春将交通岛改造为迷你花境,营造"流动花海"渐变效果 [10] - 银川花卉与建筑彩绘融合,形成"莫奈花园"式景观 [15] - 济南在车流密集区设计流动式花卉景观带 [24] 生态与社会效益 - 花卉绿化带提升生物多样性,为传粉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地 [31] - 绿化带改善城市微气候,减轻热岛效应和交通噪声 [31] - 市民反馈显示花卉景观显著提升生活幸福感 [12][14][18][22][26]
“把论文写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五位科技领域代表畅谈一线创新故事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5
科技领域发展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叶聪主持完成的"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载人数量最多、下潜和上浮速度最快、作业时间最长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1] - 团队将持续推动载人深潜的智能化、谱系化和体系化发展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团队首次提出电磁干扰要素集理论和方法,解决了从吹风机到飞机舰船的电磁兼容问题 [1] 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团队在新疆发现多个新物种及独特生态功能和生物活性,对医药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 [2] -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而特殊的生物资源 [2]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 - 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夏立雪入选AI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芯片方向Top100)和斯坦福学科Top2%科学家榜单 [3] - 公司目标为突破算力瓶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化发展 [3] - 中国拥有独特产业链生态和丰富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高效落地提供基础 [3] 科普与科技文化融合 -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老师陈征参与国家科普科教重大政策咨询及《天宫课堂》等科普活动,致力于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现象以吸引公众参与科学 [2]
鸟中大熊猫 京西筑爱巢
北京晚报· 2025-05-28 16:03
4月10日,黑鹳夫妇守着刚出壳不久的三只黑鹳宝宝。 出壳一个半月后,三只黑鹳宝宝已长出亚成羽。 黑豹野保队员们追踪黑鹳并搜索黑鹳的叫声。 眼下,正值黑鹳育雏期。镜头画面里,黑鹳宝宝尽显萌态,它们时而张开翅膀,时而伸伸胳膊和腿,沐浴在阳光下悠闲 自在;鸟爸鸟妈或是振翅腾空盘旋河床上空,或是踮脚在水边觅食,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新出生的小黑鹳,老大、老二都长得十分强壮,现在羽毛基本已经换成黑色,除了嘴、腿、眼斑还未变成红色,其他 和成鸟几近无异。老三有些虚弱,抢食也没有老大老二快,但目前来看,仍处于健康状态,大家无需过于担心。"黑豹 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再过一两个月,黑鹳宝宝就会具备飞翔和独立觅食能力,或将飞离巢穴,离开父母 的怀抱,在别处筑巢,开启亚成鸟阶段新生活。 在空中盘旋飞舞的黑鹳。 永定河丁家滩段全景。随着永定河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接近尾声,王平湿地段已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在此栖息繁 衍。 京西永定河畔,门头沟区一处崖壁上,一对年轻的黑鹳"夫妇"在此安了家。今年4月,它们孕育出三只幼鸟。当黑鹳开 始衔枝加固巢穴、孵蛋时,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就已捕捉到黑鹳一家的生活轨迹,亲眼见证了三只小家伙 ...
何以中国|光青蛙就有30多种!这个地方说的是哪里?
新华网· 2025-05-23 15:45
武夷山生物多样性 - 武夷山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种总量是欧洲的6至7倍 [1] - 武夷山是"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有"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之称,青蛙种类达30余种,昆虫约7000种 [1][2] - 近800台红外相机布设在公园内,捕捉到黑熊、黄喉貂、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 [2] 武夷山自然景观与地质特征 - 武夷山由中生代火山活动形成的红色砂砾岩经风化切割,形成"顶斜、身陡、麓缓"的独特丹霞地貌 [4] - 九曲溪一带是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维持水生态系统平衡及控制水质有积极作用 [4] - 年均降水2000毫米,雾日长达120天,形成云雾缭绕的"山水仙境" [4] 武夷山茶产业与文化 - 武夷山现有茶园面积14.8万亩,涉茶人员12万人,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从2018年的21.42亿元增至2024年的150亿元 [7]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游玉琼指出,茶树根系深扎岩缝,形成"岩骨花香"的独特韵味 [4] -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通过点茶法在茶汤中呈现"花鸟鱼虫"图案,已传播至多个国家和地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