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搜索文档
哥伦比亚2024年被破坏森林面积激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16:29
森林破坏情况 - 2024年哥伦比亚森林破坏面积达1136平方公里,较2023年增加约43% [1] - 2023年哥伦比亚森林破坏面积同比下降36%至793平方公里,为23年来最低水平 [1] - 亚马孙雨林地区破坏最为严重,2023年破坏面积约75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 [1] 破坏原因 - 森林破坏增加与土地掠夺、畜牧业扩张、非法道路建设及非法作物种植增多相关 [1] - 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引发森林火灾,也是破坏面积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1] 森林资源概况 - 哥伦比亚森林面积约5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 [1] - 哥伦比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数千种动植物物种 [1]
首次发现此真菌,广西发现花状肉齿耳
齐鲁晚报· 2025-08-01 11:05
生物多样性发现 -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七坡分场林区巡护人员发现一种瓦状生长的黄白色真菌 这是该林区首次发现此真菌 [1] - 工作人员采集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及送样至吉林农业大学进行生物分子测序 确认该真菌为花状肉齿耳 [1] 花状肉齿耳物种特征 - 花状肉齿耳是原毛平革菌科真菌 子实体呈花朵状 覆瓦状叠生 囊状体棒状或纺锤形 担孢子广椭圆形 [3] - 该物种被收录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保护等级为DD级 [3] - 最初在海南省儋州市热带植物园发现其分布记录 并在2011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中被描述为中国的新增记录种 [3] 发现意义 - 花状肉齿耳在广西尚未有记录 这是广西首次发现该品种 [3] - 此次发现丰富了当地的真菌多样性 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生态习性和分布范围提供了新的线索 [3]
专家杨锐:国家公园是惠及千家万户最普惠的生态产品
第一财经· 2025-07-31 14:20
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特点 - 拥有世界最佳自然文化本底条件 包括地形垂直高差超9000米 涵盖6温度带56气候区 生物多样性北半球第一 持续5000年文明史绝无仅有[2] - 建设速度全球最快 从2013年提出到2021年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仅用8年 完成其他国家数十年任务[2] 体系规模与地位 - 建成后总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 陆地占比陆域国土10% 为世界平均水平3倍 美国国家公园4.3倍[2] - 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面积占比56% 发挥首要性主导性作用[5] 保护理念与目标 - 实行最严格保护 生态保护第一处于绝对优先地位 区别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保护与享用并列第一"模式[5] - 首要目标为原真完整保护中华民族最珍贵自然资产 传承给后代[5] 生态价值与挑战 - 作为最优生态系统 是气候稳定器 自然净水机与空气净化器 提供清洁空气水源及适宜气候[6] - 建设难度全球最大 位于欠发达地区 需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 人兽冲突及社区治理问题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生态脆弱且受气候变化影响[6] 社会效益 - 提供公平体验中国最美最极致自然的机会 三江源可见野狼捕食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傍晚可观测10多种野生动物[1] - 惠及千家万户 是最普惠生态产品 与每个人衣食住行密不可分[6]
首批“生物多样性典范农场”名单公布
南京日报· 2025-07-30 10:37
清晨,南京溧水蓝莓山农场的鸟鸣声格外热闹,创始人周永平捻起一撮深褐色的泥土,笃定地 说:"看,这土是'活'的。"正是这片"活"起来的土地,以及其上蓬勃生长的虫鸟草木,让这座生态农场在 近日获得了全国首批"生物多样性典范农场"称号——全国仅3家获此殊荣,为江苏乃至全国丘陵地区的 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地方样本"。 该评估由非营利机构Abovefarm首次发布,采用科学系统、指数评估的方法,以及类似于"米其 林"的评级模式,对中国生态农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测,这在全球范围内尚属前沿探索。 "这个称号,某种意义上,是虫子、鸟儿、看不见的微生物,还有满山的草木,替我们'投'出来 的。"面对荣誉,周永平笑得朴实。他坦言,蓝莓山"突围"的关键,在于扎实的生态实践,核心"密码"之 一便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我们用菜籽饼、秸秆堆肥,经特定菌群发酵后还田,土地就有了'自愈 力'。"几年下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蚯蚓数量翻了几番。 更引人注目的是农场构建的"立体江湖":蓝莓树下,白三叶草、苜蓿等草本植物郁郁葱葱,既固氮 保湿,又成为昆虫乐园。一群鸡、鹅在其间担任着天然的"除草工"和"施肥员"。"虫子吃草,鸡和鹅吃 虫,粪便 ...
【科技日报】云南发现4种蝙蝠新种
科技日报· 2025-07-30 09:17
生物多样性发现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化遗传与环境适应团队在高黎贡地区发现4种蝙蝠新物种 分别为圆耳菊头蝠 金毛伏翼 毛脚管鼻蝠和短脚管鼻蝠 [1] - 此次发现使高黎贡地区记录的蝙蝠物种总数增加到51种 表明该地区蝙蝠多样性可能被低估 [1] - 我国已知蝙蝠种类总数更新至167种 研究团队编制出最新蝙蝠名录 包括8科38属167种 [1] 研究意义 - 新物种发现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为全球蝙蝠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1] - 蝙蝠在控制昆虫数量 传播花粉和种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全面了解蝙蝠的演化历程和生态习性 [1] - 相关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 [1] 高黎贡地区特点 - 高黎贡地区位于中缅边境 是喜马拉雅山脉 印缅地区和中国西南山地3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地带 [2] - 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但受威胁程度较高 [2] - 研究团队建议加强保护力度 制定保护措施时需考虑物种对栖息地的季节性需求 [2]
研究:一些寄生虫群体锐减或影响生物多样性
新华社· 2025-07-29 18:29
结果发现,随着宿主种群锐减及人类对鸮鹦鹉的救助干预,寄生虫多样性大幅缩水,有些寄生虫甚 至"比宿主更濒危"。记录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前鸮鹦鹉体内有16种寄生虫,但在现有的鸮鹦鹉中,仅 能检测出3种,那些"缺席"的寄生虫可能已灭绝。 新华社惠灵顿7月29日电(记者龙雷 李惠子)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在美国《当代生物学》上报告 说,随着濒危的鸮鹦鹉数量大幅下降,其体内的特有寄生虫也在悄然消失。寄生虫的灭绝可能比人们之 前想象的要普遍得多,这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寄生虫在人们印象中形象不佳,但在生态系统中却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维护生物多 样性、调节物种竞争以及维系食物链稳定。寄生虫与宿主往往经过长时间共同进化。清除"天然"寄生虫 后,宿主反而可能更易暴露于新出现的、更危险的病原体,生态也可能失衡。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梳理分析了源自古代的鸮鹦鹉"粪便化 石"和近代收集的粪便样本,通过技术手段绘制出其肠道寄生虫变化的时间线。 研究人员还指出,世界范围内由于不少动物面临种群数量下降的威胁,加上人类干预,大量特有种类的 寄生虫或许正以悄无声息的方式消失,其对宿主健康以及 ...
周修远:让“绿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丨2025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
中国环境报· 2025-07-17 16:36
自然科普专家周修远的专业成就 - 追踪解读亚洲象北上南归生态事件并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 [1] - 主持"生物多样性100课"志愿服务项目,直接受益者达百万人次 [1][4] - 受邀登上全国性生态保护论坛并荣获2025年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 [1] 科普工作方法与内容形式 - 通过公益讲座、野外实地讲解、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知识 [3][4][5] - 将前沿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易理解的内容,如亚洲象行为生态意义解读 [4] - 结合生态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进入自然保护区实践观测鸟类 [5] 专业背景与机构合作 - 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并担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纪录片科普顾问 [4] - 2020年加入云南省动物学会,2021年加入昆明环保志愿者组织 [4] - 作为"绿种子"行动专家合伙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及 [4] 社会影响力与数据成果 - 志愿服务覆盖昆明市50余所中小学,线上线下受益者超100万人次 [5] - 主导的生态研学课题培养数百名青少年志愿者,多人获全国竞赛奖项 [5] - 科普视频与直播活动获得广泛社会关注 [5] 荣誉与行业认可 - 获"昆明市优秀环保志愿者""昆明市生态科普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5] - 多次在重要生态保护论坛分享经验 [5] - 坚持创新传播方式以提升科普效果 [6]
FAIRR倡议主席菲奥娜·雷诺兹:可持续投资已成时代刚需,提速行动刻不容缓
新华财经· 2025-07-11 21:55
可持续投资发展历程 - 2006年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建立标志着可持续投资开始转变 [2] - 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带来实质性推动力 设定了"2°C以内 力争1.5°C"温控目标 [2] -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发布 包含17项具体目标 [2] 农业食品系统转型挑战 - 农场动物投资风险与回报倡议(FAIRR)管理资产达80万亿美元 覆盖450家全球投资机构 [4] - 农业领域面临土地占用 水资源消耗 抗生素使用等可持续发展难题 [5] - 食品体系对环境的影响深远 涉及海洋水产养殖及全产业链溯源 [5] 指数投资与股东行动 - Coller FAIRR蛋白质生产商指数涵盖全球60家主要蛋白质生产上市公司 [6] - 被动指数投资规模扩大 但股东仍可通过质询管理层推动可持续发展 [6] - 投资者与企业间对话是推动可持续经营方式的关键机制 [4][6] 气候目标与行动差距 - 研究显示全球升温更可能控制在1.8°C而非1.5°C目标 [7] - 当前行动速度与规模不足 需要整体性思维协同应对 [8][11] - 发展中国家气候应对资金缺口严重 需发达国家加大支持 [11] 资产所有者角色 - 养老基金等资产所有者管理周期长达50-70年 推动ESG成为长期趋势 [9] - 资产所有者需明确传达ESG投资要求 确保委托机构具备专业能力 [9] - 投资经理受限于5-10年周期 需与资产所有者形成战略协同 [9]
中日外长会谈45分钟,双方达成协议,日本向中方做出承诺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16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美国对日本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导致日本损失超百亿美元,日立建机等企业利润暴跌300亿日元 [1] - 野村研究所测算显示日本GDP将因此下降0.59%,央行被迫将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0.5% [1] - 美国关税引发日元贬值、进口成本上升、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牛肉饭价格突破500日元创历史新高,扇贝出口因关税从24%飙升至40%而锐减60% [1] - 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额近三成,若全面加税将直接冲击丰田、本田等支柱产业 [3] 中日关系新动向 - 日本外相岩屋毅在45分钟会谈中明确表示将"认真对待历史,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承诺恪守"村山谈话"立场 [4] - 中方回应审慎而务实,强调正确认识历史是中日关系的"道义之问",愿在日本切实履行承诺的基础上推动双方在绿色能源、大健康等领域的合作 [6] - 会谈前中方已解禁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被视为中日关系解冻的重要信号 [6] 日本国内政治生态 - 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岸田文雄等前首相长期推动的"反华叙事"已渗透到日本社会各层面 [7] - 2025年防卫省《防卫白皮书》草案宣称中国是"最大战略挑战",并计划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 [7] - 日本右翼势力正试图通过教育体系固化错误历史观,包括篡改教科书"侵略"表述和推动靖国神社"公职参拜"合法化 [9] 中日合作新机遇 - 神户氢能港与广东阳江风电场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年减碳量达100万吨 [10] - "日本技术+中国市场"模式正在大健康、智能出行等领域复制,日本介护机器人通过深圳企业算法优化成本下降40% [10] -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二十项共识,包括2025年举办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和在智能出行领域开展联合研发 [12] 历史教训与未来展望 - 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反复无常曾多次葬送中日关系发展机遇,如1982年"教科书事件"、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2012年"购岛"闹剧 [13] - 日本经济面临"失去的30年"后"跌落50年"的危机,若继续在历史问题上摇摆可能失去中国市场并被排除在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之外 [13] - 大阪商工会议所的企业家们已带着合作方案飞往广州,显示民间合作正在推进 [17]
陕西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7-09 07:57
活动概述 - 活动由团省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联合主办,主题为"法护飞翔·共守羽安",旨在开展陕西省青少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暨爱鸟护鸟主题实践活动 [1] - 青年志愿者代表向全省青少年发出倡议,呼吁做生态理念的"播种者"、守护鸟类的"行动派"、抵制伤害的"守护盾" [1] 活动内容 - 成立5支志愿者服务队,包括爱鸟护鸟科普宣教、法律援助、巡查监测、救助辅助、社区行动 [1] - 专家围绕鸟类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展开讨论,参与者包括鸟类研究专家、野生鸟类保护专家、法律工作者、艺术教育工作者 [1] - 互动体验环节包括"镜头里的生命之美"展区展出摄影作品与手抄报、"法护飞翔·签语传情"互动区制作1000多张鸟类书签、护鸟普法角法律知识答题、"共筑生命之翼"读书会 [1] 活动参与情况 - 约200个环保家庭近千人次参与活动,近2万人次通过视频号关注观看活动直播 [2] - 团省委表示将深入挖掘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实践项目,因地制宜开展鸟类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引领青少年争当鸟类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