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
搜索文档
李火林赴淳安县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5-16 11:14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淳安县第三中学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启用 可提供1800个优质学位并面向农村学生开放 [1] - 当地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1]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 文昌镇文屏村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民宿、科普、村播等产业 采用支部主导、运营一体、村户受益的发展模式 [1] - 千岛湖镇未来三园通过打造水果区域品牌和农旅融合示范点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1] - 产业模式强调加强品牌建设并丰富农文旅产品服务供给 [1]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千岛湖植物园通过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打造集植物保护、科普研学、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2] - 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扎实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工作 [2] - 发展理念强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2]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振兴乡村
经济日报· 2025-05-16 06:11
乡村振兴政策成效 - 各地区对标《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统筹制定发展方向 同步推进乡村整治与产业发展 通过"省搭台 县乡落实 群众参与"机制实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布局 [1] - 2024年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跑赢全国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至2.34∶1 [1] - 浙江安吉从"卖石头"转型为"卖风景" 部分村落从污染严重村蜕变为文旅产业园 成为"千万工程"成功典范 [1] 乡村产业现存问题 - 产业链延伸不足 部分地区仍以初级产品为主 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环节发展滞后 [2] - 乡村品牌建设落后 缺乏全国知名品牌 市场竞争力待提升 [2] - 乡村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尽管交通和人居环境已改善 [2] 产业振兴改进措施 - 构建系统性政策支撑体系 完善产业扶持机制 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 重点倾斜农业基础设施 技术研发 生态保护领域 [2] - 推动农村产业生态深度融合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 高附加值领域扩展 运用地理标志认证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 规模化 集群化 [3] - 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全过程追溯保障农产品安全 催生智慧农业 创意农业 体验农业等新兴业态 [3] 青年人才引进策略 - 完善青年创业政策支撑 降低入乡创业门槛和成本 设立青年农创产业风险基金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3] - 持续改善农村交通 通信 物流等基础设施 优化教育 医疗 文化等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姚高员专题调研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5-14 10:38
5月13日,市长姚高员赴萧山区专题调研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他强调,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善于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擦亮生态底 色、做强产业特色,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 例。 楼塔古镇不仅保存有萧山目前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还拥有"音乐活化石、难忘的中 国之声、世界上最古老音乐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在楼塔传艺馆内,姚高员详细了解 非遗技艺传承和传统文化保护等情况并指出,非遗技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要将传承弘扬非物 质文化遗产融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 彩。 三泉王村依托丰富茶果资源开拓产业链、延展销售渠道,实现优质农产品价值转化。此外,该村还 通过村域建设让"辖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田园变乐园、民房变客房、离乡变返乡、农品变商品、资 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善治变智治",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热点地。姚高员表示,要注重深入挖 掘乡村旅游资源,立足自身禀赋谋划推出历史文化、生态观光、康养休闲、采摘体验等不同类型乡村旅 游产品 ...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38
粮食安全保障 - 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4510万亩以上,总产保持在1300万吨以上,推进小麦—玉米吨粮田和高产田试验示范 [2] - 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75万头左右,落实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政策 [2] - 全面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落实4327.56万亩耕地保护任务,探索建立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机制 [3] 农业科技与装备 - 深入开展11项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 [4] - 大力推广"四位一体"旱作节水模式,高标准推进富硒、羊乳、苹果等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 [4] - 建立农机装备研产推用一体化攻关体系,支持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广丘陵山区急需农业机械 [4] 乡村产业发展 - 深入开展苹果、蔬菜、茶叶、畜禽肉类等重点产业链建设五年行动,培育"链主"企业 [10] -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支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 [10] - 推进特色种养业与加工、流通、文旅等深度融合,创建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 [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广千村万户"光伏+"项目 [13] - 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快递进村 [13] - 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推动冷链配送向乡镇延伸 [13] 乡村治理与改革 - 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建设全省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19]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权分置",降低公益林比例,鼓励规模化经营 [28] - 健全宅基地联审联办审批机制,保障农户合理用地需求,探索盘活闲置农房的有效形式 [27] 农民增收与就业 - 深入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培育家政、养老等民生保障型劳务品牌 [25] - 在重点工程项目推广以工代赈,扩大实施规模,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25] - 支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引导农户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 [25] 农业金融与保险 - 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 [21] - 鼓励发行乡村振兴债券,创新"信用+"金融产品,推广畜禽活体抵押融资贷款 [21] - 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加大对苹果、奶山羊等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 [21]
刘国中在陕西、河南调研时强调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力以赴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快讯· 2025-04-30 19:22
农业政策与防灾减灾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 [1] - 强调要持之以恒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 - 要求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1] - 强调要全面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奋力夺取夏粮丰收 [1] 区域经济与农业发展 - 刘国中副总理28日至30日到陕西、河南调研农业工作 [1]
扎实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西安日报· 2025-04-28 10:46
会议核心内容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1] -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 [1] -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1] - 扎实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 [1] -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1] 重点工作部署 - 紧盯头等大事,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毫不放松抓好耕地粮食安全 [2] - 突出固底增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 - 聚焦主攻方向,强化科技赋能,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 [2] - 深化"千万工程",统筹抓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 坚持改革驱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 [2] 发展路径 - 探索特大城市带动下的"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 - 统筹好农业农村繁荣发展与政策底线、生态红线、粮食安全要求 [2] - 统筹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 - 统筹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2] - 统筹好乡村文明保护传承与乡村治理改革创新 [2] 会议形式 -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3] - 周至县、临潼区、鄠邑区、蓝田县前卫镇作交流发言 [3] - 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设分会场 [3]
【渭南】“千万工程”绘就渭南乡村振兴新画卷
陕西日报· 2025-04-24 07:10
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与项目成果 - 2024年渭南市统筹资金11.08亿元支持882个乡村振兴项目 建成省级示范村72个和市级重点创建村105个 [1] - 全市累计改造农村户厕75.9万座 普及率达81.8% 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30座 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覆盖95.01%的自然村 [2] - 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415个 农村跨镇联村集中供水工程覆盖农村总人口的98.35% [2][4] 特色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富平柿饼全产业链年产值达65亿元 年加工柿饼6万吨 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 [4] - 大荔县42万亩冬枣基地年产量50万吨 带动10万余户农户增收 白水县55万亩苹果园年销售200万吨 带动8万余户增收 [4] - 牡丹庄园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文旅收入同比增长35% 每年帮助周边村民增收超2000万元 [4] 农业产业化体系构建 - 拥有县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09个 国家产业强镇8个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8家 [4] - 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 九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近240亿元 [4] - 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包括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32种 [1][4] 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 潼关县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和集中式污水处理 蒲城县推进产业园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 [2] - 合阳县灵泉村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家家争当示范户的转变 [2] - 全市常态化开展"净美庭院、净美村庄、净美乡村"清洁行动 [2]
以才兴农,威海市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4-22 19: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今年,威海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到乡村贡献才智、建功立业,为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广纳贤才,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持续开展"首席专家"招募行动。征集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技术需 求,广泛对外发布"招募令",吸引海内外各类人才深度参与乡村发展。评选20名"威海市优秀乡村振兴 首席专家",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激励更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二是开展"博士下乡"攻坚行 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组织100名左右博士到基层开展服务,对业绩突出的推荐申报"省专业人才服务 乡村发展计划",可享受1万元省级奖励。三是开展"智汇春耕"帮扶行动。组织300多名农业领域专家深 入基层一线,指导解决春耕生产技术难题,培训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技术骨 干。同时,新建7支"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队伍,"组团式""一对一"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输入"头部人 才"。 优化生态,激发乡村人才活力。一是畅通乡村人才评价"绿色通道"。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让农 民从一种身份变成一种可供自由选择的职业,拓宽乡村人才成长通道。举办"技能兴威"第二届威海市职 ...
中国人保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取得新成效
金融时报· 2025-03-26 14:18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保集团召开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并提出要求,2024年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1][2] 会议要求 - 以改革思维和办法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提高保险服务“三农”效能,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 [1] -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完成过渡期目标任务,包括做强农业保险、做好定点帮扶、做优核心业务、强化技术应用、强化协同配合、强化合规经营 [2] 2024年工作成效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 农业保险服务规模稳中有进,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491亿元给1757万户次农户 [2] - 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为2995万户次农户提供3123亿元风险保障 [2] - 特色农产品保险超3000个,提供4980亿元风险保障,首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 [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对五县支付各类赔款2.6亿元,捐赠保险提供888亿元风险保障,完成帮扶任务 [2] 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 综合治理保险为4673万户次农户提供超6万亿元风险保障,农房保险为8896万户次农户提供超5万亿元风险保障 [3] 服务农村健康养老 - 推出专属产品,新增涉农群体保险保障超8000亿元 [3] - 复制推广项目,覆盖特困供养人群超10万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