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
搜索文档
乐普医疗跌2.04%,成交额8.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4:0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盘中下跌2.04%至20.20元/股 成交额8.85亿元 换手率2.67% 总市值379.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3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15%和15.0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08%和26.04% [1] - 年内累计涨幅80.23%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1.79%/29.40%/73.72% [1] - 6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2955.85万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9.42%和8.44%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涵盖医疗器械(52.72%)/药品(33.16%)/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14.11%) 涉足心脏病治疗/介入诊疗/体外诊断等领域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69亿元(同比-0.43%) 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0.9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6.5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7.58亿元 [3] - 股东户数10.01万户(较上期+6.18%) 人均流通股16152股(较上期-5.82%)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70.17万股至4372.11万股(第四大股东)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78.00万股至3050.93万股(第七大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254.29万股至1955.92万股(第八大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42.54万股至1372.82万股(第九大股东) 华安创业板50ETF退出前十 [3]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属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2] - 概念板块涵盖互联医疗/专精特新/生物安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 [2]
“异宠”不可随意宠 国家安全机关发布安全风险提示
央视新闻· 2025-08-07 09:46
异宠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异宠饲养人群持续上升 约1700万人参与饲养[1] - 行业市场规模逼近100亿元人民币[1] - 社交平台异宠内容创作者数量显著增加[1] 政策监管动态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异宠管理纳入政策范围 强调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3] - 生物安全法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 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11] - 刑法规定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11] 走私查获案例 - 杭州萧山机场查获旅客携带35只睫角守宫未申报入境[3] - 北京口岸首次截获日本入境邮件中的6只甲虫 包括双色细身赤锹甲和瑟深山锹甲老挝亚种[5] - 查获物种瑟深山锹甲老挝亚种在我国无自然分布 可能影响基因多样性[7] 生物安全风险 - 异宠多为外来物种 可能缺乏天敌制约 抢夺本土物种资源[9] - 逃逸或弃养行为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稳定 引发生态灾难[10] - 外来入侵物种定义为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外来物种[8] 合规经营要求 - 交易需确认物种是否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或濒危物种名录[13] - 必须选择合法养殖场来源 拒绝走私或野外捕获动物[13] - 要求商家提供检疫证明并观察动物健康状态[13]
“异宠”可以宠 但不能随意宠 各类隐患需警惕
央视新闻· 2025-08-04 07:00
异宠行业现状 - 异宠定义为有别于传统猫狗等宠物的外来野生动物,包括昆虫、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类动物 [2] - 全球野生动物贸易额逐年增长,涉及数十亿野生动物 [2] - 中国异宠饲养人数达1707万人,市场规模接近百亿元人民币 [2] - 社交平台上异宠相关内容博主数量显著增加 [2] 异宠行业风险 - 异宠交易、饲养、救治和弃养行为潜藏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风险 [1] - 人类对异宠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及疫病传播缺乏深入了解和有效对策 [2] - 大多数受热捧的异宠属于外来物种,可能破坏本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 政策法规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异宠管理纳入,强调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 [4] -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非法引进外来物种行为有明确处罚规定 [6] 消费者建议 - 购买前需确认物种是否属于保护名录或濒危物种,核查商家资质 [6] - 应选择合法养殖场,拒绝走私或野外捕获的动物,要求提供检疫证明 [6] - 观察动物健康状况,慎养善养宠物 [6]
国门生物安全学术交流会在青召开,产学研共筑国家生物安全防线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4:15
大会概况 - 2025国门生物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第七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于6月25日—28日在青岛举行 [1] - 大会由中国进出境生物安全研究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联合主办,盈康一生旗下海医汇与海尔生物医疗共同承办 [1] - 会议以"共研数智'新'趋势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海关、疾控中心、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 [2] 会议核心议题 - 国门生物安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 - 全球人员往来和货物贸易日益频繁,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跨境传播风险持续存在 [4] - 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的防控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4] 行业观点 - 中国进出境生物安全研究会副会长孟杨强调数智化浪潮下需技术赋能口岸,提升一线海关战斗力 [4]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提出要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智慧检验检疫技术应用 [6] -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会长张立指出会议是落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的具体行动 [6] 产学研合作 - "海关科创菁英领航计划"正式启动,聚焦海关公共卫生领域青年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6]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万方浩建议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生物入侵防控工作 [8]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了国家"三位一体"的监测网络 [8]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姜世金从生物武器角度探讨生物安全,呼吁加强检测工作 [10] - 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卫检所所长胡孔新介绍了输入性病原微生物监测生物样本库的规模现状 [10]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教授戴蒙强调样本库的发展依赖认证、运营和基础建设支撑 [10] 未来展望 - 行业将进一步加深产学研融合共创,推动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协同发展 [12] - 各方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分享为生物安全领域搭建起高效的交流平台 [12]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我们不会放松任何关于生物安全的规定。
快讯· 2025-06-06 06:47
贸易谈判与生物安全规定 - 澳大利亚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坚持不放松生物安全规定 [1]
俄称愿与美国就生物安全问题展开接触
快讯· 2025-05-15 19:40
俄罗斯外交部表态 - 俄罗斯愿与美国就生物安全问题展开接触 [1] - 针对欧盟新一轮制裁 俄罗斯将采取精准有分寸的反制措施 [1] - 俄外长拉夫罗夫对亚美尼亚的访问正在筹备中 [1]
能源金句丨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
国家能源局· 2025-05-09 16:12
国家能源安全与科技合作 - 国家将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 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1] - 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将加大 重点围绕气候变化 能源安全 生物安全 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展开联合科研 [1] - 深化中外联合科研是推动能源安全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路径 [1] 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方向 - 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被列为全球性科研合作优先领域 中外联合科研将在此方向拓展深化 [1] - 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将聚焦大科学工程 通过跨国科技计划整合资源提升能源安全技术水平 [1]
海关总署两连发!
券商中国· 2025-03-04 21:04
海关总署暂停美国原木进口 - 中国海关在进口的美国原木中检出小蠹、天牛等检疫性林木害虫 [2] - 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入,保护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海关总署决定暂停美国原木进口 [2] - 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2] 海关总署暂停美国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 中国海关在进口的美国大豆中检出麦角和种衣剂大豆 [4] - 为保护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粮食安全,海关总署暂停CHS Inc、LOUIS DREYFUS COMPANY GRAINS MERCHANDISING LLC、EGT, LLC等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4] - 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