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友好型社会
搜索文档
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经济网· 2025-08-03 09:11
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 -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支撑 强调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1] - 202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1] - 当前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 老龄化 区域分化特征 需提升适龄人口生育意愿[1] 生育支持服务体系 - 生育政策转向结构优化性策略 涵盖经济支持 亲职福利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四大体系[2] - 服务内容全面覆盖育龄妇女(生育补贴 休假 生殖健康) 儿童(托育 医疗) 青少年(生殖教育) 孕妇配偶(陪产假 育儿假)[2] - 服务过程贯穿全生命周期 构建妊 生 养 育一体化体系[2] 系统性保障措施 - 人口系统包含数量 质量 结构要素 需统筹社会经济关联因素[3] - 强化生育保险功能 提高生育医疗和儿童医疗服务水平[4] -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和义务教育均衡 完善全学段资助体系[4] 家庭支持政策 - 住房保障措施包括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 增加保障房供给 发展租赁市场[4] - 完善妇女就业政策 强化女职工劳动保护 营造家庭友好工作环境[4] 文化培育方向 - 新型婚育文化包含文明简约婚俗 适龄婚育观念 代际平等家庭风尚[5] - 将人口国情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通过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婚育观[6] - 构建多元化传播场景 强化政策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6]
用真金白银传递生育友好信号 | 经观社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08:49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从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对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2025年前出生的婴幼儿可按月折算领取[2] - 中央财政承担约90%的基础补贴资金,2024年初步预算安排900亿元转移支付[2] - 地方政府可根据财政状况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提标",并建议以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为发放依据[3] 政策影响分析 - 农村地区每年3600元补贴相当于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的18.4%,可解决实际育儿支出[2] - 城市家庭测算显示补贴可覆盖约半年奶粉费用,传递国家与民众共担生育成本的信号[2] - 政策实施后预计将增强城市人口吸引力,人性化补贴标准可能成为人才竞争新维度[3] 配套政策体系 - 需构建生育、养育、教育、医疗、住房等全链条支持体系,包括保障女性职业权益和发展普惠托育服务[4] - 国务院已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教育领域反内卷需新思维以缓解生育抑制因素[4] - 政策首次建立普惠式现金补贴机制,但需避免过度结果导向,尊重个体生育选择自由[5] 社会文化层面 - 当前社会存在"厌童"现象,公共场所矛盾事件频发,与低生育意愿形成恶性循环[5] - 政策长期实施需配合观念重塑,通过持续政策渗透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4][5]
全国28省份明确延长婚假 专家:婚假有助提高结婚率,此外还应继续降低婚育成本
新浪财经· 2025-08-02 06:48
延长婚假政策进展 - 已有28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政策 其中山西和甘肃婚假最长达到30天 河南和黑龙江通过婚检可额外增加7天和10天 最长分别达28天和25天 新疆为23天 其他省份多在10-18天区间 [3] - 广东、广西和湖南暂未出台延长政策 湖南省人社厅7月回复称正推动相关立法程序 [3] - 四川拟将婚假从5天延长至20天 参加婚检再增加5天 湖北将婚假延长至15天 山东和浙江已于2023年至2024年陆续出台政策 [3] 婚假延长的影响分析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 同比减少157.4万对 但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加10.9万对 [5] - 专家指出3天法定婚假对跨省婚姻不足 建议至少7天 延长婚假可促进旅游消费 改善福利并提升生育意愿 [6]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认为延长婚假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能缓解人口流动带来的婚假紧张问题 [6] 提升婚育意愿的配套措施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 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至3周岁 [7] - 学者建议同步推出孕妇弹性工作制、普惠托育服务 并解决就业住房等深层问题 高校可增设婚恋课程 [11]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强调提升幸福感是关键 降低育儿成本与托育服务能间接促进生育意愿 [11]
政策礼包打通育儿堵点痛点
河南日报· 2025-08-01 07:18
"倡导积极婚育观念,强化生育服务支持,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加快新生 儿护理、"亲情陪产"等价格项目立项,促进儿科产科优化服务;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逐步推行免费 学前教育……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上新,传递出强烈信号:国家持续发力,降低育儿成本,建设生 育友好型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 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出现的新 变化,党中央科学研判,及时调整优化生育政策,总体效果是好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 变化,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 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 保持适度生育水平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 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数据背后,是诸多家庭面对生育问题时的踌躇与无奈。导致生育 意愿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居高不下的育儿成本。从孩子呱呱坠地 ...
新闻1+1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如何打出政策“组合拳”?
央视网· 2025-08-01 06:01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和免费学前教育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措施 [1] - 2016年至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从1883万降至902万,降幅达52% [1] - 政策框架包含经济支持、公共服务、家庭-职业平衡及孕产妇保健四个维度 [9] 政策执行机制 - 地方政府需评估财政可持续性并确保国家政策全覆盖,地方标准高于国家的经评估后可保留 [3] - 需制定规范性文件实现制度长期稳定运行,同步建立动态评估反馈机制优化流程 [5] - 政策宣传需细化到申领操作层面,确保基层执行精准度 [5] 教育支持措施 - 免费幼儿园教育将显著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国家投入规模与育儿补贴相当 [7] - 免费政策采取从地方到中央的渐进推行模式,需总结试点经验后全面实施 [7] 区域差异化需求 - 东部地区需加强婚育延迟群体的孕产妇服务,提升医疗保健投入 [9] - 需建立支持女性平衡家庭与职业发展的制度配套 [9]
北京“生育15条”,直击“想生不敢生”痛点
新京报· 2025-07-31 17:48
北京市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北京市政府发布15项系统性措施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涵盖生育服务支持 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 社会氛围营造四大维度 [1] - 政策组合包括一次性生育补贴 延长生育休假 住房优先配租 辅助生殖技术医保覆盖等全链条支持 [1][3] - 重点解决经济压力 托育难题 住房紧张 教育焦虑等抑制生育率的核心痛点 [1] 政策具体措施 - 交通支持:对多子女无车家庭倾斜配置小客车指标 [3] - 医疗保障:将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动态调整 [3] - 住房保障: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家庭可优先获得公租房配租资格 [3] 政策实施背景 - 国家层面已出台《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2022年《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2] - 北京市2021年即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本次政策是对社会关切的集中回应 [2] 政策实施展望 - 需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措施 明确任务清单 加大投入力度以保障政策落地见效 [3] - 政策将根据现实变化动态调整 当前措施并非最终版本 [3]
刚刚!北京,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2:20
(原标题:刚刚!北京,利好来了!)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7月31日,据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 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 其中提到,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 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 健全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 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子女父母同时申请保障性住 房的,优先考虑就近配租配售。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 贷款额度等政策。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 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生殖 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孕产妇心理健康服 务,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合理确定产科服务价格水平,将适宜 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北京: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
格隆汇· 2025-07-31 11:5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格隆汇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 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的通知。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 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 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改善 产妇生育体验。合理确定产科服务价格水平,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 围,并适时调整相关医保支付政策。加强青少年青春期与性健康教育,预防非意愿妊娠,深入开展早孕 关爱服务,做好生育力保护。 ...
北京市:加强生育服务支持 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
经济观察报· 2025-07-31 11:2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政府发布工作措施,旨在通过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完善多元支持政策及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2] 生育服务支持 - 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包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落实产假和生育假 [2] -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 [2] - 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 [2] 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 - 不断优化教育服务,根据适龄人口规模变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制度 [2] - 健全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2] - 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2] 新型婚育文化培育 - 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作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 - 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 [2] - 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2]
北京将把人口国情国策教育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
北京商报· 2025-07-31 11:12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1] 宣传教育措施 - 加强社会宣传引导 将人口国情国策教育融入中小学和本专科教育[1] - 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1] - 鼓励创作弘扬新型婚育文化的优秀艺术作品并培育体现该文化的新品牌[1] 社会参与引导 - 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宣传教育优势[1] - 鼓励引导社区 单位和青年家庭参与以共同营造生育友好氛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