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

搜索文档
透视“十四五”财政账本,民生投入近百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7:45
记者丨周潇枭 编辑丨包芳鸣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以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 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 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五年里,大量"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十四五"时期,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 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今年,国 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截至2025年8月底,国家财政一共拿出约4200亿元,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近两年,安排超 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安排中央预算内 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 ...
“十四五”时期投入近百万亿元 财政“真金白银”投向这些民生实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7:32
"十四五"时期投入近百万亿元 财政"真金白银"投向这些民生实事 中新网9月12日电(记者 石睿)"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在9月12日举行 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如此强调。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 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不仅保障范围越来越大,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十四五"时期,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 580元增加到700元;全国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 同时,创新建立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十四五"时期共安排资金2.59万亿元,全力帮助人民群众抗灾 救险、恢复生产和生活。 突出更加均衡,调准"天平码" 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资源倾斜,"十四五"期间,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 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9.6%。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截至目前,我国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快递服务覆盖率 超过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12 15:21
今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 切。可以说,不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越来越 多、越来越好的民生保障。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十四五"时期,全国一 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 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9月1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财 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体人民。 ...
21社论丨持续促消费与惠民生,并实现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7:21
财政政策转型 - 财政政策从偏重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注重人力资源投资和民生保障的战略转型 [1]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推动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保障政策落地见效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推动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1] 民生支出规模 - 今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万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2] - 三项民生支出合计近6.5万亿元 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40% [2] - 加上社区服务等支出 民生支出占比超过47% [2] 转移支付机制 - 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地方民生保障 今年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 [2] - 重点加大对教育 卫生健康 社保 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持 [2] -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倾斜支持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 育儿补贴政策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每年3600元/孩免税补贴 [3] - 中央财政首年安排资金约900亿元 [3] - 免费学前教育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惠及约1200万儿童 [3] 就业支持政策 - 对吸纳16~24岁失业青年的企业发放每人不超过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3] - 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3] 财政贴息政策 - 采用小额普惠+大额定向相结合模式 覆盖日常小额消费和重点领域大额消费 [4]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涵盖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和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4] - 对八大消费领域服务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4] 政策协同效应 - 财政贴息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4] - 需求侧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供给侧促进供给能力提升 [4] - 两项政策协同作用 共同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4] 未来政策方向 - 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5] - 持续完善以育儿补贴 托育服务等为核心的生育支持体系 [5] - 不断扩大消费刺激政策的覆盖范围与作用对象 [5] - 通过精准施策 分类扶持提升政策针对性和实效性 [5]
生娃养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值得关注(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9-02 06:41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 聚焦育儿补贴 免费学前教育 托育服务等方面 旨在降低生育 养育 教育成本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 直接经济补贴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中央财政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2]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目前20个省份实现直接发放 确保参保人第一时间得到经济支持 [2] 教育成本减免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政策覆盖公办民办幼儿园 预计今年秋季学期惠及1200万人 [3]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覆盖子女养育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每月每孩2000元定额扣除 子女教育专项从学前教育至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每月每孩2000元定额扣除 [3] 服务体系建设 - 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 多种托育形式为网络 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4] - 各省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以上 设立15天左右配偶陪产假 5-20天父母育儿假 保障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4] - 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 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 [4]
免费学前教育释放“幼有所育”新利好
新华社· 2025-08-29 14:10
政策实施与覆盖范围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减免保育教育费 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 2025年秋季学期减少家庭支出约200亿元 [1] - 政策部署到落地速度超预期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明确强化普及普惠和加大政府投入原则 [1][3] 财政支持与资源配置 - 免除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 中央财政承担主要部分 对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 [3] - 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机制 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设施 重点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投入力度 [3] 社会效益与教育成果 - 高质量学前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低收入家庭和欠发达地区儿童显著获益 [2] - 四川凉山州试点成效显著 实现适龄儿童"应读尽读" 小学普通话合格率和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 体系构建与战略意义 - 建成覆盖城乡的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为家庭养育成本做减法 为教育公平做加法 [1] - 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保障困难家庭早期教育机会 促进儿童整体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 [1][2]
着力“投资于人” 财政加码支持民生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6:43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3327亿元增长8.8% 地方支出137410亿元增长2.5% [2] - 民生领域支出增速显著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三项合计支出超6万亿元 [2] - 北京市教育支出740亿元增长7.9% 云南省社保就业支出795.6亿元占比20.4% 教育支出696.3亿元占比17.9% [3] 惠民政策实施进展 - 中央财政安排育儿补贴补助资金900亿元 全国财政增加免费学前教育支出约200亿元/学期 [4] - 福建省推进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5] - 广西财政减征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22.4亿元 河北省计划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 [5] 民生保障政策导向 - 政策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强化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领域财力保障 [7] - 民生补贴政策兼具提高福祉/缩小差距/减轻支出负担三重效应 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领域政策有望加码 [7] - 供给端将增强公共服务短板投入 通过增加有效服务供给落实"投资于人"理念 [7]
财政加码支持民生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4:09
全国财政支出结构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3327亿元增长8.8% 地方支出137410亿元增长2.5% [1] - 民生领域支出增速显著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1] - 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三项支出合计超6万亿元 规模及增速均处于较高水平 [1] 地方财政支出案例 - 北京市教育支出740亿元增长7.9% 主要用于普惠幼儿园补助、中小学学位扩充及高校建设 [2] - 云南省社保就业支出795.6亿元占比20.4% 教育支出696.3亿元占比17.9% [2] - 广西统筹6.7亿元用于企业减负 减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22.4亿元 [3] 民生政策实施 - 中央财政安排育儿补贴预算900亿元 全国财政增加学前教育支出约200亿元/学期 [2] - 推行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多地出台生育友好型政策如福建育儿补贴实施方案 [2][3] - 河北省计划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 [3] 政策导向与专家观点 - 财政支出体现"投资于人"导向 通过减轻育儿成本提振消费并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2][3] - 两办文件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强化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重点领域保障 [4] - 分析机构预期民生补贴政策将常态化 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4]
7月财政数据的四大特征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2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现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 为年内首次转正 7月当月同比增长2.6% 增速为年内最高水平 [2][4] - 税收收入显著回暖 1-7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0.3% 降幅较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 个人所得税 国内增值税和国内消费税累计同比分别增长8.8% 3.0% 2.1% 企业所得税降幅收窄至0.4% [2][6] -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大幅增长62.5% 增速较上月抬升8.4个百分点 [6]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现 - 1-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7% 但7月当月同比增速大幅放缓11.9个百分点至8.9% [2][8] - 土地市场持续低迷 1-7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4.6% 7月当月同比增长7.2% 但增速较上月放缓14.7个百分点 [8] - 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 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8] 财政支出力度与结构 -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3% 为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4%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1][3][10] - 中央财政发力显著 中央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33.9% 远高于地方财政支出增速6.1% [3][10] - 民生领域支出保持高位 社保就业 教育 卫生健康支出合计超6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9.8% 5.7% 5.3% [12] 政策实施与债券发行 - 育儿补贴 免费学前教育 消费领域财政贴息等政策密集落地 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90% 省级财政承担10% [12]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 1-7月国债发行9.11万亿元 同比增长33.8% 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2.75万亿元 同比增长56.5% [10] - 债务置换进度接近尾声 截至7月末已发行1.88万亿元 占全年额度超九成 [10] 预算进度与全年展望 - 广义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进度56.3% 快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 [1][14] - 广义财政支出完成预算进度51.0% 处于较高水平 [1][3] - 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实现全年预算目标9.3% 收支差距进一步收窄 [14]
充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工具箱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02:18
养老育幼服务体系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育儿补贴制度、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免费学前教育等政策,地方积极跟进落实 [1] - 北京将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上海实施女职工产假社保补贴并鼓励设置"生育友好岗" [1] - 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山东试点采用电子消费券形式,抵扣比例为40% [1] - 山东一位中度失能老年人购买100元居家上门服务,使用消费券后仅需自付60元 [2] 财政支出与民生投入 - 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 [2] - 建议下半年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并向困难地区倾斜 [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 民生改善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并释放需求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优化消费供给以扩内需 [3]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5.3% [3] 政策支持与产业经济 - 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需要政策支持并营造良好发展场景 [4] - 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强化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增强群众获得感并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