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尖端成果首秀广交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超级货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19:41
活动概况 - 第138届广交会首次为高校院所尖端科技成果开辟专属发布舞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全球市场 [1] - 活动由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组织,是12月“2025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的重要预热 [3] 生物医药领域成果 - 发布全球首款TAL-T细胞治疗,为大部分实体肿瘤患者提供细胞培养时间更短、质量更高、售价更低的治疗新选择 [2] - 发布全球首款个性化TCR-T细胞治疗,突破靶点限制,6周即可完成细胞制备开始治疗 [2] - 龙头企业广药集团提出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AI干湿闭环赋能技术需求,旨在构建贯穿研发全链条的AI平台 [3] 智能出行领域成果 - 飞盾eVTOL和应急救援无人机两项成果亮相,紧扣广州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推动“空中的士”的战略 [2] - 龙头企业广汽集团参与路演,展示企业前沿产品阵容并现场提出技术需求 [2] 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成果 - 发布代表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从“追随”到“领跑”关键跃迁的成果,打破国外垄断 [2] - 龙头企业广电运通参与路演,展示产业化实力并发布技术难题 [2] 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建设 - 广州正全力构建从“策源”到“交易”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1] -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立半年,已与上百家高校对接,征集超过1000个意向转化项目 [3] - 活动通过广交会进行高规格路演,为科交会进行需求预演和项目储备,最终实现从展示到交易的完整闭环 [3]
第八届长三角科交会闭幕
证券时报网· 2025-10-18 16:50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依托科交会平台,嘉定、南通、昆山、太仓、温州等城市广泛开展合作, 以"揭榜挂帅"形式对接企业技术需求680余项。中国工程院成果转化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 转移东部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深入挖掘需求,促成300余项科技成果市场转化,体现平台推动技术转化 的强大效能。 人民财讯10月18日电,11月17日,为期三天的第八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简称:科交会)闭幕。 本届长三角科交会带动150多家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平台机构线下参展,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1000 余项,长三角地区41个核心城市百余位嘉宾参与各类活动,吸引观众6000人次,充分释放"科创+产 业"叠加势能。 ...
超200亿早期资本支持超200个早期项目 成都高新区加速构建“中试+基金”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8 10:36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成都天使投资生态大会于10月17日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主题为“中试加速成果转化 资本成就新质未来” [1] - 活动进行了基金合作签约及早期项目投资签约 启动天使母基金中试子基金征集 并进行了2024年合作天使子基金管理机构颁奖 [1] - 超过300位来自创投机构 战略平台 科研团队 科创企业 母基金及行业协会的代表参会 [1] 签约与投资规模 - 大会共完成9支合作基金签约 合作规模达74亿元 [1] - 完成35个资助 种子 天使 中试平台及中试项目投资签约 [1] - 成都高新区与富华资本 联想之星等6家基金管理人集中签约 使天使母基金累计合作规模超过200亿元 [1] 基金投资方向 - 合作天使子基金将聚焦新能源 新材料 第三代半导体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领域 [1] - 投资将围绕“卡脖子”技术 国产化替代等项目展开 旨在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1] 早期资本支持体系发展 - 成都高新区早期资本支持体系历经10余年发展 从最初1支8000万元的政府出资基金 发展为规模超200亿元的“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体系 规模增长200多倍 [2] - 自2024年7月体系构建以来 已累计支持约240个早期项目 [2] - 本次大会另完成31个资助 种子 天使项目投资签约 [2] 种子基金运营情况 - 种子基金运营一年多时间 已投资决策42个种子项目 投资金额近1亿元 [2] - 仅2025年1月至9月 种子基金已完成近30个项目出资 出资金额6000万元 [2] 中试平台与基金建设 - 大会完成3支中试子基金和4个中试平台项目签约 并围绕16个重点产业链启动天使母基金中试子基金征集 [2] - 成都高新区正在发展规模50亿元的中试创投基金 [2] - 高新区已设立10亿元中试平台基金 支持智能硬件 先进陶瓷材料等中试平台建设 并正在谋划设立第二支中试平台基金 [3]
华东理工大学戈壁论坛在敦煌成功举办 共探可持续发展之路
央视网· 2025-10-17 14:14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企业发展的玄奘之路”,围绕中国经济周期演进、产业结构转型、科技创新赋能等关键议题展开 [1] - 通过宏观研判、产业案例与创新机制三大维度进行深度交流,为企业应对变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5] 宏观趋势研判 - 系统梳理中国经济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引导企业思考在变革中应具备的思维模式与应变能力 [3] 产业转型实践 - 传统制造业通过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线,实现从成本竞争向技术驱动的转型 [5] - 企业数字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组织架构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性变革,需持续提升组织韧性和团队认知水平 [5] 创新机制构建 - 提出“概念验证-中试放大-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模式,以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助力中小企业融入产业创新体系 [5] 企业发展路径 - 企业作为新时代的“取经人”,需具备勇于重塑产业逻辑、坚守长期主义的发展定力、回归商业本质并通过持续创新创造新需求的素养 [5] - 企业应走出一条认知升级、组织进化与价值重构的系统发展之路 [5]
四川绵阳:竞逐高能级产业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10-17 11:33
围绕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绵阳全面部署"587"产业体系攻坚突破路径。在政策赋能、产业赛道、成 果转化等方面加速推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聚力打造更高能级产业集群。 经济日报记者 刘畅 四川省绵阳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从雷达到火箭,从大型科学仪器共享 平台到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系统……"绵阳造"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屡屡建功。 这里有深厚的创新底蕴和丰富的创新资源,更不缺与时俱进、抢滩竞逐新赛道的决心和魄力。近年 来,四川省建立了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明确了绵阳作为四川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 医药健康以及新型显示五大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同时,银发经济、现代物流等八条产业链也在绵阳 实现了协同发展。以此为统揽,绵阳精选出七条特色产业新赛道——"587"产业体系应运而生。 政策赋能与时俱进 "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使用'王者熊猫'盖板玻璃"——在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这 条标语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为了打破某些国家针对超薄触控屏盖板玻璃的技术封锁,虹科创 新的前身——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曾以中控室为家,吃住在里面近40天。以此技 术的成功研发为 ...
“四美新秋糖”绽放金陵,第113届全国糖酒会盛大开幕
齐鲁晚报· 2025-10-17 09:29
展会概况 - 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于2025年10月16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以“四美新秋糖”为关键词,首次打造“秋糖季”[1] - 本届秋糖规划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汇聚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4000家企业参展[3] - 展会涵盖酒类、饮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全品类,贯穿原料、加工、包装等全产业链[3] 参展规模与阵容 - 洋河股份担任首席合作伙伴,与首席合作城市宿迁联袂登场,茅台、汾酒、蒙牛、紫林、三只松鼠、中粮番茄等千余家知名企业齐聚[3] - 山东、吉林、贵州等30个国内展团以及意大利、俄罗斯等12个海外展团同期亮相[3] - 长三角企业参展占比达25%,江苏省联合打造5000平米投资促进洽谈区[11] 交易促进与创新展示 - 展会突出“首发”功能,聚焦创新产品、健康化产品、地区特色产品和科技赋能产品四大赛道[5] - 特别设置“智能制造专区”、“健康科技专区”及“百县千品万家福”专区[5] - 通过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开展邀约,组织12场专场对接会,并借助AI观众智能体提升交易效率与撮合成功率[5] 行业趋势与前沿洞察 - 重点邀约即时零售、私域电商、自有品牌运营商、出海服务商等新兴渠道代表,美团、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首次集中亮相[6] - 举办食饮产业大会、食品产业数智化发展大会等30场行业会议,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首发《2025中国食品趋势白皮书》等报告[8] - 40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携1500项科技成果参展,举办“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聚焦智能加工、生物制造、精准营养等前沿议题[8] 生态构建与跨界联动 - 展会汇聚4000家参展商、40万观众、20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40余家科研单位、近百家投融资机构及500家新闻单位[9] - 首次举办“秦淮夜话・TOP30企业家分享会”,商务部支持的“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在南京收官[9] - 依托“7+70+700”展城融合体系,打破展馆边界,让整个南京成为企业的营销场[11] 市场影响与消费促进 - 自9月20日“秋糖季”启动以来,南京老门东商圈、新街口商圈、园博园、中山陵景区等人流与营收显著增长[12] - 美团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南京位列文旅消费十大目的地城市之首[12] - 秋糖是衔接“金九银十”与元旦春节的关键窗口,为行业拓展市场、布局全年奠定基础,为消费市场注入动力[14]
四川绵阳 竞逐高能级产业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14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省绵阳市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 正通过构建“587”产业体系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1][2][6] 政策赋能与产业规划 - 绵阳市正式印发《绵阳市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方案》 明确每条产业链的细分领域 重点产品及招引方向 [2] - 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修订)》 旨在构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3] - 正加快组建200亿元的产业引导母基金 以“投早 投小 投长期”模式激发创新活力 [3] 产业体系与发展目标 - “587”产业体系包括作为四川省主要承载地的五大重点产业链: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航空航天 医药健康 新型显示 [1] - 体系还包括银发经济 现代物流等八条协同发展产业链 以及精选的七条特色产业新赛道 [1] - 目标到2027年 7条新赛道规模达到650亿元 5条主要产业链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 推动全市规上工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 [6]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 绵阳将机器人产业列为七大新赛道之一 发布9批次7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 已促成50余个场景落地投用 [4]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绵阳建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制造总部基地 [5] - 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研学基地已开发30多门科技课程 自去年10月以来接待超5000名学生 年营业收入超过30万元 [4] 创新资源与成果转化 - 绵阳拥有20家国家级国防科研院所 超过260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 研究经费投入强度长期居全国前列 [7] - 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近3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8项 转化金额4.08亿元 带动产业投资15亿元 [7] - 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整合136家中试服务机构 30余条中试生产线和测试线 [5] -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24年突破200亿元 连续三年翻番 [3] 企业案例与产业基础 -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王者熊猫”盖板玻璃应用于全球每4部手机中的1部 [2] - 四川五八增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中试平台获得全周期服务 成功落户并获4000万元融资 [5] - 2023年至今 绵阳各类国省级创新平台增加60余个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每年新增100余家 [3]
科技成果赋智“深度行”落地东莞,为中小企业播下创新种子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23:33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松山湖举办 主题为“成果赋智 深度赋能” [1] - 活动旨在通过政策解读 成果推介和精准对接 构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协同生态 [1] - 活动属于“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深度行’活动暨创新成果播种行动”系列 今年已在长沙 大连等多地开展9场系列活动 [1] 东莞产业基础 - 东莞拥有22万余家工业企业 1.5万家规上企业 [2] - 东莞培育了23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3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60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数量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2] - 东莞正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场” 推动创新种子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 [2] 政策与标准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强调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是提升产业链韧性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1] - 建议提升产业技术基础能力 推进高质量成果产出 加速公共服务供给 构建常态化 长效化的科技成果赋智机制 [1] - 对《科技成果评价自我声明技术规范》进行解读 为科技成果的标准化评价与高效流通筑牢根基 [2] 创新成果与金融支持 - 项目推介环节集中展示了多领域 多路径的创新成果 包括智能微工厂 产学研协同 军转民技术等方向 [3] - 中国农业银行东莞分行提出支持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的具体方案 构建“技术+资本+产业”的多元协同格局 [3] - 在对接环节 企业代表与专家围绕技术细节 合作模式展开深度交流 多家企业与技术方 金融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 活动成效与未来展望 - 活动实现了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高度协同 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指明了路径 [2] - 活动推动创新理念从思想碰撞迈向实际合作 实现了从“播种”到“发芽”的关键跨越 [3] - 未来东莞市将继续推动更多创新种子在湾区沃土中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3]
逐梦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奖项揭晓,“青春版”项目直通明年初赛
北京商报· 2025-10-16 21:48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概况 - 峰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国际合作、青年力量四大要素 [1][6] - 峰会构建“1+8+11+X”创新板块,包括1大主舞台、8大生态展区、11大分舞台及多个特色互动空间,覆盖颁奖、论坛、展览、招聘、创投对接等活动 [6] - 峰会首次设立“世界一流高校展区”,汇聚30余所海内外知名学府及科研机构,并设置院士项目专区,与“海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联动 [7] 全球创业大赛规模与获奖项目 - 大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5个创业项目、13150名创业人才参与,首次实现项目和人才“双破万” [4] - 经过多轮筛选,最终200个项目获奖,其中12个项目获一等奖,36个项目获二等奖,68个项目获三等奖,84个项目获优胜奖 [4] - 获奖项目涵盖前沿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热管理平台、固态激光雷达芯片、人工智能3D大模型、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6G新材料等 [4] 青年创业梦想计划 - 今年全新启动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作为大赛的“青春版”,为全球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两年内青年人才开辟专属通道 [4] - 计划设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消费、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六大赛道,从全球评选出10个“梦想超新星”和40个“梦想新星”项目 [4] - 该计划共有来自全球147所高校的405个项目参与,最终获奖的50个项目可直接晋级明年全球创业大赛初赛 [5] - 计划将为获奖项目举办“梦想计划加速营”,提供融资、团队搭建等专业辅导,并已促成投资人与项目方的赛后对接 [5] HICOOL品牌成果与生态建设 - HICOOL品牌累计吸引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万名创业人才、3.4万个创业项目参与 [5] - 累计培育产生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和197家“专精特新”企业,赛后新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5] - 峰会通过设立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国际先进激光联盟等仪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 [1][7] - 配套活动如“HICOOL科技文化消费节”、“全球创业者之夜”等,旨在拓展创新体验场景,营造全城联动的创新创业氛围 [7]
四川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10-16 18:06
基金设立背景与总体框架 - 四川省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为50亿元,旨在贯彻省委战略部署,打造千亿级母子基金集群 [2] - 基金聚焦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资策略 [2] - 基金不低于70%的资金(即不低于35亿元)将用于设立子基金,对单一子基金的出资比例不超过40% [2] - 所有子基金必须注册在四川省内 [2] 创投期子基金投资要求 - 创投期投资子基金规模要求不低于5亿元 [2] - 子基金总规模的70%必须投资于产品市场接受度较高、开始扩展规模的科技型企业 [2] - 投资目标企业已实现利润或有明确盈利路径,企业人数原则上在300人以内,设立时间原则上在7年以内 [2] 天使期子基金投资要求 - 天使期投资子基金规模要求不低于3亿元 [3] - 子基金总规模的70%必须投资于产品初步推向市场但尚未大规模商业化的科技型企业 [3] - 投资目标企业人数原则上在100人以内,设立时间原则上在5年以内,处于初步市场验证阶段 [3] 种子期子基金投资要求 - 种子期投资子基金规模要求不低于1亿元 [3] - 子基金总规模的70%必须投资于技术开发或产品概念验证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或项目 [3] - 投资目标企业人数在50人以内,以技术人员和创始人为主,设立时间在3年以内或尚未获得备案投资机构的首轮融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