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副财长出席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财金渠道系列会议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2:24
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协调 - 全球经济展现韧性 应积极推进长期结构性改革并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以推动增长 [1] - 各方应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支持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1] -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G20会议期间与南非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加拿大 巴基斯坦等国财金部门负责人举行双边会见 就宏观经济形势等交换意见 [2] 全球经济治理与发展融资 - 应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积极推进2025年世界银行股权审议 [1] - 需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多渠道动员资源应对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债务脆弱性和流动性挑战 避免片面扩大债务处理措施的范围和规模 [1] - 金砖国家主席国巴西举行会议讨论发展融资和全球治理挑战 议题包括维护多边主义合作和推动发展融资 [1] 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 - 廖岷介绍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态势以及扩大国内需求 推进科技创新驱动等相关政策 [1] - 强调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在美期间 廖岷还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穆迪等机构进行会谈交流 [2]
中欧班列东通道进口运量突破2700万吨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2:20
中欧班列东通道运营表现 - 年初至今进口货物总量达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共计274920标箱 [1] - 经满洲里站发送的进口货物运量突破1600万吨,达1625.36万吨,同比增长12.18万吨,增幅为0.75% [1] - 同江北站累计开行“点对点”直达列车954列,占全部开行列车的81.3% [1] 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影响 - 进口货物品类丰富,涵盖铁矿粉、化肥、板材、化妆品、汽车零部件等 [1] - 进口商品有效提升民众生活品质,丰富消费市场,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1] - 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为中国消费升级及嵌入全球产业链提供“铁动力” [1] 口岸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满洲里站通过95306“数字口岸”系统与联检联运部门配合,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证货物随到随办、随办随走 [1] - 绥芬河站对进口煤炭、矿粉、集装箱等货物换装场地进行分类优化、定点取送,压缩货物在口岸站的停留时间 [2] - 通过加强现场换装作业过程监控,保证货物“到、解、换、编、发”全过程畅通 [2] 基础设施升级与未来展望 - 佳同铁路改造工程部分完工,同江至佳木斯间铁路运输能力得到提升 [1] - 同江北站和佳同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后,同江北站货物吞吐量将提升40% [1] - 工程竣工后进出口货物品类将更丰富,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将更加凸显 [1]
央行行长潘功胜出席第52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
搜狐财经· 2025-10-18 15:03
潘功胜强调,基金组织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核心,继续推动份额改革对提高基金组织的合法性、有效 性和代表性至关重要。基金组织应尽快推动第十六次份额总检查承诺的份额增资尽早生效。同时,应同 步加快第十七次份额总检查的准备工作,尽早实现有意义的份额占比调整,维护基金组织信誉。 潘功胜指出,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要求基金组织进一步强化经济监督职能,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关 税政策高度不确定性加剧了全球经济金融面临的风险,基金组织应客观评估相关风险,结合各国国情提 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积极引导各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 定。同时,基金组织应更加重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风险和溢出效应,提升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 韧性。(央行网站) 钛媒体App 10月18日消息,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第52届国 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基金组织工作等议题。中国人民 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不确定、挑战与机遇并存。会议重申支持强劲的、以份额为基础 的、 ...
《活力亚太——亚太地区16国民意调查报告》发布:推动亚太繁荣,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环球时报· 2025-10-17 06:56
APEC合作成效与民众认可度 - 85%的受访者认为APEC为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贡献,近七成认为贡献很大或较大 [3] - 超八成受访者认为APEC框架下的发展合作为本国带来了更多国际合作、发展机遇及先进技术 [3] - 对所列8种合作项目,均有五至六成受访者表示本人或亲友熟人从中获益,获益最多的项目类型是数字经济合作,其次是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和技能认证网络 [3] - 超七成受访者期待亚太经济体为建设活力、和谐、繁荣的亚太大家庭共同努力,3/4的受访者支持本国更加积极深入参与APEC框架下合作 [4] 各经济体开放合作态度对比 - 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向“更开放合作”,越南和中国受访者尤为认可,选择比例为八到九成 [5] - 超半数(53%)美国受访者认为本国更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了,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 [5] - APEC的合作由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推进,未来应继续巩固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协作 [5]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与作用 - 在推进亚太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方面,中国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比例之和接近六成,远超日本(33%)和美国(30%)[6] - 亚太受访者最认可中国“是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认为中国为地区带来较多发展机遇 [6] - 中国是13个APEC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亚太地区各国希望中国发展进一步释放更多红利和便利 [7] - 八成多亚太受访者认可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领域的发展经验对本国有借鉴作用,其中近六成认为借鉴作用非常大或较大 [7] 未来合作重点与民众期待 - 七成亚太受访者对《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表达期待,中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受访者期待比例均超过八成 [9] - 约九成(89%)亚太受访者认为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对本国未来发展重要 [14] - 在贸易投资领域,受访者最期待降低关税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在数字经济领域,网络安全与通信技术合作更受青睐;在创新合作方面,新能源技术最受期待 [14] - 对于2026年APEC会议议题,亚太受访者最期待重点推动全球减贫议题的讨论,其次是绿色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 [15]
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中国学的全球发展与重要性 - 中国学正迎来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并日益呈现跨学科融合的特征 [5] - 中国学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中西方之间的范式隔阂,即多数西方学者试图通过西方棱镜理解中国 [5] - 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起点,未来数十年理解中国的巨大渴求将更为强烈 [5] - 汉学研究需开拓新视野和新方法,不能仅由西方学界主导,应更多关注来自印度、日本、越南、韩国等地的观点 [14] 理解中国的多维框架 - 理解当代中国需从三个客观维度出发: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时间维度、超大规模社会结构的空间维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维度 [7] - 对中国的研究必须结合内部和外部视角,即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 [7] - 研究当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其党员总数超过1亿名,占中国总人口的7.1%,是世界上人口占比最高的政党 [8] - 中国共产党党员实际构成是全体人民的缩影,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8] - 不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就很难真正理解今天的中国文化,中国的现代性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9] 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模式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数亿人口摆脱贫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技术创新引领者 [6] - 中国发展模式融合了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两种力量 [10] - 中国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加速知识积累,并通过“自主创新”政策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深度求索等科技公司 [12] - 中国在绿色与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资本与发展经验为南亚地区带来诸多机遇 [11]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在多极化世界中,合作是指南针,外交发挥基础性重要作用,需在各国间营造相互信任的框架 [1] -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奉行一种区别于西方主导的开放、均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理念 [6] -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十分务实且富有建设性 [10] - 欧中经济体量相近,双方合作至关重要,应力争成为关系不错的“表亲” [1] - 印度和中国有庞大市场与显著互补性,可通过增加直航等方式促进双边关系发展 [11] - 相互理解是推进欧中合作的“万能钥匙”,双方应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13] 中华文明与历史文化资源 - 中华文明孕育出独特而深邃的科学精神与世界观,其科学成就远超早期西方认知 [2] - 儒家经典蕴含深邃智慧,能够唤醒人的本性,推动社会的公正治理 [4] - 儒家思想至今仍有深远影响,儒家经典对个人与后代的精神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4][9] - 中国积极运用自身历史与文化资源推动国家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 [4]
工商银行南通外滩支行做好外籍客户服务
江南时报· 2025-10-16 10:58
银行服务国际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使外国客户在银行业务大厅日益增多,英语成为银行从业者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 [1] - 国际合作形式日益多样,银行窗口服务需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3] 外籍客户具体业务案例 - 9月4日成功为两位美国外籍人士办理工资卡开立业务,流程包括核验护照、在职证明、确认手机号归属及填写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 [1] - 借助内部翻译工具"工银智涌"协助客户填写英文地址,并通过专注的英文信息录入确保业务准确完成 [1] - 9月11日为一名缅甸留学生办理美元现钞兑换人民币业务,由于客户为新客户需完成完整信息录入,耗时约40分钟 [2] - 9月16日通过电话以英语协助一名印度客户查询其父亲汇出的学费美元款项未到账事宜,并清晰告知外汇业务部门联系方式 [2] 银行服务能力提升方向 - 基层员工需提升国际通用语言能力,熟练掌握常用服务口语,并善用翻译软件等工具 [3] - 网点应定期组织英语培训,完善全方位服务能力以应对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3] - 通过优质金融服务确保外籍客户业务顺畅高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3]
资产的信号(20251013):TACO交易,并不容易
西部证券· 2025-10-14 15:44
核心观点 - 本轮中美经贸冲突的冲击程度小于4月,但美国面临的约束条件也较4月有所缓解,导致特朗普政府可能将强硬态度维持更长时间,因此本轮冲突的扰动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1] - 市场不宜完全套用4月的“施压-调整-妥协(TACO)-大涨”经验形成路径依赖,在中美谈判取得实质进展前不能完全排除特朗普带来的风险因素 [4] -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继续做多黄金,超配AH股,但需注重控制波动率;行业配置关注确定性较高的有色金属、高端制造,以及处于低位的大众消费 [4]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 中国应对美国施压的底气更足,基本不会妥协,原因包括经济韧性得到验证、全社会信心更足,以及对美出口依赖度明显降低,对美出口占比从24年平均14.6%降至25年4月以来的平均10.5% [2] - 相较于4月,美国贸易摩擦的四重约束已缓解:与欧日等贸易协定取得进展增加了博弈筹码;就业转弱推动美联储降息使其底气更足;AI产业链维持繁荣成为经济增长引擎;金融市场虽仍是主要约束,但需进一步观察是否会出现严重的股债汇三杀 [3] - 中美脱钩可能性较小,但缓和的时间和方式具有不确定性,高关税和贸易脱钩美国可能更无法承受,最终大概率会缓和,但本轮美国约束减少可能导致缓和时间延后 [8] 国内经济与政策动态 - 国内9月制造业PMI录得49.8,较8月改善但低于预期的49.95,生产指数显著扩张至51.9,但内外需改善幅度低于生产,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有所回落 [11] - 9月PMI数据反映出“反内卷”对生产的抑制效应和对价格的提振效应均有所减弱,需求改善不明显,四季度政策发力的必要性上升,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续改善至54.1,显示经济修复内生动能在积累 [11] - 人民日报连续刊登8篇重磅点评,坚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强调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人才红利、消费扩容升级等重大机遇,并表明中方追求合作共赢,大概率不会主动寻求逆全球化和脱钩 [8][10] 海外经济与政治环境 - 美国政府停摆,非农数据延后发布,9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2万人低于预期,市场加大了对年内降息的押注,年内降息50BP悬念不大,但明年政策不确定性加大 [15][17] - 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获选,但首相指名仍存变数,即使当选也难以重现“安倍经济学”,且其极右态度可能加剧地区不确定性,但难以改变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趋势 [13] - 9月欧美经济数据多空交织,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超预期,但ADP就业和消费信心低预期;日本失业率超预期走高至2.6%,但劳动力供弱于求支撑薪资增长和通胀 [18][19]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与展望 - 上周国内股市震荡整固,上证指数上涨0.37%,价值风格(国证价值指数上涨1.52%)表现优于成长风格(国证成长指数下跌1.41%),有色金属、钢铁、基础化工行业领涨 [20][21] - 海外股市方面,美股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24%,标普500下跌1.37%;欧股普遍上涨,德国DAX上涨2.11%;日经225指数大幅上涨6.03% [22][23] - 商品市场油价暴跌,WTI原油整周下跌10.38%至58.9美元/桶;金价上涨6.86%创新高,受避险需求和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 [27] -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上涨0.84%至99.0,主要受日元贬值1.14%推动;在岸人民币小幅贬值0.05%至7.14 [28][30] - 国内股市展望建议布局泛科技主线(如AI产业链端侧、应用及国产算力)、“反内卷”与产能拐点行业(如化工、电池),以及适度左侧布局大众消费 [20]
海关总署:货物贸易出口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13 18:11
进出口总值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19.95万亿元,增长7.1% [1] - 出口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 [1] 行业环境与前景 - 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逆流,全球经济前景面临重大风险 [1] - 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 -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1] 行业动能与定位 - 国内是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力量 [1] - 国内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为出口注入新动能 [1] - 外贸企业继续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 [1]
海关总署:我国是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力量
新华财经· 2025-10-13 11:02
外贸出口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速超过7%,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 [1] 产业体系与制造业基础 - 工业制品出口份额自2008年起稳居全球首位,近年来占比接近两成 [1] - 制造业出口已连续8年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增长7.1%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产品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1] 创新水平与高技术产品 - 前三季度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三成 [2] - 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25.5% [2] - 出口一座价值近15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平台,年产能可支撑千万人口城市居民生活用气 [2] - 电动汽车出口中自主品牌占比达到59.5%,农业机械自主品牌占比达到40.2%,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2] 市场适配与产品定制化 - 企业推出适配欧洲市场建筑和气候特点的分体式空调,带动前三季度对欧洲出口空调增长超过两成 [2] - 企业研制针对热带多雨地区的实时追踪阳光轨迹太阳能路灯,发电效率大幅提升 [2] - 前三季度对约八成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2] 全球化背景与未来动能 - 我国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力量 [3] - 国内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 [3] - 外贸企业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为出口注入新动能 [3]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对约八成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0:45
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对约八成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1] 全球经济环境 - 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逆流 [1] - 全球经济前景面临重大风险 [1]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 中国角色与动能 -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 -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1] - 中国是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力量 [1] - 国内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 [1] - 广大外贸企业继续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 [1] - 上述因素为中国出口不断注入新动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