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融合

搜索文档
推动更多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5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北京市依托创新服务链和未来产业孵育链,培育组建20多个创新联合体和10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 [1] - 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壮主体、育市场、优生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实现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 [1] 机制建设 - 完善需求牵引、协同攻关创新机制,建立以产业化和市场价值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1] -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先用后付"、成果赋权等技术经理人相关机制 [1] 平台搭建 - 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和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优化提升行动,完善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 [2] - 建设集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2] 企业培育 - 构建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梯度培育体系,动态更新企业认定标准,提高研发强度和研发人员规模权重 [2] 技术市场发展 - 2024年1-4月全国技术合同登记22.8万项,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3] - 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科交中心交易规则尚未统一,影响技术跨区域流动 [3] 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 - 工信部将统一技术市场制度、规则和监管,整合分散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生态系统 [3] - 修订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和规则,完善技术权益登记、交易标准等基础制度 [3] 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 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将集成技术合同登记、成果价值评估、供需智能匹配等功能,构建数字底座 [4] - 发展"机构+标准+人才"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包括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标准制定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4]
构建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新华日报· 2025-06-03 05:32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也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以下简称"药 学院")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构建 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培养一流拔 尖创新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 的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 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内在规律,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 根本遵循。 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必须加大科研投入,高质量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深化国家级科研平 台建设,合力攻克关键课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重大需求,药学院牢记习 近平总书记"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的重要指示,弘扬"冷板凳"精神,为基础研究者提供宽松且 稳定的学术环境 ...
市委常委会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 交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南京日报· 2025-06-01 10:04
市委常委会会议核心内容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包括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1] - 传达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 强调推动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探索从"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路径 [1] 省委全会精神贯彻部署 - 传达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历次重要讲话精神 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点" [2] - 重点发力方向包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国家重大战略落实 共同富裕推进 [2] - 强调发挥南京科教资源 交通区位 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 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责任 [2] 专题调研与作风建设 -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 组织市领导开展专题调研 要求细化落实举措 [2] - 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强调领导干部带头执行 弘扬艰苦奋斗作风 [2] - 传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会议精神 研究相关落实措施 [3]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苏州日报· 2025-05-31 08:06
会议概况 -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市委委员46名、候补委员5名出席,基层党代表及纪委委员列席 [1] -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要求 [1] 核心发展任务 - 强调经济大省需把握"四个着力点",推动苏州在"走在前、做示范"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1] - 将"四个着力点"与"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等重大任务结合落实 [2] 六大重点领域部署 1) **经济支撑**:稳住外贸外资、提振消费、提速项目建设以完成全年目标 [3] 2) **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和"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效率,培育新增长曲线 [3] 3) **改革开放**:通过制度供给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以增强发展动力 [3] 4) **区域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统筹安全与发展 [3] 5) **共同富裕**:推动就业与增收协同、城乡振兴与民生改善联动,探索苏州特色路径 [3] 6) **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干部担当,转化学习教育成果为发展动力 [3] 近期工作方向 - 锚定"两高一争"目标,多措并举稳定就业、企业、市场及预期 [4] - 完成"十四五"目标并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通过《全力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的决定》 [4]
在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 ——苏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侧记
苏州日报· 2025-05-31 08:06
经济发展目标与举措 - 苏州市委全会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更好服务全省挑大梁,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 - 苏州市发展改革委将扎实做好经济运行调度、政策谋划统筹、项目招引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稳步攀升、结构向优向好 [2] - 昆山市力争上半年GDP增长6%以上,以挑大梁的实绩实效为苏州乃至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3] - 苏州市商务局将积极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等试点机遇,持续抓好外贸"一稳三新",打响"投资中国"品牌,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2] 产业升级与创新 - 苏州市科技局力争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4.2%,技术合同成交额1200亿元,高企超1.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90% [4] - 苏州市工信局将全力推进"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具身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5] - 吴江区将巩固电子信息、丝绸纺织、装备制造、光电通信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前沿赛道 [6] - 苏州工业园区将锚定"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6] 物流与外贸发展 - 苏州市港航集团将加强港航物流载体布局建设和整合提升,持续构建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更好服务苏州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3] - 吴江区将着力稳定外贸外资,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模式 [6] - 苏州工业园区将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提振市场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6] 数字化与智慧城市 - 苏州市数据局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融合发展,深化数字化改革,强化数据、算力等要素供给 [9] - 苏州市数据局将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企业综合服务提标扩面、"12345"热线提优赋能,全面推广"一表通"应用 [9] 教育与民生 - 苏州市教育局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润心行动开展,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7] - 苏州市民政局将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推动"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增效,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7] 生态环境与安全 -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将坚决扛起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政治责任,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8] -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将深化安全生产"六化"建设,推进治本攻坚行动和九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 [8]
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深化细化实化“四个着力点”任务书 马明龙主持并讲话
镇江日报· 2025-05-31 07:58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强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 [1]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协同 科研合作 人才招引方面的对接力度 [2] 精神文明建设 - 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统筹推进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1] - 持续固本培元 激发向善力量 推动人民思想觉悟 道德水准 文明素养提升 [1] 规划编制与政策实施 - 科学设定"十五五"规划目标任务 思路举措和重大项目 坚持守正创新 问计于民 [1] - 深化细化实化"四个着力点"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项目化管理 清单式推进 责任制落实 [2] 教育与人才培养 - 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 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 突出关心关爱 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3] 基层治理与作风建设 - 把减负工作与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结合 防止整治形式主义"形式化" [3] - 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忠诚履职促发展 深化政治机关建设 [3] 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 -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落实就业创业帮扶 权益保障举措 [2] - 深入挖掘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典型案例 传播正能量 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4]
中共苏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召开
苏州日报· 2025-05-31 07:45
政策方向与战略部署 - 全会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重大政治任务,需结合"四个着力点"与"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等重大任务推进落实 [3] - 提出服务全省"经济大省挑大梁"要求,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落实增量政策以稳住外贸外资、提振消费、提速项目建设 [4] - 明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头阵"目标,统筹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和"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培育新增长曲线并发展新质生产力 [4] 经济与产业规划 - 推动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重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改革,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 [4] -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辐射带动力 [5] -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核心竞争力跃升,排定重大平台、项目、改革和政策以支撑"十五五"规划编制 [5] 社会民生与治理 - 落实共同富裕示范要求,推动就业与富民增收结合、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探索苏州特色实践路径 [5] - 强调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激励干部担当,增强党组织功能并整治基层腐败 [5] - 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确保实现年度及"十四五"目标,同时保障民生改善与安全发展 [5]
人民财评: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焕发消费新活力
人民网· 2025-05-30 10:50
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延续,更在时代浪潮中孕育着创新的可能。随 着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相连,新与旧的融合,传统与创意的碰撞,让这个古老节日焕发出全新魅力,逐渐 蜕变为兼具文化价值和时代活力的精神符号。 如今的龙舟竞渡,不只是有岸边观众的欢呼喝彩,还有各大平台短视频里的激情点赞留言。在各种短视 频及直播间里,大家共同沉浸式感受龙舟竞渡的紧张感,也在重新刷新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知。各地的 龙舟文化在短视频直播的加持下破圈,这种"线下竞技+线上破圈"的模式,也为假日经济增添了新活 力。 节日形式的新花样同样也体现在粽子上,新与旧的交融让粽子的种类可谓是"争奇斗艳"。传统的肉粽、 蛋黄粽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跨界的"食养粽""茶粽"等新型口味成为了消费新热 点。"旧食材+新配方",以新元素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拓宽跨界无限可能。 贵州阳河上的龙舟竞发、江西安远农家蒸煮的灰水粽、山西闻喜工坊陈列的非遗布艺文创……端午节将 至,各地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已率先升温。这些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正以鲜活的姿态构筑起沉浸式的 文化体验场景,让古老文明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 线下观看龙舟竞渡的 ...
杭州助残答卷 写满幸福温度
每日商报· 2025-05-29 10:06
活动概述 - 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金沙湖大剧院举行,主题为"共赴一场好春光",分为"春生·破冰""春守·相融""春绽·畅想"三个篇章 [1] - 活动通过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表演形式展现残疾人风采,如智能仿生手弹奏、机械狗引导盲童合唱等 [1] - 杭州市残联原创助残文化片《给春天的回答》正式发布,通过330块户外大屏、7条地铁线路、4000多辆公交车、80艘西湖游船同步展播 [2] 科技助残应用 - 智能仿生手与机械狗在《玉鸟春信》《勇气大爆发》节目中自然融入表演,推动科技与艺术创新融合 [1] - 科技辅助设备成为残疾人突破身体限制的重要工具,如樊蓉通过自学考入浙工大应用心理研究生 [1][2] 残疾人代表案例 - 杭州姑娘樊蓉10岁因意外致残,17岁成为全国残运会射箭运动员,现为浙工大研究生,其故事通过《春日心语》节目传递逆境成长精神 [1][2] - 樊蓉提出希望以自身经历鼓舞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展现精神面貌 [2] 助残活动规模 - 全市助残日活动贯穿五月,共开展300余场活动,包括体育融合、康复技能大赛、残疾人招聘会等 [2] - 活动向杭州市获全国及浙江省自强模范的个人/集体致敬,后续将通过宣讲传递榜样力量 [2] 文化传播影响 - "春天的事业"理念贯穿活动,通过情景讲述、短片展播等形式向社会传递残疾人"破冰前行"的渴望 [1][2] - 助残文化片覆盖杭州主流公共场景,强化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认知 [2]
焕新后的文一西路驿站 温情满满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06
更让人暖心的是,近日,杭州城管驿站文一西路党群服务站还焕新升级,在原本空间的基础上"腾 挪"出了一间"暖心小屋",供妈妈在外照料婴儿使用。 "暖心小屋"的第一位客人邵女士,家住附近,率先带宝宝来体验了一把,她说:"平时经常带娃出 门散步,这儿有个这样的小屋方便不少,能节约很多准备时间。" 记者发现,"暖心小屋"内哺乳椅、温奶器、尿布台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每天5:30-20:30对外开 放。经过简单装修,驿站休息区也变得更贴心、拥有更多休息位,可以覆盖周边荆长路、聚橙路的户外 劳动者,让大家都进来充个电、喝杯茶。 端午临仲夏,浓情满杭城。5月28日上午,在杭州城管驿站文一西路党群服务站内,环卫工人、市 政养护人员、外卖骑手等"城市守护者"们正在一起包粽子、制作艾草锤和蒲扇等,驿站内一片欢声笑 语,温情满满。这是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办的"'粽'情端午 '驿'路相伴"活动。 杭州城管驿站文一西路党群服务站位于余杭区五常街道文一西路。活动当天,驿站化身传统文化体 验馆,工作人员准备了糯米、粽叶、艾草等材料,为来到现场的户外劳动者安排了各种和端午相关的活 动。在粽叶一折一叠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包出了各式各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