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融合

搜索文档
江苏亮出科创成绩单 多项指标全国居前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17:42
科技创新成果 -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二,上海—苏州、南京分别位列全球百强创新集群第五和第九位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3.33%,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处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 [1]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首次突破50%,2024年达50.7%,2024年上半年持续攀升至51.8% [1] -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件,连续9年保持全国省(自治区)首位 [1] - 3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1] 产业创新进展 - 上市创新药约占全国1/4,生物医药迈入全球并跑阶段 [1] - 动力电池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1] - 由江苏太湖实验室牵头的国内首艘"海上移动实验室"——"未来"号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顺利交付 [2] 战略科技布局 - 江苏拥有太湖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聚焦6G)、云龙湖实验室(主攻"深地资源与空间开发")、钟山实验室(瞄准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建设中的苏州实验室以及规划中的空天实验室 [2] - 这些平台覆盖空天、深海、深地、通信、农业等关键领域,形成"上天下海入地"的立体化创新矩阵 [2] - 江苏省牵头建设了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2] 人才政策创新 -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减负增效的人才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2] - 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倾向,不拘一格选拔高层次、特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2] - 已有近3000人通过绿色通道获评高级职称 [2]
四大关键词看“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7-09 01:53
年中经济透视四大关键词 - 2025年以来"稳股市"被多次提及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上半年国际市场动荡冲击国内资本市场 多部门协同打出稳市"组合拳"维护股价稳定 [1]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公募基金改革提升资金端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 科创板"1+6"制度体系增强包容性和全周期服务能力 [1] 稳市场 - 4月美关税政策扰动国际金融市场 国常会4月18日定调"持续稳定股市" 中央政治局会议4月25日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2] - 中央汇金公司出手 社保基金/证券基金/银行保险等机构积极投入 超1400家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等方式维稳股价 [2][5] - 2025年上半年IPO数量48家同比增5家 融资规模3802亿元同比增长25% 证监会明确维护市场稳定为首要任务 [3] 促改革 -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引长钱"支持科技创新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募资226.8亿元 [4] - 上半年超1400家A股公司提出并购重组计划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00单 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单过会企业 [5] 升价值 - DeepSeek带动中国资产重估 上半年430家A股公司分红4300亿元 回购金额840亿元 科技赛道企业业绩预告显示强劲增长 [6] - 一季度近五成企业研发投入增长 科创板公司财报高频提及研发投入 科技企业投资价值从"修复预期"向"重估价值"跃迁 [6] 锻生态 - 证监会与最高检披露4宗行政执法案例 联合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强化司法行政协同 对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7亿元 [7] - 操纵市场案件罚没金额显著 杨波/谢勇分别被罚2.8亿/1.77亿 金穗春被罚1.06亿 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 [7][8]
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6-26 05:09
大赛概况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由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主题为"因创而聚,向新同行",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 - 大赛遵循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助力的原则,搭建多向对接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生态优化 [2] - 大赛由全国赛、地方赛和专业赛组成,省赛优胜企业将代表省内参加全国赛 [3] 菏泽市参赛情况 - 菏泽市近300家企业(团队)曾参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 [3] - 去年菏泽市17家企业晋级省级现场决赛,2家企业晋级国家赛,山东中为电子获"全国赛优胜企业奖",晶亿新材料等6家企业获"山东省优胜企业" [3] - 目前已有84家企业完成2025年大赛注册,市科技局正组织企业于6月30日前完成报名 [3] 赛事安排 - 菏泽初赛将于7月初在和平大酒店举行,邀请行业技术、金融投资专家及纪检监察部门参与评审监督 [3] - 初赛将推荐得分前20%的优秀企业参加山东赛区决赛,并持续跟踪辅导参赛企业 [3] - 市科技局将严格审查企业报名材料,重点核实经营状况、社会信誉、营业收入等关键信息 [3] 政策支持 - 菏泽市科技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四个定位",实施科技创新"六大行动" [2] - 大赛已成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发表重磅演讲 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22:36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重点包括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不要求企业营收和净利润规模 强调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空间 已有20家采用该标准的企业成功上市 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28.71亿元 [2]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在2024年实现9款新药产品获批 其中5款为一类新药 2024年20家企业合计营业收入143.38亿元 同比增长44.45% [2] 科创板深化改革措施 - 科创板推出"1+6"政策措施 "1"为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6"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领域 [3] - 科创板改革措施还包括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 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增加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3] 市场反应与行业表现 - 吴清发言带动科创板走强 6月18日科创50指数上涨0.53% 报收968.18点 [5] - 中金公司发布报告指出科创行情开启新周期 年初以来科创50指数高点较年初上涨约15% AI产业链相关领域表现较好 [5] -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前向市盈率分别为21.6倍和50.7倍 计算机 国防军工 电子等板块估值处于历史50%分位数以上 电力设备 通信 医药生物等板块估值处于历史50%分位数以下 [6] - 中金公司认为科创领域仍是下半年关注重点 建议关注赛道估值 资金流向和情绪变化带来的行业轮动 [6]
在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 ——苏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侧记
苏州日报· 2025-05-31 08:06
经济发展目标与举措 - 苏州市委全会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更好服务全省挑大梁,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 - 苏州市发展改革委将扎实做好经济运行调度、政策谋划统筹、项目招引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稳步攀升、结构向优向好 [2] - 昆山市力争上半年GDP增长6%以上,以挑大梁的实绩实效为苏州乃至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3] - 苏州市商务局将积极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等试点机遇,持续抓好外贸"一稳三新",打响"投资中国"品牌,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2] 产业升级与创新 - 苏州市科技局力争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4.2%,技术合同成交额1200亿元,高企超1.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90% [4] - 苏州市工信局将全力推进"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具身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5] - 吴江区将巩固电子信息、丝绸纺织、装备制造、光电通信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前沿赛道 [6] - 苏州工业园区将锚定"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6] 物流与外贸发展 - 苏州市港航集团将加强港航物流载体布局建设和整合提升,持续构建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更好服务苏州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3] - 吴江区将着力稳定外贸外资,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模式 [6] - 苏州工业园区将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提振市场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6] 数字化与智慧城市 - 苏州市数据局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融合发展,深化数字化改革,强化数据、算力等要素供给 [9] - 苏州市数据局将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企业综合服务提标扩面、"12345"热线提优赋能,全面推广"一表通"应用 [9] 教育与民生 - 苏州市教育局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润心行动开展,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7] - 苏州市民政局将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推动"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增效,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7] 生态环境与安全 -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将坚决扛起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政治责任,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8] -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将深化安全生产"六化"建设,推进治本攻坚行动和九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 [8]
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举行 三大创新平台揭牌,多校企签约
镇江日报· 2025-05-10 07:35
镇江市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 - 镇江高新区与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联合举办大会,旨在深化校地合作、强化产业链协同、优化创新生态,推动镇江打造全国影响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 [1] - 市科技局介绍镇江市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情况,镇江高新区进行产业推介,聚焦技术转移转化、企业技术、投资合作等需求 [1] - 江苏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高校分享科技创新情况与合作愿景,推动产学研联动 [1] 创新平台揭牌 - "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揭牌,由镇江高新区与江苏科技大学共建,目标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 - "船舶海工装置智能制造技术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数字化创新中心"同步揭牌,助力技术转化与孵化 [1] 合作协议签约 - 江苏科技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学科、区位和资源优势,促进澳门与内地协同发展 [2] - 8家船舶海工企业与6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包括江苏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2] - 镇江高新区管委会与6家企业(如澳芯海洋科技、上海力矩机械)签约,推动产业链项目落户 [2]
数美天下·数字经济先行者大会圆满举行
金投网· 2025-04-28 16:40
行业动态 - 中国美发美容协会美业AI大模型应用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美业进入AI大模型技术应用新阶段 [1] - 大会主题为"数字经济赋能美业,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汇聚美业领袖、专家、企业家及投资人探讨数字化转型 [1] - 多位行业领袖强调数字经济对美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AI大模型将成为行业变革核心驱动力 [1] 技术应用 - 东南大学教授探讨AI如何赋能美业营销、服务与管理 [2] - 江苏数美科技展示AI技术在美业的实际应用案例 [2] - 专家从政策导向、技术演进和商业实践三个维度阐述美业数字化转型逻辑与落地方法论 [2] - 公司披露AI产品矩阵规划及美业垂直大模型研发路径 [2] 公司发展 - 江苏数美科技天使轮投资签约仪式成功举行,获资本市场认可 [3] - 公司将持续深耕AI技术,推动美业数字化转型 [1] - 公司品牌顾问指出智慧美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 - 公司系统教练为美业企业提供可落地数字化解决方案 [2] 行业前景 - 大会为美业数字化发展指明方向 [3] - 通过AI大模型专业委员会搭建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3] - 行业将共同推动美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3]
学者建言改革重点!重磅年会,信息量大!
证券时报· 2025-03-24 07:52
改革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 改革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手段,旨在建立创新发展的科学体系框架并提高经济效率[4] - 中国已进入技术引领经济发展阶段,技术进步依赖体制机制改革,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需依靠科技突破[4] - 国际竞争本质是改革的竞争,全球多国正通过改革推动增长[4] 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 - 消费不足源于结构性偏差,需推动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提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水平[6] - 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是关键,需通过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延续分税制改革逻辑[7] - 地方政府应转变扶持策略,"抓小放大"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而非过度倾斜大企业[7] 产业创新融合趋势 - 产业科技创新正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为国际合作提供空间[9] - 外资企业持续加码在华投资,梅赛德斯-奔驰计划新增140亿元投入,宝马强调中国市场机遇涌现[9] - 需警惕"内卷式"恶性竞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市场监管将释放增长潜力[10] 资本市场赋能作用 - 金融体系需从"钱多本少"转向资本驱动,发展资本市场是化解企业高负债风险的关键[12] - 香港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改革提升市场活力,正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创发展[12][13] - 人均GDP从1.3万美元向韩国水平迈进需高效金融体系支撑,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加持效应显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