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友好型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位
快讯· 2025-07-31 11:01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 工作措施》。其中提出,完善促进妇女就业政策,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的职业技能 培训。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女职工特别是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支持用人单 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位。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展寒暑假及课后儿童托 管活动,积极推进母婴设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
北京: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7-31 10:48
生育补贴制度 - 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5] - 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5] 住房支持政策 - 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优先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并在户型选择上给予照顾 [9] - 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父母同时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优先就近配租配售 [9] - 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加大,可能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9] - 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 [9] 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 - 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医疗服务水平 [5] - 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5] - 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改善产妇生育体验 [5] 儿童医疗服务水平 - 推进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 [6] - 各区至少有1家紧密型儿科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至少规范化设置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6] - 动态支持生殖健康、儿童健康等重点专科发展,绩效工资分配向儿科倾斜 [6] 托育服务供给 - 构建以幼儿园托班为主渠道,社区办托和托育机构为重要依托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7] - 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提高公建托位占比,推动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7] - 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普惠、多元、优质托育服务 [7] 教育服务优化 - 根据适龄人口规模变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9] - 统筹考虑同一家庭子女“长幼随学” [9] - 保障公共租赁住房群体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享有与购房群体同等权利 [9] 职工权益保障 - 完善促进妇女就业政策,加强对生育再就业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9] - 支持用人单位设置生育友好岗位,鼓励开展寒暑假及课后儿童托管活动 [9] 交通出行保障 - 在以家庭为单位配置小客车指标时,加强对多子女无车家庭的倾斜支持 [9] 新型婚育文化培育 - 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10] - 加强婚恋指导服务,打造青年交友服务品牌 [10] - 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 [10]
北京: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7-31 10:31
合理确定产科服务价格水平,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时调整相 关医保支付政策。 7月31日,据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 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 其中提到,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 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 健全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 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子女父母同时申请保障性住 房的,优先考虑就近配租配售。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 贷款额度等政策。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 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生殖 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孕产妇心理健康服 务,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合理确定产科服务价格水平,将适 ...
北京: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倡导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快讯· 2025-07-31 10:19
政策核心目标 -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以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 - 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并弘扬传统美德 [1] - 倡导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并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1] 具体实施措施 - 提倡适龄婚育和优生优育并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1] - 发挥家庭社会和学校作用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1] -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1] - 加强婚恋指导服务并打造青年交友服务品牌如青春志爱团 [1] - 提供有公信力的婚恋交友服务并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 [1] - 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以破除婚嫁大操大办和高额彩礼等陋习 [1] - 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1]
北京:优化托育支持政策 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和财政补助动态调整机制
快讯· 2025-07-31 10:16
托育服务政策支持 - 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和财政补助动态调整机制 [1] - 落实托育服务税费优惠及托育机构水电气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政策 [1] - 明确新建小区托育服务设施配建标准 要求与住宅区同步规划建设交付 [1] - 通过城市更新项目补齐老旧小区托育服务设施短板 [1]
900亿元育儿补贴将发放 多部门合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2:03
育儿补贴资金安排 - 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 2025年初步安排预算约900亿元 [1] - 中央财政对地方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的补助比例约为90% [1] - 各地将在2025年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8月31日前全面开放 [1] 补贴申领与管理系统 - 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领 同时保留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 [2] - 家庭申领时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和户口簿等必要材料 [2] - 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将设置申领专区 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也将开通申领入口 [2] 生育保险制度支持 - 截至2025年6月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 [3] - “十四五”期间参保人累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9614万人次 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 [3] -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 2024年已有超100万人次享受待遇 [3] - 全国超六成的统筹地区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3] 托育服务与女职工权益 - 中华全国总工会将推动用人单位办托 并加强女职工权益维护 [3] - 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和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办托 [3] 综合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经济支持包括提高婴幼儿照护个税扣除至每月2000元/孩 提升生育医疗报销水平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并推动津贴直发个人 [4] - 时间支持包括全国产假普遍延至158天以上 设立陪产假和育儿假 [4] - 托育服务方面大力发展普惠托育 托位数已达千人口4.08个 [4] - 妇幼健康方面保障生育全程服务 推广分娩镇痛 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并达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加强儿科供给 [4] - 教育方面落实“双减” 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和多子女同校 [4] - 住房方面增加保障房供给并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 [4]
育儿补贴来了!真金白银为养娃减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57
育儿补贴政策 - 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将于明年实施 覆盖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 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家庭 [1] - 补贴对象为2022年1月1日后出生且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 涵盖一孩、二孩、三孩家庭 [1] - 2025年后出生的孩子可享受36个月连续补贴 之前出生的按剩余月数折算 [1][2] 补贴发放标准 - 年度补贴金额为3600元 一次性发放 [2] - 2025年出生孩子3年累计可获10800元 2023年12月出生孩子可获7200元 [2] - 补贴需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或省级政务平台申请 需提交出生证明等材料 [2] 配套支持措施 - 补贴金额设计参考国际标准(占人均GDP2.4%-7.2%) 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 [4] - 对低收入家庭免征个税 不计入低保收入认定 [4] - 2025年目标实现每千人4.5个托位 同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试点 [4] 政策意义 - 政策是国家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 被专家称为"育儿第一桶金" [5] - 政策组合拳从短期补贴到长期托育、教育支持 系统性降低家庭养育成本 [4][5]
产假调整!各地普遍延长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9:18
在托育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托幼一体服务,发展社 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方式的托育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国托位数已达到千人口4.08 个。 在妇幼健康服务方面,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持续实施母婴安 全五项制度。2024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0‰,妇幼健康核心指 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 部署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服务,保障广大儿童就医需求。 (原标题:产假调整!各地普遍延长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 母育儿假) 来源:央视新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2024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 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 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取得积 ...
真金白银,支持生育的坚实一步
北京商报· 2025-07-30 10:35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为养育0-3岁婴幼儿的家庭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 - 按此标准计算,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最多共计可领取10800元、21600元、32400元育儿补贴 [2] - 该政策是首个全国性的育儿补贴制度,兼具普惠性与公平性,突破了以往地方补贴政策向二孩、三孩家庭倾斜的局限 [2] 市场与行业影响 - 政策利好刺激母婴、乳制品板块集体大涨,相关行业活跃度明显提升 [2] - 真金白银的支持预期能在诸多关联产业引发同频共振 [3] 政策背景与意义 - 政策旨在应对我国人口结构深刻变化、老龄化加剧及少子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3] - 用真金白银支持生育,实打实为家庭减负,是加速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步 [2][3] - 政策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等方向一致 [3]
育儿补贴,真金白银为生育减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6:52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观点 - 全国性育儿补贴政策标志着生育支持体系进入系统化制度化新阶段 旨在破解"生育焦虑" [1] - 政策微观层面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宏观层面传递国家重视人口发展的信号 推动配套政策协同改革 [1] - 政策具有普惠性特征 覆盖所有婴幼儿家庭 体现公平性原则 [2] - 建立中央财政基础保障机制 通过转移支付平衡区域差异 实现"全国一盘棋" [2] - 采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 确保政策长期可持续性 为地方政府预留调整空间 [3] 政策实施特点 - 实行不分孩次的普惠性补贴 基于一孩生育率持续下降的现状(2017年1 76个 2021年降至1 64个) [2] - 电子政务系统支撑全流程高效办理 简化申请审核发放流程 [3] - 未来将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态势 发达地区可动态提标 欠发达地区侧重非现金补贴 [3] 地方实践经验 - 各地已探索阶梯式补贴 教育医疗挂钩补贴 育儿消费券等多种形式 [2] - 区域差异显著 部分地方存在财政可持续性不足和政策协同性不强问题 [2] - 发达地区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增加现金补贴 欠发达地区优先采用托育减免 教育优惠等非现金形式 [3] 未来政策方向 - 构建"现金+服务+权益"组合模式 形成系统性养育支持体系 [4] - 需协同住房教育就业等政策 建立普惠共享的儿童福利和公共服务体系 [4] - 完善家庭友好型职场环境和劳动权益保障 形成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制度环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