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密集调整!涉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四家公司人事变动
搜狐财经· 2025-10-12 12:41
人事变动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任命李波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贾静为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川东北作业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2] - 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任命张尚虎为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5] -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任命陈宗琦为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7] -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任命李辉为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9] 公司业务与战略地位 - 西南油气田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企业,业务覆盖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输配、储气库建设与运营及天然气销售 [4] - 上海海洋石油局是中国石化唯一专门从事中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和工程服务的企业,业务涵盖海洋物探、钻井、船舶拖带等 [5] - 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业务涵盖陆上及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服务,提供钻井、修井、测井、压裂等全方位石油工程服务 [7] - 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业务涵盖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及配套服务,致力于保障西部地区能源供应 [9] 经营业绩与发展势头 - 西南油气田2024年取得油气当量3579万吨的业绩,在中石油集团上游板块排名第二,成为中国第三大油气田 [4] 行业战略背景 - 上海海洋石油局的人事安排凸显中国石化在向深海进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背景下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 [6] - 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领导层的强化对支撑上游勘探开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8]
Mhmarkets迈汇:美国煤炭政策能否守住能源安全?
新浪财经· 2025-10-11 09:40
10月6日,在全球多数地区正加速淘汰煤炭的背景下,美国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特朗普政府将煤炭重 新放回能源议程,计划通过重振老旧煤电厂来强化能源安全。尽管煤炭在供应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优 势,但其对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早已引发广泛担忧。Mhmarkets迈汇认为,这种能源政策或许短期内 能强化能源独立,但从中长期看,很可能让消费者承担更高的电费成本。 与此同时,行业智库Energy Innovation的研究表明,到2024年,美国煤电成本比2021年上升了28%,其 中95%的煤电厂发电成本高于三年前,半数煤电厂的成本增速甚至达到通胀的两倍。专家指出,老旧煤 电厂不仅维护成本高,效率下降明显,还可能增加健康与环境风险。相比之下,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 生产成本持续走低,逐渐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在部分州,煤电延寿已直接推高消费者电费。比如佐治亚州的Plant Bowen电厂本应在2028年退役,却 被延长至2035年,其发电成本已从2021年的46美元/兆瓦时飙升至2025年的72美元/兆瓦时,同期消费者 电费累计上调六次。南卡罗来纳州的Williams Station电厂也延迟退役,发电成本上涨逾50%。 ...
俄持续空袭,摧毁乌60%天然气设施,欧盟要再次买单,有苦说不出
搜狐财经· 2025-10-10 19:48
俄罗斯炸毁的是乌克兰的天然气设施,受寒的是整个欧洲的冬天。乌克兰哭着喊着要欧盟掏出22亿欧元"救命钱",而欧盟这边,心疼得比天气还冷。能源断 了,账单多了,民意压着,政治还得硬撑——这场冲突还没结束,欧洲已经快喘不过气来。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欧盟就像个"月光族",每月都要往乌克兰账户里打钱。从军事装备到财政援助,甚至连军人薪水都要帮着垫。 据欧盟委员会2024年发布的报告,累计援助金额已突破850亿欧元,可泽连斯基还不嫌多,2024年冬天再次开口要求22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重建"和"能源补 贴"。而彼时,美国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特朗普回国后直接表态:"乌克兰武器?得自己掏钱。"这下可好,欧盟成了唯一的"提款机"。 可问题是,这台提款机早就电压不稳了。2025年欧盟预算草案显示,多个民生项目被压缩,只为继续援乌"输血",不少成员国财政部长私下抱怨:"这不是 援助,这是拔我们的命根。" 更讽刺的是,欧盟内部也开始清醒。援助乌克兰,表面上是"价值观输出",背地里却是"战略自损"。越多的钱砸进去,越难收手。民众怨声载道,抗议不 断;可政治正确绑得紧,放弃援助又怕"站错队"。这不是矛盾,这是结构性困境,一边是道 ...
惊世大反转!俄罗斯燃油危机爆发,竟向中国紧急进口汽油,免税政策暗藏战略玄机
搜狐财经· 2025-10-10 16:17
俄罗斯炼油行业危机 - 乌克兰无人机自8月起对俄罗斯炼油厂进行精准打击,38座炼油厂中有21座被毁,包括基涅夫等大型工厂 [3] - 至9月,俄罗斯炼油产能四成瘫痪,日均损失成品油加工能力高达33.8万吨 [3] - 西方制裁导致维修零件供应被卡死,设备修复需耗时数月甚至数年 [3] 俄罗斯国内燃油市场影响 - 9月俄罗斯汽油产量暴跌百万吨,国内供应缺口达到20% [5] - 全国汽油价格比年初飙涨45%,超过两成地区出现油荒 [5] - 克里米亚实施汽油限购,每人每次仅可加19升油,莫斯科周边加油站出现严重排队现象 [5] 对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影响 - 前线俄军面临燃油短缺,传闻士兵需自掏腰包购买油料补给 [5] - 冬季临近,燃油短缺可能对军事装备运行和士兵士气造成严重影响 [5] 中俄能源合作动向 - 俄罗斯取消5%的汽油进口关税和13%的增值税,计划从中国进口汽油以弥补短缺 [7] - 每月从中国的汽油进口量预计能补上35万吨缺口,并计划利用中欧班列进行运输 [7] - 中国是全球最大炼油蒸馏塔出口国,2022年设备输出量达38万台,比2018年翻了三倍 [7]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 - 巴西正将汽油中的乙醇掺混比例提高至30%,越南全力推广E10乙醇汽油 [7] - 中国在乙醇汽油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7] 危机长期挑战 - 从中国进口汽油面临20天海运周期及高昂转运成本,可能抵消免税带来的利益 [9] - 乌克兰计划扩大无人机生产,持续对俄罗斯能源设施进行轰炸 [9] - 西方设备禁运是长期枷锁,俄罗斯产能修复和防御袭击的难题尚未解决 [9]
美国霸权也没用,印度无视美国施压,拒在俄乌间站队
搜狐财经· 2025-10-10 12:14
美印贸易关系与分歧 - 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批评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高额关税,并干涉印度从俄罗斯购买能源,称此举不公正且为无理施压[3] - 由于印美未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美国已对部分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3] - 美国针对印度采购俄罗斯能源的关税政策于今年8月生效,加剧了两国紧张关系,印度认为该政策缺乏合理性且存在双重标准[6] - 苏杰生表示美印有必要寻找解决贸易分歧的交汇点,若美国坚持歧视性关税措施,将加深信任裂痕并影响半导体、制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13] 印度能源供应结构变化 - 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印度炼油企业迅速调整采购策略,大幅增加来自俄罗斯的原油进口[8] - 俄罗斯目前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占据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34%[8][13] - 俄罗斯的原油每天向印度供应约160万桶[13] 印度坚持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原因 - 确保能源供应稳定性对印度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俄罗斯石油供应稳定且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5] - 放弃俄罗斯能源来源可能导致印度面临能源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5] - 印度所有的外交和贸易决策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核心,而非盲目追随其他大国战略[8] - 在没有建立更廉价、更稳定的替代能源体系前,断开与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将是自我设限[13] 对美政策的批评与地缘政治立场 - 印度批评美国在能源进口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部分西方盟友的类似行为被默许,而印度的行为却被政治化制裁[6] - 苏杰生指出发达国家在处理能源、粮食和化肥问题时往往采取双重标准,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保障基本民生资源的合法权利和实际限制[10][11] - 印度坚持自主决策、独立外交的战略哲学,预计将长时间保持不变[15] - 美国的惩罚性关税政策实际约束力有限,难以撼动印度基于现实需求建立的能源供应链,国家利益将继续主导印度决策[13]
俄罗斯数轮毁灭性打击后,乌克兰天然气产能骤降60%,基辅紧急向盟友求助购买
搜狐财经· 2025-10-09 21:52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基辅政权在本周早些时候告知盟友,基于俄军从10月3日开始,对包括波尔塔瓦州和哈尔科夫州在内地区能源设施的毁灭性打击,乌克 兰60%天然气产能已经陷入瘫痪。 放在过去,俄军虽然会打击乌能源设施,但很少会进行毁灭性打击,然而随着乌军近期加码偷袭俄能源设施,普京一怒之下,9月底以来,算是彻底放开了 对乌境内能源设施的打击力度。 数据显示,乌克兰天然气储备位居欧洲第2,2022年产量是180亿立方米,2023年产量是165.6亿立方米,2024年产量是146立方米,战争不断使得乌克兰的天 然气产能变得极为脆弱。 尽管乌克兰过去数年也在尽可能减少天然气消费量,但在2025年第1个季度,其消费量仍高达130.73亿立方米,考虑到在非冬季的使用量会减少,全年消费 量也预估在220亿立方米以上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基辅政权正在为最坏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为了满足国内需求,乌克兰正计划在2026年3月底前,从国外新增购买44亿立方米的天然 气,这项计划预期耗资20亿欧元。 购买天然气的20亿欧元基辅拿不出,只能由欧洲暂时进行买单,在2025年8月,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就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获得了5亿欧元的贷款, ...
扫了这么多年,二维码还没用完?
36氪· 2025-10-09 17:59
二维码技术发展历程 - 二维码前身条形码于1974年首次应用于箭牌口香糖扫描,通过粗细线条编码解决超市收银效率低下的问题[11][17] - 条形码存在致命局限性:仅能单向记录信息且容量极小,通常只能存储13位数字[19] - 日本电装公司工程师原昌宏于1994年发明二维码,受棋盘启发将信息从一维线条扩展至二维平面,解决汽车零部件管理效率问题[20][22][23] 二维码技术原理与标准 - 二维码三个角的"回"字形定位点提供精确坐标系,确保任意角度均可快速识别[25] - 国际标准ISO/IEC 18004制定二维码通用语言,确保不同设备兼容性[27] - 纠错码机制允许二维码在30%面积受损情况下仍能准确读取,通过冗余信息实现自我修复[38][41] - 二维码基于二进制编码体系,拥有40种版本尺寸(最小21x21模块,最大177x177模块),组合数量远超人类想象极限[46][48][49] 扫码技术应用流程 - 图像捕捉阶段通过摄像头识别定位图案,无论光线角度均能在瞬间完成图形捕捉[53] - 数据解码阶段将黑白像素矩阵转化为二进制数据流,包含驱动后端服务的指令参数[55][57] - 指令执行阶段根据解析内容触发不同操作:共享单车解锁、商品信息查询或支付验证等复杂流程[60] - 完整流程执行时间不足一秒,但日均28.27亿笔交易量(2024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数据)形成系统性挑战[62][66] 数字化系统基础设施挑战 - 扫码行为产生的海量数据需存储在国家级数据中心,服务器运算与冷却系统对电网构成巨大压力[64][68] - 数字社会稳定性高度依赖可靠电力供应,能源安全成为基础保障[69] - 个人消费习惯、地理位置等敏感数据集中化带来安全风险,数据合规管理成为数字时代核心议题[71] 技术演进与系统本质 - 新兴交互方式如手机碰一碰、人脸支付、掌纹支付底层逻辑与扫码一致,均依赖网络电力数据中心构成的稳固系统[73][75] - 科技改变生活的本质在于复杂系统默默支撑,使普通人日常生活获得便利性提升[77]
建信基金:人类“史诗级”工程启动,哪些投资风口已现?
新浪基金· 2025-10-09 17:45
雅下水电工程概况 - 工程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林芝市境内,是超大型水电项目,战略意义远超单一能源项目范畴 [1] - 雅鲁藏布江下游496公里河段仅占全长24%,但集中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1] - 工程从20世纪开始规划,近期已正式破土动工 [2] 工程规模与技术指标 - 总投资额达1.2万亿元,相当于5个三峡工程(三峡总投资2072亿元) [6] - 总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约为三峡工程(2250万千瓦)的3倍 [6] - 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亿人年用电需求,年发电量是三峡工程(1000亿千瓦时)的3倍 [6] - 单位投资成本为1.72万元/千瓦,高于三峡工程的0.92万元/千瓦,主要因高原施工难度推高成本 [6] - 建设周期至少10年,将分阶段投产,计划2035年优先投运 [6] 综合效益与战略影响 - 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将有效提高水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 [8] - 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约为2024年全国水利投资的88.7%,是西藏年总投资金额的6倍,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10] - 工程建设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将600亿立方米水量引入地下发电,在保持出境总水量1400亿立方米不变的前提下,避免引发下游水资源争端 [12] - 建成后每年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有力支撑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 [12] - 工程首次规模化应用2300米水头超高压钢管、高原全断面掘进机TBM、无人机集群与5G远程控制系统等技术,正在改写全球水电技术标准体系 [1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上游基建材料与民爆领域将受益,西藏本地企业凭借区位优势或直接受益 [13] - 中游工程建设与设备制造领域,具备高海拔复杂地质施工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 [13] - 下游电力运营与特高压领域,为满足电力外送消纳和项目自身建设需求,周边配套项目必不可少 [13]
扫了这么多年,二维码还没用完?
36氪· 2025-10-09 09:52
二维码的技术演进与标准化 - 二维码的前身条形码于1974年首次应用于商品扫描,旨在解决超市收银效率低下的痛点[4][8] - 条形码存在信息容量小的局限性,通常只能存储13位数字,无法承载更多内容[9] - 二维码由日本电装公司工程师原昌宏于1994年发明,受棋盘启发将信息编码从一维线条扩展至二维平面,以解决汽车零部件管理的信息承载需求[9][11] - 国际标准ISO/IEC 18004为二维码制定了通用语言,确保不同系统和设备能识别二维码,三个角的“回”字形定位点提供了精确的坐标系[13] 二维码的应用层与生态系统 - ISO标准仅负责硬件连接层面的统一,确保设备能识别二维码图形,但无法保证能解读其内部内容[15][20] - 应用层协议决定内容执行,例如http开头的网址为开放协议可被通用识别,而微信支付码等私有协议仅在其自身生态系统内有效[19] - 私有协议的设计主要基于应用安全与生态建设的考虑,导致不同支付平台(如微信与支付宝)的二维码不能互扫[19][20] 二维码的技术特性与容量 - 二维码具备强大的纠错码机制,即使信息区有30%被破坏,也能通过冗余信息进行自我修复,确保在恶劣条件下可读[22] - 二维码基于二进制编码,有40个不同版本,尺寸从21x21模块至177x177模块,其组合数量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被耗尽[26] 扫码行为的系统流程与规模 - 一次扫码操作包含图像捕捉与识别、数据解码与解析、指令执行与反馈三个关键步骤,整个流程执行时间不到一秒[28][30][32] - 扫码可触发多种指令,如解析共享单车编号执行开锁,或解析商品ID进行信息查询,支付参数则会触发身份验证与资金清算等复杂流程[30] -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平台在2024年的日均交易量达到28.27亿笔,产生了海量的核心数据与衍生数据[34] 数字系统的基础设施挑战 - 海量的扫码交易数据需要存储在国家级数据中心,其服务器运算与设备冷却汇集起的电力消耗,对国家的电网构成巨大压力[34] - 扫码的普及导致大量个人数据被集中,包括消费习惯、常去地点等信息,其安全管理与合规使用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问题[36][37]
中经评论:从“电气化率超欧美”看战略先机
经济日报· 2025-10-09 08:09
电气化率现状与目标 - 2024年中国电气化率约28.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已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1] - 预计到2030年,全国电气化率将达35%左右,超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8到10个百分点[1] - 电气化率定义为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 电气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相较于煤炭、石油等能源,电力经济效率最高,同等能源使用量可实现更多经济产出[2] - 企业通过电能替代可大幅提升能效水平,减少综合用能成本[2] - 电动汽车、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高端精密制造等新兴产业高度依赖稳定廉价的电力供应[2] 电气化对能源安全的作用 - 电气化与可再生能源结合重构能源安全格局,“十四五”时期风光装机规模从5.3亿千瓦发展到约17亿千瓦[2] - 5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保障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2] - 中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禀赋使依赖油气进口的传统路径存在风险[2] 电气化对绿色转型与国际竞争力的贡献 - 电气化是终端能源消费侧实现低碳化的主要方式,国际能源署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路径[3] - 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电炉取代燃煤锅炉等举措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下降[3] - 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标准等领域,中国已成标准制定的重要力量[3] 电气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重点 - 当前火电仍是电力供应大头,需继续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以实现电力来源清洁化[4] - 风光等新能源的随机性、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与灵活性提出极高要求[4] - 未来电气化发展重点将从“用多少电”转向“用什么电”和“怎么用电”,涉及技术、政策和商业模式竞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