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天然气
搜索文档
九丰能源(605090):短期费用扰动不改长期增长 投资新疆煤制气丰富资源池
新浪财经· 2025-11-01 16:39
2025Q3,在天然气市场呈现"供给宽松、价格承压"态势背景下,公司LNG 业务保持较强发展韧性,吨 毛利同比、环比(上半年)实现进一步提升,终端用户销量保持基本稳定,现货贸易量有所下降,推动 LNG业务毛利润实现稳步增长。公司广州华凯接收站储罐检修于9 月份完成,公司东莞-广州 LPG 双库 动态运营体系正式落地,为LPG 销量提升提供保障;此外,随着极端台风天气影响已结束,公司跨期 LPG资源已于 10 月初顺利进港,公司未来LPG 业务盈利水平有望增长。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6.08 亿元(同比-8.45%),归母净利润12.41 亿元(同比-19.13%)。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80 亿元(同比-10.39%),归母净利润3.80 亿元(同 比-11.29%)。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由于(1)期间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LPG 运输船舶期末不能顺利 进港,同时偶发性LPG 船期滞后形成跨期销售,广州华凯接收站报告期内主要处于储罐检修的过渡性 阶段,合计影响报告期税前利润约8200 万元;(2)因公司对外提供运力服务的LPG 船舶开展计划性坞 修及结算接船费用, ...
九丰能源(605090):重大事项点评:进军新疆伊犁合作煤制气项目,开启综合能源服务商新征程
华创证券· 2025-10-22 22:0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九丰能源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维持该评级 [1] - 基于2026年18倍市盈率,设定目标价为45.72元,当前股价为33.07元,存在约38%的潜在上行空间 [4][9] 核心观点与项目概述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投资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是转型为全国性综合能源服务商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新征程 [1][9] - 项目为新疆庆华年产5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的二期工程,设计年产天然气40亿立方米,总投资额为230亿元人民币 [1] - 九丰能源计划出资不超过34.55亿元人民币,持有二期工程项目50%的权益,对应年产20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建设期约2年 [1] 项目优势与盈利前景 - 新疆煤制气项目位于成本曲线左侧,受益于低价煤炭资源,测算显示在特定市场价场景下,单方煤制气净利润可达0.74元至0.91元,项目ROA可达9.5%至11.8% [9] - 煤价每降低100元/吨,对应煤制气的单方盈利将上升约0.3元/方,盈利弹性显著 [9] - 项目合作方新疆庆华在一期工程已具备多年实践经验,且项目所需煤炭资源、取水设施、输气管线等基础配套齐全,并已接入西气东输管网 [9] - 项目引入河南燃气集团股权合作,有助于保障下游需求消纳,符合公司“上陆地、到终端、出华南”的LNG业务发展战略 [9] 财务预测与业绩展望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2亿元、17.67亿元、20.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11.0%、16.8% [4][9]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5.56亿元、263.21亿元、292.79亿元,2026年起增速显著提升至22.1% [4] - 预测每股收益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别为2.29元、2.54元、2.97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4倍、13倍、11倍 [4]
九丰能源拟出资投建煤制天然气项目
中国化工报· 2025-10-22 10:25
项目投资 - 九丰能源拟作为产业投资人与新疆庆华、河南丝路共同投资建设新疆庆华年产5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二期工程 [1] - 项目总投资额为230.33亿元,九丰能源累计出资不超过34.55亿元,将持有二期工程项目50%的权益 [1] - 通过该权益,九丰能源对应可获得年产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 [1] 项目进展与资源保障 - 二期工程位于新疆伊宁县伊东工业园区,已完成节能评估对比论证,正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审查等多项工作 [1] - 项目预计年耗用原煤1179.60万吨,煤炭资源主要来自伊宁矿区二号矿及七号矿 [1] - 项目预计年用水量约2231.6万立方米,已获得相关取水许可 [1] - 新疆庆华已建成约43千米的输气管线连接至国家管网,二期项目产出的天然气可通过此管线输入国家管网西气东输主干线 [1] 战略意义 - 项目实施将填补九丰能源在权益气资源方面的短板,有助于构建“权益气+长约气+现货气”的多元化上游资源池 [1] - 未来,权益气资源与海气长约将构成公司的核心资源,资源的成本优势将显著提升,自主掌控力将进一步增强 [1]
新疆周报(20251010-20251018):新业煤制气项目核准评估会召开-20251019
华创证券· 2025-10-19 22:4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新疆正迎来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受益于国家战略转向“一带一路”和能源安全保障,煤化工产业有望开启“黄金年代”[7][10] - 新疆煤化工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例如准东相比鄂尔多斯聚烯烃生产成本优势约2200元/吨,综合成本优势约1900元/吨[9] - 新疆国企改革正在加速,近期西域旅游实控人变更、宝地矿业收购等案例显示改革进程加快[10] - 建议关注煤化工投资和国企改革两条主线,并列出四类相关投资标的[11][12] 投资策略 - 新疆从地缘后方变成前沿门户,能源保障和双碳环保的天平左倾,煤化工产业“王者归来”[7] - 新疆煤化工发展的外部环境已成熟:煤炭盈利分配强势、向西部发展更符合资源禀赋、产业政策支持靠近资源地布局、符合一带一路纵深规划[7] - 新疆已具备发展煤化工的内在要素优势:外运和疆内运输格局基本完善、工业基础设施条件成熟、人力资源条件改善、重点发展经济政策完成铺垫[8] - 新疆煤化工相比外购石脑油路线的聚乙烯存在接近3000元/吨的生产成本优势,即使基于各原料2021年以来最低价格测算,新疆煤制聚乙烯成本仍处于最低点[9] 新疆指数情况 - 本周新疆指数125.47,环比下降3.43%;新疆煤化工投资指数122.27,环比下降7.19%;新疆国企改革指数130.68,环比下降0.61%[14] - 本周涨幅前三:汇嘉时代上涨13.82%,西部黄金上涨11.20%,新研股份上涨6.20%[14] - 本周跌幅前三:广东宏大下跌12.21%,湖北宜化下跌14.09%,福斯达下跌16.01%[14] 本周新疆重点数据跟踪 - 奇台县混煤Q5000报价100元/吨,巴里坤混煤Q5200报价215元/吨,拜城主焦煤报价700元/吨[18] - 伊吾县淖毛湖至宁夏惠农汽运价格为280元/吨,环比持平[18] - 新疆甲醇价格1665元/吨,与华东地区价差为-625元/吨;新疆尿素价格1430元/吨,与山东地区价差为-130元/吨[18] - 2025年9月新疆煤炭铁路发运量:国有重点煤矿为310.90万吨,同比下降1.77%;2025年8月新疆原煤产量4220.0万吨,同比下降2.18%[18] 本周重点新闻及公司公告跟踪 - 10月14日,新疆新业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核准评估会在北京召开,标志项目核准进入关键阶段[4][36] - 新疆昊源化工年产60万吨合成气制乙醇产品结构调整项目进入环评审批阶段,总投资36.4亿元,计划2025年7月开工[33] - 新疆慧能煤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加速建设,总投资85.8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180亿元[36] - 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2×60万吨/年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发布环评拟报批公示,总投资88.7亿元[36] 重点煤化工项目进展统计 - 新疆煤化工项目总计规划产能:煤制天然气416亿方,煤制油500万吨,煤制烯烃945万吨,煤制甲醇1750万吨[40] - 总计投资额为9628亿元,其中煤制天然气2829亿元,煤制烯烃1828亿元,煤制油1861亿元[40] - 重点项目中,新疆新业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额155亿元;新疆山能化工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投资额209亿元[38] -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额250亿元;国能哈密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投资额1700亿元[38]
大唐阜新煤制气项目:突围脱困启新程
中国能源网· 2025-10-17 17:15
项目概况与最新进展 - 国家能源战略重点工程、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大唐阜新煤制气项目一期主装置全流程合拢贯通 [1] - 项目一期设计年产煤制天然气13.3亿标准立方米,计划2026年10月投产 [2] - 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超40亿元,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后有望突破60亿元 [2] 战略意义与影响 - 项目产出的天然气将为沈阳、铁岭、抚顺、本溪和阜新5座城市的1596万人口提供稳定气源,显著增强东北天然气供应能力 [2] - 项目是推动辽宁全面振兴、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工程 [2] - 项目有望成为新型煤化工转型升级的典范,是央地协同践行国家能源战略、推动老工业基地重生的示范 [2] - 项目总投资超220亿元,计划年产40亿标准立方米天然气并配套334公里输气管网,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关键落子 [3] 项目历史与重启背景 - 项目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3年底基本建成,但随后因煤源保障不稳、关键技术磨合不畅、市场环境变化等多重压力而暂停 [3][4] -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2022年党的二十大强调“确保能源安全”,2023年《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将“能源结构优化”列为重点,为项目重启提供政策支持 [5] - 2022年阜新市将项目盘活纳入产业转型攻坚任务,2023年辽宁省政府将其纳入全省重点项目推进清单 [6] 央地协同与资源保障 - 中国大唐将服务东北振兴作为集团战略重点,2023年将阜新项目纳入重点规划,集中技术、资金资源突破瓶颈 [6] - 中国大唐将项目列为集团与地方协同发展的示范工程,深化与辽宁省的战略合作,统筹内部煤电、化工板块资源提供保障 [6] - 双方设立专项重启资金,成立联合推进专班,建立月度会商机制,推动央地协同落地见效 [7] - 2025年8月19日,项目重启专班正式运行 [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中国大唐克旗项目气化炉创下超400天连续稳定运行的行业新纪录,技术实力为阜新项目提供支撑 [10] - 中国大唐低阶煤制天然气成果被鉴定为“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 - 大唐克旗项目建成全球在役最大规模煤制天然气装置,能源转化效率达57.59%,生产千标立方米天然气的煤耗、水耗均显著优于设计值 [10] - 针对阜新项目原料特点,应用国际先进的自主开发4.0兆帕碎煤加压气化工艺,该技术已获27项专利,14台气化炉满负荷运行可实现日产400万标立方米天然气 [10] - 甲烷化催化剂实现进口替代,运行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10] 绿色转型与未来规划 - 项目新增绿氢耦合装置,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绿氢反应生成甲醇,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 [11] - 项目采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已实现“零排放”,全链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1] - 项目分阶段推进,一期产能13.3亿标准立方米于2026年底投产,后续逐步释放40亿标准立方米全产能,并延伸产业链发展可降解材料、高端化工品,打造“煤—气—化”一体化集群 [12]
筑牢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双重基石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中国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于10月15日全面复工,最后一项大型装备吊装作业已完成 [3] - 项目是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第三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3] - 该项目是阜新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 - 阜新市计划以该项目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在"十五五"期间向千亿GDP城市目标迈进 [3] 技术工艺与生产规模 - 项目以蒙东褐煤为原料,分三期建设,总设计年产能力为40亿标方煤制天然气 [4] - 一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年底建成投产,每年将产出13.3亿标方天然气 [4] - 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高效甲烷化催化剂等自主研发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8% [4] - 公司自6月起启动基础设计修编,借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项目经验,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提升能效与清洁生产水平 [5] 环保效能与资源利用 - 项目通过回收处理硫化物等副产品,产出可二次销售的固态和液态硫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5] - RTO项目的实施大幅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效率,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通过热能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5] - 项目的推进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变形",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守护环境 [6]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将创造超过40亿元的年产值 [8] - 项目将带动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并配套职业教育体系为本地培养技术人才 [8] - 项目全面投产后,年税收贡献预计可达亿元以上,并带动配套产业税收增长 [8] - 项目将激活阜新新邱经济开发区的煤化工板块,形成高端产业集聚的"黄金地块" [8] 产业协同与城市转型 - 项目将依托副产的焦油、粗酚、硫磺等化工原料及蒸汽,规划发展高端碳材料、精细化学品、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链 [8] - 项目将形成"项目带动—人才回流—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为阜新留住人口、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支撑 [8] - 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耦合发展已提上日程,旨在延伸产业链并提升项目经济性,确保可持续发展 [9] - 项目的复工标志着阜新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新突破,产业正在"由黑变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9]
从“黑金”到“绿能”,新疆煤炭产业向“新”而行
中国环境报· 2025-10-17 08:26
新疆煤炭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新疆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约2.2万亿吨,占全国四成以上,资源储量大且煤质优良 [1] - 在国家战略推动下,新疆煤炭年产量突破4亿吨,产业呈现大型化、基地化、绿色化发展态势 [1] - 国家规划建设了准东、吐哈、伊犁、库拜等大型现代化煤炭基地,引入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建设了一批千万吨级大型矿场 [1] 绿色生产与环保治理 - 通过刚性环保指标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如伊犁新天煤化工项目年产能达20亿立方米,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煤制天然气 [2] -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恢复,准东地区煤炭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超过75% [2] - 推广碳捕集利用技术,如国家能源集团微藻固碳试验,中石油二氧化碳驱油示范工程年封存二氧化碳超10万吨 [2][3] 全产业链技术创新 - 在开采环节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应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技术减轻地表沉降与水资源破坏 [3] - 在转化环节推动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发展超超临界发电等技术,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发展 [3] - 在利用环节促进固废资源化,将煤矸石等废料制成建材,并提取稀有元素,研发煤基新材料 [3]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 引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4] - 智能巡检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作业将安全隐患识别效率提升60%,降低人员作业风险 [4] - 已形成涵盖20余项核心技术的绿色技术体系,其中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 多能互补与产业耦合 - 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风光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系统,利用煤电调峰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 [5][6] - 发展绿电制氢、氢能炼焦等技术耦合,在库车利用风光资源制氢替代传统煤制氢,降低碳足迹 [7] - 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成煤电、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新建项目能效全部达到国内标杆水平 [6] 产业融合与循环体系 - 推动煤炭产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利用企业闲置土地和矿井资源发展光伏、风电等项目 [2] - 在吐鲁番推进“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光热熔盐储能技术为煤化工项目供汽,年减二氧化碳排放超百万吨 [6] - 伊犁河谷地区探索“煤制气+氢能”耦合路径,构建低成本氢能供应体系,形成完整产业链 [7]
东北唯一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面复工!
中国化工报· 2025-10-16 18:57
项目进展 - 中国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主装置全流程合拢贯通,项目进入全面复工建设阶段 [2] - 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 [2] 项目规模与产能 - 项目为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第三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2] - 一期工程每年可转化750万吨低阶煤,产出13.3亿标方天然气 [2] 市场与供应 - 所产天然气将通过自有长输管线供应沈阳、阜新、铁岭、抚顺及本溪5座城市,为1596万人口提供清洁能源 [2] - 连通国家天然气管网后,将进一步辐射保障华北等重点区域天然气供应 [2] 经济效益 - 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2] - 通过升级示范“煤化工+新能源”耦合发展新模式,项目年产值有望突破60亿元 [2] 项目历史 - 项目于2010年3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2011年7月开工 [2] - 此后因煤源、市场、技术等多重因素多次停建和缓建 [2]
突围脱困启新程 大唐阜新煤制气项目的重生之路
环球网· 2025-10-16 13:39
项目概况与最新进展 - 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大唐阜新煤制气项目一期主装置全流程已合拢贯通,标志着项目浴火重生 [2] - 项目一期设计年产煤制天然气13.3亿标准立方米,计划于2026年10月投产 [2] - 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超过40亿元人民币,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后有望突破60亿元人民币 [2] 战略意义与影响 - 项目产出的天然气将为沈阳、铁岭、抚顺、本溪和阜新5座城市的1596万人口提供稳定气源,显著增强东北天然气供应能力 [2] - 该项目是央地协同践行国家能源战略、推动老工业基地重生的示范工程 [2] - 项目旨在缓解区域天然气供需矛盾,并推动阜新从“煤城”向清洁能源基地转型 [3] 项目历史与波折 - 项目于2011年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220亿元人民币,但在2013年底基本建成后,因煤源保障不稳、关键技术磨合不畅及市场环境变化而被迫暂停 [3][4] - 项目停滞时间长达十年,期间有技术人员主动留守维护设备 [4] - 中央层面持续的政策信号,如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确保能源安全,为项目重启带来希望 [5] 重启过程与央地协同 - 2022年阜新市将项目盘活纳入产业转型攻坚任务,2023年辽宁省政府将其纳入全省重点项目推进清单 [7] - 中国大唐集团将该项目列为重点规划,并作为集团与地方协同发展的示范工程,统筹内部资源提供保障 [7] - 央地双方设立专项重启资金,并成立联合推进专班,建立月度会商机制以推动项目 [8] - 项目重启专班于2025年8月19日正式运行 [9] 技术突破与优势 - 中国大唐克旗项目的气化炉创下超400天连续稳定运行的行业新纪录,技术实力为阜新项目提供支撑 [10] - 中国大唐低阶煤制天然气成果被鉴定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性强 [10] - 大唐克旗项目能源转化效率达57.59%,生产千标立方米天然气的煤耗、水耗均显著优于设计值 [10] - 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4.0兆帕碎煤加压气化工艺,可高效转化东北丰富的劣质褐煤,该技术已获27项专利 [10] - 甲烷化催化剂实现进口替代,运行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 [10] 绿色转型与未来发展 - 项目新增绿氢耦合装置,可将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与绿氢反应生成甲醇,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 [11] - 项目采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已实现“零排放”,全链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1] - 项目规划分阶段推进,后续将逐步释放40亿标准立方米全产能,并延伸产业链发展可降解材料、高端化工品,打造“煤—气—化”一体化集群 [12] - 项目盘活了百亿级存量资产,其央地联动的“阜新模式”与国际领先技术为东北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12]
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进入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1:28
项目概况 - 中国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于10月15日举行复工建设动员会 [1] - 该项目是阜新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1] - 该项目是东北地区布局的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 [1] 技术与装备 - 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高效甲烷化催化剂等自主研发技术 [1] - 项目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8% [1] - 技术可将碳排放强度高、难以直接利用的劣质煤转化为清洁低碳便捷的天然气 [1] 战略意义 - 项目投产后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 项目对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