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 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新征程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7:22
港股上市核心事件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1] - 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设有15%超额配股权 [2] - 此次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表示港股上市是开辟更广阔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2] - 公司将依托香港资本枢纽,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核心战略 [2] - 上市后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三大战略,坚持全球化以更好满足全球客户需求 [3] 全球化运营成果 - 三一重工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3] - 公司已从单一品类、单一国家运营转型升级为多元化产品、全球化运营的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 [2] 数智化与低碳化进展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3]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泵车等 [3] - 2024年公司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 [3] 市场与专家评价 - 此次H股发行成功标志着公司全球化资本战略的重大突破,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高端制造龙头的深度认可 [3] - 吸引国际顶级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验证了市场对工程机械行业复苏的预期 [3] - 反映出公司在技术竞争力、全球化布局及ESG实践等层面的综合优势 [3]
三一重工港股今日上市 构建“A+H”双平台加速全球化运营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1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夏子航)10月28日,三一重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三一重工继2003年7月3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在资本 布局和全球化战略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在上市仪式上,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表示:"三一重工在港股上市,既是机遇带来的'如愿以偿',也是努力奋斗后的'得偿所愿'。这 不仅是资本市场对三一高质量发展的认可,也是三一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的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三一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 低碳化'三化'战略,以持续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稳健的业绩,回报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 三一重工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此次IPO招股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 的发售股份。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贝莱德、盈峰资本、高瓴、瑞银资管、LMR、RBC GAM、WT、橡树资本、睿远基金、高毅、景林、保银、 Ghisallo、Jane Street、Fenghe、Qube、潍柴动力、大家保险、法士特、惠理基金。 10月28日,三一重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 ...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A+H”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2:34
上市事件概览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6031HK,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1] - 公司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设有15%超额配股权 [3] - 此次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瑞银资管等知名机构 [3] 战略核心与公司定位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核心战略 [4]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4]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5] 全球化运营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5] - 公司致力于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渠道,全面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全球化发展新篇章 [3] 数智化制造实力 - 公司拥有两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即北京桩机工厂和长沙18号工厂,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 [5] - 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5] 低碳化产品进展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涵盖挖掘机、装载机、泵车等 [5] - 2024年来自于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 [5]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5]
余永定:全球化关键是如何实现更公平的收益分配
第一财经· 2025-10-28 12:16
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国际分工使所有国家受益,全球化总体上对世界有益,各国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全球供应链中获益 [1] - 全球供应链提升了生产率 [1] - 全球化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更公平的收益分配,因为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获益不均 [3] - 每个处于全球供应链中的国家都试图向价值链上游移动 [3] 中国贸易与经济发展 - 中国早期保持经常账户和贸易账户顺差是必要的,但十年前就应该尝试使贸易账户趋于平衡 [3] - 中国提出“双循环”战略旨在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来减少贸易顺差 [3] - 中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已从2006-2007年的超过10%-11%降至目前的2%-3% [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近年来中国在推进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4] - 在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方面进展有限,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 [4] - 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上态度理性,清楚自身优势与短板,推进但不过度冒进 [4]
英伟达不甘心,阿斯麦不安心 安世中国不屈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0:12
英伟达的市场困境与影响 - 公司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前些年的95%降至当前的0% [3] - 因美国出口管制,A100/H100、A800/H800及特供版H20芯片相继遭禁售,导致本财季可能达20亿至50亿美元的H20芯片出货收入落空 [3]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7.69亿美元,相比2025财年同期缩水近9亿美元 [4] - 公司最坚固的护城河CUDA开源生态面临风险,担忧中国开发者大国转向开源框架将瓦解其优势 [4] - 公司CEO黄仁勋曾表示,2025年中国市场可能为公司带来500亿美元的商机 [3] 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 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国产算力持续突围,国产AI芯片突飞猛进 [4] - 寒武纪思元590在推理性能上已可比肩国际巨头,其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暴增1332.52%,实现5.6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4] - 中芯国际14nm产能良率突破90%,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实现量产,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同比下降28%,国产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突破40% [7] - 在今年的"湾芯展"上,以新凯来为代表的一批半导体设备企业登场,显示中国芯片产业短板正被补上 [6] 阿斯麦的市场依赖与潜在风险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内地市场销售额占比高达42%,创历史新高,但CEO预计2026年这一占比将明显回落 [5] - DUV光刻机贡献了公司在中国市场收入的70%,而更先进的EUV设备受政府限制无法进入中国 [6] - 公司DUV光刻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2022年的85%降至2025年的52% [7] - 公司困境源于其独特的业务结构,以及与美国对中国技术出口政策高度同步的限制性举措 [6] 安世半导体的地缘政治冲突与应对 - 公司是闻泰科技100%控股的企业,因美国商务部"穿透性规则"及荷兰政府依据1952年《物资供应法》的干预而受创,其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等被冻结,闻泰科技所持99%股权被强制托管 [8] - 公司中国产能占据整个集团70%,并在技术、人力、供应链等方面已实现本地化 [10] - 针对荷兰总部的决定,安世中国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并保持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张秋明的职务 [9] - 公司事件已构成供应链重大风险,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联合16家大型车企发布声明指出其对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的影响 [9]
TCL电子(01070.HK)2025年前三季度TV实现量额齐升
格隆汇APP· 2025-10-28 09:24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TCL TV全球累计出货量达2108万台,同比增长5.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TV出货量为761万台 [1] - 前三季度TCL TV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8.7%,增速跑赢出货量 [1] 产品结构与技术突破 - Mini LED TV前三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153.3%至224万台 [1][3] - Mini LED TV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至11.4% [3] - 公司推出SQD-Mini LED技术,实现100% BT.2020全局高色域与万象分区控光 [3] - 65吋及以上TV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5.8%,占比从24.3%跃升至29.0% [2] - 75吋及以上TV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7.8%,占比从11.8%提升至14.3% [2] - TCL TV全球出货平均尺寸同比提升1.6吋至53.6吋 [2] - 前三季度TCL TV全球销售均价同比提升3.2%,第三季度同比提升5.7% [2] 国际市场拓展 - 前三季度TCL TV国际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7.9% [4] - 国际市场6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同比增长44.6%,75吋及以上增长61.8% [4] - Mini LED TV国际市场出货量同比增幅达235.4% [4] - 前三季度国际市场TV销售额及销售均价分别同比提升12.7%和4.5% [4] - 第三季度国际市场TV销售额及销售均价分别同比提升14.2%和7.2% [4] - 9月公司在国际市场发布全球首款内置Google AI助手Gemini的新品TCL QM9K [4]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前三季度TV出货量同比增长20.0%,第三季度增速超30% [5] - 欧洲市场6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同比增长76.2%,75吋及以上增长138.0% [5] - 欧洲市场Mini LED TV出货量同比增长124.1%,占比提升7.3个百分点至15.7% [5] - 北美市场前三季度TV销售均价同比提升超15.0% [6] - 北美市场6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同比增长29.1%,占比提升9.8个百分点至32.1% [6] - 北美市场7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同比上升34.1%,占比提升4.8个百分点至14.5% [6] - 北美市场Mini LED TV出货量同比增幅达384.5%,占比提升7.1个百分点至8.7% [6] - 新兴市场前三季度TV出货量同比上升16.3% [6] - 新兴市场6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同比增长46.7%,75吋及以上增长71.2% [6] 中国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TCL TV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4.1%,但零售端表现跑赢行业 [7] - 中国市场Mini LED TV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80.6%,占比提升9.6个百分点至20.6% [7] - 中国市场6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占比提升3.7个百分点至54.7% [7] - 中国市场7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占比提升3.0个百分点至35.7% [7] - 前三季度TCL TV中国市场销售均价同比提升3.4%,第三季度同比提升8.1% [7] 品牌建设与未来展望 - TCL品牌连续九年入选Google x KANTAR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今年排名第10位,品牌力大幅增长20% [3] - 公司未来将深化"中高端+全球化"双轮驱动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全球本地化进程 [7]
中美吉隆坡握手,跟着美国反华的国家这下脸疼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00:43
日本在橡胶贸易上发难,反手就被中方征了13.8%保证金,丢了三成市场。这些国家砸钱站队,美国转头就和中国达成"实质性框架"。 最讽刺的是欧盟,刚指控中国稀土,转头发现自己提纯技术为零。他们跟着搞制裁,中方反制后,83%的欧盟企业压根不敢撤离中国。 美国自己都认了,对华关税战不可持续,盟友却还在硬扛损失。所谓的"联合围堵",本就是美国转移矛盾的幌子,盟友成了棋子。 全球化时代,谁先搞对立谁先吃亏,这早不是秘密了。跟着别人起舞,不如看清利益本质,这才是最实在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0月26日谈判一结束,美方就说不再考虑加征100%关税。要知道之前30国跟着美国对华紧逼,现在盟主先松口了。加拿大为讨好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 100%关税,结果锂矿企业股价暴跌18%。 ...
北新建材20251027
2025-10-27 23:2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北新建材,主营业务为石膏板,并拓展至防水和涂料业务(“两翼”业务)[2] * 行业涉及石膏板、防水材料、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行业 [2][5][6][7] 核心观点和论据 石膏板主业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 2025年前三季度石膏板业务价格承压,主因是宏观经济下行和新开工面积下降18.9%导致需求不足,以及客户转向高性价比替代品 [3] * 部分厂家通过降价释放产能,外资品牌和跨界企业(如化肥企业)加剧了低端市场竞争 [3] * 需求结构变化,零售端需求增加,公司正进行渠道变革和产品升级以适应 [4] * 公司在家装系列产品(如龙蟠国潮系列、泰山系列)和县乡下沉市场取得突破,1-9月销量翻番,若2026年增长超50%将带动整体量价齐升 [2][4] * 通过技术创新(如TF版、凤凰高定、鲁班万能板)提升产品属性并替代其他材料,新建2000平米生产线预计释放2000万平米产能,可提高售价和利润率 [2][4] * 整合木瓦油三工种到专卖店等渠道,提高获客能力和客单值 [2][4] * 对2026年石膏板价格上涨持乐观态度,因中小企业及高端品牌已开始提价,行业显现理性恢复迹象 [2][4] “两翼”业务(防水与涂料)表现与展望 * 2025年1-9月防水业务实现收入和利润正向增长,在行业洗牌期内凭借整体能力和确定性优势获得客户青睐 [2][5] * 涂料业务(北京嘉宝莉)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超过三个亿,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超一个亿 [2][6] * 嘉宝莉增长源于追求市场份额、降本增效及提升技术运营质量 [2][6] * 公司未来将继续内生发展现有板块,并进行外延式扩展,建筑涂料领域寻找能改变金融格局的大型标的,工业涂料瞄准汽车涂料、船舶涂料等细分领域 [3][6][7] 多元化、全球化与产业安全战略 * 多元化发展不限于防水,包括汽车涂料等,倾向于通过并购有准入证的企业来加快发展速度,因自建工厂(如汽车涂料厂需约5亿元耗时五年)成功率不高 [7] * 全球化布局圈定非洲、东南亚、中亚、欧洲和地中海四大区域 [8][9] * 在东南亚、非洲等人口红利地区以绿地项目为主,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并购为主 [8] * 希望海外业务每年倍增并持续三至五年,在“十五规划”中对海外发展有较高诉求,目标营收和利润规模需在现有基础上“后面加一个零” [10] * 海外扩张采取点到面策略,利用现有团队裂变扩展周边国家市场,并布局粉料、防水等轻资产投资 [9] 成本优势与竞争格局 * 公司在石膏板领域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及技术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11] * 竞争对手(如兴发)因自有电厂、土地等特定资源配置具有成本优势,但低价清销主要影响周边小型低端工厂,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和技术创新保持价格稳定 [11] * 持续投入新产能是为了在战略要地简化竞争格局,避免形成心腹之患,并布局差异化产品如GF板 [13] 具体产品与发展策略 * GF板(增加纤维,无需覆面纸)目标替代阻燃板市场,中国阻燃板市场巨大(例:临沂一天发货超100车),若能替代5%-10%份额即几千万平米销量,计划全国布局6个基地 [14] * 坚持立体饱和式营销及双金字塔加护城河的矩阵组合策略,但承认内部存在恶性竞争问题,将加强底线建设、组织驱动和技术与营销协同来优化 [15][18] * 梦牌定位低端市场,聚焦华东分销零售,每平方米毛利仅三到五毛钱,正从泰山调派生产总监改善其质量和成本运营,且不参与全国集采 [20] * 龙牌与泰山价格差距缩小因龙牌传统公建客户受地产影响大导致产能释放问题,公司要求各区域保持价差(龙牌比泰山贵三到五毛钱)以覆盖不同需求 [20] 财务与运营管理 * 公司考核注重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增长,以价值经营为核心,追求利润率和ROE、ROA、ROS提升,并保持杠杆率稳定 [12] * 嘉宝莉增长带来应收账款和现金流压力,但整体可控,应收账款增长与营收增幅基本一致,2024年有老股东现金买走长账龄应收账款带来3亿元一次性现金流入,未来将通过信用评级和额度控制确保货款安全 [11] * 嘉宝莉业务拆分:大建筑涂料(to B)增速最快,全装修涂料(to C)利润增速最快成为利润顶梁柱,家具漆业务困难无增长 [16][17] * 嘉宝莉增长分析:市场量增长约10%,成本大幅下降而售价稳定,通过集中供应链节约上亿元生产采购费用,销售收入增长贡献约1/3,成本和费用下降贡献2/3 [17] 行业生态与未来展望 * 防水行业已出清超过60%的企业,包括前十名企业也在出清部分产能,公司采取跟随策略,致力于与同行沟通构建良好行业生态 [22] * 应对石膏板新增产能不以降价为主,而是通过简化竞争格局、推动新产品新模式升级、拓展应用领域(如借鉴欧洲经验进入墙体系统材料)来升维竞争,中国石膏板市场容量约30-31亿平方米 [23][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不会影响价值经营理念,坚定选择股东长久利益最大化 [9] * 公司承认2025年前三季度内生外延进展不及预期,如监管生产线建设延期至11月,国际化标的项目晚了两个月,导致业绩有所下降,但成功率依然较高 [9] * 为解决内部品牌协同问题,公司采取集成供应链管理、设立一体化事业部(如海南、西藏、新疆)、推动终端化应用跃迁等措施 [20]
浙江世宝(01057.HK)前三季归母净利1.5亿元 同比增长33.66%
格隆汇· 2025-10-27 23: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819元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电动化、智能化转向系统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1] - 业务增长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趋势加速 [1] -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亦为增长原因 [1]
每经热评|英伟达不甘心,阿斯麦不安心 安世中国不屈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22:18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境遇 - 公司CEO黄仁勋对失去中国市场表示痛心,称被迫离开导致公司失去了全球最大市场之一 [3] -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前些年的95%大幅降至当下的0% [3] - 为符合美国出口规定,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H20特供芯片,但该芯片在2025年4月仍遭禁售,7月因安全漏洞被审查并遭市场抛弃 [3]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7.69亿美元,相比2025财年同期缩水近9亿美元 [4] - 公司担忧其核心护城河CUDA开源生态可能因中国开发者转向其他开源框架而面临瓦解风险 [4] - 公司本财季H20芯片出货收入预期在20亿至50亿美元之间,2025年中国市场潜在商机价值500亿美元,但均已落空 [3][4] 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 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国产算力持续突围,AI芯片突飞猛进 [4] - 寒武纪思元590在推理性能上已可比肩国际巨头,其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暴增1332.52%,实现5.67亿元人民币的归母净利润 [4] - 中芯国际14纳米产能良率已突破90%,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实现量产,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同比下降28%,国产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突破40% [7] - 以新凯来为代表的一批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在"湾芯展"上亮相,显示产业短板正被补齐 [6] -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格局重构,阿斯麦的DUV光刻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的85%降至2025年的52% [7] 阿斯麦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与忧虑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内地市场销售额占比高达42%,创历史新高 [5] - 公司CEO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销售占比将出现明显回落 [5] - DUV光刻机贡献了公司在中国市场收入的70%,而更先进的EUV设备受政府限制无法进入中国 [6] - 公司危机感加重,中国市场的高份额使其更容易受到当地风吹草动的影响 [6] - 公司面临与英伟达相似的困局,即外部限制正倒逼中国本土供应链崛起,其技术面临被替代风险 [6][7] 安世半导体事件与全球产业链博弈 - 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100%控股)因美国"穿透性规则"和荷兰政府依据《物资供应法》的行政令而遭受制裁 [8] - 荷兰政府冻结公司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及权限,并未经庭审即暂停中国籍CEO职务,将闻泰科技所持99%股权强制托管 [8] - 安世中国发布公开信,强调其是运营扎根中国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此表态被视为"独立宣言" [9] - 公司就荷兰政府的行政令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并要求就投资不公进行国际仲裁 [9] - 安世中国声明荷兰总部免去中国区副总裁职务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 [9] - 安世中国的产能占据整个集团70%,并在技术、人力、供应链等方面实现高度本地化 [10]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最大基础芯片制造商之一,在欧洲汽车芯片市场占有重要份额,此事件已被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视为供应链重大风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