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购

搜索文档
Goheal:AI正在重塑并购重组,上市公司控制权还靠人脑判断吗?
搜狐财经· 2025-05-14 18:31
"大数据不说谎,算法从不犹豫,而人类的直觉与偏见,常常在关键时刻'掉线'。"过去,决定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归属的,往往是一间密室里的头脑风暴、 一桌饭局上的默契点头,或者某个深夜快审的《股权转让协议》。但今天,在AI风暴席卷一切的2025年,这一切变了。 你或许还在为一张"股权结构图"头秃,一个AI模型却早在三秒钟内算清了某上市公司背后的所有实际受益人;你还在推敲某起定增是否藏着"蛇吞象"的意 图,而AI已经通过过去十年2600起案例的学习判断,这场控权博弈极有可能是"借道基金+信托穿透"的典型套路。 这不是科幻片剧本,而是现实,并且,是资本市场上最聪明的猎手们已经在用的新武器。 一、AI不是替代人类,它在放大人的判断力边界 过去,并购重组是一个靠"老炮儿"吃饭的江湖,谁接触面广、谁信息多、谁直觉准,谁就能先人一步拿下控股权、定下价格。但问题在于——人脑无法日夜 通宵分析几百万字的公告,无法穿透十层SPV后的真实受益人,也很难从一堆散乱的表决权协议中提炼出实控人变更的蛛丝马迹。 而这一切,恰恰是AI最擅长的。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2024年率先部署的一套"AI交易洞察系统",已能在5分钟内完成如下 ...
Goheal: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怎么避免团队“离心离德”?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46
我们在大量实操案例中发现,"离心离德"往往并非始于表面矛盾,而是源于四个隐形裂缝的渐次放大: 第一道裂缝是"文化冲突"。一家总部在深圳的民企收购了一家坐落在青岛的老牌制造企业,尽管产业链耦合度高、客户重叠度达80%,但两地文化差异、管 理风格碰撞最终导致原核心技术团队集体出走,导致订单交付大幅延期,市值瞬间蒸发30%。这一幕,并不陌生。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远比财务整合要慢, 甚至有些创始人从未将"文化适配"写入并购清单,这无异于盲人摸象。 "将帅和而天下治,将帅离而兵败亡。"这句话说透了一个团队的核心逻辑:人的心要在一处,力才能往一处使。在当下并购重组如火如荼的A股市场,这句 古训突然变得格外有现实感。收购的敲锣声刚落,朋友圈热搜才刷完,"被收购方"中高管集体递辞呈、"核心团队另立门户"的案例就层出不穷。一个个原本 看似协同共赢的并购项目,却在后期演变成"1+1<2"的尴尬局面。 作为长期活跃在全球资本市场一线的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我们深知,决定一个并购项目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从来不只是交易结构设 计得有多精巧,也不只是估值模型建得有多科学,而是人——尤其是团队之间的融合深度。说到底,企 ...
Goheal: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最强套路:政策卡位+资源嫁接+高管深绑定
搜狐财经· 2025-05-08 16:43
在这个"谁讲得出故事,谁就能拿到钱"的时代,资本从不盲目,它只是更青睐那些知道怎么演好一场并购"好戏"的主角。 第一招:政策卡位,赢在起跑线 如果把政策比作地图,那卡位就是坐标。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踩准政策风口比什么都重要。从"双碳"到"专精特新",从"国产替代"到"算力下沉",每一 次监管的鼓励、每一轮国家战略的聚焦,都是一次资本撬动杠杆的绝佳机会。 比如2023年,资本市场刮起一阵"算力"旋风。AI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公司纷纷"组团上市",而更有眼光的并购方早已悄悄布局服务器制造商、冷却系统供应链 以及AI芯片初创团队。当大多数人还在围着ChatGPT热议之时,Goheal的一位客户通过并购进入了国产GPU芯片的技术授权渠道,在一个本来看似"边角 料"的领域,成为政策扶持中的"意外赢家"。 更好并购集团 正因如此,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一直强调,策略第一步不是财务建模,而是政策扫描。掌握监管节奏,才能在风未起时布局,而不是风口到了才急 得跳脚上船。正所谓,谁抢占了政策的制高点,谁就拿到了通往并购胜利的入场券。 第二招:资源嫁接,拼的是圈子不是钱 你以为并购拼的是融资能力?其实真正能成功拿下项目的,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5:05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两强两 严",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既努力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同时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 体现"进"。 将出台深化科创板、 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经历了初期实际上也就一天的大幅波动后持续反 弹、回稳向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吴清说。 他表示,证监会将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 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中央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 力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后盾,这是全世界最有力有效模式之一。配合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 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 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吴清介绍,重点抓好几件事:一是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 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将择机发布,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 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二是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 ...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即将发布
IPO日报· 2025-05-07 17:32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在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一行一局一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 督管理委员会)三大掌门人齐聚,再次释放了多个重磅利好信号。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当前市场 形势、监管方向和未来政策部署进行了全面阐述。 其中,吴清指出,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转型升级。 自去年"并购六 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 2.4倍。 "我们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 购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 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吴清表示。 制图:佘诗婕 这意味着,时隔大半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再次做出修订。 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 而在"并购六条"后,沪深交易所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新增简易审核程序相关机 制,对符合条件的重组项目精简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注册时间,多措并举鼓励上市公司规范实施并购重 组、注入优质资产等。 受益 ...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即将发布
国际金融报· 2025-05-07 17:25
在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一行一局一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 大掌门人齐聚,再次释放了多个重磅利好信号。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当前市场形势、监管方向和未来政策部署进行了全 面阐述。 其中,吴清指出,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转型升级。自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 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2.4倍。"我们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 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 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吴清表示。 制图:佘诗婕 再次修订 具体来看,去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 据IPO日报统计,截至4月30日,2025年沪深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已经审核了9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项目,不考虑罗博 特科首次上会暂缓审议,目前并购重组过会率为100%。 从并购上会项目数量上来看,2025年前4个月的上会项目已经达到2024年全年 ...
Goheal:谁说并购一定能做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反而“做瘦”的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5-07 17:09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里的这句话,原意是说木头经过墨绳可以修直,金属经过打磨才能锋利。放到当下资本市场环境里,这句话 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一个悖论——本应是扩张利器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竟成了削肉的利刃。你是否注意到,一场场本应让企业"做大做强"的资本动作,最后 却演变为"做瘦做虚"?有些公司在并购重组后不但没实现规模跃迁,反而陷入营收塌陷、现金流枯竭、主业弱化的"反向成长"困局。 更可怕的,是并购带来的"盈利错觉"。通过并购取得的并表利润,会在短期内抬高报表数据,看似一切风生水起。但Goheal警示投资者:一旦"业绩承诺 期"结束,隐藏的问题就开始暴露。2024年已有多个A股并购标的被曝出业绩变脸、商誉减值甚至资金链断裂。原本预计三年盈利8亿元的标的,到了第二年 就暴雷、无法并表,上市公司不仅白忙一场,还得为商誉减值埋单——这不是增长,是倒退。 除了业务层面的"吞不下",还有金融层面的"撑不住"。很多企业在并购时采取高杠杆模式,前期账面光鲜,一旦现金流波动,便引发信用危机。某知名家电 企业曾通过四笔杠杆收购冲上市值高峰,但当外部融资收紧后,连债息都难以支付,被迫出售优质资产"瘦身自救"。美国 ...
支持上市公司应对美加征关税,证监会明确四方面工作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01
进一步加大走访帮扶 针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 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努力传递监管温度,尽力帮助受影 响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吴清介绍,从去年到今年3月底,证监会会同地方政府累计走访2352家上市公司,帮助企业解决了3300 多项痛点难点问题。接下来,还将继续会同相关方面抓好这项工作。 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 单,同比增长2.4倍。 吴清介绍,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 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 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支持 吴清表示,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等多种工具开展直接融资,也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 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增强全球市场拓展能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婷 优化监管安排 对于确实受关税政策影响比较大的上市公司 ...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吴清说了三个“靠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0:29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有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 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大环境下,为我们的经济和市场注入 更多的确定性。前行的路上会有风有雨,不管是轻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不管是风高浪急, 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更多吴清会上发言内容: A股上市公司具备强大韧性和适应能力 吴清表示,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公告、业绩说明会等方式进行了披 露,总体来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冲击了全球的经贸秩序,上市公司的经营不可避免的受到影 响,不少对美出口占比较高公司影响较大。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优秀企业群体代 表,有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超大规模的内需和潜在的需求是底气,A股上市公司近9成收 入来自国内。一季报显示,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步增长3 . 6%,实体经济类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增 长了4 . 3%。 帮助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纾困解难 吴清表示,对于确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 面进一步增强监管包容度,帮助纾困解难。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吴 ...
吴清:证监会“四步走”支持上市公司应对美国关税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0:17
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回应了证监会将如何支持上市公司做好应对美 国关税影响的问题。 吴清指出,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促进 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努力传递一些监管的温度。尽力的帮助受影响的企业应 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 三是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转型升级。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 披露重组的项目接近1400单,同比增长了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过了160单,同比增长了2.4倍。 我们目前正在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的配 套措施。以更大的力度来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来围绕产业逻辑来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的能力。 四是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等多种工具来开展直接融资, 也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增强全球市场的拓展能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吴鸿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走访帮扶。从去年到今年3月底,证监会同地方政府累计走访了2352家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