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价策略
搜索文档
崔东树:9月车市增长表现超预期 主流合资品牌仍面临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4:3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在政策推动和新能源车高增长下实现超预期增长 [1] - 主流合资品牌整体面临挑战 但别克品牌通过战略调整和车型成功实现逆势高增长 [1][7]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是推动2025年9月车市增长的关键因素 [1][5] 9月车市超预期增长 - 2025年9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280万辆 创当月历史新高 较2024年6月高点249万辆增长31万辆 [4] - 2025年车市呈现“前低中高后平”走势 国内零售累计增速从1月的负12%持续拉升到1-6月的11% [5] - 尽管面临2024年9月高基数压力 2025年9月车市实际表现强劲 [5] 别克品牌厂家销量与零售高增长 - 2025年9月别克品牌批发销量达3.74万辆 同比增长119% 1-9月累计批发29.8万辆 同比增长47% [6] - 2025年9月别克品牌零售销量达3.56万辆 同比增长70% 1-9月累计零售29.7万辆 同比增长18% [6] - 别克品牌增长与主流合资品牌总体零售同比下降6%形成鲜明对比 [6][7] 别克旗下车型的市场表现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B级SUV和B级轿车市场增长 [8] - 昂科威Plus在2025年9月销量达到11,841辆 创2025年单月销量新高 [8] 车企“一口价”策略的成功 - 别克自2024年实施“一口价”策略 为昂科威Plus和君越带来逆势增长 [9] - 稳定的售价策略建立消费者信任 提供透明无套路的购车体验 [9] - “一口价”策略结合多10%的越级产品力 增强车型市场竞争力 [9] 从“油电共进”到“油电同智” - 公司持续投入燃油车智能化升级 关注用户对智能科技、舒适性、豪华感的需求 [11] - 上汽通用组建超千人规模软件工程师团队 由泛亚技术中心主导研发新一代车机系统 [11] - 全新一代车机系统100%基于国内用户习惯开发 更新高德地图、豆包大模型、远程车控等功能 [11] 合资燃油车型增长的启示 - 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性特征 燃油车仍适合大中城市中产阶级的休闲家庭用车 [12] - 高价值燃油车满足追求驾驶乐趣、注重品牌品质及对新能源技术存疑的消费者需求 [12] - 别克的逆势增长为其他燃油车企和合资品牌提供经验和示范 [12]
大消费渠道脉搏:黄金周终端需求超预期,一口价策略推动结构升级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09 22:48
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黄金珠宝行业终端销售表现超预期,客单价上涨是主要驱动因素 [3] - 各品牌普遍通过提高“一口价”产品比例来优化盈利结构,品牌策略出现分化 [4] - 不同品牌在单店体量、库存管理和渠道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 [5] 黄金周销售表现 - 2025年国庆黄金周终端门店销售超预期,样本区域(长三角核心区及部分安徽、山东城市)因经济发达、客群消费能力强且对一口价金饰接受度高 [3] - 各品牌增长呈现分化:潮宏基同比增长约30%,表现最为亮眼;老凤祥与中国黄金保持稳健增长,同比增速约15%;周大福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实现温和增长约5% [3] - 整体销售额实现同比正增长,主要驱动力为客单价上涨,销量则较为平稳 [3] 品牌策略与产品结构 - 在金价高位波动的背景下,各品牌普遍提高一口价产品比例以平衡毛利压力 [4] - 潮宏基一口价产品占比最高,约六至七成;老凤祥及中国黄金约为一半;周大福逐步提升至三至四成 [4] - 一口价模式有助于提升客单价与利润率,但习惯传统克重产品的客户在接受度上存在差异 [4] - 周大福正从过去的克重产品规模优势转向利润导向,专家公司计划关闭约10家低效门店并强化一口价产品结构,短期可能导致客户流失但中长期利于盈利修复 [4] - 潮宏基延续扩张节奏,专家公司预计新增10–20家门店,聚焦购物中心与年轻客群;老凤祥与中国黄金维持稳健策略,依托老客户基础及区域保护政策保持收入平稳,暂无新增门店计划 [4] 单店运营与渠道管理 - 各品牌单店体量不同:老凤祥单店体量约1800万元领先;周大福门店年销售额约在1500万元以上,销售额低于1000万元的门店将逐步关闭;中国黄金与潮宏基单店规模相近,约1300万元 [5] - 库存管理策略各异:潮宏基实行精细化补货机制,通过系统化追踪全国前50家加盟商单品销售数据支撑进货决策,并对部分联名款实行按比例配货,库存周转效率较高 [5] - 周大福以代销制为主,部分系列实行硬性配货,按门店销售表现进行调货管理,库存结构更受品牌方主导 [5] - 老凤祥与中国黄金模式相对传统,加盟商从批发企业拿货后悬挂品牌标签,并且有向品牌方持续拿货任务 [5] 行业展望 - 根据专家样本,2025年1-3季度销售额变动幅度约为10%/-5%/15% [5] - 预计四季度传统品牌销售稳中有升,各品牌增速依旧分化 [5] - 展望2026年,潮宏基将加速扩张、强化购物中心渠道渗透;周大福将继续聚焦利润修复与结构优化;行业竞争重点将进一步聚焦于产品创新、品牌年轻化与渠道效率提升 [5]
新车上市、“一口价”、贷款贴息——车企抢滩“金九银十”销售旺季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9 05:31
新车密集上市 - 9月后半月有超过20款新车上市,覆盖5万元至50万元价格区间 [1] - 9月23日单日有广汽丰田、吉利、问界、尚界、江铃新能源等6个品牌的9款车型同时上市或预售 [1]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全新小鹏P7、全新岚图知音等新车上市后迅速获得不俗销量 [1] - 10月份预计还将有多款新车上市,包括五菱星光730、奇瑞风云T11、新款极氪001等 [1] 创新营销策略 - 车企推出“一口价”策略,设定固定、公开透明的全国统一销售价格 [1] - “全国统一价”模式旨在消除消费者比价议价烦恼,增强品牌信誉,规范销售渠道 [1] - 置换补贴成为主要营销策略,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达830万份 [2] 政府政策支持 - 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促进汽车消费,如河南省郑州市将发放5.6亿元购车补贴 [2] - 广东省广州市对购买10万元以上小客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最高给予5000元政府补贴 [2] - 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将于2026年1月1日调整,从全额减免变为减半征收 [2] - 9月开始实施汽车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为消费者提供最高3000元贷款利息补贴 [2] 市场消费趋势 - 近期进店看车、询价的用户明显增加 [2] - 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已超过60%,超半数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 [2] - 多重利好政策叠加企业创新举措,推动“金九银十”期间汽车消费潜力释放 [3]
“一口价”“至高补贴5万元”,车企“618”花式促销
华夏时报· 2025-06-18 20:08
618汽车促销活动 - 各大车企和电商平台在618期间推出多种优惠活动,包括"1888抵50000元现金"、"多款车型至高补贴5万元"、"全系车型0首付"等,奇瑞、别克、比亚迪、吉利、凯迪拉克等品牌参与其中 [2] - 凯迪拉克XT4焕新上市,三款车型"一口价"锁定在15.99万至18.99万元,别克昂科威Plus和君越推出1000元定金抵3000元购车金活动 [3] - 比亚迪海洋网旗下海豹、宋PLUS DM-i等多款车型指导价下调,海豹07智驾版限时一口价10.28万元,相比指导价优惠高达5.3万元(含置换补贴) [3] - 吉利银河推出"百万银河限时补贴价",星愿、L7、E8等车型价格下调数千至万元不等,奇瑞宣布"百亿厂补",超30款车型参与,最高降幅达5.5万元 [3] - 智己LS6起售价降至19.49万元,加入"一口价"行列 [3] "一口价"模式的影响 - "一口价"模式让消费者不再纠结于终端谈价,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本身 [4] - 凯迪拉克XT5采用"一口价"后,2024年12月终端销量同比大涨114%,别克昂科威Plus在推出16.99万元的"一口价"后,销量从月均不足5000辆迅速攀升至破万辆 [3] - 部分"一口价"或"限时补贴价"背后捆绑特定条件,如"置换补贴",若无符合条件的旧车置换,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可能高出12%甚至更高 [4] - 金融杠杆成为支撑巨额优惠的隐形支柱,例如奥迪Q5L的裸车价降至6.5折左右,但优惠建立在消费者选择贷款的基础上,全款购车优惠幅度大幅缩水 [4] 贷款降价模式的挑战 - 多家大行已在全国多地暂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依赖此模式支撑的巨额优惠可能难以持续,部分车型价格在"618"之后或面临回调 [5] 跨境电商试水整车出海 -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在2025年"618"大促期间正式上线整车销售业务,选择中东作为首发市场 [6] - 比亚迪元、吉利帝豪、小米SU7等中国新能源车型被纳入"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 [9] - 速卖通汽配品类已在全球积累超千万活跃用户,美国、欧洲等核心市场GMV同比增幅超50%,本地化业务增速突破三位数 [9] - 中国汽车出口量达640.7万辆,同比增长22.7%,新能源车占比持续提升 [10] 海外市场拓展的机遇与挑战 - 海外市场拓展需解决物流和售后问题,整车运输依赖车企自建船运、清关及仓储体系,售后环节需在陌生市场构建服务网络 [10] - 速卖通的角色聚焦于流量入口与交易撮合,物流基建与服务生态仍需车企主导搭建 [10] -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产品输出"转向"体系输出",未来竞争将围绕技术实力、用户导向与服务能力展开 [10] 行业转型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理性竞争与长期主义将替代短期狂欢 [11] - "618"购物节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1]
“一口价”让大众、丰田回来了?靠降价竞争能有用吗?
36氪· 2025-05-19 16:35
合资车企市场表现 - 合资车企面临国产汽车强势崛起压力 市场表现后劲乏力 部分市场节节败退[1] - 一汽大众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超过38万辆 位列传统车企销量第五名 上汽大众 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排名均有所上升[3] - 合资品牌通过一口价策略实现销量回暖 促销幅度达到21.5% 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3] 价格竞争策略 - 合资车企普遍采用10-25万元家用车型一口价策略 包括豪华品牌[3] - 丰田卡罗拉双擎起售价降至8.98万元 较原价降低3万多元 缩小与比亚迪秦PLUS价差[3] - 传统燃油车促销幅度达22.1% 豪华车促销幅度达26.1% 分别较上月增加0.4和0.3个百分点[3] 市场竞争态势 - 合资车品牌溢价优势因自主品牌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提升而削弱[5] - 一口价策略解决4S店报价不统一问题 提升消费者购车体验 正面对抗自主品牌限时优惠[3]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在性能配置相近时 可能因价格优势改变购车决策[5] 战略发展前景 - 降价策略在短期内能刺激销量增长 但长期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影响研发投入和质量控制[8] - 持续降价可能导致品牌价值下降 使中高端品牌形象向中低端靠拢 恢复高溢价困难[8] - 车企需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 探索智能网联技术 完善售后服务网络 满足多样化需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