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银河星愿
icon
搜索文档
车fans社群话题:明年哪三家品牌的销量增长最快
车fans· 2025-11-18 08:30
社群语版 明年哪三家品牌的销量增长最快 ? 谜 : 本话题讨论的是增长最快的品牌 ,并非销量最高 所以涉及到本品同比上的思考。 题总票数71 ,其中小米17票、比亚迪(含腾势2、方 豹4 )共11票、吉利(含银河2、极氪1)共9票 小米汽车:YU7 的 10 月销量非常厉害,而且订单池还很 充足,随着产能提升,我觉得明年的销量一定会上涨。而 且小米也有新车路试要发布,增程大车是这几年的热门市 场,营销手段能成功的前提是产品力不能太差,否则会反 喷,小米证明了这一点。 【精选观点:乃冬-营业经理-7 群】 无论按增长数、还是百分比看,小米汽车是绕不开一家。 小米汽车:高盛预测其 2026 年销量为 65.5 万辆,若以 高盛预测的 2025 年 35 万辆销量为基数,增长率约为 87%;但也有其他机构预测是78万量,这一增长原因主要 依托产能的持续释放,包括二期工厂的产能爬坡及可能推 进的三期工厂建设。 北汽蓝谷:个人思考半天,把极狐放上了,和享界没有关 系,比较看好极狐T1可以释放更多销量。从百分比来说, 极狐可能站在第二。 奇瑞汽车:放在台面上的话就是海外市场深耕和新能源板 块发力。 iCAR 品牌+智界品 ...
新能源汽车:迭代过快下的市场焦虑
新浪财经· 2025-11-11 17:41
先是9月近80款新车连番"轰炸",后是10月多家新能源车企交付量创新高,2025年车市的"金九银十"可 谓是热闹登场、荣耀收官。 然而,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非如表面上的"游刃有余",反而透露着几分"匆匆忙忙"。近来,几起 新能源汽车事故、车主维权等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白热化竞争下,新车 型、新技术迭代加快,一方面是主机厂急于通过快速换代的新产品保持市场热度,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刚 买的新款转眼变旧款的抱怨。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 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多个公开场合指 出,新能源汽车迭代过快加剧"内卷",同时极大影响了消费体验。 改款不停歇:月均发布近百款新车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纳入统计体系,彼时年产量仅1.75万辆,销量1.76万辆;2018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7.05万辆、125.62万辆;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500万 辆;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达成 ...
吉利 加速“出海”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23:47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于10月23日在伦敦宣布携纯电车型吉利国际EX5进入英国市场,将其作为欧洲核心战略高地,并计划辐射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场[2][5]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在英国市场实现年销量10万辆的目标,并计划在2025年底将销售网点从25家增至40家,到2026年底建立1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以实现全境覆盖[5][7] - 公司未来5年计划在欧洲推出15款全新车型,建立超过1000家销售网点,旨在成为欧洲主流汽车品牌,并计划在2026年于欧洲其他主要市场完成吉利银河品牌车型的更新[9][11] 市场背景与业务基础 - 英国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5年上半年其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6%[6] - 公司在进入英国市场前已在波兰、希腊和克罗地亚等12个欧洲国家开展业务,并依托遍布欧洲的研发中心与运营体系拓展市场[9] - 公司控股股东吉利控股集团自2006年起在英国深耕,通过投资伦敦出租车公司、建设新能源工厂、推出TX5出租车以及战略投资路特斯和阿斯顿·马丁等品牌建立了业务基础[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发布“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分别主攻智能化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13] - 过去11年公司及其相关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2500亿元,在架构、三电和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成果,并构建了AI科技新基座[14][15] - 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设定204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截至2025年上半年单车降碳比例达23.5%,单车累计降碳9.7吨[15] 品牌协同与生态愿景 - 在欧洲市场,公司旗下领克品牌将全面协同沃尔沃经销商网络以加速拓展零售市场[10] - 公司愿景是创造可持续的出行未来,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并不断深化“全域AI”战略,在无人驾驶、智能算法、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寻求突破[12][15]
吉利,加速“出海”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23:43
公司欧洲市场战略与规划 - 公司于10月23日在伦敦发布纯电车型吉利国际EX5,正式进入英国市场[2] - 公司将英国视为欧洲市场的核心战略高地,并计划辐射拓展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场[6]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在英国市场的年销量目标达到10万辆[8] - 公司在英国现有25家销售网点,计划在2025年底增至40家,到2026年底建立1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以实现全境覆盖[8] - 公司在进入英国市场前,已在波兰、希腊和克罗地亚等12个欧洲国家开展业务[11] - 未来5年,公司计划在欧洲推出15款全新车型,并建立超过1000家销售网点,目标成为欧洲主流汽车品牌[13] - 旗下领克品牌将协同沃尔沃经销商网络加速拓展欧洲零售市场,吉利银河品牌车型也将在2026年于欧洲主要市场完成更新[14][15] 行业市场背景与公司技术投入 - 2025年以来,国内头部车企集体加速“出海”[4] - 2025年上半年,英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6%,英国已跃升为欧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6] - 欧洲汽车市场竞争集中在中高端领域,当地用户更看重汽车的品质、科技、绿色等特性[17] - 公司过去11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500亿元,在架构、三电和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成果[20] - 公司已构建AI科技新基座,并深化“全域AI”战略,在无人驾驶、智能算法、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寻求突破[21] - 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设定了2045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单车降碳比例达23.5%,单车累计降碳9.7吨[21] 公司品牌愿景与产品战略 - 公司愿景是创造可持续的出行未来,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18] - 公司基于“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打造了覆盖豪华、高端、主流等多元市场的品牌组合[19][20]
一家破局 万马跟进 众车企细分市场里拓乾坤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09:56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转变 - 车企竞争从主流赛道转向细分领域,形成“一家破局、万马跟进”的态势 [4] - 消费需求多元化升级及存量竞争压力是驱动此转变的核心因素 [4] - 新能源汽车架构的灵活性为快速跟进细分市场提供了技术基础 [7] 轻型越野车细分市场 - 长城通过方盒子车型率先开辟城市轻越野新赛道,打破硬派越野高不可攀的认知 [4] - 奇瑞、比亚迪等品牌迅速跟进,到2024年方盒子品类已涌现超20款车型 [4] - 哈弗大狗、捷途旅行者等车型实现月销破万,东风成立合资企业专攻智能越野领域 [2][4] 大三排纯电SUV细分市场 - 理想ONE以家庭场景革新开启市场2.0时代,蔚来凭借技术积累推动进入3.0阶段 [5] - 蔚来全新ES8搭配成熟充换电网络,吉利银河推出旗舰车型加剧竞争 [2][5] - 小米YU7、岚图FREE等将起售价拉至18万元区间,使高端需求向更广泛市场渗透 [5] 纯电小车细分市场 - 五菱宏光MINIEV以1.98万元起定价引爆市场,使微型电动车从边缘品类变为主流 [5] - 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等车型跟进,竞争从“小尺寸代步”升级为“大尺寸+高性价比” [5][15] - 市场演变为6万-8万元区间的新战场,车型品质和尺寸显著提升 [15] 新能源MPV细分市场 - 别克GL8转型新能源,推出24.99万元起插混车型,精准狙击比亚迪夏、腾势D9等对手 [6] - 比亚迪以夏系列站稳脚跟,多家车企跟进形成“传统口碑+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6] - 市场从商务专属转向家庭消费场景,理想也开始探索MPV化设计 [6] 细分市场竞争现象的原因分析 - 技术层面:新能源汽车“左右两根梁,前后放电机”的简洁架构使车型调整灵活,电机品类集中便于快速推出不同性能版本 [7][8] - 战略层面:部分车企缺乏深度市场调研和长期规划,存在创新思路匮乏和盲目跟风现象 [8] - 规划层面:车型研发周期长,看似跟风的“扎堆”现象可能是车企对市场热点预测雷同及规划周期叠加的结果 [9][10] 市场竞争的本质与影响 - 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能源车对燃油车进行“替代式挤压”,而非整体市场扩容 [12] - 8月国内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90.2万辆,同比增长13.5%,但难以改变新能源主导的大趋势 [13] - 激烈竞争推动产品力迭代升级,消费者能以相近价格获得更优质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15][16] 未来潜在热点领域 - 高端C级轿车领域可能成为下一轮车企争夺热点,以满足消费升级和技术承载需求 [10] - 尊界S800的市场表现验证了该领域的消费潜力,极氪等品牌可能早已启动相关研发项目 [10][11]
低价小型车销量占比达30%,吉利银河该高兴吗
经济观察网· 2025-10-14 10:08
吉利银河星愿车型市场表现 - 吉利银河星愿车型连续四个月销量超过4万辆,其中9月销量超过5万辆,成为A0级电动车市场销量最高车型 [2] - 2026款星愿于10月10日推出,官方售价6.58万元起,通过增加车色、升级配置和推出限定版以维持市场热度 [2] - 星愿车型上市一年累计销量已达40万辆 [3] 小型电动车行业趋势 - 2025年前8个月,A0级新能源轿车销量达62.9万辆,同比增长97.6% [2] - 动力电池价格下降、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成本下探,叠加"以旧换新"和购置税减免政策,使车企开发小型电动车具备盈利空间 [2] - 小型电动车配置提升,续航和配置短板得到改进,摆脱"廉价车"形象,成为城市代步新时尚 [2] - 市场竞争加剧,知名车型包括比亚迪海鸥/海豚、五菱宏光MINI EV/缤果、极狐T1、上汽MG4及即将复活的奇瑞全新QQ [3] 吉利银河品牌整体状况 - 吉利银河品牌于2023年2月成立,截至今年9月累计销量达145万辆 [3] - 银河品牌是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承载者,与极氪品牌分别布局中端和高端新能源市场 [3] - 吉利汽车2024年制定全年销售271万辆目标,其中银河品牌挑战百万辆目标 [5] 吉利银河产品结构与竞争态势 - 星愿一款车累计销量占吉利银河总累计销量145万辆的近30%,销量结构依赖低价车型可能拉低品牌平均价位 [4] - 除星愿外,银河A7、熊猫、银河星耀8、银河E5等车型月销量达万辆级别 [4] - 旗舰车型银河M9起售价17.38万元,上市4天交付量破2000,显示品牌在中高端市场有所尝试 [4] - 在小型车领域,星愿与比亚迪海鸥/海豚形成势均力敌局面,但在更广泛产品线上尚未对比亚迪形成实质性威胁 [5] - 吉利银河需在中高端市场形成竞争力,才能成长为新能源市场主流品牌 [5]
县城青年,买爆“剁椒鱼头车”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2 12:08
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趋势 - 新能源车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从2020年不足50万辆飙升至2024年突破500万辆,市场份额从32.1%跃升至47.1% [3] - 下沉市场新能源车增速跑赢大盘,几乎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3] - 政策推动是渗透率提升关键,"新能源下乡"政策使县乡销量占比从2020年25%升至2024年33.8% [15] 区域消费差异特征 - 一线城市偏好特斯拉/小米等品牌,三线及以下城市畅销车型为五菱宏光MINIEV/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等 [6][7] - 低线级城市偏好微型/小型车(TOP10中仅2款中型车),平均参考价8.06万元;一二线城市TOP3车型价格均超20万元 [10][11] - 纯电车型在低线级城市接受度较低,插混/增程式车型更受欢迎 [10] - 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江苏扬州(三线)热销小米SU7,黑龙江齐齐哈尔(四线)偏好比亚迪秦PLUS DM [13] 典型消费群体画像 - 小镇中青年群体:选择5万元以内微型电动车,注重通勤代步功能,柳州案例显示周充电1次即可满足需求 [19][24] - 早期家庭用户:在已有燃油车基础上增购新能源车(如小鹏P7+),受补贴政策驱动,关注新势力品牌和空间需求 [25][27] - 购车决策因素:低线级城市消费者最关注价格(占比超50%),其次为安全与品牌 [16] 车企竞争格局 - 吉利银河/比亚迪王朝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占比超50%,通过爆款车型(星愿/秦PLUS)抢占市场 [30] - 五菱宏光MINIEV凭借极致性价比成为现象级产品,柳州市场占有率超60% [20][21] - 售后服务能力分化:五菱售后评价行业倒数,特斯拉/蔚小理等品牌县域覆盖不足 [37] 市场发展瓶颈 -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县域充电桩覆盖率显著低于一二线城市,影响购买意愿 [33][34] - 续航焦虑仍存:节假日远途出行时消费者仍倾向选择燃油车 [36] - 售后服务体系薄弱:维修周期长、服务网点少等问题突出 [37] 行业未来方向 - 下沉市场成为新蓝海,车企需解决充电网络建设和售后服务痛点 [39][40] - 产品策略需差异化:针对县域市场开发高性价比车型,同时保障基础用车体验 [41] - 渠道建设与品牌认知需同步推进,平衡网点覆盖密度与服务品质 [30][37]
县城青年,买爆“剁椒鱼头车”
创业邦· 2025-06-20 11:07
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趋势 - 新能源车市场从一二线延伸至四五线城市 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从2020年不足50万辆飙升至2024年突破500万辆 市场份额从32.1%跃升至47.1% [4] - 下沉市场畅销车型与高线级城市差异显著 三线及以下城市TOP3为五菱宏光MINIEV 吉利银河星愿 比亚迪海鸥 而一二线城市以特斯拉 小米为主 [8] - 低线级城市偏好微型 小型和紧凑型车 TOP10中仅2款中型车 高线级城市中型 中大型车和SUV占比更高 [11] 下沉市场消费特征 - 价格敏感度突出 三线及以下畅销车型均价仅8.06万元 五菱宏光MINIEV最低3.18万元 一二线城市TOP3车型价格均在20万元以上 [12][13] - 政策驱动效应明显 "新能源下乡"推动县乡销量占比从2020年25%升至2024年33.8% 补贴叠加收入差异使价格优势凸显 [16] - 消费群体分化明显 小镇中青年偏好5万元内微型车满足通勤 新婚家庭则倾向15万级空间型车型 [20][26][28] 车企竞争格局 - 国产品牌渠道下沉领先 吉利银河 比亚迪王朝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占比超50% 银河星愿成为爆款车型 [30] - 五菱宏光MINIEV形成区域优势 在柳州市占率超50% 配套建设微型车位形成使用生态 [21][22][25] - 售后网络成竞争短板 五菱售后服务能力行业排名倒数第四 新势力品牌在低线级城市覆盖不足 [36] 市场发展瓶颈 - 充电基础设施覆盖不均 县城充电桩密度显著低于大城市 制约消费意愿 [34] - 续航焦虑场景化存在 远途出行时消费者仍倾向燃油车 [35] - 维修保养体系不完善 低线级城市售后响应慢 影响用户体验 [36] 行业未来方向 - 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为车企打开增量空间 吉利 比亚迪等已建立先发优势 [38] - 决胜关键在配套完善 需解决充电便利性和售后服务网络问题 [39] - 消费升级需求显现 低线级用户在追求性价比同时对品质要求提升 [40]
“一口价”“至高补贴5万元”,车企“618”花式促销
华夏时报· 2025-06-18 20:08
618汽车促销活动 - 各大车企和电商平台在618期间推出多种优惠活动,包括"1888抵50000元现金"、"多款车型至高补贴5万元"、"全系车型0首付"等,奇瑞、别克、比亚迪、吉利、凯迪拉克等品牌参与其中 [2] - 凯迪拉克XT4焕新上市,三款车型"一口价"锁定在15.99万至18.99万元,别克昂科威Plus和君越推出1000元定金抵3000元购车金活动 [3] - 比亚迪海洋网旗下海豹、宋PLUS DM-i等多款车型指导价下调,海豹07智驾版限时一口价10.28万元,相比指导价优惠高达5.3万元(含置换补贴) [3] - 吉利银河推出"百万银河限时补贴价",星愿、L7、E8等车型价格下调数千至万元不等,奇瑞宣布"百亿厂补",超30款车型参与,最高降幅达5.5万元 [3] - 智己LS6起售价降至19.49万元,加入"一口价"行列 [3] "一口价"模式的影响 - "一口价"模式让消费者不再纠结于终端谈价,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本身 [4] - 凯迪拉克XT5采用"一口价"后,2024年12月终端销量同比大涨114%,别克昂科威Plus在推出16.99万元的"一口价"后,销量从月均不足5000辆迅速攀升至破万辆 [3] - 部分"一口价"或"限时补贴价"背后捆绑特定条件,如"置换补贴",若无符合条件的旧车置换,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可能高出12%甚至更高 [4] - 金融杠杆成为支撑巨额优惠的隐形支柱,例如奥迪Q5L的裸车价降至6.5折左右,但优惠建立在消费者选择贷款的基础上,全款购车优惠幅度大幅缩水 [4] 贷款降价模式的挑战 - 多家大行已在全国多地暂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依赖此模式支撑的巨额优惠可能难以持续,部分车型价格在"618"之后或面临回调 [5] 跨境电商试水整车出海 -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在2025年"618"大促期间正式上线整车销售业务,选择中东作为首发市场 [6] - 比亚迪元、吉利帝豪、小米SU7等中国新能源车型被纳入"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 [9] - 速卖通汽配品类已在全球积累超千万活跃用户,美国、欧洲等核心市场GMV同比增幅超50%,本地化业务增速突破三位数 [9] - 中国汽车出口量达640.7万辆,同比增长22.7%,新能源车占比持续提升 [10] 海外市场拓展的机遇与挑战 - 海外市场拓展需解决物流和售后问题,整车运输依赖车企自建船运、清关及仓储体系,售后环节需在陌生市场构建服务网络 [10] - 速卖通的角色聚焦于流量入口与交易撮合,物流基建与服务生态仍需车企主导搭建 [10] -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产品输出"转向"体系输出",未来竞争将围绕技术实力、用户导向与服务能力展开 [10] 行业转型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理性竞争与长期主义将替代短期狂欢 [11] - "618"购物节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1]
县城青年,买爆“剁椒鱼头车”
虎嗅APP· 2025-06-17 18:55
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趋势 - 新能源车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从2020年不足50万辆飙升至2024年突破500万辆,市场份额从32.1%跃升至47.1% [3] - 下沉市场新能源车增速跑赢大盘,几乎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3] - 特斯拉等品牌开始向农村市场渗透,充电桩在18线城市快速普及 [3] 下沉市场热销车型分析 - 三线及以下城市最受欢迎车型为五菱宏光MINIEV、吉利银河星愿、比亚迪海鸥和秦PLUS [6] - 低线级城市偏好微型车、小型车和紧凑型车,前10名中仅2款中型车;高线级城市中型车、中大型车和SUV更多 [9] - 三线及以下城市TOP10车型平均参考价仅8.06万元,最便宜的五菱宏光MINIEV仅3.18万元 [9] - 一二线城市最受欢迎车型前三名价格均在20万元以上 [10] 区域消费差异 - 江苏扬州(三线)最受欢迎车型为小米SU7,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偏好接近高线级城市 [12] - 黑龙江齐齐哈尔(四线)消费者更关注插混车型比亚迪秦PLUS DM和燃油车朗逸,受温度因素影响 [12] - 广西柳州微型车占比极高,热销TOP3均为五菱微型车,当地设有专用微型停车位 [18][19] 消费驱动因素 - "新能源下乡"政策推动县乡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从2020年25%升至2024年33.8% [14] - 低线级城市购车家庭可支配收入普遍较低,价格成为首要考量因素 [14] - 两类典型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小镇中青年(微型电动车)和受补贴吸引的尝鲜人群(增购新能源车) [16][20] 车企布局现状 - 吉利银河和比亚迪王朝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占比超50% [23] - 五菱宏光MINIEV和吉利星愿等爆款小车精准匹配县城需求 [29] - 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在低线级城市网点覆盖不足 [27] 市场发展瓶颈 - 低线级城市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明显不足,制约消费意愿 [24] - 远途出行时消费者仍倾向选择燃油车,存在续航焦虑 [25] - 售后服务网络不完善,五菱等品牌售后评价排名靠后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