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两翼

搜索文档
建设工业:主营业务保持稳定,“一核两翼”向新发展-20250605
太平洋证券· 2025-06-05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建设工业(002265)“增持”评级,首次覆盖,目标价21.00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设工业主营业务保持稳定,“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为2.67亿元、2.69亿元、2.73亿元,EPS为0.26元、0.26元、0.26元,对应PE为79倍、78倍、77倍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10.33亿股,流通股本4.03亿股;总市值211.15亿元,流通市值82.39亿元;12个月最高35.09元,最低16.41元 [3] 事件 - 公司2024年1 - 12月实现营业收入4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70%;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79% [3] 主营业务发展 - 特品业务构建武器装备供给体系和轻武器“生态圈”,向“三化”融合新域新质转型;汽车零部件业务向“由油向电、由粗向精、由部件向总成”转型,融入集团“汽车生态圈”,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多方向加快布局,培育新引擎 [4]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29%;专利申请受理135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承德公司和合资公司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2024年底拥有各类专利600多项,有效发明专利188项,牵头和参与制定7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完成多项项目年度研发任务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54.57|4376.35|4441.99|4553.04| |营业收入增长率(%)|2.32%|0.50%|1.50%|2.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9.95|267.07|269.18|272.75| |净利润增长率(%)|-10.70%|2.74%|0.79%|1.33%| |摊薄每股收益(元)|0.252|0.259|0.261|0.264| |市盈率(PE)|81.23|79.06|78.44|77.42|[7] 资产负债表 - 货币资金、应收和预付款项、存货等项目在2024 - 2027E有不同变化趋势;负债合计、股东权益合计等也有相应变化 [9] 利润表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等在2024 - 2027E有不同表现;净利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9]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筹资性现金净流量在2024 - 2027E有不同数值和变化 [11] 预测指标 - PE、PB、PS等指标在2024 - 2027E有不同表现 [11]
建设工业(002265)主营业务保持稳定,“一核两翼”向新发展
太平洋证券· 2025-06-05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建设工业“增持”评级,首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设工业主营业务保持稳定,“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2.69亿元、2.73亿元,EPS为0.26元、0.26元、0.26元,对应PE为79倍、78倍、77倍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总股本10.33亿股,流通股本4.03亿股;总市值211.15亿元,流通市值82.39亿元;12个月最高股价35.09元,最低股价16.41元 [3] 财务数据 - 2024年1 - 12月实现营业收入4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70%;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79%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76亿元、44.42亿元、45.5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50%、1.50%、2.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2.69亿元、2.7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4%、0.79%、1.33% [7] 主营业务发展 - 特品业务构建武器装备供给体系和轻武器“生态圈”,向“三化”融合新域新质转型;汽车零部件业务向新能源转型,融入集团“汽车生态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多方向加快布局 [4]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29%;专利申请受理135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两家子公司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为2.67亿元、2.69亿元、2.73亿元,EPS为0.26元、0.26元、0.26元,对应PE为79倍、78倍、77倍 [5] 资产负债与利润表 - 呈现2024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关数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项目 [9] 现金流量表 - 展示2024 - 2027E年经营性、投资性、筹资性现金净流量及现金流量净额等数据 [11]
建设工业(002265):主营业务保持稳定,“一核两翼”向新发展
太平洋证券· 2025-06-04 21: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建设工业“增持”评级,首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设工业主营业务保持稳定,“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为2.67亿元、2.69亿元、2.73亿元,EPS为0.26元、0.26元、0.26元,对应PE为79倍、78倍、77倍 [4][5] 相关目录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10.33亿股,流通股本4.03亿股;总市值211.15亿元,流通市值82.39亿元;12个月最高35.09元,最低16.41元 [3] 财务数据 - 2024年1 - 12月实现营业收入4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70%;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79% [3] 主营业务发展 - 特品业务构建武器装备供给体系和轻武器“生态圈”,向“三化”融合新域新质转型;汽车零部件业务向新能源转型,融入集团“汽车生态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多方向布局培育新引擎 [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29%;专利申请受理135项,发明专利7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拥有各类专利600多项,有效发明专利188项,牵头和参与制定7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完成多项研发任务 [5] 盈利预测与指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54.57|4376.35|4441.99|4553.04| |营业收入增长率(%)|2.32%|0.50%|1.50%|2.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9.95|267.07|269.18|272.75| |净利润增长率(%)|-10.70%|2.74%|0.79%|1.33%| |摊薄每股收益(元)|0.252|0.259|0.261|0.264| |市盈率(PE)|81.23|79.06|78.44|77.42|[7] 资产负债与利润表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总计(百万)|8163.97|7208.99|8558.84|7849.04| |负债合计(百万)|4484.06|3259.85|4338.35|3353.59|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259.95|267.07|269.18|272.75|[8][9] 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指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百万)|191.12|842.57|334.66|852.02|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230.08|127.37|127.37|127.37|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192.63|-188.67|12.64|12.96| |PE|81.23|79.06|78.44|77.42| |PB|5.83|5.43|5.08|4.76| |PS|4.85|4.82|4.75|4.64|[11]
崇德科技:深化落实“一核两翼”战略布局,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07%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9: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4.07%,扣非归母净利润9602.09万元同比上涨0.2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1亿元同比增长170.83%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0亿元同比增长4.68%,归母净利润2780.84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246.96万元 [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现5.10元,共计派发现金股利4437万元,包含特别分红已于2025年1月17日实施 [1] 战略布局 - 公司坚持"一核两翼"战略,以动压油膜滑动轴承为核心,推动工业服务业务协同发展,国际市场开拓和新产品开发两翼并进 [1] - 战略实施推动工业轴承主业升级、产业延伸与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1]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公司攻克三代核电主泵轴承国产化难题,参与国内首台300MW重型燃气轮机研制,在特殊材料、抗疲劳制造等领域实现技术积累 [2] - 解决轴承高温重载可靠性运行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 [2] - 持续推进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建设提升工业轴承产品竞争力 [2] 国际市场拓展 - 产品进入Siemens AG、GE、ABB等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2024年境外收入8068.48万元同比增长27.87% [3] - 设立欧洲中心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启动收购德国Levicron公司100%股权拓展欧洲市场 [5] 新产业布局 - 重点拓展风电轴承、高速电机和气浮主轴三大领域 [4] - 建成全球首条全自动激光熔覆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风电滑动轴承量产企业,二代产品设计制造领先且成本优势明显 [4] - 突破激光原位固化碳纤维工艺,系列化生产高速电机并在多个项目实现批量配套 [5] - 组建气浮轴承研发团队,采用"自主研发+国际合作+技术引进"模式推进发展 [5]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动压油膜滑动轴承作为关键零部件将受益于能源发电、工业驱动等下游产业蓬勃发展 [6] - 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竞争力强劲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企业 [6] - "一核两翼"战略将加速产品国际化和进口替代进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