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投后股
搜索文档
宝山“先投后股”为新材料产业引活水 将开展“新材料+”行动 抢占介孔材料、固态电池、生物制造等未来前沿赛道
解放日报· 2025-11-14 09:40
园区定位与产业规模 - 互联宝地滨江园由宝钢股份备件仓库改造而成,定位为研发中试环节,关键设备24小时运转,突出安静且高效的研发环境[1] - 园区是宝山区高端新材料产业“一地三园”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运营两年多已集聚一批新材料领域科创企业和研发机构[1] - 2024年宝山区规上新材料企业共170家,产值达1445亿元[1] 高能级研发平台与成果 - 吴淞材料实验室是上海首个以材料为主攻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两院院士等顶尖力量,并作为上海国家实验室“3+4”体系重要组成部分[2] - 实验室在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带领下探索介孔材料在能源存储、环境治理、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2] - 实验室首个转化项目水系电池已落地宝山,并推动硅碳负极、介孔绝热等多功能材料进入产业化阶段[2] - 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吸引复旦系企业如山海氢入驻,该公司专注于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发和膜电极生产[2][3] 产业生态与孵化模式 - 北京市标杆孵化器埃米空间南下与宝山大学科技园合资成立上海埃米三江,落地园区并引入“埃米育材班”实战训练营[4] - 材料行业具有“三高三长”特点,即投入高、成本高、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应用周期长、产业化周期长[4] - 宝山区推出“先投后股”政策,为技术过硬初创项目注入关键资金,在企业市场化融资时再转化为股权,避免过早稀释股权[4] - 商夷科技的高性能柔性传感材料项目入选2025年“先投后股”支持,其止鼾枕已完成小试并计划明年量产[5] 产业链协同与发展战略 - 园区不仅提供灵活租赁和电力扩容等服务,更注重链接企业与宝武需求,加强场景应用对接和研发合作[6] - 埃米三江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完成搭建并获宝山区认定,可帮助科研项目进行产品及市场验证,节省设备费用和时间[6] - 宝山新材料产业格局以先进金属材料为支柱,超碳、超硅等为特色领域,并抢占介孔材料、固态电池等前沿赛道[6] - 下一步将开展“新材料+”行动,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核心,推动“龙头引领+中小协同”和“逆向研发”模式[6]
“先投后股”、“先使用后付费”,这个省创新支持仪器科技成果转化
仪器信息网· 2025-11-06 11:5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主要介绍陕西省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布了2026年暨“十五五”第一批共20项重点科技创新改革任务,旨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障碍 [2][3][4] 扩大改革范围 - 重点推动5项改革拓面扩量,包括“先投后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先使用后付费”盘活存量专利、“技术托管”提供专业化科创服务等 [5] 深化改革探索 - 重点推动10项改革纵深推进,包括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强化技术经理人奖励激励、支持企业选聘“科技副总”等 [6] 创新改革举措 - 重点启动5项改革,包括横向科研项目转为纵向项目、建立“实验室+省属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简化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经费500万元以下)管理流程等 [7][42] 具体改革任务摘要 - 采取“先投后股”形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财政资金先期以项目形式支持,待企业稳定发展后转为股权 [8][9] - 运用“先使用后付费”盘活存量专利,采取“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等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创新门槛 [10][11] - 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转化前不登记资产价值,转化后作价投资形成的股权退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 [13][14] - 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联合研发机构,实行“双管理、双首席、双签字、双导师”模式 [15][16] - 强化技术经理人奖励激励,给予股权激励并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方面予以奖励 [19][20] - 支持企业选聘“科技副总”,按照“合同约定”给付报酬,与派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 [23][24] - 建立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对完成满2年且无正当理由未转化的成果,单位可自行推动转化 [27][28] - 鼓励耐心资本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6][37] - 简化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管理流程,对科研诚信良好单位承担的500万元以下项目,可用决算报表替代审计报告 [42]
11家洪山区科创企业获得武创“星火种苗”专项基金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1-05 11:21
活动概况 - 武创星火种苗基金投资路演荟在洪山创新策源地成功举办,聚焦洪山区“拨改投”项目,通过市区协同支持早期项目发展 [1] - 活动采用“路演+答辩+投决”一站式对接机制,为科创种苗企业开辟高效融资通道 [1] 项目与领域 - 14家洪山区本土企业参与路演,业务覆盖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和生物技术、数字经济和光电子信息三大核心领域 [3] - 参与企业包括武汉瓷电传感、喻能低碳、生材智造、云舟智维等 [3] 对接机制与成果 - 活动创新采用“即时交流、即时研判、即时决策”机制,大幅压缩沟通周期,显著提升资本与项目对接效率 [3] - 经投决委员综合研判,14家企业中有11家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下一阶段投资洽谈环节 [3] 发展战略与生态构建 - 洪山资本锚定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目标,以系统性举措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先投后股”专项科技资金效能,不断扩容百亿级早期基金群 [3] - 积极探索“投担贷联动”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债权”一体化融资解决方案 [3] - 通过广泛链接外部优质资源,构建多元化金融支撑体系,全方位护航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3]
上海宝山晒“十四五”转型答卷,勾勒“一核两翼”未来蓝图
国际金融报· 2025-10-23 19:37
经济发展成果 -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600亿元,年均增长5.7% [3] -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400亿元,工业投资占比提升至20% [3] - 商品销售总额突破40000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长6.1% [3] 科技创新进展 - 研发投入强度达4.69%,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20.3% [3] - 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36家,与多所高校共建大学科技园 [4] - 各大学科技园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300项,落地企业近1000家 [4] - 深化推动"先投后股"、创新联合体等国家级创新改革试点任务 [4] 产业体系构建 - 打造高端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钢铁平台交易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二,创建上海钢铁领域平台经济示范区 [5] - 邮轮靠泊艘次和旅客出入境接待人次分别占全国运营量的51%和70% [5] - 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千亿,推出国内首个碳足迹量化工业软件 [5] 未来产业布局 - 瞄准具身智能、固态电池、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加速布局 [6] - 率先建立区招商服务一体化中心,制定"科创30条"等惠企政策 [6] - 创新推出"桩基先行""拿地即开工"等改革举措提升企业满意度 [6] 城市空间转型 - 推动吴淞、南大、滨江"三箭齐发"进行城市更新 [7] - 高铁宝山站站城融合项目开工建设,吴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全面推进 [7] - 南大智慧城推进整体开发,双子塔楼、科创之门等拔地而起 [7] - 滨江邮轮旅游带功能完善,6公里长江岸线贯通开放 [7]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活力宝山 科创新城"为发展主线,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发展格局 [9] - "一核"指以大吴淞地区为核心的重点区域,突出辐射带动作用 [9] - "两翼"包括东部"滨江产业带"和西部"科创集聚带" [10] - 目标到2030年建设成为科创引领、战新集聚的国际大都市主城区 [10]
习近平: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17 09:3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导向 - 文章强调制定全国统一的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清单 明确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 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 [2][3] - 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补贴政策体系 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对违规行为查实后严肃处理 [2][3] - 引导各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完善高质量考核体系 把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纳入考核指标 [3] 招商引资模式变革 - 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自2024年8月起施行 明确规定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和差异化财政补贴 [4]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月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5] - 国家发改委2025年7月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 强调防止同质化竞争和挤出效应 [6] 地方实践与创新模式 - 广东省2025年1月发布《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将吸引投资基金纳入招商引资绩效评价 [7] - 并购招商作为最新打法正在兴起 多地国资组建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确定性招商 [9] - 先投后股模式成为财政资金创新支持方式 通过科技期权式支持构建资金循环使用长效机制 [10] 产业投资方向调整 -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需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要求 避免投资结构性矛盾产业 在新兴领域防止盲目跟风 [6] - 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 在前沿科技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形成资金合力 [6] - 各地招商引资重心由招引外部项目转向培育当地内生产业 根据产业禀赋差异化发展而非扎堆热门赛道 [8]
西安都市圈:纵深推进产业一体化
经济日报· 2025-08-28 06:18
西安都市圈经济规模 - 2024年西安都市圈生产总值占陕西省比重达46.9% [1] 交通基础设施 - 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初步形成 地铁运营线路共11条 总里程403公里 2024年线网日均客运强度达1.22万人次/公里 [2] - 公路总里程达13474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5公里 [2]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运营国际客运航线49条 通达23个国家42个城市 国际全货运航线13条 通达11个国家12个城市 [3] - 铁路市域网总里程601公里 高铁运营里程224公里 西十 西康 西延高铁及西安东站项目建成后高铁里程将达374公里 [3] - 中欧班列(长安号)18条干线覆盖欧亚 2024年开行4985列 截至7月4日已超3000列 [3] 产业创新模式 - 秦创原飞地模式实现"研发在西安 生产在铜川"协同格局 铜川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超高精度光声光谱气体检测仪填补国内空白 [4] - 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AI及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假体 构建"研发—转化—产业"全链条创新路径 [4][5] - 宝鸡市推进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建设 榆林市建设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咸阳市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5][6] - 西安都市圈培育新能源汽车 电子信息 先进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6] 公共服务一体化 -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投用 8所医院组建14个专科联盟 医联体辐射渭南34家 咸阳18家医疗卫生机构 [7] - 西安 咸阳 渭南 杨凌示范区签订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协议 统一实施区域污染管控措施 [8] -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平台统一管理 [9] - 秦创原人才大市场"西安—咸阳一体化"招聘会2024年举办11场 服务企业952家 提供岗位2.8万余个 [9] - 建立跨区域工伤委托调查机制 推进西咸一体化 西渭融合等区域教育合作计划 [10]
“反内卷”背景下,各地招商引资有了新打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5 17:15
招商引资政策规范化 - 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自2023年8月起施行,明确禁止无依据的税收优惠、财政奖励及要素获取差异化政策 [1] - 中央改革文件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广西等地已废止原有激励办法 [1] - 多地裁撤传统招商办,转为成立具有招商职能的产业平台公司 [1] 基金招商模式转型 - "税收优惠"式招商受限后,"基金招商"兴起,但出现同质化投资和形式主义问题 [2] - 2025年国办1号文首次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限制返投要求 [2] - 2025年Q2国资LP认缴金额达2317.2亿元,占LP总出资规模的54.26% [3] 财政资金创新工具 - "先投后股"模式通过研发资助转股权机制提升财政资金效率,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4] - 该模式区别于传统补贴和引导基金,采用"科技期权"式设计,匹配初创企业研发节奏 [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发改委拟出台政策禁止政府投资基金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取消返投比例 [5] - 中央会议强调产业布局需避免盲目跟风,点名人工智能、算力等过热领域 [5] - 中央财经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要求规范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5][8] 地方实践与模式创新 - 广东2025年政策将基金投资本地项目纳入招商绩效评价,强调内生产业培育 [6] - 并购招商成为新趋势,华东国资通过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产业补链 [8]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将于8月在北京举办,聚焦行业规范化发展 [10][14] - 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及专项榜单评选同步启动,推动行业交流 [14]
依托“认股权” 天津在全国率先探索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
证券日报网· 2025-07-16 11:54
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策 - 天津滨海高新区出台《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探索"认股权"模式,制度化开展"先研后股""先投后股"创新支持项目 [1] - 政策亮点包括构建"先研后股"制度体系,打通科技创新中间链条,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研发并转换为股权,实现市场化退出 [1] - 政策对单个科技项目支持不超过500万元,重大创新项目不超过5000万元,满足种子期到Pre-A轮前的资金需求 [2] - 政策创新财政资金运作模式,从单向补贴转变为可循环资本,建立三层评审机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2] 投融资生态建设 - 政策旨在解决早期资本"看不好、不敢投"问题,重点支持硬科技领域,培育耐心资本 [2] - 政策资金将与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形成衔接,构建多层次投融资生态 [2] - 天津OTC将提供认股权协议签约、登记、托管等配套服务,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3] 服务创新与未来发展 - 天津OTC计划探索"金融机构+认股权""园区服务+认股权"等新服务场景 [3] - 将构建认股权登记托管、估值流转等全流程服务体系,助力科技金融发展 [3] - 天津OTC将协同高新区开展首批项目立项征集工作,支持科研项目高质量发展 [3]
招商引资新打法:“先投后股”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3 16:53
财政资金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 2023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近1.2万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比超过66% [2] - 传统补贴资金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资金使用效率低、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等问题 [2] - 基金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可破解传统补贴机制局限,但在"投早投小"募资难、支持持续性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2] 补贴资金的类型与不足 - 补贴资金主要分为事前补贴、事后补贴和奖励补贴三种形式 [4] - 事前补贴要求严格按计划执行资金使用,灵活性不足 [8] - "撒胡椒面"式补贴导致资金分散,216个项目中有182个仅获48万元资助 [10] - 97%的中小企业获得补贴不超过12万元,而大型企业可获得更高支持 [11] - 补贴资金缺乏长期支持与赋能,难以为项目提供持续资源 [14] 基金投资的优势与局限 - 基金投资可灵活调配资金,形成放大效应,并提供后续赋能支持 [16] - 2024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5%至5.7万亿元,财政压力显著 [17] - 2024年新设早期基金95只,总认缴规模181亿元,远低于PE/VC基金的3886只和14万亿元规模 [17] - 仅60%机构建立尽职免责机制,77%认为现有制度未获政府部门充分认可 [18] - 社会资本参与度低,早期基金设立困难,政府出资比例高达70%-80% [20] "先投后股"模式特点 - 分为"先投"和"后股"两阶段,财政资金先支持后转股 [22] - 资金可循环使用,形成"滚动投入、动态循环"机制 [22] - 支持约束少,对初创企业更包容,体现耐心资本导向 [23] - 支持周期长,优于早期基金8~10年的固定存续期 [23] - 支持阶段早,可覆盖种子阶段和概念验证阶段项目 [24] "先投后股"实践与建议 - 操作流程分为立项、实施与股权管理三阶段 [26] - 西安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设立资金池,纳入年度预算管理 [27] - 建议将现有补贴资金作为试点资金来源,不额外拨付资金 [37] - 先投阶段由科技部门负责,后股阶段由创投机构管理 [38][39] - 设置收益分配机制,允许管理公司和创始团队分享收益 [40][42] - 建立接续投资机制,提高科转基金自我造血能力 [43]
“先投后股” 、革新奖补……财政资金真金白银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5:28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 - 2024年1~4月全国科学技术支出2953亿元,同比增长3.9% [1] - 山东省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7.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倍以上,支持300多个项目 [4] - 重庆市三年来累计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近610项,安排财政资金超10亿元,带动企业投入50亿元,突破关键技术304项 [9] 创新财政支持模式 - 山东脉和增材制造获"先投后股"500万元支持,2024年销售收入4804万元同比增长100%,近三年复合增长率2688.29% [3][4] - 2024年山东省投入3.4亿元支持1000余家"三高一核心"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 [4] - 2025年山东将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分为财政直补和先投后股两类,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 [4] 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 国测时栅研发"以时间测量空间"技术,产品精度达±0.06角秒,2023-2024年获财政资金3992万元 [5][8] - 金凤实验室多重免疫荧光扫描系统检测效率提升90%、精度提升50%,价格仅进口设备50%,已获20余台订单预计年产值超2000万元 [12][13] - 金凤实验室3年内诞生国内首台病理组织智慧取材系统等多项首创成果,"十四五"期间市区财政投入10亿元 [12][13] 财政资金使用机制创新 - 重庆市2025年改革奖补方式,单个重大项目资助可达1000万-3000万元,通过任务书明确资金使用和绩效目标 [9] - 山东省"先投后股"模式将补助转为股权,按企业发展阶段分类投资 [4] - 重庆市财政资金70%以上支持企业主导的产业类科研项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