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锭剂
搜索文档
片仔癀暴跌60%,茅台逆势增长8%!双子星为何走向两极?
搜狐财经· 2025-11-20 20:32
曾经并肩站上高端消费神坛的"药茅"片仔癀与"酒茅"茅台,如今正经历冰火两重天。 另一边是茅台的"韧性依旧":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稳步增长,品牌护城河持续筑牢,即便价格回调仍稳坐行业龙头。 同样面临消费市场变革,为何曾经的"双子星"走向两极?这场分化背后,是神话破灭还是理性回归? 一、片仔癀:从"药茅"到"跌茅",神话为何崩塌? 2. 价格体系崩塌,存货堆积成山 作为核心产品的片仔癀锭剂,价格崩塌成为危机的直观写照。2021年被炒至1600元/粒的"天价神药",如今二级市场回收价仅400-500元/粒,电商平台自营 售价低至599元/粒,甚至低于760元的官方指导价,出现明显"价格倒挂"。 分区域数据更能反映市场的萎缩态势:除华南地区(+7.28%)、西北地区(+3.95%)外,其余地区营收均大幅下滑。 价格暴跌背后是需求的急剧萎缩,有零售商透露:"现在一个月可能也卖不了几颗,消费者对高价片仔癀已经不买账了。" 需求疲软直接导致存货激增,截至2025年9月末,片仔癀存货余额达到61.6亿元的历史高位,较2022年末的27亿元增幅超一倍,产品滞销问题严峻。 四年时间,片仔癀的A股神话近乎归零,多重危机叠加让其难以招 ...
当“药中茅台”光环褪色,片仔癀能否治好“单品依赖症”?
犀牛财经· 2025-11-19 19:34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收入仅3.2亿元,同比下滑23.82%,占总收入比重不足6%;以安宫牛 黄丸为主的心脑血管用药,收入则暴跌71.04%,毛利率降至8.94%。 为转嫁成本压力,片仔癀在2023年5月将锭剂零售价从590元/粒,提至760元/粒,涨幅达28.8%,但提价 幅度依然无法覆盖成本升幅。而且,消费端对高价产品的承接力已逼近极限,在经济增速放缓、理性消 费主导的背景下,片仔癀作为高端礼品和"保健奢侈品"的需求锐减。 2024年底,黄牛回收价跌至500元/粒,不仅与4年前品被黄牛炒至1500元/粒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甚至 已低于官方指导价,渠道库存积压严重。这一点,从片仔癀应收账款增速连续多个季度高于营收增速中 就可见一斑。 如今其官方指导价760元的锭剂,在零售渠道实际售价已降至650元左右,临期产品甚至低至350元,提 价策略彻底失效。 如果说提价策略的失效只是表象,那么"单品依赖症"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近年来,片仔癀确实做了多 元化尝试,比如拓展化妆品、医药流通、心脑血管用药等业务,但收效甚微。 2025年10月,曾经市值逼近3000亿元的"药中茅台"片仔癀,交出了一份令市场失望的 ...
4年跌去1800亿!“药中茅台”跌落神坛的市场沉思
新浪财经· 2025-11-14 10:36
曾被誉为"药中茅台"的 片仔癀 锭剂,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市场降温。 数年前,这粒承载着"国家级绝密配方"光环的药丸,在市场狂热追捧下身价飙升至1600元/粒,堪比 黄 金 。然而短短几年间,在一些电商平台的实际售价已低至590元一粒,较官方指导价(760元)跌幅超 22%。 片仔癀锭剂是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出品的中成药,据公开资料,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 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 种炎症。 市场遇冷,在公司报表上也有所呈现。片仔癀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实现营收20.64亿元,同比下 降26.28%,实现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2%,这是该公司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 润"双降"的最差季报。今年前三季度,片仔癀营收为74.42亿元,同比下滑1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滑20.74%。 在资本市场,片仔癀股价也表现不佳。11月11日A股收盘,片仔癀股票报179.87元/股,总市值1085亿, 较2021年7月的历史最高值蒸发约1800亿元,当时股价为491.88元/股。 这场 ...
从2000元到600元,片仔癀降价背后
齐鲁晚报· 2025-11-11 18: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 [5]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64亿元,同比下降26.28%,归母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2% [6] - 公司存货金额增至61.6亿元,较年初增长24.02%,较去年同期增长34.9% [6] - 公司总市值截至10月27日为1070.83亿元,较2021年高点蒸发超六成 [6] 业务板块分析 - 医药制造业务前三季度收入40.16亿元,同比下降约13% [6] - 医药流通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 [6] - 化妆品业务前三季度收入4.0亿元,同比下降23.82% [6] - 核心产品肝病用药片仔癀系列前三季度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 [6] 产品市场状况 - 3g/粒装片仔癀锭剂在济南药店出现价格倒挂,优惠后价格低至719元/粒,低于760元/粒的官方零售价 [2][3] - 多数药店月均销量不到5粒,部分门店月均销量仅两三粒,部分药店采取按需进货的低库存策略 [2][3] - 线上电商平台售价更低,淘宝百亿补贴后价格低至575元/粒,京东平台最低售价588.6元/粒 [4] - 该药品零售价自1999年以来已涨价21次,2023年5月逆势提价至760元/粒 [7] 行业与成本背景 - 关键原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的35万元/公斤升至2025年10月的180万元/公斤,涨幅超过400% [7] - 另一关键原料天然麝香价格近几年来涨幅也已超过200% [7] - 原料成本持续处于历史高位,与成品价格下跌形成价格倒挂,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7][8] 市场趋势与挑战 - 产品临床价值支撑不足,存在适应证扩大化倾向,制约其在专业医疗市场的拓展 [8] - 消费趋于理性,产品的社交属性与礼品价值快速减弱,导致产品吸引力下降 [8] - 公司正面临从营销驱动向价值回归的结构性调整,需强化临床价值并巩固专业市场 [8]
老登们全崩了
投资界· 2025-11-09 15:47
市场分化与投资代际差异 - 上证指数挑战4000点但市场高度分化,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高端消费板块长期低迷,资金未从科技股回流传统消费股[4] - 年轻投资者(小登)倾向于投资新兴产业个股,不惜追逐几百倍市盈率,中老年投资者(老登)则坚守传统消费领域,投资偏好存在显著代际差异[5] - 五粮液利空出尽后白酒板块逆势大涨,八马茶业港股上市首日涨幅达86.7%,显示部分投资者仍在传统消费板块博弈反弹机会[5] 白酒行业 - 2025年前三季度白酒行业18家上市公司营收总额3176.58亿元,同比下降5.84%,净利润总额1226.90亿元,同比下降6.88%[8]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大幅下滑18.42%,净利润降幅扩大至22.03%,扭转2024年同期增长局面,行业表现显著恶化[8]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降至0.56%,净利润增速仅0.48%,创近年来最低水平,而2024年同期增速分别为15.29%和13.23%[9] - 飞天茅台价格跌破1700元心理关口,双节期间行业动销同比下滑约20%,库存高企且价格倒挂现象覆盖半数企业[10] - 直销平台和电商布局冲击传统经销商体系,APP抢购模式提升散户定价权,经销商为回笼资金降价抛售,渠道合作机制分崩离析[11] 茶叶行业 - 八马茶业港股上市成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公开发售获超2680倍超额认购,上市首日股价大涨86.7%,市值逼近80亿港元[13] - 公司募集资金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品牌升级、数字化建设及行业并购,但加盟商体系出现小幅收缩,业绩增速明显放缓[13] - 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1.0%,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高端茶业务依赖礼品市场及政商人情往来[14] - 高端茶叶店经营模式注重隐秘的第三空间,茶叶价格取决于人脉关系而非产品本身,小罐茶尝试标准化消费模式但效果待验证[15] 中药行业 - 片仔癀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为2006年以来首次三季报双降[17] - 片仔癀锭剂市场价从2021年每粒1600元天价跌至600元以下,回收价仅530元左右,较巅峰时期跌幅超六成,股价距2021年高点同样跌去六成[19] - 产品稀缺性和金融属性被炒作,但与茅台组合的高端社交财富密码随政商环境变化而失效,礼品价格下行压力显著[20] 商业模式与社会变迁 - 传统高端消费品的价值依赖信息差和资源差,但该模式难以为继,酒局文化式微削弱其社交货币功能[11] - 礼品价值取决于利益分配能力,蛋糕变小背景下高端礼品价格仅能向下调整,年轻消费者转向盲盒潮玩、科技股等新领域[21] - 既得利益群体固守传统财富符号,年轻一代寻求新规则下的财富游戏,代际价值观差异加剧投资市场分化[23]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8 11:50
文章核心观点 - 以白酒、高端茶叶和片仔癀为代表的“传统高端消费”板块正面临严峻挑战,其依赖“信息差和资源差”的商业模式及作为“社交货币”的价值正在衰减 [4][13][26] - 市场出现高度分化,年轻投资者倾向于追逐科技股等新兴产业,而中老年投资者则坚守传统消费板块,反映了代际在生存环境、话语体系和价值判断上的割裂 [4][28] - 传统高端消费品的价格支撑逻辑(如政商人情往来、资源分配)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难以为继,导致行业整体业绩下滑、价格倒挂和库存高企 [11][13][26] 白酒行业 - 2025年前三季度白酒板块18家上市公司营收总额3176.58亿元,同比下降5.84%,净利润总额1226.90亿元,同比下降6.88% [7] - 第三季度单季表现更差,营收总额同比大幅下滑18.42%,净利润总额降幅扩大至22.03% [7] - 行业龙头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降至0.56%,净利润增速仅0.48%,创近年新低,而2024年同期增速分别为15.29%和13.23% [10] - 飞天茅台市场价格在消费旺季期间跌破1700元大关,双节期间行业动销同比下滑约20%,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现象覆盖半数企业 [10][11] - 酒企加强直销和电商布局冲击传统经销商体系,导致“厂强商弱”的合作机制分崩离析 [11][13] 茶叶行业 - 八马茶业登陆港股,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大幅上涨86.7%,市值逼近80亿港元,公开发售获得超过2680倍超额认购 [15] - 八马茶业业绩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1.0%,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加盟商体系出现小幅收缩 [17] - 高端茶业务高度依赖高端礼盒市场及政商人情往来,其价值往往不取决于茶叶本身,而是背后的隐秘“第三空间”与人脉关系 [17][18] - 小罐茶尝试将茶作为标准化消费品进行量产和公开渠道销售,商业模式与传统高端茶企有所不同 [20] 片仔癀(中医神药)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为2006年以来首次三季报双降 [22] - 片仔癀锭剂市场价大幅跳水,电商平台跌破600元/粒,回收价仅530元左右,较2021年每粒1600元的天价跌幅超过六成 [25] - 公司股价距2021年历史高点同样跌去六成,约1800亿社会财富蒸发 [25] - 其价值曾被炒作源于稀缺性、金融属性及“茅台+片仔癀”的社交组合,但本质仍是一款针对部分肝病的中药 [25]
片仔癀的“中年危机”,同仁堂也有
新浪财经· 2025-11-07 16:01
核心观点 - 片仔癀和同仁堂作为中药行业龙头企业,正面临核心产品价格下跌、业绩下滑、品牌老化和增长乏力等多重挑战,反映出传统中药老字号在行业结构性调整中的转型阵痛 [2][3] 片仔癀业绩与市场表现 - 片仔癀锭剂价格从2021年黄牛炒至1600元/粒的高点,跌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650元/粒,已跌破760元的官方指导价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跌超50%,为近十年来最差季报 [2] 同仁堂业绩与市场表现 - 同仁堂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第三季度单季利润降幅逼近30% [2] - 公司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等陷入销量增长困境 [2] 同仁堂核心产品面临的挑战 - 安宫牛黄丸等经典名方因早年公布配方,导致广誉远、宛西制药、九芝堂等多厂家可生产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4] - 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将安宫牛黄丸统筹支付范围收窄为"急诊或住院患者",且明确对含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的"双天然"产品不予支付,直接抑制医保渠道消费需求 [5] - 市场对安宫牛黄丸的认知回归理性,其作为"预防中风神药"的过度营销所催生的囤货和投资泡沫破裂,二手回收价格从千元以上跌至数百元 [5]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4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2.86%,主因市场环境影响导致销售减少 [6] 品牌与市场脱节问题 - 消费需求代际更替,3亿Z世代将中药消费推向"健康管理"新场景,追求便捷化、时尚化产品形态,而同仁堂仍将安宫牛黄丸定位于"中风急救",未能延伸至健康预防等年轻化场景 [8][9] - 中老年核心客群开始注重"循证依据",但安宫牛黄丸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不足,仅靠"百年传承"说辞难以维持信任 [10] - 市场上存在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等多个品牌主体,股权和实控人差异明显(北京为北京市国资委控股的国企,南京为青岛市国资委控股的国企,天津为自然人张彦森控制的民企),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 [10][11] - 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因广泛授权贴牌生产,2023年因误导消费者被罚款100万元,进一步损害品牌公信力 [11] - 北京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的品牌纠纷持续多年,2024年北京同仁堂通过取得天津同仁堂60%股份控制权暂缓纷争 [11] 研发投入与创新不足 - 中药行业研发投入普遍偏低,2024年70家中药企业平均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为2.96%,远低于化学制药企业的10.93% [13] - 同仁堂近三年研发费用在2.1亿-2.8亿元,仅占营收的1.5%-2%,研发方向多集中于传统品种工艺改进,如复方小活络丸等,创新药布局薄弱 [13] - 2024年研发项目显示,复方小活络丸等临床研究投入2314.68万元,但占营收比例仅0.12% [14] 第二增长曲线探索 - 云南白药通过跨界推出牙膏等产品,实现从"药品"到"大健康"的赛道跨越,年销量超50亿元,占据国内牙膏市场近20%份额,为行业树立标杆 [15] - 同仁堂尝试跨界如壮骨药酒等产品,但2023年仅披露一个酒类研发项目(国公酒药效学研究),投入675万元,且京东售价24元/瓶的品牌定位模糊,未能形成强关联特性 [15][16][17] - 公司营收仍以医药工业(如安宫牛黄丸)和医药商业板块为主,其他业务规模未达单独披露标准,缺乏新增长点 [18]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投中网· 2025-11-07 14:46
白酒行业 - 白酒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总额3176.58亿元,同比下降5.84%,净利润总额1226.90亿元,同比下降6.88% [1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大幅下滑18.42%,净利润降幅扩大至22.03%,扭转了2024年同期增长的局面 [11] - 行业面临动销同比下滑约20%、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市场价低于出厂价的现象已覆盖半数企业 [16]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降至0.56%,净利润增速仅剩0.48%,创下近年来最低增速 [12] - 飞天茅台价格首次跌破2000元心理关口,目前已跌破1700元大关,渠道预期混乱 [14][15][16] - 五粮液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09.45亿元,同比下降10.26%,净利润215.11亿元,同比下降13.72% [12] - 酒鬼酒前三季度净利润为-0.10亿元,同比下降117.36%,是板块内唯一亏损企业 [12] 茶叶行业 - 八马茶业登陆港股,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涨86.7%,市值逼近80亿港元,公开发售获得超过2680倍超额认购 [18] - 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品牌升级、数字化建设及潜在行业并购 [18] - 八马茶业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1.0%,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19] - 高端茶业务高度依赖高端礼盒市场,加盟商体系出现小幅收缩 [19] - 高端茶叶店实际经营的是"第三空间"与政商人情往来业务,茶叶价格取决于人脉关系而非茶叶本身 [20] - 小罐茶尝试将茶视为标准化消费品,脱离传统商业模式 [22] 片仔癀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 [23] - 这是公司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三季报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 [23] - 片仔癀锭剂市场价从2021年每粒1600元的高点跌至目前600元以下,回收价仅530元左右,较巅峰时期跌幅超过六成 [26] - 股价距离2021年历史高点跌去六成,约1800亿市值蒸发 [27] 行业共性分析 - 传统高端消费品牌(白酒、茶叶、片仔癀)普遍面临业绩下滑和价格下跌的压力 [7][23][28] - 这些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使用价值,更与背后的政商关系、资源分配机制密切相关 [16][20][27] -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依靠信息差和资源差的传统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16][28][30] - 年轻投资者更倾向于投向新兴产业,而中老年投资者仍坚守传统消费板块 [8][9]
中老年投资者们的社交货币玩不转了
新浪财经· 2025-11-07 11:05
白酒行业 - 2025年前三季度白酒板块18家上市公司营收总额3176.58亿元,同比下降5.84%,净利润总额1226.90亿元,同比下降6.88% [4][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大幅下滑18.42%,净利润总额降幅扩大至22.03%,扭转了2024年同期行业整体仍保持增长的局面 [5]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降至0.56%,净利润增速仅剩0.48%,创下近年最低增速,而2024年第三季度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29%和13.23% [7] - 飞天茅台价格在今年上半年首次跌破2000元心理关口,目前已跌破1700元大关,发生在国庆、中秋消费旺季期间 [8] - 今年双节期间白酒行业动销同比下滑约20%,传统消费旺季未能扭转颓势,同时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现象已覆盖半数企业 [9] - 酒企大力布局直销和电商平台冲击传统经销商体系,APP抢购模式导致"散户"定价权提升,部分经销商为回笼资金降价抛售 [9] 茶叶行业 - 八马茶业登陆港股成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大幅上涨86.7%,市值逼近80亿港元,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过2680倍的超额认购 [10] - 八马茶业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1.0%,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加盟商体系在上半年出现小幅收缩 [11] - 高端茶业务高度依赖高端礼盒市场,加盟商实际经营的是隐秘的"第三空间"与政商人情往来业务 [11][12] - 小罐茶尝试将茶视为标准化的消费品,脱离八马茶业所代表的传统商业模式,但其商业故事能否讲通仍有待时间验证 [14] 中药行业 - 片仔癀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为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为公司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三季报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 [15][16] - 片仔癀锭剂市场价大幅跳水,在部分电商平台跌破600元,回收市场今年新货的回收价约530元,较2021年每粒1600元的天价跌幅超过六成 [19] - 片仔癀股价距离2021年历史高点跌去六成,约1800亿社会财富蒸发 [20] 市场分化与投资者行为 - 上证指数挑战4000点但市场高度分化,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高端消费板块处于长期趴窝状态,市场资金未从科技股向传统消费股回流 [1] - 年轻投资者将希望寄托于新兴产业,不惜将代表个股炒到几百倍市盈率,而中老年投资者仍坚守传统消费板块 [3] - 五粮液在10月31日历史级别利空爆出后,白酒板块反而逆势大涨,呈现利空出尽就是利好的市场情绪 [1]
片仔癀、安宫牛黄丸量价齐跌,高价中药消费逻辑生变
搜狐财经· 2025-11-06 18:17
高价中成药市场遇冷 - 片仔癀与安宫牛黄丸两大高价中成药产品出现销量与终端售价双双回落的局面 [1][3] - 片仔癀2025年上半年实体药店销售额为7.78亿元,同比下滑7.66%,销量仅为107.66万粒,降幅约40% [6] - 安宫牛黄丸2024年实体药店销售额降至42.56亿元,同比下降17.24%,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19.14亿元,同比减少16.08% [6] - 片仔癀锭剂在电商平台售价为588.60-649.00元/粒,均低于官方指导价760.00元/粒,出现价格“倒挂” [4] - 价格与销量回落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结构变化(非刚性需求减少)和医保政策收紧(含天然麝香、牛黄的产品医保不予支付) [5] 抗衰老与滋补类产品需求增长 - 在人口老龄化刚性需求支撑下,抗衰老和滋补类中药及大健康产品市场正迅速增长 [1][10] - 阿胶2024年实体药店销售额49.59亿元,同比增长16.48%,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22.4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8.27% [11] - 东阿阿胶男士滋补品类“皇家围场1619”2025年1-9月实现高速增长,新品“壮本”肉苁蓉原浆销售亦有较快增幅 [14] - 云南白药植物补益类气血康口服液上半年收入达2.02亿元,同比增长116.2%,并已开展补益类新品附杞固本膏的Ⅲ期临床 [14] 行业结构性转变 - 高价中药市场需求端发生结构性转变,从依赖社交、礼品属性转向以抗衰老、银发滋补等真实需求为主 [1][10][14] -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人均预期寿命79.0岁,银发经济崛起 [10] - 市场分化态势持续,单纯依赖稀缺性、投资属性的产品回落明显,而定位于抗衰老、滋补需求的产品增速较快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