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片仔癀锭剂
icon
搜索文档
“药茅”神话破灭:片仔癀市值蒸发1700亿,消费理性倒逼“奢侈品”回归药品本质
新浪证券· 2025-05-14 12:54
片仔癀资本神话的崛起与现状 - 公司营收增速创近十年最低值,2024年市值较巅峰期蒸发逾1700亿元 [1] - 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价格从2003年125元/粒飙升至2023年760元/粒,黄牛价曾达1600元/粒 [1] - 2021年市值突破3000亿元,市盈率最高突破160倍,2016-2021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24% [1] - 公司产品被赋予"商务礼品+投资品"双属性,与茅台共同成为高端社交场景硬通货 [1] 泡沫破裂与价值重估 - 2024年全年营收增速骤降至7.25%,Q4及Q1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2] - 股价较峰值腰斩,黄牛回收价暴跌至500元/粒,临期产品跌破350元/粒 [2] - 实际用于疾病治疗的需求占比从15%提升至30%,反映礼品需求退潮 [2] - 核心原料天然牛黄价格三年暴涨154%至165万元/公斤,麝香十年涨幅超300% [2] - 2023年提价28.8%后医药制造板块毛利率仍下降2.93%,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47% [2] 转型与挑战 - 公司投入11项肝癌临床试验,新增2个中药1.1类新药管线 [3] - 近五年研发费用率始终低于2%,2024年日化板块营收7.52亿元仅占总收入7% [3] - 核心产品适应症仍局限于"热毒血瘀",治疗成本效益比遭临床质疑 [3]
被遗忘的“药茅”
雪球· 2025-05-11 15:01
核心观点 - 片仔癀2024年业绩增速显著放缓,营收增速7.25%创近十年新低,且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 - 公司过去依赖"稀缺性+资本炒作"的商业模式失效,与茅台类似的礼品/投资属性褪色导致价格体系崩塌[14][15] - 原材料成本飙升叠加消费降级,公司面临毛利率压力与增长瓶颈,市值较2021年峰值蒸发约1700亿元[15][16] - 公司正尝试通过临床研究回归药品本质,并布局创新药与日化业务寻求突破,但短期成效有限[19][20][21] 药中茅台发展历程 - 片仔癀锭剂源自明朝御医秘方,拥有国家级保密配方资质,原料含天然麝香/牛黄等稀缺材料[7] - 通过持续提价策略塑造高端形象:2000年内销价93元/粒→2023年760元/粒,累计提价超700%[8] - 2021年市值达3000亿元峰值,相当于其他品牌中药市值总和,黄牛价一度炒至1600元/粒[4][12] - 与茅台形成消费捆绑,"茅台+片仔癀"组合成为高端社交货币,两者市盈率均突破160倍[11][14] 当前困境分析 - 消费降级导致价格体系崩溃:片仔癀黄牛价从1600元跌至500元,临期产品仅350元[15] - 原材料成本压力剧增:天然牛黄价格从65万/公斤(2023)飙升至165万/公斤(2025),麝香价格十年涨3倍[15] - 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107.87亿元(+7.25%)、净利润29.77亿元(+6.42%),增速较历史20%+大幅放缓[16] - 2024Q4营收23.2亿元(-5.7%),2024Q1营收31.42亿元(-0.92%),出现罕见连续季度下滑[16] 转型突破举措 药品属性强化 - 开展11项临床研究(含肝癌治疗/术后防复发等),新增23项药理研究及23篇论文[19] - 2017年启动的肝癌临床试验显示延长生存期趋势,但中药保密配方可能增加临床不确定性[19] 创新药布局 - 新增2个中药1.1类新药,温胆片进入Ⅲ期临床,肠激安胶囊即将进入Ⅲ期临床[20] - 化药PZH2107完成Ⅰ期临床,PZH2108启动Ⅱa期,但研发费用占比仅2%,经验匮乏[20] 日化业务拓展 - "片仔癀"+"皇后"品牌覆盖护肤/洗护品类,2024年日化营收7.52亿元(占总营收7%)[21] - 较2020年后持续下滑,距离10亿元目标差距明显,渠道创新亟待突破[21]
片仔癀 VS 云南白药
雪球· 2025-05-10 11:18
核心观点 - 中药行业两大龙头企业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在2025年一季度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经营策略和财务表现 [2] - 片仔癀通过提价和成本控制实现利润增长,同时拓展美妆和海外市场 [3] - 云南白药依靠工业板块高毛利和AI转型推动利润大幅提升,但面临应收账款压力 [4] - 两家公司在分红政策上差异显著,片仔癀分红率低而云南白药分红慷慨 [6] 赚钱能力 - 片仔癀一季度营收31.42亿元同比下滑0.92%,但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2.59%,毛利率从47%降至45% [2] - 片仔癀销售费用削减38%,每100元销售额净赚32元,同比增加0.8元 [2] - 云南白药营收108.41亿元同比增长0.62%,净利润19.35亿元同比暴涨13.67% [2] - 云南白药工业毛利率达68.34%,工业收入同比增长7.63%,销售费用下降13.23% [2] 业务结构 - 片仔癀核心肝病用药面临牛黄成本上涨154%的压力,单粒药成本达210元但售价提至760元 [3] - 片仔癀化妆品业务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41%,复购率38%,新增32家国药堂和220名名医 [3] - 片仔癀东南亚销量增长35%,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3] - 云南白药工业板块收入44.70亿元同比增长7.63%,商业板块收入63.71亿元但毛利率仅6.21% [4] - 云南白药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数字员工"白小柒"和"重小楼" [4] 现金流与风险 - 片仔癀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16亿元同比暴涨72.33%,收现30.4亿元并延长供应商账期 [5] - 片仔癀牛黄库存可满足至2030年需求 [5] - 云南白药经营性净现金流7.14亿元同比增长35.39%,但应收账款高达109.24亿元同比增长10.08% [5] 分红与估值 - 片仔癀摊薄每股收益1.66元但股息率不足1% [6] - 云南白药基本每股收益1.08元,股息率约4%,分红率达90.09% [6] 公司定位 - 片仔癀定位高端市场,依靠稀缺原料和品牌溢价,研发费用占比仅2.5% [7] - 云南白药定位规模效应,通过日化和AI转型实现增长,但商业板块利润较薄 [7]
中药股集体业绩“爆雷” 片仔癀、同仁堂等未能幸免 到底咋回事?
犀牛财经· 2025-05-09 15:08
片仔癀2024年业绩分析 - 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跌26.07%,创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 [2]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速7.25%,为10年新低 [2] - 肝病用药直接材料成本占比96.52%,心脑血管用药直接材料成本占比96.30% [4] - 2023年产品提价28.8%,但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进一步下滑至7.25%和6.42% [4] - 化妆品业务2024年营收7.5亿元,增速6.41%,占总营收6.9% [7] 中药行业整体困境 - 众生药业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661%,亏损4.48亿元 [7] - 太极集团净利润同比下滑910%,亏损5.18亿元 [7] - 信邦制药净利润同比下滑285%,亏损7520万元 [7] - 同仁堂净利润同比下滑37%,回落至1.76亿元 [7] 中药行业困境原因 - 2024年中成药集采覆盖心脑血管等6大类,市场规模超500亿元,价格平均降幅42%-49% [9] - DRG和DIP支付改革导致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6.6%,个人医疗费用下降近20% [10] - 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三七上涨120%、麝香上涨98%、牛黄上涨154% [14] - 后疫情时代以岭药业感冒类用药销量下滑,2024年计提大量减值损失 [14] 中药行业破局方向 - 中药行业研发费用率2.1%,远低于化学药的8.7% [16] - 片仔癀自建林麝养殖基地缓解成本压力 [17] - 华润三九通过收购整合上下游,形成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17] - 云南白药业务延伸至口腔护理、医美护肤、保健品领域 [18]
片仔癀2024年净利润增速回落 牛黄进口试点“开闸”有望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4-28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 片仔癀2024年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增速回落 重要药材价格波动影响产品成本 公司采取提价策略但盈利仍受挤压 近期牛黄进口政策松绑或缓解供应压力但价格短期内仍将高位运行 [1][2][5] 分组1:片仔癀业绩与成本情况 - 2024年片仔癀实现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 增速回落至6.42%接近2015年水平 [1] - 重要药材品种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系列产品成本 麝香、牛黄及蛇胆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 未来将继续产生成本压力 [1] - 2023年片仔癀锭剂零售价从590元/粒涨至760元/粒 但核心产品原料成本仍挤压盈利空间 [2] 分组2:中药材市场情况 - 天然牛黄等核心中药材原料价格持续攀升 2025年初市场价格为170万元/公斤 相比2023年初提升198.25% [1] - 中药材供给受供需变化、产地减产及药材标准提升等因素影响 部分中药材价格仍处上涨通道 给片仔癀原材料供给带来挑战 [2] - 天然牛黄年需求量大 市场供需缺口明显 国内产量跟不上需求 需要进口或替代品填补空缺 [2] - 国内天然牛黄产量约900公斤 市场需求量为5000 - 6000公斤 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3] 分组3:行业影响案例 - 2024年同仁堂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54% 为五年来首次负增长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10.70% 主要因中药材价格上涨使产品成本增加 [3] 分组4:进口政策情况 - 4月18日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联合宣布开展牛黄进口使用试点 4月22日海关总署公告自2025年4月23日起允许符合要求的阿根廷牛黄进口 [4] - 政策建立严格监管框架 试点时限为2年 试点区域为12省(自治区、直辖市) 进口牛黄仅用于集团内部指定企业相关中成药生产 不得对外销售 [4][5] 分组5:政策影响分析 - 试点将扩大牛黄获取途径 有利于平衡中药材价格市场 缓解药品生产商原材料紧缺压力 但可能挤压小企业药材采购渠道 供应链或分化 [5] - 进口牛黄试点有望缓解国内天然牛黄短缺并降低价格 有利于品牌中药改善盈利水平 为含牛黄成分药品生产企业扩大供应带来便利 [5] - 短期内天然牛黄价格因供求失衡仍将保持高位 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 [5] 分组6:片仔癀应对措施 - 片仔癀董秘办表示将持续关注主要大品种或重要药材市场行情 提前布局 适时加大战略性采购储备以控制成本 [1] - 片仔癀将积极做好牛黄资源的战略储备 [6]
增速明显放缓的片仔癀选择的突破路径是多元化
犀牛财经· 2025-04-16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 片仔癀近年核心产品增长放缓、原料成本飙升、政策环境变化,其“一核两翼”多元化战略转型未成功,公司需在原料成本和政策应对上突围,长期要突破研发路径依赖并打造市场化第二曲线 [6][15] 核心业务承压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7.68亿元,同比增长7.06%,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增长6.32%,增速明显放缓,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11%,传统“价量齐升”增长模式遇阻 [7] - 片仔癀锭剂从1999年至今累计提价21次,价格从115元/粒涨至760元/粒,涨幅近6倍,2023年5月单次提价幅度28.8%创历史纪录,但未对冲成本压力,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远低于前些年平均20%以上的增速 [7] - 终端价格下跌,2025年初黄牛回收价跌破500元/粒,部分临期产品低至350元/粒,远低于760元/粒的官方指导价,消费市场对千元级药价接受度达瓶颈,“奢侈品化”定价策略边际效应递减 [7][8] - 公司对天然麝香和牛黄依赖度高,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的35万元/千克涨至2025年的165万元/千克,涨幅371%,天然麝香价格从2019年的40万元/千克涨至60万元/千克,涨幅50%,导致肝病用药毛利率从2016年的87.96%下滑到2023年的78.79%,供给缺口是长期隐患 [8] 多元化突围困境 - 2014年公司提出“一核两翼”战略,转型10年未成功 [9] - 化妆品业务2023年营收规模7.07亿元,虽毛利率62.18%远超中药行业平均水平,但难以独当一面,分拆上市计划推进缓慢,与国内美妆龙头相比营收规模不到1/10,未形成规模效应 [9] - 2024年公司准备溢价78.29%收购明源香料间接拿下水仙药业30%股权,因“交易合理性存疑”被监管问询,收购暂缓实施,并购暴露战略定位模糊,阻碍核心业务发展并消耗现金流,2023年货币资金同比减少53.6% [9][10]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2.3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1%,与头部创新药公司研发投入占比15%以上差距巨大,研发管线中化学新药PZH2107和中药1.1类新药审批周期长,短期难承接业绩贡献,公司应加大研发投入 [11] 核心业务自救 - 公司在陕西、西藏等地布局林麝养殖基地,建设“三无一全”三七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上游缓解供给压力,2024年林麝产量约200千克,每年需消耗600 - 700千克,排除国家配额250千克外,仍有200千克左右缺口,短期内需外部高价采购 [13] - 2024年7月国家药监局宣布试点允许进口牛黄用于中成药生产,有望缓解公司牛黄供应问题 [13] 市场重估 - 公司动态市盈率从2021年的167倍回落到40倍,市场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质疑其能否支撑千亿市值,2021年以来管理层动荡及产业基金、跨境电商等布局滞后强化市场观望态度 [15] - 公司转型困境本质是中药老字号在“稀缺性价值”与“市场化扩张”之间的战略取舍,短期突围关键在于原料成本和政策应对,长期需突破研发路径依赖并打造市场化第二曲线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