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Scatec third quarter 2025: Accelerating growth and continuing to deleverage
Globenewswire· 2025-10-30 14:00
Oslo, 30 October 2025: In the third quarter, Scatec continued to progress on its strategy, reinforcing its position as a leading provider of renewable energy in high-growth markets. Proportionate revenues increased by 22% to NOK 2,953 million (2,416 million), and EBITDA came in at NOK 1,063 million (1,520 million), with the third quarter last year affected by divestments gains and a catch-up payment in the Philippines. Power production revenues were NOK 1,178 million (1,772 million) and EBITDA NOK 955 milli ...
高端访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全球能源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已然开启”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25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582吉瓦 [5] - 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预计将达到750吉瓦,首次接近《巴黎协定》要求的路径目标 [6] - 为实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11.2太瓦的目标,2025至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需提升至16.6% [5]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4]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风光装机总规模突破16.9亿千瓦,占全球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近半,装机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居全球第一 [5] - 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中国以可负担的成本向全球供应关键设备,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4] 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 - 电网基础设施需要更互联和灵活 [6] - 法律与市场环境仍需改善,许多规则仍基于化石燃料体系设计 [6] - 需加强人力建设,帮助传统能源从业者转型,并提升机构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能力 [6] 未来政策与议程重点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将以《落实阿联酋共识》报告为基础,在COP30提交行动导向的政策建议 [7] - 可持续生物能源发展是核心主张之一,已启动2035年全球可持续生物能源四倍增长目标的讨论 [8] - 生物燃料与能源议题预计将纳入COP30大会最终议程 [8]
中国水业集团(01129)附属与印度尼西亚三宝珑县政府订立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9:40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PT Blondo Lestari Energi与印度尼西亚三宝珑县政府订立合作协议,内容有关在当地实施、管理及营运废物处理系统 [1] - 项目位于Blondo最终处理场,总占地面积69,688平方米,将利用甲烷气体发电 [1] - 合作协议旨在整合集团实力与地方政府资源,以提升废物管理效能及效率 [1] 项目战略意义与影响 - 该项目标志着集团在海外绿地开发领域迈出坚实步伐,是公司实现海外战略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2] - 项目是公司致力于绿色发展、推动印度尼西亚政府可再生能源转型进程的重大举措 [2] - 合作协议使双方得以整合各自资源与专业优势,创造互利共赢的协同效应 [2] 项目预期效益 - 项目每年可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为三宝珑县提供稳定的可再生能源 [1] - 项目将拓展集团的收入来源,并实现可持续业务增长 [1] - 项目能有效应对当地废物管理挑战并改善卫生条件,同时支持印度尼西亚国家减排目标与能源转型 [1]
Apple供应商启动10亿新能源基金,计划为中国电网新增1TWh清洁电力
搜狐财经· 2025-10-15 19:39
生产制造可再生能源使用进展 - 公司在中国超过90%的生产制造已采用可再生能源 [1] - 该进展由公司与逾百家供应商通过长达10年的紧密协作达成 [1] - 公司正稳步推进到2030年前实现所有产品生产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1] 新设立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基金 - 供应商联合启动总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基金" [3] - 该基金完全由Apple供应商主导,计划到2030年为中国电网新增100万MWh的清洁电力 [3] - 基金由中金资本与华能投资联合发起,ATL作为锚定投资者,多家供应链企业已完成投资入股 [4] 公司过往清洁能源项目成果 - 自2015年启动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以来,公司持续分享专业经验助力供应链伙伴 [3] - 2018年设立的首支中国清洁能源基金超额完成在中国14个省份开发逾1GW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目标 [3] - 今年初公司发起第二支中国清洁能源基金,总投资额达7.2亿元人民币,由施罗德资本管理 [3] 气候行动整体成效 - 公司与全球供应商推进100%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公司气候行动进展的主要推动力 [4] - 自2015年以来,公司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已降低超60% [4]
3.5GW/11.4GWh太阳能+储能项目中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10-10 17:46
澳大利亚第四轮容量投资计划招标结果 - 澳大利亚政府第四轮容量投资计划招标共授予20个项目合同,支持6.6GW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和11.4GWh太阳能+储能项目 [2][3] - 本轮招标共收到84份投标书,总容量达25.6GW,是原计划6GW采购目标的四倍多 [4][5] - 中标项目组合中的电池储能系统将总计提供3.5GW/11.4GWh的储能容量 [10] 中标项目技术类型与规模 - 20个中标项目涵盖太阳能、风能及电池储能技术,其中12个项目配备了不同形式的电池储能系统 [3][10] - 太阳能+储能混合开发项目在评标过程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风电项目平均规模更为庞大,如AGL的600MW Hexham风电场和Tilt Renewables的634MW利物浦山脉风电一期项目 [9][12] - 从地理分布看,新南威尔士州与昆士兰州各获六个项目,装机容量分别达2.4GW和1.8GW,维多利亚州收获四个项目总计1.5GW [12] 主要项目开发商与配置 - Edify Energy成为最大赢家,在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斩获三个大型太阳能+储能项目,均配备300MW太阳能发电和300MW/1,200MWh电池储能系统,总计提供3,600MWh储能容量 [11] - EDPR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Merino太阳能农场以450MW/1,800MWh的储能配置位居容量榜首,其在昆士兰州的Punchs Creek太阳能农场部署了400MW/1,600MWh电池储能系统 [12] - 行业老牌企业如Lightsource bp、道达尔能源、AGL以及阳光电源、Potentia Energy等成功入围,体现了国际与本土资本对澳大利亚能源转型的共同投入 [13] 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 - 这些项目将在20年运营期内创造超过1.2万个建筑岗位和1000多个长期维护岗位,带动约170亿澳元(合112亿美元)本地投资,其中约10亿澳元用于澳大利亚钢材采购 [7] - 所有中标项目承诺提供约2.91亿澳元社区共享收益及3.48亿澳元原住民权益资金 [8] - 多个项目普遍采用4小时电池储能方案,使储能系统能够在日落后的晚间用电高峰时段持续提供可调度电力,着眼于提供延伸电网服务 [13] 容量投资计划机制与未来展望 - 容量投资计划通过提供名为"容量投资计划协议"的长期收入合同降低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项目的投资风险,采用竞争性招标流程根据项目向电网提供可靠、低成本清洁能源服务的能力进行筛选 [14] - 澳大利亚已将容量投资计划的目标提升至40GW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容量,反映出国家认识到需要大规模投资以实现其可再生能源目标并替代退役的化石燃料发电容量 [14] - 计划运作框架近期得到优化,将于2025年开展四轮招标,其中面向西澳大利亚电力批发市场的第五轮招标目标为1.6GW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第六轮招标寻求24GWh的可调度容量,并首次实施简化的单阶段投标流程 [15]
爱尔兰的高成本及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缓慢是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商务部网站· 2025-10-09 01:28
经济挑战核心观点 - 爱尔兰日益丧失的价格竞争力是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1] - 高昂价格推高建筑成本导致房价和租金居高不下 [1] - 高昂经营成本导致酒店业出现破产潮 [1] - 政府计划通过降低增值税税率来缓解高成本问题 [1] - 整体通胀率已降至2%但食品杂货通胀仍高达5%给家庭预算带来主要压力 [1] 高成本原因分析 - 高能源成本是爱尔兰高成本经济的主要原因 [1] - 爱尔兰能源需求主要依赖进口易受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影响 [1] - 爱尔兰物价在欧盟排名第三比欧盟27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 [2]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已于八月彻底退出爱尔兰能源供应 [2] - 天然气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方面正发挥更大作用发电量占比从2024年8月的36%增加9个百分点至2024年8月的45% [2]
滨化股份拟投资14.21亿元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促进公司能耗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9:45
项目投资概览 - 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滨化新能源投资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为14.21亿元 [1] - 项目包含160MW风电、100MW光伏电站,配置130MW/260MWh储能装置及110kV升压站 [1] - 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1]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预计年均利用小时数为光伏1338.5小时,风电2332.4小时 [1] - 基于自发自用电量4.24亿kWh/年及含税电价423.7元/MWh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2.06年(所得税后) [1]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7.47%,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31%,预计年均净利润约为5035.47万元 [1] 项目运营与消纳模式 - 项目所发电力主要在公司子公司滨华新材料和蓝润环境负荷端消纳,年均可实现绿电直供4.24亿度 [2][3] - 新能源电量在总用电量占比约为63%,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余电收益预计为2048.73万元/年 [1][3] - 项目已取得核准批复及接入系统设计方案回复意见,正在办理用地手续 [2]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项目符合公司“新能源+化工”耦合发展路径,有利于促进能源消耗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优化能源结构 [3] -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公司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盈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在化工行业的竞争力 [3] - 公司已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培养成熟开发团队并建立适应项目要求的管理体系 [2] 技术实施与平台建设 - 公司开发了基于用电负荷特性的综合能源调控平台,风电、光伏、储能等设备均可采用市场成熟设备 [2] - 项目优化确定各类电力要素规模与配比,同步建设统计体系对各要素负荷、电量进行计量统计并传输至省调中心 [2] - 项目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依托一体化管控平台运行 [3] 环境与社会效益 -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0万吨 [4] - 同时可减排二氧化硫约46.1吨、氮氧化物约75.1吨、烟尘约8.2吨 [4]
天合储能与日本汤浅商社达成500MWh大型储能业务战略合作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29 10:46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日本汤浅商社签署大型储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 将从2025年起向日本市场供应总计500MWh的大型储能系统 可满足数万户家庭整晚用电需求[2] - 汤浅商社负责日本市场渠道开发、项目对接及本地服务网络建设 公司提供从电芯、BESS系统到交流侧的完整一体化解决方案[3] - 合作将显著加快公司在日本的市场布局与业务拓展进程 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2][3] 市场背景 - 日本持续加码可再生能源引入、脱碳社会建设和能源安全保障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提升[2] - 电网平衡与储能调节能力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业用大型储能系统在削峰填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需求持续增长[2] - 大型储能系统已成为日本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2] 本地化能力 - 公司已在日本完成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 拥有熟悉法规与市场需求的团队[5] - 整合本地供应链资源 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网络[5] - 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与本地化服务网络 可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并保障项目长期稳定运行[5] 合作意义 - 此次合作是公司在日本大型储能业务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5] - 通过双方优势互补 将为日本提供稳定高效的储能系统 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5] - 合作将为实现脱碳社会和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5] 公司定位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脱碳化与绿色能源转型[5] - 秉持"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 与合作伙伴共建可持续发展未来[5]
高端访谈丨专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6 21:11
上合组织发展现状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规模创历史新高 吸引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与[4] - 组织覆盖范围从6个创始国扩展至27个国家 人口占全球一半 经济总量占全球四分之一[4] - 地理范围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多边合作平台[4] 多极化国际秩序构建 - 古特雷斯强调需建立不存在支配关系的多极世界 各国应在平等基础上合作[9] - 指出当前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煎熬期" 表现为国际失序和强权政治抬头[9][11] - 区域组织与联合国协同合作至关重要 上合组织代表全球最具经济活力区域[8][9] 中国在联合国体系中的角色 -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首个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国家 在多边治理中发挥支柱作用[13][15] - 在和平安全、可持续发展、人权、可再生能源转型等核心领域贡献突出[15][17] - 古特雷斯呼吁中国继续分享消除绝对贫困等发展经验 坚定践行多边主义[36] 二战历史认知重构 - 明确指出二战爆发源于1931年日本侵华 而非传统认知的1939年[18] - 中国战场牵制日本军力达14年 造成超过3500万人伤亡 为同盟国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18] - 强调需超越西方中心视角 全面承认东方战场的战略价值[18][19][20] 全球治理倡议对接 - 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与联合国议程高度契合[24][26] - 全球治理倡议强调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和国际法基础秩序[24] - 特别认可中国在人工智能普惠化、气候行动等新兴领域的引领作用[17][27] 加沙人道危机应对 - 描述加沙局势为"人间地狱" 确认饥荒已影响50万民众[29][31] - 要求立即永久停火、无条件释放被扣押人员、保障人道主义通道畅通[31] - 强调以色列作为占领方有义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重申两国方案是唯一可行解[31] 气候行动紧迫性 - 警告全球变暖可能达2-3摄氏度 将造成毁灭性后果[32] - 确认仍有可能实现1.5摄氏度控温目标 但需立即大幅减排[32] - 肯定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提前实现12亿千瓦目标 电动汽车技术全球领先[27] 联合国改革方向 - 指出联合国有时陷入瘫痪 但必须坚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国际法[34] - 改革重点在于提升效率、控制成本、忠实于创立宗旨[34] - 需要通过对话合作推动不同文明共处 全球文明联盟建设具有必要性[26]
以能源视角看全球治理“中国担当”
中国能源网· 2025-09-04 14:38
全球治理倡议与能源合作框架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和多边主义,旨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 [1] - 倡议宣布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2]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目标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的56.4%,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41% [2] - 过去10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增长近12倍,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分别连续15年、10年稳居世界首位 [2] - 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 [2] - 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额达8180亿美元,占全球39%,是该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占全球增量的2/3 [2] 上合组织能源合作项目与规划 - 宣布将在未来5年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2] - 自2024年7月中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企业在上合组织国家新签、开工、投产电力及可再生能源领域项目超160个,油气及煤炭领域项目超60个 [3] - 分析认为到2030年实现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目标具有较高可行性 [4] 标志性能源合作项目案例 - 尼泊尔上塔马克西水电站由中国电建承建,总装机456兆瓦,年发电量达17.27亿千瓦时 [5] - 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项目集群由运达能源主要建设,41台风电机组每年为当地输送超8亿度清洁电能,项目可利用率高达99.78% [5] - 埃及康翁波光伏电站由中国能建总承包建设,项目总装机500兆瓦,每年可为25.6万户埃及家庭提供清洁电力 [5] 国际合作意愿与领域 - 塔吉克斯坦总统表示愿在经贸、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同中方加强合作 [6] - 土耳其总统表示愿提升贸易投资水平,加强基础设施、新能源等领域合作 [7] - 埃及总理表示愿深化新能源、电动汽车、金融、海水淡化等领域合作 [7] 全球能源合作网络与互补优势 - 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8] - 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中亚、南亚风能突出,中亚沙漠带、南亚干旱区太阳能优势显著,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8] - 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全球领先,工程建设能力强,产业链完备,能与上合组织国家形成资源、技术、市场多元互补 [8] 多边能源治理机制与声明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发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9] - 声明呼吁扩大三方面合作:促进务实合作以实施联合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开展能力建设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9][10] - 中国打造中国—东盟、中国—阿盟、中国—非盟等6大区域能源合作平台,并深度参与能源国际组织和多边平台建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