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
搜索文档
证监会毕晓颖: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17 17:11
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建设 - 中国证监会已形成以交易所披露指引为强制性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这是国内首个系统性的强制性规则[3][4][6] - 制度体系坚持“积极借鉴、以我为主”的原则,既与国际主流规则衔接,又对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等复杂指标预留弹性空间[9] - 证监会将指导交易所依据披露指引,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以优化制度[3][9] 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现状与成效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约70%[3][5][6] - 披露质量显著提升:99.3%的报告包含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65.9%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7] - 企业可持续治理能力增强,67.3%的披露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目标[7] - 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公司占比从五年前的0%升至7.2%[7] 未来政策推进策略 - 强制披露政策采取区分重点、试点先行策略,目前要求约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自2026年起强制披露,这些公司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其中95%已提前披露[10] - 对于不在强制范围的中小企业,政策鼓励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基于评估逐步扩大覆盖面[10] - 政策导向强调行胜于言,核心是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将引导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加强监管以确保披露真实性[11]
证监会 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22:23
制度体系建设 - 已形成以交易所披露指引为强制性要求、以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 [1][2] - 今年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上市公司需按交易所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2] - 目前已印发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份指南 并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份议题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2] 披露现状与成效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 披露率达34.7%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七成左右 [1][2] - 另有612家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近半数公司已系统披露可持续信息 [2] - 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 99.3%披露了量化指标 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3] - 62.1%的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65.9%的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3] - 67.3%的公司搭建了可持续治理架构 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 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定量可持续目标 [3] - 截至去年底 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 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公司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3] 未来政策方向 - 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可持续披露 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完善制度 [4] - 继续按照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原则 逐步完善制度 加强国际规则衔接 [5] - 继续按照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策略推动政策落地 [6] - 目前强制披露要求涉及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其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其中95%已提前披露 [6] - 对于强制披露范围公司 将督促交易所加强指导 对于中小企业则鼓励量力而行 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 [6] - 坚持实践导向 引导上市公司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持续规范披露 [7]
证监会,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22:20
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 证监会已形成以交易所披露指引为强制性要求、以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 [2][4] - 国内首个系统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的强制性规则已由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 [4] - 目前已印发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份具体指南,并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份议题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4] 上市公司披露现状与成效 - 2025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七成左右 [2][5] - 市场已有近半数公司较系统地披露可持续信息,包括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5] - 披露内容更翔实客观,99.3%披露报告的公司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5] - 气候信息披露显著提升,62.1%的公司披露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65.9%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有所提高 [5] - 企业可持续治理进一步夯实,67.3%披露报告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披露战略信息,44.0%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5] - 披露议题更加聚焦实质性,应对气候变化、反不正当竞争、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关注度大幅上升 [6] - 截至2024年底,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上市公司家数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6] 未来政策方向与实施策略 - 证监会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7][8] - 政策制定遵循"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原则,既与国际规则衔接,又对难度较大指标预留弹性空间 [9][10] - 实施策略为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目前强制披露要求涉及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其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11] - 强制披露公司需自2026年首次披露,其中95%已提前披露报告,另有上千家公司自愿披露 [11] - 政策核心是引导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持续规范披露并加强监管 [12]
证监会:不盲目追求信披家数,鼓励中小企业量力而行
中国经营报· 2025-10-16 17:44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现状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1] - 披露可持续报告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另有612家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 [1] - 在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99.3%的公司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1] - 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1] 证监会未来工作方向 - 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1] - 借鉴国际可持续披露领域的有益经验,加强与国际各类可持续规则的衔接,指导沪深北交易所适时丰富编制指南 [2] - 目前披露指引要求约400多家公司强制披露,包括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2]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在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评估基础上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2] 推动高质量披露的具体措施 -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指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加强培训,提供案例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披露可持续领域的重大风险和机遇 [2] - 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督促如实披露,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2] - 引导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书写好可持续发展报告 [2]
证监会,最新明确
券商中国· 2025-10-16 14:29
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 国内首个系统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的强制性规则《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已由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 [3] - 已形成以交易所指引为强制性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制度体系 [3] - 证监会指导交易所就重点难点问题印发编制指南,目前已印发"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份指南,并就"污染物排放"等三份议题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3] 上市公司披露现状与成效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4] - 披露可持续报告公司的市值占全市场约七成,另有612家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 [4] - 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99.3%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4] - 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4] 证监会未来政策导向 - 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可持续披露,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完善制度 [2][5] - 下一步将指导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5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 [2][5] - 目前强制披露范围涉及约400多家公司(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披露范围总体满足投资者需求 [2][5]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将基于政策和企业实践能力评估来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2][6]
证监会最新明确!
证券时报· 2025-10-16 13:46
政策方向与监管框架 - 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指导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以优化制度 [2] - 国内已形成以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为强制性要求、以各类“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 [4] - 监管机构遵循“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原则完善制度,既保持与国际主流规则的衔接,又对难度较大的披露指标(如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预留弹性空间 [8] - 政策推行策略为“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目前强制披露要求覆盖约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其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9] 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成效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七成左右,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使得近半数公司系统披露了可持续信息 [5] - 披露质量显著提升,99.3%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62.1%的公司披露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65.9%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5] - 企业可持续治理进一步夯实,67.3%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5] - 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6] 未来工作重点与行业影响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监管机构鼓励其量力而行,不作强制要求,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基于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综合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2][9] - 监管机构将坚持实践导向,引导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一方面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提供培训案例,另一方面持续规范披露并加强监管以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10] - 《指引》出台后,上市公司披露议题更加聚焦,应对气候变化、反不正当竞争、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关注度大幅上升 [5]
证监会最新明确!
证券时报· 2025-10-16 13:24
政策方向与制度建设 - 证监会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可持续披露 [1] - 国内已形成以交易所披露指引为强制性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 [2] - 政策制定遵循"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原则并兼顾国际衔接与中国实际 [5][6] - 强制披露策略为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目前要求约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披露 [6] 披露进展与成效 - 2024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七成 [3] - 市场已有近半数公司较系统披露可持续信息包括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3] - 披露内容更翔实99.3%公司披露量化指标超八成企业披露量化指标超过25个 [3] - 62.1%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65.9%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3] 企业治理与实践深化 - 企业逐步从后端披露向前端治理延伸67.3%披露公司搭建治理架构63.9%披露战略信息44.0%制定定量可持续目标 [3] - 指引出台使企业披露更聚焦实质性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关注度大幅上升 [3] - 可持续披露核心是高质量发展企业是坚定行动派国际投资者肯定中国公司做的多说的少 [7][8] 国际接轨与评级表现 - 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公司占比由五年前0提升至7.2% [4] - 交易所指引保持与国际主流规则框架一致同时对范围三排放等难点指标预留弹性空间 [6] 未来工作重点 - 证监会将指导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政策评估 [1][6] - 对尚未披露的强制范围公司加强指导目前95%强制披露公司已提前披露报告执行基础良好 [6][7] - 坚持实践导向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培训与监管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8]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披拟新设三个环境议题指南
中国证券报· 2025-09-06 01:54
环境议题披露指南发布 - 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发布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环境议题披露指南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指南针对风险与机遇识别、核算流程与方法、披露要点提供细化指导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规范披露 [1] - 新增章节不增加额外强制披露要求 重点提示主要工作流程和示例参考 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实践能力 [1] 规则体系完善进程 - 2024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指导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和《编制指南》 [1][4] -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于2024年4月12日发布 5月1日正式实施 [3] - 2024年1月17日发布首批指南包括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 [4] - 9月5日发布三个环境议题指南 形成以信息披露办法为授权规定、指引为强制性要求、指南为参考规范的规则体系 [1][4][5] 披露要求与实施安排 - 强制披露主体包括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4] - 最晚于2026年4月30日前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4] - 指引与国际准则兼容性高 同时深度融合中国实践 [4] 指南内容特点 - 详细列举风险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导致产能限制、化石能源开采难度增加 [2] - 列举机遇如新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水循环利用系统降低废水排放成本 [2] - 提供数据计算流程与方法 包括污染物类型披露示例、能耗计算公式、取水量和耗水量计算公式 [2] - 明确具体信息披露要点 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减排信息、能源总消耗量、总耗水量等 [2] 制度设计理念 - 核心目标非单纯要求披露 而是通过风险与机遇分析框架引导企业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 [2] - 借鉴国际框架如ISSB和TNFD风险分类方式 将风险划分为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 [3] - 结合国内发展重点 纳入污染物排放、乡村振兴、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科学伦理等中国特色议题 [3] - 采用"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原则持续完善规则体系 覆盖更多关键议题 [1] 实施效果与反馈 - ESG国际评级明显提升 上市公司反映指引为评级提升奠定基础 [1][4] - 指引让企业披露更加有的放矢 目标明确 减少学习国内国际其他标准的成本 [4] - 交易所专门公开征求意见 已征求上市公司、中介机构、高校研究院等多方意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