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注力
icon
搜索文档
守护我们的专注力(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57
数字时代注意力经济现象 - 数字资源易得性导致专注力下降 表现为读不进书 看不下完整电影 无法深度思考[1] - 生活快节奏消磨精神能量 空闲时间倾向于消费无需动脑的内容[1] - 文化体验与自我提升存在知行差距 多数人陷入知易行难困境[1] 专注力重建方法论 - 需改变功利心态 停止过度追求即时回报 才能沉浸过程本身[2] - 3分钟电影速看无法欣赏镜头艺术 5分钟名著速读难以体会文字意蕴[2] - 深度学习中积累的思考习惯与从容气质是时间的长期馈赠[2] 好奇心触发机制 - 好奇心触发连锁反应:产生疑问 激发兴趣 探求原因 深究结果[3] - 创造触发时刻需脱离数字设备 通过人际交流 自然接触 文物观览获得新知[3] - 专注力是由内而外的思维沉浸 非依靠外部自律维持[3] 数字文化资源整合 - 数字技术将海量文化资源编织入日常生活[4] - 需解决注意力失焦问题 培养信息甄别与批判思考能力[4] - 保持文化敬畏心才能使数字文化接触成为精神滋养[4]
守住注意力,是这个时代最高级的自律
洞见· 2025-08-23 20:20
注意力涣散的社会现象 - 当代社会注意力涣散已成为普遍病症 导致专注思考时间变短和全神贯注时刻减少 [6][7] - 信息爆炸时代使注意力被撕扯得七零八碎 造成效能低下问题 [30] - 谷歌十周年庆典时专栏作家指出 现在阅读两三页书就会注意力飘忽 这是普遍经历 [51] 专注力的价值与案例 - 美国作家指出个人巅峰产出效率需长时间无干扰高度专注单一任务 [10] - 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共同认为当前时代最珍贵的是专注 [12] - 非洲豹捕猎时只盯一个目标 途中更近的羚羊出现也视而不见 [18][19][20] - 历史作家工作时锁手机在抽屉 直到午饭才看邮件 避免两小时时间损失 [25][26] - 村上春树早上4点起床写作4-5小时 拒绝手机资讯和打扰 [28] - 日本计算机科学家提出思维体力概念 指持续集中注意力的状态 [30] 提升专注力的方法 - 罗翔建议适当离开手机是现代人必修课 可保持专注和耐心 [30] - 百万畅销书作家写作时把手机锁抽屉静音关机 实现眼不见心不乱 [32] - 需信息戒断并对抗思维懒惰 专注意味着吃脑力苦和反本能 [44][45][46] - 心理学家指出对意识的掌控决定生活质量 [49] - 需修炼屏蔽力与专注力作为成长第一步 [53] 注意力与产出的关系 - 注意力涣散时工作产出既慢又差 进入心流状态时既快又好 [9][10] - 注意力被切割导致浮浅工作 深度思考频率强度质量降低 [11] - 全神贯注于目标时精力越集中 对事物认知更敏锐 [12] - 注意力花在哪儿 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 [52]
不可思议的专注力!《滚雪球》作者深谈巴菲特,以及很多没有被写进书中的趣事……
聪明投资者· 2025-08-12 15:03
巴菲特的核心特质 - 对信息的掌控细致入微,能记住巧克力店周销售数据和地毯利润率等细节[9] - 善于捕捉系统性风险,在"9·11"前6个月已布局削减世贸中心保险敞口[45][46] - 对人性有深刻判断,展现出罕见的私人耐心与情感投入[9] - 专注力超乎常人,从基础原料到运营链条全面研究投资标的[67][68] 投资案例与管理风格 - 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场后,掌握每款产品销量与利润率细节[32][37] - 通用再保险收购体现四大协同:消除盈余波动限制、拓展全球业务、税务灵活性、资本充足优势[17][22] - GEICO投资跨越40年,从首次接触青少年时期到1996年全资收购[100][103] - 华盛顿邮报投资中通过商业教学包长期指导凯瑟琳·格雷厄姆[95][96] 商业决策与风险预判 - 2004年预判房地产泡沫并准确预测10年后价格回归[75] - "9·11"事件前6个月要求削减世贸中心保险敞口,未执行部门导致24亿美元损失[45][46] - 与B夫人签订98岁高龄的5年竞业协议,体现对特殊人才的重视[11][121] - 保险业务管理强调"最合理方式"配置资产,不受市场波动束缚[23] 数据化运营能力 - 喜诗糖果每周跟踪全国100多家门店销售数据[38] - 地毯仓库掌握每款产品周销量(如2000码/周)、利润率(22%)、折扣影响(11%)等数据[37] - 家具业务精确到每平方英寸床垫利润(2美元)、祖母钟年销量(48台)[32] - 保险业务量化管理恐怖袭击等极端风险敞口[45][51]
找回被“偷走”的注意力——评《专注的真相》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5:09
专注力研究 - 现代生活方式导致专注力被分散 短视频和即时消息等干扰因素不断打断注意力 [1] - 多巴胺系统被劫持 短视频和游戏通过刺激多巴胺系统制造上瘾循环 削弱理性控制能力 [1] - 注意力时长缩短至接近儿童水平 专注力不足影响效率和幸福感 [3] 专注力提升方法 - 建立清晰价值观体系 明确优先级以抵御诱惑 [4] - 采用"短时间足量重复"学习方法 比长时间低效学习更有效 [4] - 区分被动消费者与认知主体 建立信息筛选机制以掌控技术工具 [4] 不同人群建议 - 15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电视和手机 防止养成被动接收信息习惯 [4] - 成年人需按睡眠 运动 放松 学习 工作顺序优化大脑建设 [4] 书籍价值 - 突破专注力表面认知 从神经机制层面揭示注意力原理 [1] - 提供对抗信息洪流的方法论 成为认知觉醒指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