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 - 东盟自贸区3.0版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概念震荡走强 罗牛山等多股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28
市场表现 - 海南自贸概念板块盘中震荡走强 [1] - 罗牛山涨停 欣龙控股和海马汽车此前亦涨停 [1] - 海南发展 洲际油气 海峡股份 海南瑞泽等个股跟涨 [1]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与海南自贸港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1] - 海南具备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合作先行者和示范区的条件 [1]
中外人士:海南自贸港有望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示范区”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11:27
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发展方向与海南自贸港高度契合,海南具备成为先行者和示范区的条件[1] - 海南自贸港有望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压力测试场,因其发展目标与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新增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章节相一致[2] - 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海南应致力于打造连接中国大市场与RCEP区域大市场的战略枢纽、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枢纽以及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1] 海南自贸港的功能与作用 -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后,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将叠加,可更好发挥中国与东盟产业投资的中转站作用[1][2] - 海南可通过政策红利吸引中国企业面向东盟拓展业务,同时为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低税负、便利化的运营平台[2] - 海南自贸港可通过推动市场开放与标准协调,增强区域联通性与发展韧性,扮演好区域连接器的角色[1] 具体合作领域与举措 - 在数字经济领域,海南可以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优势,建设中国—东盟数字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助力区域数字人才培养[2] - 在绿色经济领域,海南可借助核能技术与金融创新优势,设立绿色能源投资基金,推动区域绿色合作[2] - 为发挥更大作用,海南需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透明法治的营商环境,并积极参与多双边自贸安排,加快融入高水平国际贸易规则体系[2]
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
新浪财经· 2025-10-13 11:09
核心观点 - 东盟连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占中国外贸总值16.6% [1] -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持续深化,贸易规模连续跨越5万亿、6万亿台阶,2023年达6.99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预计将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1] 贸易伙伴地位 - 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 [1] - 东盟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6% [1] - 东盟连续8年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 [1] 农产品贸易 - 前三季度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增长15.3%,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值19.1%,东盟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第二大来源地 [1] - 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水果增长37.8% [1] - 东盟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前三季度对东盟出口柑橘、莴笋等实现较快增长 [1] 产业合作与供应链 - 中国对东盟出口纺织机械增长28.2%,纺织原料增长13.4% [1] - 中国自东盟进口服装增长9.3%,进口橡胶增长40.7% [1] - 中国对东盟出口轮胎等汽车零配件增长19.8% [1] 贸易通道与互联互通 - 中国与东盟立体化互联互通网络更加完善,中老铁路等标志性项目落成 [1] - 前三季度中国以陆路运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1% [1] - 以水运、空运等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 [1]
新华视点丨从咖啡到AI——22载“年度之约”见证中国-东盟的“合作之路”
新华网· 2025-09-29 16:54
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作用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打造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与新质生产力专馆,吸引华为、阿里云等近200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初创团队参展 [5] - 通过东博会平台,越南中原传奇咖啡集团在中国已发展20家进口商、300多家二级经销商和26家咖啡店,实现在华产品销售达1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9] - 马来西亚榴莲大哥有限公司通过东博会平台打开中国市场,并于2024年5月落户南宁,计划在杭州、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开设门店 [9] 人工智能与科技合作 - 人工智能领域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亮点,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投入试运营,广西与老挝、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7] - 具身通用智能机器人企业智平方在2024年东博会上与广西润建股份成立合资公司,并与越南格莱西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加坡展开应用探索 [3] - 博览会现场展示产自东盟的咖啡豆经由中国机器人研磨冲泡的创新应用,体现从传统贸易到前沿AI的合作智慧 [1] 贸易政策与经贸关系 - 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0]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生效后区域内90.3%的货物贸易关税将直接降至零,覆盖约12万种商品类别 [11] - 自贸区3.0版政策下,农产品、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关税降幅最大 [11] 企业合作案例 - 越南中原咖啡集团自2004年首届东博会以来连续22年参展,通过该平台在中国市场获得广泛知名度 [7] - 在平台促成下,马来西亚榴莲大哥有限公司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0] - 除咖啡外,柬埔寨大米、泰国乳胶枕、老挝啤酒等东盟国家特色商品也通过东博会平台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9]
【环球财经】泰国开泰银行执行副总裁郑卓文:期待泰中深化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新华社· 2025-09-21 14:22
东博会平台作用 - 本届东博会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1] - 东博会分享人工智能发展先进成果激发创新创业想象空间让东盟国家企业近距离感受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与绿色技术[1] - 泰国在东博会魅力之城展区重点推介西部八府邀请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了解当地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1] 技术合作与影响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在机器人技术智能体等方面具有领先地位这些技术能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1] - 东博会将助力泰国本地企业引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为泰中在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契机[1] - 未来五到十年期待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看到更多数字技术和人文关怀上的突破推动企业更好利用中国技术[2] 受益行业与领域 -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框架下食品农产品旅游物流和数字电商等行业将率先受益[2] - 这是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经济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起点最终将推动各国中小企业互联互通[2] -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等科技成果越来越得到认可[2] 开泰银行战略与举措 - 开泰银行已准备好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期待同中国在企业层面增加合资合作[2] - 在绿色金融方面开泰银行计划发放2000亿泰铢绿色信贷并将在绿色债券领域持续发力[2] - 在数字经济领域开泰银行有连接企业的支付平台重视跨境支付的必要性[2] - 开泰银行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区域性银行成为连接中国经济与各国私营公共部门的桥梁维系良好关系建设经济并创造新的生态系统[3]
一图看懂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9 17:03
会议概况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2] - 会议旨在把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力构建命运共同体 [2] - 展览总规模约16万平方米,采用线上线下双平台形式 [2][6] 参展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约3200家企业参展,其中38%为外国企业 [2][14] - 共有45个国家参展,包括3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2][14] - 7个东盟国家进行包馆展示 [14] 展览内容与创新亮点 - 首次设立1000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专馆 [13] - 新设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集中展示合作最新成果 [3] - 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并推出国内首个会展智能体 [13] 经贸活动与成果预期 - 会议期间将举办80多场经贸活动,并首次设立省区市贸促合作伙伴机制 [16] - 预计将签署超过100个重大投资项目 [16] - 将进行15场新品首秀,发布近70款重磅产品 [16]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平等互利 合作共赢——中国东盟合作不断迈上更高水平
央广网· 2025-09-17 10:46
中国-东盟博览会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吸引了60个国家3260家企业参展 [1] - 东博会助推中国-东盟自贸区从1.0版升级到3.0版,步入升级发展新阶段 [1] - 东博会全部进境展品已运抵,包括来自马来西亚的冰激凌等商品 [1] 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 - 2024年1月至8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6867.8亿美元,同比增长8.6% [2]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500亿美元 [2] - 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达4800亿美元 [2]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 中国-东盟合作发展 - 双方积极拓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 [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于2024年5月全面完成,各方正推动年底前正式签署升级议定书 [3] - 双方于2021年11月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 - 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 [3] - “澜湄签证”、“东盟签证”落地使人员往来更加便捷 [3] - 云南省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自2001年至今已招收3186名老挝籍学生,覆盖老挝全国18个省、直辖市和特区 [3]
规则对接与数字互联,构建区域贸易便利化新框架
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单一平台交易额在2023年已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 - 跨境电商关税互惠试点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综试区率先探索,政策落地后企业平均报关时间缩短30%—40%,部分商品类目关税成本降幅达15%以上[2] - 截至2023年底,海关总署推动“单一窗口”新增服务功能77项,覆盖23大类875项服务,上海“单一窗口”已累计服务企业超60万家,支撑全国超1/4的进出口贸易量[3] - 企业使用“单一窗口”系统后,通关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最快半小时,船舶申报效率提升90%,部分重点商品实现“即报即审”[3] - 关税互惠试点与“单一窗口”平台形成协同效应,企业在平台上可直接办理关税申报、原产地证上传等业务,实现多部门并联审核[4] 面临的挑战 -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税则归类、原产地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在出口同一商品至东盟多国时可能需适配数套不同的编码与税率,增加了误判风险[5] - 东盟各国“单一窗口”平台建设进度不一,数据结构、接口协议存在差异,我国平台尚无法与越南、泰国等国实现实时数据交互,企业需在多套系统间重复操作[7] - 部分东南亚国家要求关键信息“存储在本地服务器”,阻碍了贸易信息的跨境共享和自动审单等关键环节[7] - 中小企业在政策理解、平台操作方面存在短板,对关税政策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部分企业甚至放弃申领原产地优惠,直接按一般税率缴税[6][8] - “单一窗口”平台存在“重建设、轻使用”问题,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定制化操作指引,部分平台操作复杂、服务响应慢,导致功能实际利用率较低[8] 发展对策建议 - 建议构建“三互”关税治理体系,创新税则互认机制,试点建设“HS-ASEAN税则转换云平台”,并开发基于AI智能归类的税号自动匹配系统[9] - 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产地证书管理体系,优先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海关系统直联互通,实现“一次申领、多国通用”,对中小企业试行“信用担保+后置审核”制度,将审核时效压缩至2小时以内[9] - 依托“单一窗口”平台整合AI智能归类与关税政策推送功能,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商品类别进行精准匹配,提高政策触达率[10] - 联合东盟国家推进“单一窗口”数据标准、接口协议统一,建议在南宁与吉隆坡共建区域数据枢纽,试点“分类分级数据白名单”制度[11] - 依托AI技术开发“AI报关员”系统,支持多语种自动填报,可提升超过50%的制单、审单效率,并建立“先放后补”快速响应机制[12] - 对大型平台企业开放关税大数据接口,对中小企业实施“首单扶持”政策并给予合规费用补贴,并建立合规容错机制,对年出口额较低的企业实行“首年免罚”政策[13] - 开发“关税精灵”智能培训系统,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东盟清关环境,并设立“跨境合规服务站”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专业咨询与辅导[13]
东盟“黄金签证”开闸:贸易、商务、文旅合作进一步加深,扩大开放再下一城
华夏时报· 2025-06-19 10:27
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深化 - 2024年1至5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3.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占中国外贸总值16.8% [1] - 对东盟出口1.9万亿元(+13.5%),自东盟进口1.12万亿元(+2.3%) [1] - 中国推出"东盟签证"政策,为11国商务人员提供5年多次往返便利,停留期最长180天 [1] 边境旅游与跨境合作 - 广西崇左2025年5月前已举办20项中越文旅活动,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累计接待出入境旅行团2338个(35485人次) [3] - 凭祥友谊关口岸2025年出境团达37850人次,边境旅游通行证停留时限延长至2天1夜 [3] - 针对越南游客定制3条跨境旅游精品线路,预计"东盟签证"将带动旅游购物增长 [4] 自贸区升级与产业链协同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覆盖数字经济等9大领域,2024年中间品贸易占比达67% [8] - 自贸区升级预计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15%,2026年跨境电商交易额或突破1.2万亿美元 [8] - 数字支付等服务贸易增速预期超25% [8] 农产品贸易与RCEP合作 - 水果贸易成中国-东盟农产品合作亮点,双向贸易额持续攀升 [7] - 广西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于东盟水果全产业链,打造"东盟出产-广西集散-中国畅销"模式 [7] - RCEP框架下深化跨境物流、数字贸易等领域合作 [7]
每日债市速递 | 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充裕
Wind万得· 2025-05-22 06:45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5月21日开展15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投标量和中标量均为1570亿元 [2] - 当日逆回购到期920亿元,单日净投放650亿元 [2] 资金面 - 税期临近,央行持续净投放,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充裕,存款类机构隔夜和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均下行1个bp [4]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29% [4] 同业存单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最新成交利率为1.69%,较上日有所上行 [8]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 - 国债收益率:1年期1.4450(+0.25bp),2年期1.4725(-0.50bp),3年期1.4940(-0.45bp),5年期1.5350(-0.30bp),7年期1.6125(-0.25bp),10年期1.6760(+1.00bp) [10] - 国开债收益率:1年期1.5000(-0.25bp),2年期1.5600(+0.00bp),3年期1.5930(+0.05bp),5年期1.6025(-0.25bp),7年期1.7375(+0.50bp),10年期1.7385(+0.40bp) [10] - 口行债收益率:1年期1.5000(+0.00bp),2年期1.6000(+0.00bp),3年期1.6000(+1.00bp),5年期1.6820(-0.30bp),7年期1.7125(+0.25bp),10年期1.7975(-0.25bp) [10] - 农发债收益率:1年期1.5000(+0.00bp),2年期1.5975(+0.75bp),3年期1.6100(+0.00bp),5年期1.6725(-0.25bp),7年期1.7550(+0.00bp),10年期1.8080(+0.30bp) [10] - 地方债收益率:2年期1.5350(--),3年期1.5000(--),5年期1.6150(--),7年期1.7350(+0.00bp),10年期1.8650(-0.25bp) [10] 国债期货收盘 -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10年期主力合约持平,5年期主力合约涨0.03%,2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13] 民营经济促进法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与29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交流,涉及融资支持、科技攻关、企业出海等议题 [14]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 中国与东盟十国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个章节 [14] 全球宏观 - 特朗普政府讨论行政命令,研究允许私人资本集团参与401k计划的可行性 [16] 债券负面事件 - 山西榆次农村商业银行主体评级下调 [17] - 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评级观察名单 [17] - 欣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隐含评级下调 [17] - 武汉当代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债券违约 [17] 债券市场动态 - 上交所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 [19] - 惠誉授予建行香港分行中期票据债券"A(EXP)"预期评级 [19] - 欧洲债券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欧元,速度创历史最快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