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奖金已破亿元!江苏将拓展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范围
扬子晚报网· 2025-10-30 20:43
据介绍,去年8月份以来,江苏省持续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共计32万余 家企业建立运行机制,占排查企业总数的99.1%,其中14个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内部报告整改隐患 100余万个,整改率99.2%;奖励金额突破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有力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 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承源 10月30日,江苏召开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工作推进视频会。根据会议要 求,江苏省将进一步拓展"奖励活动"范围,在推动14个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的基础上,向其他行业领域 拓展。 会议强调,全省应急管理部门要带头深化内部报告工作,引领其他行业部门有效实施奖励机制,推动形 成"政府主导推动、安委办牵头抓总、行业领域全面推进、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各级安委办 要定期调度建立机制企业数、隐患排查数、奖励金额数,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多措 并举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每报告一个隐患就是消灭一次事故"的理念,对各类隐患尤 其是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对于报告的事故隐患,企业及时与报告人沟通核查, 核查属实的整改闭环;无法立即整改的建立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成效显著
中国化工报· 2025-10-17 12:42
政策实施进展 -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已将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建立实施情况纳入考核内容 [1] - 国家层面发布39个典型案例,省级层面发布1200多个典型案例以加强示范引导 [1] - 截至三季度末全国14个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机制建立占比达99.5%,28个省份达到100% [1] - 非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机制建立占比超过95%,预计年底前全部建立 [1] 行业成效与奖励 - 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累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约800万项,发放奖励金额约5.9亿元 [2] - 危险化学品、化工、矿山、建筑、交通运输和工贸等行业领域发放奖励金额占总额三分之二以上 [2] - 河北某化工企业员工因报告重大隐患获个人奖励2万元,所在车间集体奖励8万元,为单笔最高奖励案例 [2] - 奖励措施包括物质奖励、表扬、荣誉证书和绩效加分等多种创新形式 [2]
官方建立机制鼓励事故隐患内部报告 发放奖励金额近6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3:53
机制实施总体成效 - 全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累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约800万项 [1][2] - 全国累计发放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金额约5.9亿元 [1][2] - 危险化学品、化工、矿山、建筑、交通运输和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发放奖励金额占总金额三分之二以上 [2] 机制建设覆盖范围 - 全国1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机制建立占比达到99.5% [1] - 28个省份的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机制建立率达到100% [1] - 除重点行业领域外的生产经营单位机制建立占比超过95% [1] 政策支持与企业管理提升 -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已将机制建立实施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1] - 国家层面发布39个典型案例,省级层面发布1200多个典型案例进行示范引导 [1] - 部分地区和单位将隐患报告与企业提质增效结合,优化流程设计,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1]
有的省份报告事故隐患数量偏少?应急部:要舍得真金白银激励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13:35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实施成效 - 自去年7月机制建立以来 全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累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约800万项 已发放奖励金额约5.9亿元 [1] - 应急管理部指出 一些经济大省和重点行业领域集中的省份 其报告事故隐患数量和发放奖励金额偏少 [1] - 部分地区对14个重点行业领域之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摸排不够深入 掌握的数量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1] 机制优化与未来工作方向 - 下一步工作重点包括加强组织推动和加大“真金白银”激励力度 [2] - 将继续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宣传 发布典型案例 营造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氛围 [2] - 计划加强员工培训以提升其发现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辨识能力 [2] - 将坚持“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职业发展”相结合 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结合 以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2] 企业实践与安全理念推广 - 应急管理部引用企业负责人观点 认为对报告隐患的员工进行奖励是“花钱‘买’隐患、激励全员除隐患”的值得之举 [2] - 借鉴国际做法 例如一家国际化工企业对发现重大隐患的员工一次性奖励数万欧元 以说明真奖励就是真激励 [3] - 呼吁各方算好“安全发展大账” 强调事故前奖励远低于事故后损失 推动全员排查和立即整改 [3] - 建议借助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开展“回头看” 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将隐患报告整改融入日常 [3]
已发奖金近6亿!应急管理部搭建这一机制鼓励报告事故隐患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13:20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实施成效 - 全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累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约800万项,已发放奖励金额约5.9亿元 [1] -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1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占比达99.5%,28个省份达到100%,预计年底将全部建立该机制 [1] - 国家层面发布39个、省级层面发布1200多个基于员工和公众报告的典型案例 [1] 机制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 该机制推动企业自查整改大量事故隐患,并与企业提质增效结合,优化流程设计,加强过程管控 [1] - 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1] 典型案例与奖励原则 - 河北某化工企业员工发现冷凝器弯头重大隐患,公司立即处置,避免了可能因高危介质泄漏引发的重大事故 [2] - 该公司坚持“大隐患大奖”原则,对报告员工个人奖励2万元,对其所在车间集体奖励8万元,单笔奖励金额达10万元,为目前最高 [2]
菏泽市公布3起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18:53
政策背景与总体推进 - 国务院安委会部署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1] - 菏泽市全面推进该机制以调动企业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 通过公布化工和危化品领域典型案例持续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1] 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案例 - 2025年8月液氯装置外操人员发现卸车鹤管连接气相阀门内漏并上报 [2] - 公司采取卸车装置紧急停工及更换阀门措施避免有毒气体泄漏事故 [2] - 根据奖励制度给予员工朱某某200元奖励 [2] - 自机制建立以来共奖励员工事故隐患报告437起发放奖励2.31万元 [2] 东明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案例 - 2025年6月焦化装置班组人员发现进料隔断阀不动作可能造成高温重油憋压泄漏 [3] - 车间启动异常工况处置程序更换进料隔断阀后消除隐患 [3] - 根据奖励制度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500元 [3] - 自机制建立以来共奖励员工事故隐患报告5855起发放奖励5.5万元 [3] 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案例 - 2025年6月6日锅炉房员工郭某某发现锅炉数显水位由280mm降至70mm但控制画面显示异常 [4] - 员工判定锅炉缺水后立即组织紧急停炉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 - 根据奖励方案给予郭某某200元奖励 [4] - 自机制建立以来共奖励员工事故隐患报告252起发放奖励1.1万元 [4]
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电力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6-10 14:3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旨在推动电力企业建立并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调动员工积极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电力事故发生 [2][3] 总体要求 - 机制建设需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发挥员工身处一线的优势,促进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推动电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3] 报告内容 - 鼓励员工报告四大类不安全情况:人的不安全行为、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4] - 重点鼓励报告严重威胁电力生产安全和系统稳定的重大事故隐患,以及电力“四新”应用和新业态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事故隐患,并鼓励员工提出整改建议 [5] 工作机制 - 电力企业需建立流程清晰、权责明确、易于执行的报告机制,畅通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电话、邮箱等多种报告渠道 [7] - 需制定分级分类奖励标准,根据隐患严重程度分档奖励,并明确事故隐患的核查整改程序和责任人,确保第一时间启动核查和整改 [7] - 管理台账需清晰完整可追溯,记录报告时间、具体情形及排查整改奖励情况,相关内容和奖励情况需向全体员工公开 [7] 管理要求 - 奖励支出应按规定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落实,奖金发放需公开及时以提升员工积极性 [8] - 注重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保护报告员工权益,对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在考核评优及晋升上予以倾斜 [8] - 企业需及时分析总结报告隐患情况,针对性改进共性和苗头性问题,强化规划引领和科技赋能,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8] 推动措施 - 要求电力行业各生产经营单位在6月底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机制,全国电力安委会企业成员单位需在7月15日前向国家能源局报送机制建立情况 [9] - 国家能源局将把机制运行情况纳入全国电力安全风险管控“季会周报”制度,定期汇总通报 [9] - 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和派出机构需加强指导督办,将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安全检查范畴,对落实不到位或整治不力的企业依法依规处理,对按规定报告并有效消除风险的重大隐患可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10]
山东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企业典型案例
齐鲁晚报· 2025-06-09 14:13
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奖励机制实施案例 核心观点 - 山东省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企业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有效实施,覆盖啤酒制造、文化用品、化工、汽车制造、供电等多个行业 [1][2][3][4][5] - 员工主动上报隐患可获得200-1200元现金奖励,企业同步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提升应急能力 [1][2][3][4][5] 行业覆盖与机制推进 - 政府要求重点行业6月底前、其他行业12月底前实现事故隐患报告机制"全覆盖" [1] - 案例涉及五大行业:食品饮料(青岛啤酒)、轻工制造(中创文化用品)、化工(三丰化工)、汽车制造(锣响汽车)、公用事业(供电公司) [1][2][3][4][5] 典型隐患处理案例 青岛啤酒(潍坊) - 员工发现氨浓度报警器异常并自主修复,获500元奖励 [1] - 公司依据《全员安全隐患排查奖励制度》实施表彰 [1] 潍坊中创文化用品 - 员工处理开片机电箱线头打火隐患后,公司组织全员安全培训 [2] - 同例奖励500元并开展内部隐患大排查 [2] 临沂三丰化工 - 两名员工发现导热油泄漏触发系统关停,各获200元奖励 [3] - 2024年累计整改1159项隐患,发放奖金51550元,整改率100% [3] 山东锣响汽车 - 库管员处置空压机油雾化喷发险情,与同事共获1000元奖励(每人500元) [4] - 及时避免可能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 [4] 胶州供电公司 - 员工制止吊车违规跨电缆施工,两人合计获奖1200元 [5] - 同步对施工方进行安全规范教育 [5] 奖励制度执行特点 - 单次奖励金额200-500元/人,特殊案例达1200元/组 [1][2][3][4][5] - 所有企业均建立标准化流程:员工上报→安全部门核查→技术修复→奖励公示 [1][2][3][4][5] - 配套措施包括通报表扬、全员培训、隐患大排查等管理动作 [1][2][3][4][5]
山东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企业经验做法(一)
齐鲁晚报· 2025-06-09 13:09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政策要求各行业领域企业全面建设并运行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重点行业领域需在6月底前完成,其他行业领域在12月底前完成,以实现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 [1] 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经验 - 公司通过激发员工积极性,在确保电力运行和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安全生产和企业工作效率的“双赢” [2] - 公司成立由董事长负责的绩效管理委员会,以企业标准形式印发并12次修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确保每次报告有详情和图片、每个隐患有责任部门和整改闭环、每项奖励有依据和签收 [3] - 2024年全年实施奖励308万元,2025年1-2月份实施奖励48.6万元 [3] - 根据风险系数和涉险人数评估隐患后果,奖励金额与影响直接关联,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实施奖励上不封顶,例如2021年对一名发现地下管道破裂并避免重大事故的外协施工人员奖励1万元,其班长奖励0.5万元 [4] - 奖励范围包括发现问题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正常开展安全工作如组织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规定动作”,以提升员工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 [5] 山东锣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经验 - 公司坚持风险管控关口前移,通过抓实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 - 公司制定《隐患排查报告奖励制度》及配套实施方案,对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7] - 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隐患排查评估小组,开通电话、微信、短信三种报告途径,制定清晰流程,由小组督促执行、汇总评价、分级确认奖励金额并验收通报 [8] - 公司研发隐患报告奖励小程序,建立“员工排查—安环部复核—涉及部门整改—兑现报告奖励”的闭环管理机制,实施以来共接到员工报告隐患925项,发放奖励45810元 [10] 山东恒安纸业有限公司经验 - 公司于2024年全面推行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通过制度保障、优化流程和正向激励,形成“人人查隐患、隐患即整改”的安全管理闭环 [11] - 公司制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管理办法》,明确权责清单,细化隐患定义、报告范围、处置流程和奖励标准,设立三级分类标准(一般、较大、重大隐患)对应50-2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11] - 员工可利用企业公众号、电话、邮箱等多平台提交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上报隐患,安全管理部门“隐患处置专员”确保报告信息30分钟内确认、24小时内制定整改方案,实行“发现—整改—验收—销号”全流程记录 [11] - 每季度公示“隐患报告标兵”榜单,颁发证书并给予奖金,纳入晋升考评加分项,每季度开展隐患分析会优化预防措施,并针对高频问题如电气火灾组织专项演练 [11] - 自机制实施以来,累计收到有效隐患127项,整改完成率98%,预防潜在事故损失超10万元,下一步将升级智能分析系统通过AI识别隐患图片自动分级,并探索“隐患积分兑换”等多元激励形式 [11]
应急管理部公布6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5-22 19:22
政策实施与行业响应 -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推动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各地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实施[1] - 应急管理部近期公布6起典型案例以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整治隐患[1] 典型案例与奖励措施 - 北京某石化公司员工因报告高温高压管线泄漏隐患获奖励12500元 公司采用专业堵漏技术消除爆炸风险[1] - 湖北某科技股份公司员工因报告导热油管道下垂隐患获通报表扬及1000元奖励 公司通过加固抢修避免喷油事故[1] - 安徽某煤矿员工因报告井下制动系统高温隐患获奖励3000元 企业立即整改并开展全面隐患排查[2] - 内蒙古某煤矿两名瓦检员因报告一氧化碳浓度异常各获奖励3000元及通报表扬 总工程师组织核查整改消除隐患[2] - 黑龙江某炼化公司员工因发现液化气泄漏砂眼获奖励5000元 车间立即处理避免火灾爆炸事故[2] - 陕西某保温材料公司员工因报告建筑结构变形隐患获奖励1000元 公司投入42万元进行整体拆除消除重大安全隐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