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出海

搜索文档
云出海大潮下,BAT云与外资云巨头「相爱相杀」
雷峰网· 2025-08-29 14:41
核心观点 - 国内云厂商与外资云在全球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通过价格优势、集团资源整合和特定场景技术能力 从外资云手中争夺关键客户 竞争焦点从中国本土市场转向出海市场 但双方在营收规模、全球资源和AI能力上仍存在显著差距 [5][17][47] 竞争态势演变 - 早期外资云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占据中国市场份额 2014年左右微软云和AWS进入中国时 国内云计算尚处起步阶段 [8] - 国内云厂商通过价格战和场景化优势实现反超 价格比外资云低近50% 并在游戏、社交、电商等场景形成竞争力 [9][10] - 竞争从本土市场延伸至出海市场 因国内云市场进入存量内卷 阿里云、腾讯云、火山引擎加速海外扩张 [5][17] 关键客户争夺案例 - 比亚迪将部分海外业务从AWS迁移至谷歌云、阿里云和腾讯云 年用量超千万美元 腾讯云获得年额数千万人民币订单 [2] - 小红书从AWS迁移至阿里云 迁移周期不足一年 AWS北京region收入减少可能达上亿美元 [13] - 印尼GoTo集团将Gojek从谷歌云迁至腾讯云 GoTo Financial从AWS迁至阿里云 为东南亚规模最大云迁移事件 [3][4] - 携程将海外业务70%量从AWS新加坡region迁移至阿里云 主因降本增效诉求 [18][20] - TCL在与AWS达成生成式AI合作后 突然宣布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 雷鸟创新将欧洲业务部署于阿里云 [21][22] 竞争策略分析 - 国内云依托集团生态资源获客 腾讯因持股GoTo集团15%股份 为其云业务提供信任基础 [22][23] - 火山引擎凭借字节跳动娱乐场景优势切入外企市场 与奔驰合作从车载娱乐扩展至智舱系统研发 [14] - 外资云推出防御性策略 在中国市场提供激进价格折扣 在海外市场强调价值交付 [29][30] - AWS推出Pan Amazon项目 整合电商、物流、广告等集团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2] 营收与市场差距 - AWS大中华区营收达40多亿美元 其中出海业务占大头 阿里云出海业务仅30亿元人民币 规模差距约7-8倍 [47] - 微软云2025财年智能云收入29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 Azure营收超7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 [49] - 国内云在大模型商业化上进展缓慢 因企业付费习惯未成熟 且头部企业仍采购外资云GPU及AI服务 [50] 合作与人才流动 - 国内云厂商通过代理商采购外资云服务 某国内云大厂2024年4月向微软云采购2亿美元订单 向谷歌云采购5亿美元订单 [38] - 微软云OpenAI全球营收中25%来自中国市场 因中国企业通过微软云海外账号获取OpenAI服务 [39][40] - 人才双向流动频繁 阿里云引进前微软云副总经理袁志明和前AWS西区负责人叶永军 腾讯云引进多名前SAP和微软高管 [42][43][44] 区域市场特性 - 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云厂商接受度高 因业务场景与中国市场相似 且对价格敏感 [34] - 欧美企业及中国大型企业仍偏好外资云 考虑因素包括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及服务可靠性 [35] 发展挑战 - 部分国内云厂商出海策略转向保守 因利润考核压力 某华南云巨头计划缩减法兰克福节点 美西美东仅保留部分节点 [51] - 出海业务仍处于投入期 后起云厂商采用"项目制"试水 而非大规模基建 [51]
远见丨商业热点观察:中企“数字云出海”正在进行时
搜狐财经· 2025-06-03 21:02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与数字云转型 - 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刻变革和AI技术革命推动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战略,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必修课 [1] - 阿里云CEO吴泳铭宣布战略级投入打造云计算全球一张网,加速模型出海和AI产品国际化 [1][13] - "云+端+链"三位一体生态成为出海必然路径,覆盖跨境电商、新能源车、游戏等行业需求 [1] 云计算技术架构与AI云生态 - 传统IDC模式存在硬件投入大、周期长、弹性差等问题,云计算时代通过分布式和边缘计算提升数据安全与合规能力 [2] - 公共云服务三层架构:算力层(IaaS)实现算力自治,开发层(PaaS)提供完整平台,应用层(MaaS)推动AI海外落地 [4][5] - 多云协作结合边缘计算形成完整"AI云生态",为全球化业务提供数字化底座 [5] 新能源车行业出海案例 - 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成为出海"新三样",行业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达140万辆 [6] - 广汽集团通过"区域中心+国际站"混合架构实现数据本地化,引入菜鸟物流和蚂蚁支付优化供应链与支付环节 [7] - 从"All in Cloud"转向"All in AI",合作云厂商重塑核心流程,降低海外数据处理成本 [7] 航空与AI初创企业出海实践 - 中国航空公司面临机票订单整合、跨境合规、精准获客三重挑战,东航通过"云+AI"提升海外获客率 [9] - AI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依托阿里云实现全球数据同步,用户超6000万,生成速度缩短至5-10秒 [9] 中国企业出海的三大支撑优势 - 中国云计算企业通过技术和服务能力分摊成本,解决数据合规与灾备问题 [11] - 庞大国内市场淬炼企业竞争力,如汽车企业用户体量两倍于欧洲 [11] - 政策层面利好,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明确云计算全球化方向,降低出海成本 [11] 行业趋势总结 - 中国企业从"Copy to China"转向"China to Global",依托全栈技术能力进入"新大航海时代" [10] - 出海不仅是商业版图较量,更是智能化"技术与生态"之争 [12]
重磅发布 | 云出海系列研究报告:洞察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云服务新格局
Canalys· 2025-04-03 10:30
云服务出海战略 - 云服务已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支撑力量[1] - 报告覆盖AWS中国、微软Azure中国、谷歌云中国、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六大厂商[1] - 研究聚焦全球化能力评估、行业洞察、渠道策略与生态建设、SWOT分析四大核心议题[1] 全球化能力评估 - 分析厂商在全球基础设施、合规性与交付能力方面的优劣势[1] - 重点评估各厂商支持中国企业出海的综合表现[1] 行业需求分析 - 深入剖析重点行业客户的典型需求与技术应用场景[1] - 研究不同行业对云服务的差异化需求特征[1] 渠道发展策略 - 探讨直销与合作伙伴模式的协同发展路径[1] - 分析云服务厂商的渠道生态建设策略[1] 市场竞争格局 - 通过SWOT框架系统评估各厂商市场定位与发展潜力[1] - 从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