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母提锂
icon
搜索文档
低成本锂盐产能爬坡,盐湖提锂预计超过20万吨
高工锂电· 2025-08-27 18:47
碳酸锂价格与市场动态 - 碳酸锂期货价格因停产消息触及9万元/吨新高 市场需修正价格预期[3] - 近期江特电机复产消息及多个锂盐项目产能爬坡稳定供应面[3] 新增产能项目 - 中国五矿4万吨锂盐蒸汽输送项目开工 10月前全面释放中国盐湖11.5万吨/年锂盐产能[4] - 川能动力德阿锂业7月调试产出合格电池级锂盐 依托李家沟锂辉石矿 年产1.5万吨碳酸锂和1.5万吨氢氧化锂 预计8月全面达标达产[4] - 赣锋锂业四川宣汉县锂辉石提锂项目预计今年达产4.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5] - 紫金锂元12月投产以粗制碳酸锂为原料的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5] - 雅化集团3万吨氢氧化锂新产线年内建成 以自控锂矿+外购锂矿提供资源保障[5] - 上述五个项目全年新增17万吨锂盐产能[6] - 市场预计2025年国内新增26万吨碳酸锂供应 总产量达80万吨 占全球产量近70%[7] 盐湖提锂发展 - 盐湖提锂成为锂盐新增产能重要来源 单位经营成本低 位于全球锂成本曲线左侧 成为市场刚性供给[8] - 察尔汗盐湖资源利用率不足30% 中国五矿4万吨锂盐项目配套蒸汽工程使锂收率提升25% 单吨生产成本降低1.2万元[8] - 项目达产后中国五矿国内盐湖提锂市场份额从8%跃升至15%以上[8] - 赣锋锂业Mariana盐湖2万吨氯化锂产能今年初投产 下半年逐步稳定供应[8] - 紫金矿业3Q盐湖一期2万吨产能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8] - 盐湖提锂成本每吨3万至4万元 矿石提锂成本每吨6万至8万元仍占主导[9] - 新疆大红柳滩锂矿项目试车成功 推测总资源量约2500万吨LCE 首采区探明锂辉石矿石量5000万吨 氧化锂量70万吨[9] - 志存锂业一期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计划至2025年总产能突破50万吨 一步法提锂技术可降低每吨成本8000-10000元[10] 锂辉石与云母提锂态势 - 8月中旬锂辉石价格从5550元/吨飙升至7500元/吨 单日涨幅4.7% 创年内最大周涨幅[11] - 澳大利亚锂辉石精矿现货价从7月初600美元/吨升至8月接近800美元/吨[11] - 碳酸锂价格徘徊8万元/吨中枢 辉石提锂仍有利润空间[11] - 新矿产资源法使低品位矿山资源税成本骤增3-5倍 宜春地区约六成锂云母矿氧化锂品位低于0.4% 完全成本超过12万元/吨[11] - 2025年江西锂云母产能可能萎缩50%以上 产量减少至7.9万吨LCE[11] - 辉石提锂产能预计突破55万吨LCE 占全国总产能50%以上[11] - 盐湖提锂产能加速释放 青海盐湖全年产能预计提升至20-25万吨LCE 增量4.5至5万吨[11] 供需与库存状况 - 2025年可能是锂盐新增产能集中释放最后一年[12] - 上游产能释放与终端需求扩张决定碳酸锂价格拐点[13] - 下游去库存逐渐传导至碳酸锂[14] - 8月21日国内碳酸锂周度库存处于14万吨高位 环比略减少0.5%[15] - 中游正极材料库存周期一周左右 下游动力电池库销比处于近期中值 储能电池库存处于近年低位[15] - 碳酸锂周度开工率下探至50%左右 锂辉石产碳酸锂开工率有所上扬 国内电池材料7月开工率略有上升[15] 市场展望 - 碳酸锂供给过剩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但2025年过剩幅度或将收窄[16] - 政策为过去产能剧烈扩张降温 同时托底碳酸锂价格预期 高成本产能出清 低成本产能进入[17]
永兴材料(002756):2025年半年报点评:一体化持续推进,云母龙头成本优势突出
民生证券· 2025-08-23 22:2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云母提锂龙头,成本优势突出,采选冶一体化扩产持续推进 [3][4] - 特钢业务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高附加值市场,毛利保持高位 [3] - 2025年H1业绩符合预期,Q2营收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同比增长9.4% [1]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36.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母净利4.0亿元,同比下降47.8% [1] - 锂电新能源业务营收8.63亿元,占比23.35%,贡献净利约1.52亿元,单吨净利约1.27万元,毛利率29.76% [2] - 特钢业务营收28.3亿元,占比76.65%,净利润约1.7亿元,毛利率11.5% [3] - 单吨碳酸锂营业成本仅为5万元,同比降本10%以上 [2]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3.0元,现金分红合计1.59亿元,分红率39.7% [3] 业务分析 - 锂业务:25H1碳酸锂销量1.21万吨,同比下降10.3%,采用"现货销售为主+期现结合"销售模式应对价格波动 [2] - 成本管控:采矿环节优化开采分类,选矿环节改进工艺提收率,冶炼环节优化配方与工艺降辅料,调整能源结构降能耗 [2] - 特钢业务:加大研发力度,拓展核电、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市占率提升 [3] 项目进展 - 化山瓷石矿900万吨/年采矿证改扩建项目期末进度14% [3] - 矿石胶带运输管廊及矿山配套项目期末进度8% [3] - 锂云母绿色智能提锂技改项目期末进度25%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9.4/13.7/18.4亿元,同比增长-10.3%/46.0%/34.5% [4][5] - 对应PE为20/14/10倍 [4][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70.96/85.76/95.85亿元,同比增长-12.1%/20.9%/11.8% [5] - 预计毛利率从16.20%提升至24.76%,净利率从13.18%提升至19.17% [8]
江特电机2025年上半年净亏1.14亿元 复产消息或引碳酸锂市场动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6:50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 同比增长35.8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4亿元 同比扩大78.24%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1亿元 [2] 锂盐业务分析 - 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收入4.60亿元 占营业收入47.21% 同比增长115.91% [2] - 锂盐业务毛利率为-16.27% [2] - 锂盐产销量显著增加但难敌价格下行压力 [1][2] 财务费用与资产减值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47.19% 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和利息收入减少 [3]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513.26% 与锂盐产品减值增加有关 [3] 碳酸锂价格波动 -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一度跌至5.8万元/吨附近 [2] - 8月20日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全线跌停 日跌幅达8% [1][4] - 碳酸锂主力期货价格从8月18日的9.01万元/吨高位回撤至8万元大关 [4][5] 产能动态与市场影响 - 全资下属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于近日正式复工复产 [1][4] - 复产消息打破市场对供应收缩的预期 导致期货价格大幅下挫 [4][5] - 公司作为国内云母提锂龙头企业 其复产意味着市场供应将增加 [2][5]
百亿锂电上市企业筹划易主!
起点锂电· 2025-07-26 14:29
控制权变更与停产检修 - 公司因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宣布股票停牌 实际控制人朱军、卢顺民正在筹划相关事项 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2] - 全资子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启动全面停产检修 涉及全部锂盐生产线 预计检修时长约26天 [2][4] - 停产检修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 确保生产设备后续安全稳定运行 期间将进行设备排查维护与技术改造 [6] 锂矿资源与行业背景 - 公司是国内云母提锂龙头企业之一 持有或控制的锂矿资源量超一亿吨 [7] - 公司2009年进军锂电新能源产业 2010年起密集收购宜春锂矿、锂盐加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 [7] - 2021年归母净利润3 86亿元 同比暴增27倍 2022年利润规模达23 26亿元 [7] - 2023年、2024年连续亏损 2024年营业总收入21 03亿元 同比下降24 86% 归母净利润亏损3 19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至1 25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 35亿元至1 65亿元 [8] 碳酸锂价格与行业动态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7月24日报收7 668万元/吨 创阶段新高 7月25日最高触及8 052万元/吨 [9] - 锂矿停产减产叠加下游备货需求对碳酸锂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行业出清接近尾声 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9] - 价格短期波动难以彻底实现扭亏为盈 提升跨周期经营能力是现阶段提升盈利稳定性的关键 [9] 历史合作与战略调整 - 2020年公司曾计划引入赣锋锂业为第一大股东 但因同业竞争条款未达成一致而终止合作 [6] - 当前控制权变更与停产检修是公司在锂业寒冬中的战略调整举措 [6]
坐拥多个锂云母矿却不赚钱,江特电机实控人想撤退
华夏时报· 2025-07-24 20:08
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控人朱军、卢顺民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可能导致实控人易主,交易方尚未披露且各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3][4] - 实控人通过控股股东江西江特电气集团间接持有公司14.12%股权,停牌前对应市值达18.77亿元 [4] - 两位实控人掌权已久,朱军自2002年起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卢顺民2006年成为控股股东董事长 [4] 公司历史与转型 - 公司从1958年生产农具起家,逐步延伸至农机、电机领域,2007年成为宜春市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4] - 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达4.13亿元,盈利2867万元,但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冲击导致电机需求低迷 [4][5] - 2010年起密集收购锂矿、锂盐加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2016年以29.12亿元收购九龙汽车使营收同比增长234.29%至29.8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00.91%至1.97亿元 [5] - 2018年因补贴退坡导致九龙汽车亏损1.22亿元,计提商誉减值10.98亿元,全年巨亏17.59亿元 [5] - 2019年以5.13亿元出售九龙汽车,当年亏损19.06亿元,2020年拟向赣锋锂业出让控制权但交易一周后终止 [5][6] - 2020年营收缩至18.44亿元但扭亏为盈,此后聚焦智能电机和锂产业两大主线 [6] 锂矿资源与业务 - 公司拥有4处采矿权、5处探矿权,已探明锂矿资源量超1亿吨,已开采或易开采的氧化锂资源量达38.46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95万吨 [6][7] - 狮子岭矿区含锂瓷石矿氧化锂资源量5.73万吨,茜坑锂矿氧化锂资源量31.94万吨,狮子岭矿区生产规模120万吨/年 [7] - 2021年锂价回升后产出锂盐1.28万吨,销售1.24万吨,锂盐业务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979.28%,单吨总成本6.63万元/吨 [7] - 2022年营收65.72亿元,盈利23.26亿元,拥有180万吨/年锂云母选矿能力,对应约1.2万吨碳酸锂,碳酸锂产能达3万吨/年 [7][8] - 2023年起连续亏损,2025年一季度亏损额高于2024年同期 [8] - 2024年销售1.55万吨产品,单位成本约8.26万元/吨,而碳酸锂售价在6万-7万元浮动导致无法盈利 [9] 当前挑战与应对 - 茜坑锂矿虽获国家首张锂云母采矿证(设计产能300万吨/年),但迟迟未能投产成为增长掣肘 [9] - 自有矿供给不足问题暴露,全资子公司宜春银锂锂盐生产线自7月25日起全面停产检修26天,旨在技术改造和提升收率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