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易式外交
icon
搜索文档
美前国家安全顾问:中国受欢迎程度已超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14
沙利文参加访 近日,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参加了"堡垒"网站的播客节目。他在节目中严厉批评特朗普对印度实 施"大规模贸易攻势",并表示特朗普正在将印度推向中国。 "中国在很多国家的受欢迎程度都超过了美国。现在各国基本上都在说,美国品牌完蛋了,而中国看起来像是一个 负责任的参与者。"沙利文说道。 "当我现在去这些地方与(盟友国家的)领导人交谈时,他们都在谈论对美国去风险。他们现在将美国视为最大的 破坏者,一个不可信赖的国家。" 沙利文指出,印度是特朗普失策的最明显例证。他表示,美国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特 朗普突然征收巨额关税,迫使印度"与中国坐在一起"。 "看看印度,"沙利文说,"我们原本试图与这个国家建立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关系。现在,特朗普总统却对他们 发起了大规模的贸易攻势。印度人就说:'好吧,我想我们或许应该去北京,与中国人坐在一起,因为我们必须防 范美国。'" 谈节目 在沙利文发表上述言论的几天前,特朗普对印度征收的50%关税于8月27日生效。这项针对印度出口的关税是美国 对全球各国征收的最高关税。特朗普称,这一决定是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报复。 杰克·沙利文 然而分析人 ...
美方开出300%芯片关税!特朗普:必须在美国建厂,否则免谈?
搜狐财经· 2025-08-19 23:05
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策略 - 将国际关系视为商品交易 国家主权和国际道义均可量化定价 形成"商品+价格"的单一评估体系 [3] - 对德国汽车加征25%关税以保护本土产业 与沙特签署千亿美元军火订单换取石油利益 [3] - 要求北约成员国缴纳GDP5%作为"保护费" 将军事同盟关系转化为付费服务模式 [3] 能源领域的博弈手段 - 原计划制裁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因普京强硬表态保护买家而被迫取消制裁 [5][6] - 此前对印度购买俄石油征收50%重税 形成明显双重标准 [6] - 将能源供应国划分为不同等级 对沙特等资源大国采取怀柔政策 对弱势国家实施资源榨取 [5] 科技产业施压措施 - 威胁对境外芯片企业征收200%-300%关税 限期要求企业迁美建厂 [6] - 建立"搬迁宽限期+阶梯式关税"组合拳 通过税率杠杆强制产业转移 [6] - 形成"要么本土化生产 要么承受毁灭性关税"的二元选择模式 [6] 贸易保护主义特征 - 针对不同国家实施差异化关税政策 墨西哥乌克兰等弱势经济体承受更大压力 [5] - 采用"东敲西打"战术 在汽车能源芯片等多个领域同时发起贸易攻势 [6][7] - 将关税武器与产业政策捆绑 实现"贸易战+产业回流"双重目标 [6] 国际信誉影响 - 频繁变更政策立场导致承诺可信度下降 如对乌克兰军援附加矿产条件 [1][5] - 盟友关系呈现"付费会员制"特征 破坏传统同盟体系的稳定性 [5][10] - 短期利益导向削弱长期战略信誉 可能引发国际合作伙伴的避险行为 [10]
特朗普关税把自己坑了!盟友们忍不了了,进货价飙到老百姓买不起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34
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至41%不等对等关税 叙利亚适用41%最高税率 巴西和英国适用10%最低税率 未列出国家统一适用10%关税[2] - 对通过第三地转运规避关税行为征收40%转运税 并将实施新原产地规则确定相关税率[4] 历史政策背景 - 第一任期已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 大型家用洗衣机 进口钢和铝征收关税[5] - 第二任期频繁对加拿大 墨西哥 中国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体现美国优先战略及中期选举政治考量[5] 消费者影响 - 美国家庭人均年支出将增加2100至3800美元 低收入家庭受冲击更严重[8] - 食品 家电 电子 建材等领域价格全面上涨 例如亚洲进口智能电视价格可能从500美元上涨至550美元[8] - 输入性通胀制约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空间 高利率环境下消费者贷款成本与物价压力双重上升[8] 供应链影响 - 企业被迫重新规划全球供应链布局 可能将产能转移至美国本土或低关税国家[10] - 全球供应链复杂化导致物流成本与合规负担大幅上升[10] - 依赖进口中间件和原材料的美国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面临倒闭风险[10] 外交与贸易关系 - 美墨加协定成员加拿大和墨西哥被纳入加税名单 引发盟友信任危机[12] - 巴西被要求全面开放市场并增加特定商品采购 产生被勒索感[12] - 欧洲国家可能加强与非美地区贸易合作 重构区域一体化 削弱美国全球贸易主导地位[12]
印尼获美国较低关税 交易式外交达成“不良先例”?
央视网· 2025-07-18 11:22
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所有进口印尼商品征收19%关税,美国对印尼出口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 [1] - 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美国能源、45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及50架波音飞机 [1] - 协议使美国种子商、农民和渔民受益,印尼总统称此为"外交胜利" [1][3] 行业影响分析 - 鞋类和纺织品等非石油出口可能面临挑战,能源和农业部门可能受益 [1] - 水产加工业面临利润压力,关税从0%升至19%将显著影响出口竞争力 [4] - 成衣制造业获得相对优势,印尼关税低于越南(20%)和孟加拉国(35%) [4] 关键采购项目争议 - 波音飞机采购计划引发质疑,因印尼鹰航财务困境可能无力承担 [5] - 150亿美元能源采购承诺与印尼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存在矛盾 [6] - 本地化生产要求放宽可能损害制造业,引发三星等外资企业不满 [6] 贸易格局变化 - 2024年美印尼双边商品贸易额达383亿美元,美国对印尼贸易逆差179亿美元 [4] - 协议可能影响印尼与中国贸易关系,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 [1][10] - 欧盟与印尼达成政治协议推进CEPA,涉及本地化生产要求调整 [8] 区域连锁反应 - 印度寻求低于印尼的关税率,可能对美国工业品实施零关税 [10][11] - 马来西亚拒绝美国100%外资控股要求,坚持保护关键产业 [11] - 泰国担忧FDI流失,提议对1万种产品实施零关税以应对竞争 [12] 资源战略考量 - 印尼稀土和铜矿资源成为协议重要因素,可能规避美国50%铜关税 [6] - 关键矿产在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供应链安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