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资产爆发,新东方涨超7%,阿里、京东、百度涨超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3:48
记者丨吴斌 黎雨桐 编辑丨和佳 10月15日,截至北京时间23:07左右,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道指涨0.6%,标普500指数涨1%,纳指 涨1.32%。 | 道琼斯 | 纳斯达克 | 标普500 | | --- | --- | --- | | 46546.52 | 22819.28 | 6710.96 | | +276.06 +0.60% | +297.58 +1.32% | +66.65 +1.00% | | 中国金龙指数 | 纳指100期货 | 标普500期货 | | 8302.72 | 25099.00 | 6756.00 | | +188.43 +2.32% | +336.50 +1.36% | +69.50 +1.04% | 费城半导体指数大涨超3%。超威半导体涨超8%,科天半导体涨超6%,阿斯麦涨3%,台积电涨超2%, 英伟达、美光科技涨近2%。 苹果一度涨超1.6%,消息面上,据苹果官网,苹果正式发布采用第三代3nm工艺的M5芯片。相较前代 M4,M5在AI计算中的峰值性能提升超过四倍,并首次在每个GPU核心内集成神经加速单元,为AI工作 负载带来显著加速。M5现已应用于全新的14英寸MacB ...
经纬江苏——方寸球衣上的制造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8:00
"苏超"战火正炽,绿茵场上,除了每球必争的视觉盛宴,另一道亮眼图景——球员们身披的战袍,正悄然化作解读江苏这一经济大省产业变迁的动态窗 口。 赛场上跃动的球衣,不仅承载着球员的汗水与城市的荣耀,更展示出江苏大地绵延至今的产业升级脉络——球衣材质的进化,勾勒出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 变;球衣上各异的产业标识,拼合出"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区域平衡格局;跨区域的产业链协同,更标志着江苏产业发展已迈向创新链、供 应链深度融合的高级形态。 方寸经纬间,藏山河气象。一件件奔跑的球衣,正如一幅微缩的动态经济图,织就江苏制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针线之间工业制造实现能级跃迁 "几十年前,我们穿着纯棉球衣在场上奔跑,踢完一场球,吸饱了汗水的球衣能重好几斤,像塑料布一样糊在身上。"一位江苏老球迷回忆道,"后来,化 纤材料用上了,既耐穿又轻便,跑动更有力了。" 球衣材质的演变,实为一部材料科技创新史——涤纶、锦纶等化纤材料逐渐成为运动服饰主流并不断升级迭代。 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上,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一款具有智能调节热湿舒适性功能的T恤,一改大众对于聚酯纤维类服装产品闷 热、不透气等固有印象。"这款 ...
港股午评:高开低走!恒指跌0.2%,半导体股、科技股多数转跌,内银股普涨!华虹半导体大跌超10%,中芯国际跌5.5%,招商银行涨超4%,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皆涨超1%
格隆汇· 2025-10-14 13:18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 --- | --- | --- | | 恒生指数 | 25837.64 | -0.20% | | 800000 | | | | 国企指数 | 9229.08 | +0.07% | | 800100 | | | | 恒生科技指数 | 6065.61 | -1.30% | | 800700 | | | 另一方面,影视股表现活跃,欢喜传媒大涨22.5%领衔,内银股、核电股、海运股、煤炭股多数维持上 涨行情,招商银行(600036)涨超4%,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皆涨超1%以上。(格隆汇) 格隆汇10月14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呈现高开低走行情,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至2%,午间收跌 1.3%,恒生指数跌0.2%,国企指数微幅上涨0.07%,市场情绪继续低迷。 盘面上,早盘高开的大型科技股多数转跌,其中,快手跌3.6%,百度跌3%,网易、阿里巴巴跌近2%, 腾讯跌超1%,小米临近午盘直线拉升涨2.5%,京东、美团小幅上涨;近期热门的半导体芯片股、稀土 概念股、铜业股均呈现高开低走行情,其中,华虹半导体大跌超10%,中芯国际跌5.5%,中国有色矿业 转跌超5%;药品股、脑机接口概念股、乳 ...
稀土禁令升级,美国芯片“断粮”
虎嗅· 2025-10-14 09:01
直到今天美国半导体行业才猛然惊醒,原来自己早染上了深入骨髓的"中国稀土依赖症",而救命的药方 偏偏攥在中国手里。 ...
“从汽车到战斗机全是痛点,但特朗普记吃不记打”
观察者网· 2025-10-13 22:49
►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 10月13日,《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基思·布拉德舍(Keith Bradsher)在华撰写报道文章称,从汽车 和电脑芯片,到坦克和战斗机,近期中方出台稀土新规,覆盖范围之广,可谓适用于全球。而在国际贸 易摩擦加剧之际,此举将大幅提升中国对关键制造业的影响力。 报道称,中方在稀土出口管理上"参考了"(has modeled)此前美国针对全球部分最高性能计算机芯片的 贸易规定,但不同的是,稀土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稀土行业专家指出,全球范围内,军工制造业和汽车行业是两大脆弱行业。今年4月,中方就曾出台一 项规定,要求多种稀土磁铁未经许可不得出口,导致数千家生产零部件的公司已经受到了最严重的打 击。而如今中方的稀土新规,远远超出了今年4月以来对稀土金属及其制成的磁铁所实施的出口管制。 此前,美媒还认为,半导体供应链同样容易受到中国此类举措的冲击,因为大型芯片工厂依赖于提供专 用设备、复杂工艺和最终封装的企业生态系统。 过去,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曾通过补贴等政策来扶持这一产业,但本土产能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 段。"这对美国的AI公司来说是真正的痛点。"游说公司Monument Advoca ...
一天内连收四条噩耗,特朗普暴怒?要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12 18:16
11号这天,特朗普在自己的社媒上公开宣布,下个月要对中国搞大动作了,从11月开始,美国会在已有 基础上,再把对华关税提高100%,同时缩紧对华软件出口的管制。 特朗普倒是搞得一副受害人的样子,他说,这次加税完全是为了对抗我们最新的稀土政策,但事实正如 他所说,美国这次是被迫为之吗? 本月9号这天,我们的商务部发出公告,表示对出口稀土以及相关物项加强管控,新政策涉及钐 (Sm)、镝(Dy)等多个稀土品种。 从公告内容看,我们这次的强度明显高于之前,不仅覆盖范围更广,而且涉及到环节也更多,几乎涵盖 了从开采到回收的整个周期,含有稀土成分产品的装配、维护也都包括在此列。 为什么特朗普这次在加税时又捎带上了软件芯片呢?因为我们在稀土管控的条目中有一条特别款项,对 最终用于研发某固定型号芯片,以及使用这款芯片的设备、人工智能的出口产品,需要严格申报审批。 也就是说,我们对用于生产芯片的稀土原料收紧了口子,特朗普被惹毛了,所以转头就用限制芯片出口 来报复。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多少也知道,中国在稀土行业的地位。全球4成的稀土矿产都牢牢握着我们手里, 开采量更是占到了世界总量的7成,可以说我们垄断了全球稀土的供应。 特别是重 ...
国泰君安期货所长早读-20250925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25 09:38
所长 早读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25 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期货研究 期货研究 2025-09-25 所长 早读 今 日 发 现 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观点分享: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9 月 24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 2035 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 值下降 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2020 年的 6 倍以上、力争达到 36 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 到 240 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 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习近平强调,这是中国对照《巴黎协定》要求、体 现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中国自身付出艰苦努力,也需要有利和开放的 国际环境。 所 长 首 推 | 板块 | 关注指数 | | --- | --- | | 玻璃 | ★★★★ | 玻璃:趋势或偏强。昨日玻璃盘中大幅上涨,或与政策反内卷预期相关以及 ...
中微半导成交额创2025年3月6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4:28
成交表现 - 成交额达10.09亿元 创2025年3月6日以来新高[2] - 最新股价上涨12.46% 换手率16.27%[2] - 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4.65亿元 单日成交额增幅约117%[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1年06月22日[2] - 注册资本40036.5万人民币[2]
宏观与资产论(20250921):“重启”降息,对资产有何影响?
西部证券· 2025-09-21 14:41
美联储降息决策与影响 - 美联储于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0%-4.25%[2] - 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空间增加至3次[8] - 经济预测上调2025年GDP增速至1.6%(6月预测为1.4%)[11] 降息类型与历史对比 - 本次降息被定义为"预防式降息",类似1985年4月、1995年12月和2002年11月的情况[2][18] - 历史上美联储经历7次降息暂停后再重启,加息周期中有2次中期调整(1995年、1998年)[2][17] - 预防式降息后经济多实现软着陆,危机纾困式降息(1998年9月、2008年10月、2020年3月)多应对金融市场动荡[18][22] 资产表现规律 - 预防式降息对新兴市场股票、成长型股票和大宗商品相对温和利好[3][19] - 美元在预防式降息后可能延续震荡偏弱格局[3][19] - 纳指平均收益优于标普500,新兴市场在预防式降息情景下跑赢发达国家[3][27] 中观产业动态 - PTA开工率环比继续上升[4][30] - 一线城市地产成交环比修复[4][30] - 9月19日当周焦煤期货涨超7%,工业硅期货涨超6%[4][35][37] - 半导体指数走强[4][37] 政策与风险提示 - 中国8月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42] - 风险包括中国政策重大变化、全球经济放缓超预期、地缘政治扰动超预期[4][46]
丰田公司本土建厂意在逆转产业空洞化
第一财经· 2025-09-14 21:01
产业空洞化背景与表现 - 产业空洞化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产业活动转移至海外 导致国内雇佣 附加价值生产和技术创新减少 经济增长放缓和民众实际收入下降[2] - 20世纪8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国内生产要素价格高涨 制造业企业开始外迁 开启产业空洞化进程[2] - 2018年以来日本对美直接投资成为新亮点 截至2024年7月投资额同比增加20% 单月投资额达2.7605万亿日元(约1330亿元人民币)[3] 产业空洞化具体影响 - 制造业严重萎缩 全球份额大幅下降:造船业份额降至2024年3% 半导体份额从1988年50.3%降至2019年不足10%[3] - 导致新兴产业布局滞后 国际市场处于劣势 深度依赖海外产业链和供应链[3] - 对外直接投资收入成为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源:2024年初次收入顺差40.4万亿日元 其中直接投资收益占30.4万亿日元(75%)过去10年膨胀3倍[6] 人口减少问题现状 - 日本总人口连续15年减少 2024年1月1日人口约为1.2156亿 较上年减少86万人 创1968年以来最大减幅[4] - 2025年1-6月人口减少49.75万人 劳动力人口预计从2015年7600万人降至2060年4500万人[4] - 全行业51.0%企业认为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短缺导致用工成本大幅上升[4][5] 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 2025年全国最低时薪将从1055日元调高至1121日元(约54元人民币)达历史最高水平[5] - 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超出劳动生产率的加薪压力 政府需扩大补助金发放对象和放宽条件[5] - 人口减少被帝国数据库列为最大企业倒闭风险之一 成本上升无法通过价格转嫁[5] 产业与人口问题叠加效应 - 人口减少加速资金外流 恶化产业空洞化问题 形成恶性循环[6] - 对外直接投资导致日元贬值压力 虽然利于出口和旅游业 但推高进口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7] - 海外投资收益多用于海外再投资 很少回流国内反哺经济和民生[7] 丰田建厂举措意义 - 丰田汽车在爱知县新建年产300万辆汽车工厂 预计2030年投产 构建全生产要素供应链[1] - 这是公司时隔14年在日本本土建厂 被视为逆转产业空洞化 重振制造业的示范性举措[1] - 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多变背景下 该举措具有垂范作用但难以单独解决结构性问题[1][7] 产业回流趋势 - 美国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等手段强化产业回流 使产业空洞化问题重新引起全球重视[8] - 日本产业空洞化叠加人口减少的结构性问题并非独有 具有一定普世借鉴意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