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崛起
icon
搜索文档
长鑫科技IPO,中国存储半导体产业迎来“成年礼”
观察者网· 2025-07-08 23:09
中国存储半导体产业发展 - 2018年7月合肥长鑫首条12寸DRAM晶圆产线投片,标志中国大陆存储半导体进入新时代 [1] - 长鑫科技启动A股上市进程,长江存储新芯股份递交科创板IPO材料,行业进入资本市场新阶段 [3] - 中国存储企业从产业政策扶持转向独立市场竞争,迎来"成年礼" [3][17] 市场格局变化 - 全球DRAM市场长期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垄断,中国份额曾接近零 [3] - 长鑫DRAM产能从2023年162万片增至2024年273万片,增幅68%,接近SK海力士规模 [4] - 中国企业通过激进定价策略已对传统巨头财务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 [4] 技术突破与竞争策略 -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路径,从中低端市场切入并快速扩产 [10] - 在HBM高带宽内存和3D DRAM等前沿技术加速布局 [10][14] - 打破传统"三足鼎立"格局,推动全球市场向多强竞争转变 [14] 资本运作与产业协同 - 兆易创新向长鑫科技增资15亿元,参与其108亿元融资,估值达1400亿元 [8][9] - 清华校友网络形成的产业协同模式成为重要发展范式 [6][7] - 兆易创新与长鑫建立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闭环合作 [7] 产能与市场影响 - 长鑫存储已在DRAM市场站稳脚跟,长江存储在NAND领域同步扩张 [4] - 中国存储企业改变全球DDR4/DDR5市场定价权平衡 [5] - 打破"失火-涨价"行业潜规则,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正外部性 [14] 未来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兴领域带来高端存储需求增长机遇 [14] - 上市进程将推动企业接受更严格市场检验,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 [17] - 中国企业从技术追赶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18]
微电生理:资本赋能 竞逐全球电生理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7-01 04:55
公司发展 - 微电生理依托资本引擎加速创新,借势国家集采政策实现市场份额跃升,并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1] - 公司围绕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技术布局,形成图像导航、精密器械及能量治疗三大技术平台 [1] - 2022年8月科创板上市为公司注入发展动能,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近2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上市后公司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供应链管理和国际合作话语权增强 [2] - 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60.5%,构建了兼具国际视野和国内实践经验的核心团队 [2] - 2022年-2024年营收从2.6亿元增长至4.13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129万元增长至508万元 [2] 政策与市场 - 国家集采政策推动电生理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公司加速生产场地扩建与智能化产线改造 [1] - 集采缩短产品从注册获批到进入临床应用的周期,公司产品入院覆盖率大幅提升 [3] - 集采"以量换价"效应让更多患者用上高性价比国产器械,为公司提供规模扩张舞台 [3] - 公司在2023年及2024年两个集采周期内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创新产品矩阵实现业绩突破 [4] 技术竞争力 - 国内电生理企业技术水平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在三维标测、磁电定位等前沿领域,研发进程与国际巨头同步 [3] - 本土企业依托临床协同创新体系和快速响应能力,效率优于跨国企业 [3] 国际化布局 - 欧洲市场是公司海外布局的战略重点,已通过CE认证体系审核 [4][5] - 亚太、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因其高速增长潜力成为重要目标区域 [5] - 海外推广面临复杂准入体系与市场差异挑战,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 [5] - 公司全产品线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新兴市场 [5] 行业趋势 - 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结构性变革,国产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技术进步、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共振推动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崛起 [2] - 中国老龄化带来市场扩容与存量替代,为行业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5]
定档9月10-12日 合肥!DT新材料高分子产业年会官宣
DT新材料· 2025-06-29 22:01
因此,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 以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为主题, 将于 2025年9月10-12日 在 安徽·合肥 隆重召开! 主题行业大会、创新展览、新塑奖评选与颁奖三大 板块及终端对接专场、国际合作专场、项目路演与投资专场 等特色活动同期进行,立足全球视野, 将带来最新的宏观预判,最新的科技成果,最新的创新解决方案,最新的新兴应用需求和趋势,邀您 共襄这一产业协作、技术创新的顶级盛会! 01 组织机构 高分子该往哪走,如何布局?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竞争正由"规模制胜"转向"技术制胜",新材料技 术、新物质结构的不断突破与创新至关重要。同时,全球化工主导地位向中国转移的当下,中国以其 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稳定的政治环境,受到全球青睐,跨国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创新研发中 心,布局前沿创新领域。中国新兴产业的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产业下个十年的方向。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等诸多因素,正加速全球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大量高分子企业正 在被迫抛弃传统的、产能过剩的、无法盈利的相关产业,全球化工产业正经历新一轮洗牌。与此同 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 ...
从资源产出地向产业崛起地加速跃升 达州:以“新局”谋变局
四川日报· 2025-06-04 15:27
达州对天然气的转化利用有不同途径。一种是将其作为燃料吸引生产企业入驻;一种是以其为原料发展化工 产品;还有一种是以天然气伴生的硫黄资源为原料,生产下游产品。 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 达州的发展,总与资源开发利用深度关联。 20年前,达州依托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吸引中石化中原油田在这里打造出全国三大气田之一的普光气田。通 过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助力全市经济总量冲上2000亿元台阶。 2017年,达州地下发现了全国首个海相富锂钾资源矿,储量达7.1亿吨。这一待开发资源被认为是当地经济发 展的"关键变量"之一。 然而,近年受制于传统产业转型、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等多重因素,达州经济发展面临增速降档的挑战。 如何打开能源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新局面?在成立一年的达州市能源产业发展局,我们听到这样的答案:达 州将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工业崛起的着力重点,突出天然气、锂钾两大万亿级资源引擎,加速实现从"资源产出 地"向"产业崛起地"跃升。 新机构 专注两大万亿级资源开发利用,能源产业发展局应运而生 去年4月,达州市整合发改、经信的能源化工产业职能,成立达州市能源产业发展局。局长刘小流说,成立新 机构体现了达州坚定走好资源转化利用之路的决心 ...
国泰海通证券彭磊:航空航天产业崛起 为投资者带来多维度机遇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20:03
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机遇 - 中国航空航天核心产业市场规模2024年将突破2万亿元 [1] - 国防预算2025年达1.81万亿元,连续三年保持7.2%增速,航空航天装备是重要方向 [1] - 商业航天、商用飞机和低空等领域成为增长新引擎 [1] 需求端与供给端动态 - 需求端呈现国防装备升级、新兴领域崛起、全球化市场拓展等强劲需求 [1] - 供给端经历技术自主创新加速突破、政策红利释放、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 [1] - 供需两端良性互动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 投资逻辑与机遇 - 航空航天产业兼具高壁垒与高成长属性 [2] - 军工央企通过国企改革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核心院所优质资源注入预期增强 [2] - 民营上市公司聚焦柔性制造、商业航天等差异化赛道,技术转化效率与毛利率持续优化 [2] - 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催生新增长点,如航空级高温合金、惯性导航系统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延伸 [2] 行业前景与龙头企业 - 全球航空航天产业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中国在自主创新与国产替代驱动下渗透率与附加值将持续提升 [2] - 技术护城河深厚、产能释放明确、应用拓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收获技术红利与市场扩容回报 [2]
这一次,辽宁先支棱
36氪· 2025-05-06 06:25
辽宁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辽宁GDP达7606 9亿元 同比增长5 2% 全国排名从第18位升至第16位 [1] - 工业与消费共同驱动经济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9% [2] -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出口额分别增长7 8% 6 7%和10 5%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工业与新兴产业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9% 远超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3 6% [2] - 2024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206家 高新技术企业1625家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3% [2]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 2% 航空 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近2 4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2 7% [4] 消费市场表现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2 5% 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13 1% 通讯器材类增长38 9%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带动销售额超200亿元 惠及消费者超250万人次 [4] - 大连社零总额达609 7亿元 同比增长9%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 [9] 对外贸易 - 一季度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达951 1亿元 增长10 5% [5] - 民营企业进出口983 3亿元 增长16% 占外贸进出口总值53 2% [5] - 飞机零部件 生物医药出口分别增长20 4% 41% [6]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26 5亿元 增长5 9% 其中对东盟 沙特分别增长19 7% 17 9% [7] 大连与沈阳经济对比 - 大连一季度GDP达2280 3亿元 同比增长6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9% [8] - 沈阳一季度GDP达2121 8亿元 同比增长4 6% 第三产业增长5 5% 拉动GDP增长 [11] - 沈阳GDP增量291 3亿元 超过大连的176 8亿元 [11] - 大连装备制造业增长18 4% 铁路船舶行业增长51 4% 电子行业增长29 4% [9] - 沈阳文旅市场表现突出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9 0% 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 6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