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搜索文档
吴桂英走访调研重点企业
长沙晚报· 2025-07-02 10:02
调研企业及项目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调研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3][8] - 调研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 [5][8] - 调研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 [7][8] - 调研蓝思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10][13] - 调研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12][13] 产业发展方向 - 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 [1] - 指出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8] - 鼓励企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深耕特色优势领域 稳步推进研发升级和技术迭代 [13] 产业链建设 - 提出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产业协同、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8] - 强调加快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8] - 促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素集约、项目集成 [8] 政府支持措施 - 要求属地园区和相关部门提供更细更实更有效的服务 [14] - 强调用足用好惠企政策 [14] - 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 [14]
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算力产业重组案尘埃落定
中国经营报· 2025-06-10 16:08
国产算力产业重组案进展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以1∶0 5525换股比例进行吸收合并 每1股中科曙光股票可换0 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 [1] - 中科曙光停牌前市值905亿元 所持海光信息股份对应市值885亿元 中科曙光自身价值对价约274亿元 2024年中科曙光净资产204亿元 [1] - 券商研报认为智算服务器从模块化向高密度集成化发展 芯片厂商与服务器厂商合作是大趋势 "芯片—整机—软件"深度协同成为技术突破核心瓶颈 [1] 公司技术背景与行业定位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有深厚积累 [1] - 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 [1] 重组整合的产业价值 - 重组有助于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 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 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2] - 政策利好下重组顺应监管要求 推动两家公司在技术储备、产品研发等方面互补 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政策环境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将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落实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2] - 支持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 鼓励科技型上市公司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等支付工具实施并购 [2] - 该重组案被视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典范 推动资本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2]
海光与曙光4000亿棋局,完成了AI与互联网权力交接
芯世相· 2025-06-10 13:19
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通过换股合并,成为A股市场及中国芯片产业焦点事件,市值分别为3164亿元和905亿元 [5] - 合并涉及复杂的利益链条,包括股权关系、业务依赖及财务交叉,双方互为重要利润来源 [8][12][24] - 合并旨在优化产业链布局,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应 [32][38][44] - 事件标志着中国半导体技术权力从传统CPU向AI并行计算时代的交接 [46][48] 利益链条分析 股权与财务关联 - 中科曙光持有海光信息27.96%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海光信息2024年贡献中科曙光5.4亿元投资收益,占其税前利润23.6% [8][11][12] - 中科曙光2024年税前利润22.91亿元中,政府补助5.37亿元(占比23.4%)与海光信息投资收益合计贡献近一半利润 [9][10][12]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元,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0.26%,且该客户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关系,推测为中科曙光 [15][17][19][23] 业务与人员交叉 - 海光信息向关联方(推测为中科曙光)销售36.8亿元商品,同时采购6000余万元技术服务及产品 [27][28] - 双方高管重叠:海光总经理沙超群曾任中科曙光技术副总裁,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兼任海光董事 [27] - 海光信息账面应收款16.4亿元及合同负债8.9亿元来自关联客户A(推测为曙光) [29] 合并动因与行业意义 协同效应 - 合并可精简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近三年期间费用率分别增长7.62pct和7.55pct,存在优化空间 [38][39] - 消除税后分红环节,减少重复税金支出,提升财务效率 [41] 产业逻辑 - 类比英伟达通过收购Mellanox等布局全栈服务,海光与曙光合并符合AI时代端到端算力解决方案趋势 [43][44] -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强化从芯片到系统的产业链整合,提升产品竞争力 [32][37] 技术权力更迭 - 合并象征中国半导体从串行计算(CPU/英特尔模式)向并行计算(GPU/英伟达模式)的技术范式转移 [46][48] - 反映市场需求从互联网时代向AI加速时代的演变,技术主导权由传统企业向新兴芯片设计公司过渡 [46] 其他信息 - 文章作者为芯片行业资深人士,提供德国电子产业考察活动信息,涉及IFA消费电子展与IAA车展 [5][49][56]
两大半导体巨头拟合并,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上涨,近4日累计“吸金”超2.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0:2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反弹飘红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涨0.14% 成分股富创精密涨超5% 龙芯中科涨超4% 华虹公司 源杰科技 芯源微 甬矽电子 中芯国际跟涨 [1] - 科创芯片ETF开盘半小时成交额3.5亿元 [1] - 该ETF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额超2.9亿元 上一个交易日净流入1.03亿元 [1] 行业动态 - 半导体行业技术壁垒高 并购可快速获取关键技术或市场份额 [3] - IPO节奏放缓 未盈利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被并购实现退出 [3] - 行业周期复苏改善企业现金流 为并购提供资金支持 [3] - 科创板并购交易活跃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发布并购交易102单 已披露交易金额合计超260亿元 今年以来新增披露40单并购交易 [2] 公司动态 - 海光信息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 存储 云计算等领域有深厚积累 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 DCU等核心芯片设计 [2] - 两家公司整合将优化从芯片到软件 系统的产业布局 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 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2] 产品信息 - 科创芯片ETF(5882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 该指数选取科创板中涉及半导体材料 设备 芯片设计 制造 封装和测试的上市公司 [2] - 该ETF配备场外联接基金(A类:017469 C类:01747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