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风险管理

搜索文档
“保险+期货”成效显著 未来仍大有可为
期货日报网· 2025-08-11 00:09
郑商所"保险+期货"项目十周年成果 - 郑商所首期期货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品牌县交流活动在新疆阿拉尔市成功举办 活动得到兵团一师 新疆金融办 新疆证监局等大力支持 [1] - "保险+期货"项目十年累计支持250个项目 覆盖全国16个省级行政区域 涉及苹果 红枣等6个品种 [1] - 项目规模已覆盖全国160个品种主产县域 在价格险基础上试点收入险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专项支持 [3] - 陕西黄陵县苹果项目等荣获"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甘肃静宁项目入选"企业精准扶贫案例50佳" [3] "阿拉尔模式"创新实践 - 阿拉尔红枣项目突破单纯价格保障功能 带动期货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1][2] - 红枣期货上市后吸引金融机构 期现公司等多元化主体参与收购 提升枣农议价能力 通过期货盘面把握价格 [2] - 项目构建"保险+期货+订单+银行"模式 形成市场化发展生态 实现社会效益与专业价值统一 [1][2] 业务模式优化升级 - 产品方案设计探索适度虚值期权 价差期权 引入触碰锁定期权 增强亚式期权 [3] - 项目管理强化全流程跟踪 确保合规有序 助力农业保险规范化 [3]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项目在服务特色农产品产业上成效显著 [1] 未来发展建议 - 深化模式创新 探索"保险+期货+基差点价"组合工具 推动向产业链风险管理升级 [4] - 强化多方协同 汇集期货 保险 银行等合力 争取财政长效支持 降低农户参保成本 [4] - 政策协同需深化 期待各级财政出台更精准支持政策 构建稳定多元保费来源机制 [5] -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 设计个性化产品 培育现代风险管理理念 [6] 项目社会价值 - 验证期货市场在管理农户市场风险 稳定种植预期方面的积极作用 [1] - 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与农业保险创新 让金融"活水"浇灌田间地头 [1] - 政府 农户对期货市场认识大幅提升 项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优势 [6]
丙烯期货及期权上市 “郑州价格”助力石化产业向优向新
新华财经· 2025-07-22 14:50
丙烯期货及期权上市背景与意义 - 丙烯期货及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标志着中国规模最大的烯烃品种期货和期权正式推出[1] - 丙烯作为化工中间产品 广泛应用于塑料、家电、汽车、化纤等领域[1] - 新品种上市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 与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种形成协同效应[2] - 为产业企业提供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增强产业链韧性[2] 丙烯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 2014年至2023年丙烯产能年均增速达13.7% 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11.2%[2] - 2023年下游行业开工负荷率同比未显著提升 丙烷脱氢工艺聚丙烯装置及环氧丙烷装置开工率多在70%以下[2] - 2024年新产能增速预期14% 2025年预期8%[2] - 截至2025年中 中国丙烯产能达7843万吨 下半年还有300万吨左右投产计划 年底产能或超8000万吨[2] - 未来两年丙烯预计仍有过剩压力[2] 产业链风险管理需求 - 面对产能结构性调整、需求增速放缓、价格波动加大等挑战 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3] - 上下游已上市品种因价格影响因素较多 套期保值效果不理想[3] - 企业可通过卖出套保锁定生产利润、买入套保锁定低价原料 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3] - 可开展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 提高销售效益和客户粘性[3] 定价机制与行业影响力提升 - 期货市场提供连续、权威的价格信号 减少传统定价模式中的信息盲区[4] - 形成全国统一价格基准 助力基差贸易等模式创新[4] - 贯通"液化石油气—丙烯—聚丙烯"衍生品链条 提升产业链抗波动能力[5] - 改变主要参考境外资讯机构报价状况 提升国际议价能力[5] - 构建人民币定价体系 增强产业链协同和国际竞争力[5] 期权工具的应用优势 - 期权是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可保值同时保留现货市场获利机会[5] - 企业可灵活选择不同类型、行权价格、到期月份的期权合约及多种策略组合[5] - 期货期权同步上市 投资者可利用期权对冲期货头寸风险[5] - 减少非理性交易 促进新品种上市初期平稳运行[5] 首日交易表现与机构观点 - 丙烯期货首批合约挂牌基准价为6350元/吨[6] - 主力合约以6550元/吨开盘 盘中小幅上涨[6] - 建信期货建议短多长空思路 价格在6800元/吨以上尝试沽空[6] - 华泰期货认为单边方向短期仍偏多 因2005年及此前投产装置占比18%以上[7] - 广发期货建议01合约单边偏多看待 因外采丙烯制PP利润低位连续上涨[7] - 可做缩丙烯-PP价差(买丙烯/卖PP)锁定加工利润 当前价差压缩至800元/吨以上[7]
丙烯期货在郑商所挂牌上市,两家企业摘得产业成交首单
期货日报· 2025-07-22 12:23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概况 - 丙烯期货和期权于2025年7月22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期货合约于9时挂牌,期权合约于21时挂牌 [2][3] - 首日挂牌7个期货合约:PL2601至PL2607,上市活动有中国证监会、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与 [3] - 截至上午收盘,丙烯期货总成交量36205手,成交金额47.8亿元,持仓量9519手,主力合约PL2601上午收盘报6547元/吨,涨幅3.10% [12] 首日交易数据 - PL2601合约最新价6675元/吨,涨幅5.12%,成交量5098手,持仓量2328手,最高价6700元/吨,最低价6501元/吨 [4] - PL2602合约最新价6704元/吨,涨幅5.57%,成交量342手,持仓量178手,最高价6720元/吨,最低价6526元/吨 [4] - PL2603合约最新价6690元/吨,涨幅5.35%,成交量274手,持仓量159手 [4] 行业意义与功能 - 丙烯是重要基础化工原料,产业链长、覆盖广,其市场稳定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4] - 中国丙烯产量和消费量全球第一,但面临上游产能扩张与需求不足的挑战,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 [5] - 期货及期权上市可提供定价参考、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产业链韧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5][6] - 补齐烯烃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种形成协同,提升中国化工产品定价影响力 [5] 企业参与与反馈 - 物产中大化工与中基石化分别作为买方和卖方完成产业企业首单交易 [8][10] - 企业认为期货上市有助于PDH企业和丙烯工厂管理风险,健全碳三产业链工具 [10][11] - 期货标准化合约可形成全国统一价格基准,推动基差贸易等模式创新 [6] - 中基石化表示期货填补了碳三产业链中间体衍生品空白,可帮助上游锁定加工利润 [11] 交易所规划 - 郑商所将强化风险监管,优化合约规则,做好市场培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7] - 目标是通过期货市场将中国化工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 [5]
丙烯期货和期权将于7月22日挂牌交易
期货日报· 2025-07-10 00:26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公告 - 郑商所将于2025年7月22日挂牌交易丙烯期货和期权 首批上市7个期货合约(PL2601至PL2607)和2个月份期权合约 [1] - 丙烯期货合约交易代码为PL 交易单位为20吨/手 报价单位为元/吨 最小变动价位1元/吨 合约月份覆盖1-12月 [1] - 期货最后交易日为交割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为第13个交易日 采用实物交割方式 [1] - 期权合约设计与郑商所现有期权框架基本一致 [1] 行业背景与需求 - 丙烯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价格波动大的突出矛盾 期货期权上市提供重要风险管理工具 [1] - 国内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时主要参考境外资讯机构报价 价格透明度和代表性有限 [3] - 市场急需权威公开透明的价格信号以提高贸易效率 [3] 产业链影响 - 将与聚丙烯甲醇等多个化工品种产生联动效应 完善能化产业链期货品种体系 [2] - 填补产业风险管理空白环节 企业可锁定采购销售价格规避现货波动风险 [3] - 仓单质押和厂库交割等模式为生产型企业套期保值和成本优化提供便利 [3] 企业反馈 - 中石化认为上市标志国内期货市场完善 提供库存保值和加工区间套保工具 [2] - 东华能源表示有助于规避现货市场风险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为现货定价提供参考 [3] - 金能化学从2022年参与期货套保 认为新品种对行业风险控制和成本管理有积极作用 [3] - 上海煜驰认为将提升中国丙烯价格国际影响力 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好定价基准 [4] 市场预期 - 有望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形成更公允价格信号 促进基差等贸易模式创新 [2] - 将提升市场流动性 为上下游企业稳健经营提供支撑 [2] - 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将完善期货市场体系 为产业链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4]
【财经分析】铝合金期货和期权将上市 期货市场迎来首个再生金属品种
新华财经· 2025-05-23 22:27
行业动态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即将迎来首个再生金属品种 [1] - 我国已建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 [1][4] - 2024年我国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约为1300万吨 产量约为620万吨 表观消费量约为673万吨 [2] - 2020年至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从740万吨增至1055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9.3% 占铝总供应比例从16.6%增至19.3% [3] 产品特性 - 铸造铝合金具有低密度 高强度 良好的抗蚀性和优异的铸造工艺性 广泛应用于汽车 摩托车 机械设备 通信设备 电子电器 五金灯具等领域 [2] - 生产一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约为电解铝(火电)的3.6% 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 [2] - 铸造铝合金是废铝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 具有再生绿色属性 是铝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产品 [2] 市场影响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将显著提升铝产业链的风险管理能力 [1] -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增强我国在国际再生铝市场的价格影响力 [1][6] - 当前铸造铝合金现货市场缺乏公开 统一 有效的定价机制 期货上市后将形成更为透明和公允的市场化定价 [5][6] 企业反馈 - 铸造铝合金企业与其下游企业常面临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长周期订单价格难以锁定的问题 [4] - 企业目前仅能通过原铝期货或远期订单与贸易商进行锁价 存在定价偏差风险 [4] - 企业表示将优先采用该品种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 同时通过期货仓单销售缓解淡季库存压力并拓宽销售渠道 [4] - 企业认为该品种将帮助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稳定生产经营 并改善再生铝上下游产业链的风险管理结构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