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投资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大面积涨停,外围传来三大重磅
证券时报· 2025-10-09 16:19
一是,针对人工智能泡沫,IMF、英国央行、牛津经济研究院等机构拉响警报; 二是,CoreWeave执行长Michael Intrator表示,大科技公司正在强化基础建设以服务客户,这些都是真 实需求驱动的建设,所谓的"循环"一说存在根本上的错误; 三是,据TechCrunch10月8日报道,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一档博客节目中透露,在未来几个 月里,还有大交易。 大面积涨停 人工智能概念今天再度表现强劲,盘中大面积涨停。不少大市值股票表现非常强劲,科创AI ETF一度 飙升超4%,科创50在此带动下一度涨超5%。 业内爆款不断,9月30日,AI大模型龙头公司OpenAI发布最新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其官方发布稿 称,Sora 2相较此前模型在物理上更准确、更逼真、更可控,它还具有同步对话和音效的功能。由Sora 2驱动的Sora也在当天登陆美区苹果商店,10月3日至今,Sora一直占据免费应用下载榜第一位。 另外,OpenAI与英伟达、甲骨文、AMD达成的一系列轰动性协议可能仅仅只是个开始。10月8日,据 TechCrunch报道,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一档博 ...
从重金挖角OpenAI/谷歌到招聘急刹车:Meta MSL主要人员梳理,半数华人+75%博士成主力
36氪· 2025-09-05 15:38
核心观点 - Meta在2025年8月中旬突然暂停人工智能部门招聘并出现员工离职潮 此前公司以高额薪酬和签约奖金大规模引进AI人才 但组织重组、管理问题和文化冲突导致内部动荡 同时高昂的人才成本引发市场对投资回报的担忧[1][2][31] 人才引进策略 - 2025年6月以近150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非投票股权 并将创始人Alexandr Wang纳入Meta领导超级智能团队[2] - 通过九位数美金签约奖金和高达1亿美元总薪酬方案 从OpenAI、DeepMind等头部企业挖角关键人才[2] - 截至7月19日 MSL团队44名员工中40%来自OpenAI 20%来自DeepMind 15%来自Scale AI 75%拥有博士学位 70%为研究人员[10] - 从竞争对手挖角超过50名员工 包括OpenAI超20人、谷歌至少13人、Scale AI至少6人[30] 组织架构调整 - AI部门重组为四个独立小组:TBD实验室(由Alexandr Wang领导 专注超级智能研发)、AI Products & Applied Research(由Nat Friedman领导 负责产品化)、MSL Infra(由Aparna Ramani领导 负责基础设施)、FAIR(由Yann LeCun领导 专注基础研究)[32][33] - 重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研发效率 充分发挥前期数十亿美元人才投资的效用[33] 管理层变动 - Alexandr Wang(28岁)担任MSL负责人 但缺乏AI背景引发内部质疑 要求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等向其汇报[6][9] - 高层团队包括Nat Friedman(前GitHub CEO)、Daniel Gross(前Y Combinator合伙人)、Yann LeCun(FAIR创始人)、Joel Pobar(编译器专家)和Mat Velloso(前DeepMind产品高管)[12][13][14][19][21] 人员流失问题 - MSL成立不到两个月至少有9名员工离职 包括前Scale AI高管Ruben Mayer和前OpenAI研究员AviVerma[34] - 至少3名研究员重返OpenAI 例如Rishabh Agarwal在加入5个月后离职[3] - 老员工因资源被新团队挤压和待遇不平衡离职 例如在职9年的Chaya Nayak和10年的Loredana Crisan[35] 内部管理与文化冲突 - 新员工对Meta官僚主义和未兑现的算力承诺感到失望[35] - Scale AI提供的数据被内部评价为"质量欠佳" 其众包模式与行业高技能专家模式存在分歧[36] - 频繁组织调整导致工作不稳定 有员工反映经理多次更换[35] 战略与财务压力 - 摩根士丹利警告高昂股权薪酬可能稀释股东回购能力和资本回报[31] - MIT报告显示95%生成式AI项目未能快速实现收益 加剧市场对投资泡沫担忧[31] - Meta AI助手用户活跃度仅占月活用户10%左右 高层考虑采用Google Gemini或OpenAI模型作为权宜之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