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回流
icon
搜索文档
人口回流给希腊提出改革新课题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09
人口流动趋势逆转 - 2010-2023年希腊外流人口约60万(占总人口6%)[1] - 2023年首次实现净流入1.5万人[1] - 约40万外流人口已回流[1] 政府激励政策 - 对回流及新引进人才减免50%个人所得税(最长7年)[2] - 医疗/科学/工程人才提供最高2000欧元工资补贴[2] - 简化海外医生工程师执业资格互认流程[2] - 在欧洲及美国举办招聘路演活动[2]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 - 2025年一季度岗位空缺5.2万个(同比降26.5%)[3] - 企业端实际空缺或达30万个[3] - 旅游/建筑/农业/制造/能源/IT/运输/医疗行业存在数十万空缺[3] - 科技与高端制造岗位供不应求[3] - 就业机会集中在雅典、塞萨洛尼基及旅游热点地区[3] 薪酬与生产力挑战 - 仅17%回流者薪资与海外相当[2] - 希腊单位工时购买力居欧盟末位[2] - 税费结构与生产率水平制约中低收入群体实际收入[2] 人口结构压力 - 过去10年中位年龄上升约4岁[3] - 2030年或成欧盟最老龄化国家之一[3] - 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升至37%[3] - 8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翻倍至14%[3] 改革方向建议 - 需配套降低社保负担/提高生产率/行业集体协商改革[4] - 重点发展能源转型/数字基建/医疗/交通物流领域高技能岗位[4] - 完善职业资格互认与再培训体系[4] - 增加儿童保育资源/改善教育/伴侣就业服务/远程办公设施[4]
【环时深度】美政策收紧,印度海外人才会回流吗?
环球时报· 2025-07-28 06:46
美国科技公司海外布局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谷歌、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优先支持美国本土业务,减少在印度等地的建厂和招聘外籍工人 [1] - 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导致印度科技人才面临签证撤销风险,2022-2023年印度公民占美国H-1B签证发放量的72.3% [7] - H-1B签证改革将转向加权选拔制度,优先高薪高技术岗位,可能重塑印度人才在美就业结构 [7] 印度人才流失现状与数据 - 2023-2024学年在美印度学生达33万人,创历史新高并超越中国成为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 [2] - 印度每年培养150万工科毕业生,仅10%能在国内找到工作,国际求职申请量同比增长59.4%至220万份 [3] - 2015-2022年130万印度人移民海外,其中60万放弃国籍,IT行业人才流失导致年产值损失150-200亿美元 [5] 全球人才竞争格局变化 - 德国对印度学生吸引力显著提升,本学年申请量同比增35%,推出"机会卡"签证吸引无工作录用信的技能人才 [8] - 澳大利亚印度留学生占比达16%(13.9万人),英印自由贸易协议将推动制造业、绿色技术等领域人才流动 [9] - 印度裔高管在全球影响力扩大,《财富》500强中11家企业的CEO为印度裔,包括Alphabet、微软等科技巨头 [4] 印度国内政策与产业挑战 - 莫迪政府推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等计划,但IT行业仅贡献GDP的7.5%,顶尖AI研究人员仅1%留在本土 [5][10] - 医疗行业每千人仅1.7名护士,7万名培训医生在欧美执业,远低于世卫标准 [5] - 印度缺乏顶尖科技公司,制度缺陷体现在治理不稳定、资本可及性差及市场监管不透明 [12]
一杯咖啡中的沈阳活力“新”脉动
人民日报· 2025-05-20 10:33
咖啡行业在沈阳的发展 - 截至今年4月沈阳全市咖啡门店数量达2690家 仅今年就增加140家 [1] - 沈阳的咖啡外卖订单占比增速领跑全国 [1] - 咖啡融合书店 美术馆 宠物店等多样业态 成为串起文旅链条的新媒介 [2] 咖啡消费与青年回流 - 沈阳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7 1万人 扶持创业带头人4189人 [2] - 外卖员小陈专送咖啡 一天跑上百单不是问题 主要服务浑南区的园区和企业 [2] - 年轻人是咖啡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2] 咖啡场景与文旅活力 - 咖啡小巷汇集超过150家咖啡门店 外地游客占比达三分之一 [2] - 咖啡小巷形成年200万人次的游客到访量和2亿元的销售额 [2] - 2024年来沈阳旅游人数首次突破2亿人次 旅游收入增长51 5% [3] 城市转型与咖啡文化 - 红梅文创园由工业遗存脱胎而来 从工业遗存转型为文创空间 [3] - 咖啡厅从传统商务消费转向融合化 个性化消费 [6] - 咖啡场景创意化地栖身文创园 艺术空间甚至沈阳故宫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