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纾困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奋力跑好全年经济“最后一棒”
经济日报· 2025-10-24 08:01
持续用力扩大内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广阔的内需市场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保 障。消费方面,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落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拓展服务消费空间,多渠 道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投资方面,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大 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投入,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着力 打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卡点,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更大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当前不少企业 还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生产经营压力较大、盈利水平较低等现实困难,要通过更有针对性、更具获得感 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解决企业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综合治理行业无 序、非理性竞争,规范涉企收费。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政策,特别要关注中小微企业 发展,这些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是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要狠抓政策落实,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企 业发展的动力。 现在到年底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跑好"最 后一棒",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奋力跑好全年经济“最后一棒”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37
四季度的经济表现不仅关系全年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更关系"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 现在到年底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跑好"最后一 棒",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宏观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 稳预期,为经济稳定运行有力保驾护航。比如,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 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信器材类商品的零售额,前三季度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接下来,已出台政策要加快落地见效,更快更充分地释放政策效能。同时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预见 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 持续用力扩大内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广阔的内需市场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保障。消 费方面,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落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拓展服务消费空间,多渠道增加 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投资方面,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大制造业 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投入,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着力打通经 济循环中的堵点卡点, ...
仕净科技:亏损高负债高质押之后 国资SPV拟3亿元资金纾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2:42
纾困合作协议 - 公司与三家机构共同签署纾困合作协议 设立规模3.01亿元的有限合伙企业(SPV)实施纾困 [1] - 首期纾困资金不超过1.35亿元 其中约7250万元用于收购公司现有债务 6250万元作为专项借款用于保障员工工资及生产经营 [1] - 专项借款期限3年 固定年利率4.5% 公司需提供股权质押、抵押及保证担保等增信措施 资金使用将受到SPV严格监管 [1] 股东股权变动 - 股东朱叶持有公司15.64%股份 其中98.43%已被质押 叶小红持股4.27% 其中99.96%处于质押状态 [1] - 为偿还质押债务 朱叶将其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4.99%的股份协议转让予天蝎座32号私募基金 权益变动后 朱叶持股比例降至10.65% [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7亿元 同比下降48.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2亿元 [1]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达89.93% 财务压力显著 [1]
仕净科技与国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29 16:51
公司纾困安排 - 为应对阶段性流动性困难及保障持续经营能力 公司拟与多方签署合作协议[1] - 纾困支持由苏州兴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园投资有限公司及苏州苏润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提供[1] - 纾困实施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方式进行 旨在稳定公司经营及化解债务风险[1] SPV出资结构 - SPV名称为苏州润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认缴出资总额为30,100万元人民币[1] - 甲方1及甲方2作为有限合伙人各认缴15,000万元 甲方3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100万元[1] - 首期实缴出资不超过认缴出资额的45% 纾困投资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1] 资金投放计划 - 纾困分两期实施 首期纾困资金不超过13,500万元[1] - 合作协议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指导与支持下推进[1] - 协议涉及方包括叶小红(丙方) 朱叶(丁方1)及董仕宏(丁方2)[1]
仕净科技(301030.SZ):与国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格隆汇APP· 2025-09-29 16:50
纾困支持协议 - 为应对阶段性流动性困难及保障持续经营能力 公司与苏州兴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园投资有限公司 苏州苏润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叶小红 朱叶 董仕宏共同签署编号为SZAMC-TH-31202507262-HZ的《合作协议》[1] - 协议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方式由甲方共同向公司提供纾困支持 以稳定经营并化解债务风险[1] SPV出资结构 - SPV苏州润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总额为30100万元人民币 其中甲方1与甲方2作为有限合伙人各认缴15000万元 甲方3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100万元[1] - 首期实缴出资不超过认缴出资额的45% 纾困投资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1] 纾困资金安排 - 纾困分两期进行 首期纾困资金不超过13500万元[1] - 纾困实施由SPV作为主体 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指导与支持下开展[1]
仕净科技(301030.SZ)与国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6:48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公司为应对阶段性流动性困难及保障持续经营能力 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指导支持下与多方签署编号为SZAMC-TH-31202507262-HZ的合作协议 [1] - 协议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方式提供纾困支持 旨在稳定公司经营并化解债务风险 [1] 纾困实施主体与出资结构 - 新设立有限合伙企业苏州润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作为纾困实施主体 SPV认缴出资总额为30100万元人民币 [1] - 甲方1苏州兴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甲方2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园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各认缴15000万元 甲方3苏州苏润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100万元 [1] - 首期实缴出资不超过认缴出资额的45% 纾困投资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 [1] 资金使用安排 - 纾困分两期进行 首期纾困资金不超过13500万元 [1] - 协议涉及方包括公司(乙方) 甲方1/2/3 叶小红(丙方) 朱叶(丁方1)及董仕宏(丁方2) [1]
仕净科技:与国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6:47
纾困支持协议 - 公司为应对阶段性流动性困难 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指导支持下 与苏州兴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园投资有限公司 苏州苏润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及叶小红 朱叶 董仕宏共同签署合作协议[1] - 协议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方式提供纾困支持 以稳定公司经营并化解债务风险[1] SPV设立与出资结构 - 纾困实施主体为苏州润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认缴出资总额达3.01亿元人民币[1] - 首期实缴出资不超过认缴出资额的45% 纾困投资总额上限为3亿元[1] - 纾困分两期实施 首期纾困资金不超过1.35亿元[1]
中信金融资产再度出手!苏宁易购再获4亿融资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17:08
融资安排 - 子公司南京融宁供应链通过中原信托设立的信托计划获得不超过4亿元融资 由公司作为共同债务人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1] - 融资采取结构化信托计划方式 中信金融资产江苏分公司出资不超过4亿元认购优先级份额 苏宁方面以现金、子公司股权及应收债权认购劣后级 [2] - 子公司南京鼎邦、唐山易达、郑州易达以名下不动产提供抵押担保 担保范围覆盖主债权本金、利息、罚息、复利及实现债权的费用 [2] 历史纾困记录 - 2023年获得中信金融资产(前身为中国华融资产)50亿元纾困资金支持 首批15.49亿元资金于2023年底到位 [1][3][4] - 2024年5月中信金融资产通过中信信托设立专项信托计划 为苏宁加电商提供总额不超过4.8亿元的运营资金支持 [4] - 纾困项目预计期限为十年 规模上限为50亿元 [3] 资产盘活策略 - 抵押物多为物流仓储类资产 是公司近年来重点盘活的优质资产 [2] - 通过将存量资产转化为融资筹码 公司在不动用现金的情况下增强信用能力 [2] - 纾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强调资产盘活与业务协同 将沉没资产转化为运营资本 [5] 业务发展支持 - 2024年4.8亿元融资重点用于支持苏宁加电商主体业务及旗下零售云业务的发展 [4] - 中信金融资产对苏宁零售云业务在下沉市场的发展潜力表示充分认可 [5] - 未来拟根据经营发展状况 在符合估值约定前提下探索将部分债权通过转股方式转化为股权 [5] 担保负担情况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18.80亿元 占2024年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5.13% [5] - 对上海星图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提供的担保余额为港币9.08亿元 占2024年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6.68% [5] - 子公司对子公司的实际已使用担保余额为18.82亿元 占2024年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5.14% [5]
“81890” 为什么灵 ——宁波海曙区服务热线延伸服务中小微企业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9
民生服务平台延伸至企业服务 - 宁波海曙81890求助服务中心从民生服务延伸至中小微企业帮扶,累计处理市民求助事项1860余万件[1] - 2020年9月开始将服务触角扩展至中小微企业,聚焦六大领域需求:人才引培、技术创新、生产运营、财务管理、应急处置、市场拓展[3] - 累计帮助3万家(次)企业破难解困,成为宁波市首批营商环境联络站[3] 企业共性难题解决方案 - 通过"点派评"机制(市民点单—81890派单—市民评价)整合政府、市场、社会资源[1] - 案例:为农创客刘艺君对接农科院技术团队解决种植难题,并联合金融机构提供80万元贷款方案[2] - 台风期间24小时值守,提供防汛物资救援受困企业[3] 人才引培专项服务 - 调研显示45%企业需求集中在人才引培领域[4] - 2024年4月开设81890910人才服务专线,累计提供超2.6万次服务且办结率100%[5] - 联合人社局开展"云招聘"直播带岗,推送电子书并吸引求职者登记[4][5] 信用修复创新机制 - 2024年8月创设"海信服"品牌,建立信用修复服务基地[5] - 案例:5天内完成宁波甬润建设公司信用修复申请[6] - 累计修复行政处罚信息5633条、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2600余户[6] 数字化政策服务升级 - 打造"e企播"政策直播间,覆盖就业创业、职工权益等主题,累计开播百余场覆盖40余万人次[8] - 案例:帮助浙江云聚智铱公司成功申报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9] - 联合经信局构建"培训+对接+赋能"体系,推动产业集群数智化改造[9]
海王生物终止控股权变更,广东国资“接盘”未果
格隆汇· 2025-06-07 12:59
控股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筹划近三年的控股权变更计划 引入广东省属国有资本的重组努力暂时告一段落 [1] - 公司与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及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无条件解除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 同时终止定向增发计划 [4] - 海王集团将无息退还丝纺集团此前支付的1000万元意向金 [4] - 原计划通过分步操作实现国资入主 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4] - 终止原因未披露具体细节 公告强调系各方友好协商决定且互不追责 [4] 财务表现 - 海王生物已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额超过37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38%至2372万元 扣非后实际亏损7474万元 [4]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9.76% 显著高于医药流通行业平均水平 [6] - 短期债务规模达130.43亿元 账面广义货币资金仅45.65亿元 [6] - 应收账款规模达153.67亿元 相当于当期营业收入的200%以上 [6] 经营挑战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涉及109起应收账款相关诉讼 涉案金额超过5.35亿元 [7] - 历史并购形成的商誉仍存减值压力 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超过8亿元 2024年预计继续计提4亿至5.7亿元 [7] - 医药商业流通板块占收入六成以上 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政策深化背景下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7] - 医疗机构资金压力传导至供应链 导致应收账款周转效率降低 [7] 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寻求战略合作机会 与有意向的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8] - 计划聚焦医疗器械板块的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 优化产业布局和深化战略合作 [8] - 海王集团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终止事项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