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市值管理

搜索文档
“IPO之王”易会满:任期内发行1908家IPO 募资2.22万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9-06 13:08
易会满在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五年多任期内(2019年1月—2024年2月),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推动资本市场扩容,创下了A股历史上IPO发行的最高纪录 ——1908家(含6家已退市公司)新股上市,募资总额2.22万亿元,日均一家公司登陆A股,募资金额占32年来A股IPO总量的41.59%。其任内新股发行数量 与规模远超此前八任主席总和,被市场称为"IPO之王"。 然而,高速扩容的背后,退市机制未能同步匹配(退市151家,不足IPO数量的1/10),叠加股东净减持2.27万亿元的压力,A股"3000点保卫战"在其任内反 复上演20次。 01 任期内发行1908家IPO 募资2.22万亿 凤凰网《风暴眼》 终于,传闻落地,易会满落马!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日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易会满 易会满任期内,一个最为市场所瞩目的重点是:5年来,新股发行数量大幅增加,发行速度明显加快。 凤凰网《风暴眼》据万得数据统计,在易会满任职证监会主席的5年多的时间,累计发行新股数量高达1908家(含6家已退市公司),总计募资金额达2.22 万亿元 ...
永杉锂业“伪市值管理”疑云:锂盐业务持续承压 高管却集体涨薪 新股权激励被质疑“放水”
新浪证券· 2025-05-21 09:46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乱象 - 鸿合科技、至纯科技在股权激励期间出现股东持续减持现象 同时业绩不达标情况下高管薪资仍大幅上涨 [1] - 九阳股份5名高管以1元超低价获取员工持股计划40%份额 涉嫌利益输送 [1] - 证监会2024年11月发布新规 要求合理制定股权激励授予价格和业绩考核条件 强化长期利益一致性 [1] 永杉锂业经营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0.61亿元、75.05亿元和58.95亿元 归母净利润4.92亿元、-3.37亿元和2542.16万元 [3] - 2024年扭亏主要依赖1.0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 而非主营业务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2949.92万元 同比下降141.28% 为近5年首次一季度亏损 [5][19] 锂盐业务状况 - 2024年锂盐业务收入10.15亿元 同比减少43.39% 占总营收比例不足20% [2][4] - 锂盐业务毛利率同比回升15.74个百分点至13.69% [2][4] - 2025年初锂盐价格持续下跌 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均价分别跌至6.4万元/吨和7万元/吨 [19] 2022年激励计划 - 计划包含2000万股股票期权和1060万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存在明显价差 [5][6] - 3名高管获授250万股限制性股票 占比23.58% [6] - 三年累计锂盐业务收入53.24亿元 仅完成考核目标59.15% [9][10] 2024年激励计划 - 授予2400万份股票期权 行权价7.46元 董事长杨峰获授280万份 [11] - 考核指标改为年度净利润 2024年目标0.5亿元 但一季度已实现0.79亿元 [11][12] - 2024年实际完成锂盐业务净利润0.43亿元 完成度85.75% [14] 高管薪酬与关联关系 - 2024年董监高报酬合计642.16万元 同比增长34.79% [2][20] - 董事长杨峰年薪266.76万元 同比增长69.11% 财务总监卢妙丽年薪139.70万元 同比翻倍 [20] - 多名高管曾任职原控股股东杉杉控股 引发公司独立性质疑 [8][20]
九阳股份“伪市值管理”疑云:5名高管以1元“骨折价”分走员工持股计划四成份额
新浪证券· 2025-05-19 15:01
监管政策与市场乱象 -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鼓励通过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强化管理层与公司利益一致性[1] - 2021年9月证监会明确打击"伪市值管理"行为,2024年3月将其写入《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指出此类行为破坏市场秩序[1] 九阳股份股权激励计划 - 2021年4月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1800万份期权,其中4名高管合计获16.67%份额,103名核心骨干获70%份额[3] - 业绩考核目标要求2021-2023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3%/56%,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16%/33%[4] - 实际业绩连续三年未达标:2021-2023年收入104.34亿/100.67亿/95.02亿,较2020年下降4.11%/7.48%/12.67%;净利润7.01亿/5.23亿/3.91亿,较2020年下降23.47%/42.90%/57.31%[5] - 因考核不达标,1560万份未行权期权被注销,2024年5月首次授予期权全部注销完毕[5] 员工持股计划争议 - 2022年9月公司回购1600万股,成交金额2.04亿元,均价17元/股,但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仅1元/股[9] - 修订后员工持股计划中5名高管(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秘)合计获39%份额,核心管理人员份额从81%降至61%[9]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已通过二级市场出售68.62万股解锁股票[11] 行业竞争与业绩表现 - 小家电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价格战常态化,公司主营产品面临市场饱和风险[3] - 2024年及2025年Q1收入88.49亿/20亿,同比降7.94%/3.17%;净利润1.06亿/1.01亿,同比降72.75%/22.59%,业绩持续恶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