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屋顶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园区绿色转型路径更明晰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11:35
政策核心与战略意义 - 《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从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大方向入手,明确7个方面、19个发展导向,为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质的有效提升”提供行动指南 [3] - 工业园区是实现“双碳”目标主战场和新型工业化主阵地,全国70%以上工业产值、60%以上能耗都集中于此 [3] - 政策出台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构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生产,并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 [1][3] 政策背景与发展现状 - 自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零碳园区”以来,多部门接连发布相关建设文件,此次《指引》以更全面视角提供系统性指引 [5] - 我国各地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零碳园区”项目主要集中于工业类型园区,尤其以风电、光伏、电池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业为主要产业 [5] - 据估算,工业园区在我国在建的“零碳园区”中占比约一半 [5]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 《指引》明确提出加强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探索构建工业绿色微电网、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和园区级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7] -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分类施策”,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空间三个维度定方案,不能搞“一刀切” [7] - 工业绿色微电网适合用电负荷大且稳定、具备丰富分布式能源资源且能配置储能系统和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园区 [8] 数智化转型与数据管理 - 在“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方面,《指引》提出加强5G、千兆光网、IPv6、移动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 [10] - 需解决能耗数据“不愿共享、不敢共享”困境,技术上可采用数据脱敏等创新手段保护企业数据安全 [10] - 制度上可探索建立园区数据资源目录,结合碳交易等手段让企业从数据分享中获益,并加强园区数据运营能力 [11] 国际接轨与标准建设 -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品认证和碳管理体系对构建绿色供应链、推动节能改造及为绿色金融提供信息基础非常重要 [10] - 园区、行业和企业可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与国际标准开展对标、衔接和互认工作 [11] - 需加强数智化基础设施与能源计量系统建设,确保园区碳数据有据可查、有源可溯 [11]
特写:一个家庭的“绿色账单”
新华网· 2025-10-06 16:31
屋顶光伏项目 - 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大力推广屋顶光伏项目 居民安装后供电部门实行并网 余电可自动转入电网 [1] - 居民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查看发电量和光伏收益情况 [1] - 溧水区安装屋顶光伏的居民用户已达6200多户 [2] 屋顶光伏经济效益 - 安装屋顶光伏后 居民家庭月电费从500多元降至200多元 同时余电上网可获得200多元返还 相当于用电不花钱 [1] - 案例家庭安装屋顶光伏后 月发电量达1200多度 [1] 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 - 使用新能源汽车后 家庭月出行油费从五六百元降至电费100多元 成本显著下降 [2] - 长途出游时 电车费用较油车一次节省近一箱油约三四百元 [2] 绿色生活基础设施 - 溧水区电动汽车保有量约2.5万辆 已投运充电桩2.5万多个 车桩比达到1:1 [2] - 充电设施广泛覆盖有效缓解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 [2]
澳洲跃居全球储能前三甲,市场剧烈波动催生万亿储能商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9:41
澳大利亚电池储能市场发展 - 电池投资者大举涌入澳大利亚,通过"低买高卖"储能策略从全球波动最剧烈的电力市场中获利 [1] - 澳大利亚本月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大型电池储能市场,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1] - 到2035年该国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容量将较2024年激增八倍 [1] 能源转型与市场机遇 - 澳大利亚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逾一倍至82% [1] - 屋顶光伏爆发式增长导致午间电力过剩,为大型电池创造低价储电、高价返售的套利空间 [1] - 2022年光伏电力大量并网叠加煤电机组频繁故障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午间电价常现负值而傍晚价格飙升 [4] 投资与市场表现 - 2023年澳大利亚大型电池项目投资达69亿澳元(46亿美元)创纪录,去年再获37亿澳元承诺投资 [4] - 上季度公用事业电池通过套利获得1.208亿澳元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三倍 [6] - 屋顶光伏安装量创2021年以来新高,全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安装光伏板 [4] 商业模式转变 - 套利正取代辅助服务成为电池主要收入来源,这种趋势将持续 [6] - 特斯拉2017年在南澳建成全球首个百兆瓦级电池项目,标志着行业转折点的到来 [6] - 电池储能具备对冲风险功能,传统电力公司如Origin已投入17亿澳元开发两个大型电池项目 [6] 行业参与者动态 - AGL作为澳洲最大煤电运营商,目前运营两座电网级电池,第三座将于明年初投运 [6] - AGL预计2028年起电池收益将完全覆盖上涨的燃煤燃气采购成本 [6] - Akaysha投运的十亿澳元级超级电池容量已达特斯拉南澳项目的八倍 [7] 市场格局重构 - 电池在8%的时段成为电网定价者,其报价常达水电基准价的三倍 [7] - 市场严重低估了波动性蕴含的巨大机遇,价差空间未来五到十年将维持甚至扩大 [4] - 未来十年所需部署的电池规模将超乎想象 [6]
经济日报丨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国家能源局· 2025-08-14 10:58
能源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城市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提供动力保障 [2] - 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能吸引投资 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增长 [2] - 能源产业本身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利用能源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2] 能源革命推动城市进化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小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 现代城市加速发展 [3]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规模扩大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3] - 石油促进城市交通发展 电力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多元化 [3]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新契机 - 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环境问题 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核心依托 [4] -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4] - 城市竞争力将在能源变革中重塑与提升 [4] 城市能源转型路径 - 源头减碳:发展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新能源 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引入绿电 [4] - 过程提效: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 [4] - 终端清洁化:加速公共交通电动化 推广热泵和太阳能供暖 倡导绿色消费 [5] 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 - 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 [5] - 需完善顶层设计 强化政策支持 鼓励不同类型城市探索差异化转型道路 [5]
【能源广角】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8-14 08:11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转型深度广度和速度影响美丽城市蓝图落地成色与质地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这张牌[2] -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为城市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提供动力保障 充足稳定能源供应吸引投资推动工业服务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能源产业本身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 - 能源合理利用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2] 能源革命历史影响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较小[3] -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 现代城市加速发展规模扩大人口增长 成为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心 城市布局更灵活 加强道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供水排水系统 例如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中心[3]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 劳动力需求增加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石油促进城市交通发展使城市空间范围扩大联系更紧密 电力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完善 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多元化功能完善成为多功能综合体[3] 能源转型机遇与挑战 - 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环境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 城市高质量发展迎来新契机[4] - 拥抱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核心依托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催化剂新质生产力培育助推器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城市竞争力在这场变革中重塑提升[4] - 城市能源转型是复杂系统性工程 需从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发力 源头减碳是转型第一道关口需远近协同 近可发展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新能源 远可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让远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绿电走进城市[4] 能源转型实施路径 - 过程提效让能源利用更聪明 将节能优先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高效调度减少浪费[5] - 终端清洁化形成能源转型闭环 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进程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和空调 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5] - 转型面临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等挑战 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 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大胆探索走出差异化转型道路提供可复制推广经验范本[5]
中经评论: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8-14 07:51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转型深度、广度和速度直接影响美丽城市蓝图落地成色与质地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这张牌[1] -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为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提供动力保障 能源产业本身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 - 能源合理利用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充足稳定能源供应能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1] 能源革命历史影响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较小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使现代城市加速发展成为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心[2]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 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石油促进交通发展使城市空间范围扩大联系更紧密[2] - 电力应用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 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功能完善成为多功能综合体[2] 清洁能源转型机遇 - 拥抱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核心依托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催化剂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助推器[3] -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城市竞争力将在能源变革中重塑与提升[3] - 城市能源转型需从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发力 源头减碳需远近协同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和跨区输电[3] 能源系统优化措施 - 过程提效需将节能优先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领域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3] - 终端清洁化需加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替代传统锅炉[4] - 大力推广绿色消费 鼓励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 形成能源转型闭环[4] 转型挑战与政策支持 - 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4] - 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让城市转型有规可依有策可用[4] - 鼓励不同类型城市探索差异化转型道路 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范本[4]
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0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转型深度广度和速度影响美丽城市蓝图落地成色与质地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牌 [1] - 能源为城市运转提供动力保障 城市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均依赖能源供应 能源产业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1] - 能源合理利用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充足稳定能源供应能吸引投资推动工业服务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1] 能源革命历史影响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较小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 现代城市加速发展规模扩大人口增长 [2]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 劳动力需求增加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2] - 石油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空间范围扩大 电力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2] 能源转型机遇与挑战 - 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环境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 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核心依托 [3] -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催化剂新质生产力培育助推器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3] - 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 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 [4] 城市能源转型实施路径 - 源头减碳需远近协同 就近发展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新能源 远距离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引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绿电 [3] - 过程提效将节能优先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高效调度 [3] - 终端清洁化加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替代传统燃煤锅炉空调 [4]
活力中国调研行|杭州萧山梅林村:光伏驱动低碳新生活
人民网· 2025-08-05 13:01
光伏应用推广 - 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建成258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超16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4吨 [7] - 全村已有50多户居民安装屋顶光伏,村民通过清洁绿电获得"阳光收益" [7] - 智能健身器材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低碳理念融入村民生活 [7] - 渔光互补项目整合86余亩池塘与39余亩土地,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11万元 [8] 企业低碳转型 - 爱迪尔企业厂区并网4.7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高达550万千瓦时,减碳量达3069吨 [8] 乡村绿色发展 - 梅林村1998年率先实施"三区合一"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建设别墅式农居小区 [7] - 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现绿色发展,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改造提升工程 [7][8] - 建设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美丽公路,提升村庄内涵和"颜值" [8]
“千万工程”源起地梅林村的绿色变革
杭州日报· 2025-08-05 10:58
光伏与绿色能源发展 - 梅林美好生活中心建成村级光充储一体化系统,融合258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超16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4吨[3] - 村民安装光伏屋顶除满足自用外,富余电量可产生经济效益,目前已有50多户居民接洽安装,村内设置25个充电桩,推动村民每年充电支出节省15%[4] - 爱迪尔低碳工厂并网4.7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550万千瓦时,减碳3069吨,渔光互补项目整合86亩池塘与39亩土地,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11万元[4] - 光伏发电项目不到两年即可回收成本并开始盈利,村集体每年可节省数万元支出,使梅林村入选“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5] 青年创新与生态价值转化 - 大梅林数字青年未来村Q Space社区以“青年乡创”为基调,吸引多元背景青年,过去一年自发产生356场活动、65个共学项目、46次跨行业分享及7个共创项目[6] - 青年创意推动生态资源经济转化,如“无寻处”陶艺工作室利用山间陶土制作艺术品,“桑甜”非遗茶点挖掘桑蚕文化,为生态农产品赋予“青春标签”[7] - 青年活力通过举办50余场“青年集市”“稻田迷宫”“田园派对”等活动,将游客量转化为消费量,使生态颜值直接变为经济收益[7]
政策洞察丨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共绘“深蓝”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50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3% [2][3]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表现突出 [4]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500万千瓦,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9]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已成为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 [4][5] - "十四五"期间沿海地区布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5] - 海洋新兴产业通过关联效应提升产业链完整度,改善海洋产业同质化问题 [4] 海洋生态保护 - 2024年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以优良为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 [7] - 建成"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监测网",覆盖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和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区域 [7] - 坚持陆海统筹原则,加强陆源污染控制,构建海洋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监管制度 [8] 海上风电发展 - 2024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3910万千瓦 [9] - 实现2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批量应用,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6000万度 [10] -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实现500公里外海风电场并网,输电损耗降至3%以下 [10] 清洁能源投资 - 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规模预计达3.3万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最大能源投资国 [15] - 光伏领域投资表现亮眼,屋顶光伏和公用事业光伏成为最大单一吸引投资能源技术 [15] - 世界银行解除核能融资禁令,将支持太阳能、风能等项目,挖掘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潜力 [16] 政策与规划 - 两部门发文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明确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电源 [19] - 福建发布氢能产业规划,计划打造沿海氢能经济走廊,形成全省加氢网络 [23] - 陕西推进虚拟电厂建设,要求强化接入管理并完善市场运营机制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