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屋顶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电力服务升级促招商、暖民心
新华财经· 2025-06-30 15:24
电力服务升级 - 电力行业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型,多地通过优化办电流程、提升网架强度、创新服务模式来增强用户满意度[1] - 国网山东电力推行"刷脸办"、"一证办"、"一链办"等数字化办电模式,实现物流式进度追踪[2] - 国网天津电力通过跨部门协同压缩流程,低压业扩接电时长同比降低26.89%,并推出分段验收服务提高效率[2] 用电成本优化 - 山东菏泽企业安装4.2兆瓦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3] -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通过调整基本电费计算方式(合约需量→实际需量),预计为用户年省10万元[3] 电网基础设施强化 - 国网周口供电公司主网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较2022年底增长16%,配网台区容量增长26.56%,户均配变容量从1.95提升至2.5[4] - 2025年计划投产47项主网工程和1700项配网工程,建设自愈型配电系统以减少停电[4] 城乡服务创新 - 河南沁阳推出"共享电源"短时用电服务,支持夜市摊主和居民应急用电,实现即付即用、自动退费[4] - 国网河南电力2021-2024年新建改造农村配变台区6.97万个、线路11.18万千米,提升供电可靠性[5] - 国网运城供电公司推出"二十四节气"42项农时服务,并实现农村充电桩"零证"办理(全周期≤2工作日)[5][6]
政策洞察丨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共绘“深蓝”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50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3% [2][3]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表现突出 [4]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500万千瓦,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9]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已成为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 [4][5] - "十四五"期间沿海地区布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5] - 海洋新兴产业通过关联效应提升产业链完整度,改善海洋产业同质化问题 [4] 海洋生态保护 - 2024年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以优良为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 [7] - 建成"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监测网",覆盖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和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区域 [7] - 坚持陆海统筹原则,加强陆源污染控制,构建海洋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监管制度 [8] 海上风电发展 - 2024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3910万千瓦 [9] - 实现2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批量应用,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6000万度 [10] -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实现500公里外海风电场并网,输电损耗降至3%以下 [10] 清洁能源投资 - 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规模预计达3.3万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最大能源投资国 [15] - 光伏领域投资表现亮眼,屋顶光伏和公用事业光伏成为最大单一吸引投资能源技术 [15] - 世界银行解除核能融资禁令,将支持太阳能、风能等项目,挖掘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潜力 [16] 政策与规划 - 两部门发文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明确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电源 [19] - 福建发布氢能产业规划,计划打造沿海氢能经济走廊,形成全省加氢网络 [23] - 陕西推进虚拟电厂建设,要求强化接入管理并完善市场运营机制 [24]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临汾:“电”亮小山村 “碳”寻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3:23
电网升级与绿色能源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投资1642余万元在段村改造建设直流微电网,安装1.2兆瓦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并配套储能系统,打造"光储直柔"柔性直流微电网系统 [2] - 段村全部负荷可利用储能装置供电,绿电占比达100%,实现终端绿色"零碳"用能,光伏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60余万元 [2] - 段村被全球环境基金纳入"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村 [2] 智能化与现代化农业 - 段村利用废旧窑洞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投资760万元打造"黄土高原窑洞式肉羊养殖示范区",窑洞上方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牧光互补" [3] - 国网汾西县供电公司为屋顶光伏及时并网,保障电能供应,为智能化养殖提供支持 [3] - 段村投资500万元建起10座现代化蔬菜大棚种植羊肚菌,全部实现智能化种植 [3] 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 段村引导134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菜园、果树,养殖土鸡,将房前屋后空间变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3] - 村民通过直播带货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 - 村民开设羊肉馆,生意火爆,并建起直播室拓展销售渠道 [2] 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 - 段村新建公共厕所3座,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实施污水处理管网改造11.2千米 [4] - 村民用上"煤改电"清洁取暖,自来水入户、5G网络实现自然村常住户全覆盖 [4] - 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绿化,街巷美化亮化,并接入农村道路交通分级分类管理系统 [4]
港华智慧能源: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出售附属公司股权,总代价约4.7亿元
快讯· 2025-06-03 16:59
资产出售交易 - 公司与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订立协议 出售从事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若干全资附属公司全部股权及所欠贷款 总代价约为人民币4 7亿元 [1] - 公司同意按面值认购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下发行的部分权益级资产支持证券 本金额为人民币2400万元 相当于资产支持证券本金总额约5 1% [1] 资金用途 - 出售旨在提升公司流动性 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投资屋顶光伏发电及储能电站项目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及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1]
生态社区是什么样的社区?
中国环境报· 2025-05-16 08:19
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公开展示100个左右生态社区典型案例 [1] - 生态社区建设从"环境改善"向"价值创造"转型,内涵扩展为低碳、宜居、清洁、宁静、和谐五大特征 [1] - 生态社区是绿色社区升级版,强调生态文化涵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微观实践载体 [1] 生态社区五大核心特征 低碳 - 通过绿色低碳产品和技术构建生活场景,推广屋顶光伏、小型风电等分布式能源,配套社区储能设施 [1][3] - 推动零碳社区建设,形成节能高效的物质循环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材 [3] - 布设充电桩网络、共享单车站点,推进社区海绵化改造 [3] 宜居 - 构建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布局口袋公园、社区农场等绿地空间,营造"推窗见绿"意境 [2][3] - 完善无障碍设施和老年儿童活动场地,加强生态景观设计 [3] 清洁 - 推进"无废社区"建设,设置资源回收站点促进固废资源化,科学布局垃圾分类投放点 [4] - 推广太阳能灭蚊灯、无人清扫车等设备,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4] 宁静 - 采用生态绿墙、双层隔声玻璃等物理降噪措施,在公共区域设置静音提示牌 [4][5] - 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施,推行社区周边"静音时段",通过水景竹林弱化噪音 [5] 和谐 - 建立多元参与机制,统筹社区企事业单位力量,成立居民生态委员会引入专业人才 [5] - 通过艺术墙、共享书屋等载体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和出行行为 [5] 生态社区建设实施路径 - 构建社区绿色能源体系,实现能源自给效率提升 [3] - 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化,采取"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3] - 组织设计师工程师进社区协助规划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居民自治机制 [5]
坚持能源清洁化转型 构建近零碳物流园新标杆
新华日报· 2025-05-09 05:43
绿色能源建设 - 公司构建"绿色能源""智能管理""清洁运输""低碳基建"四大近零碳物流园体系,打造物流产业绿色升级典范[1] - 已建成1.6MW屋顶光伏电站,总装机达2.2MW,年均提供清洁电力290万千瓦时,满足30%用电需求[1] - 2025年预计碳减排总量1171.5吨,较2022年下降90%,光伏项目全面落地后总装机超10.5MW,年减碳量7800吨[1] 智能管理系统 - 公司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能耗数据并动态优化能源分配,助力全年减排超380吨[2] - 建设东城都会光储充换一体化项目,集成光伏、储能、充电桩及换电站,年均节约标准煤500吨,减排超1200吨[2] - 形成"光—储—充—换"协同示范,全天候支持电动车辆绿色动力[2] 低碳运输方案 - 配套规划建设充电桩,优化新能源运输车短途配送路线,系统性解决物流行业高耗能问题[2] - 打造"零碳园区—绿色运输—智慧管理"生态链,推动物流产业链高效低碳发展[3] 综合减排成效 - 光伏项目带动园区入驻单位降低综合能耗30%以上[1] - 企业入驻意愿保持高位,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推动绿色能源与智慧物流深度融合,构建四阶段绿色物流生态闭环体系[3] - 加快形成"规划—建设—运营—推广"完整链条,助力行业迈向高效低碳新未来[3]
百甲科技深陷亏损泥沼:重要股东减持,BIPV转型前路难测 | 看财报
搜狐财经· 2025-05-08 23:08
股东减持与公司经营状况 - 重要股东牛勇持有百甲科技6.4187%股份,计划减持不超过2%(3625265股),按5月8日收盘价6.73元计算套现约2440万元,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 公司上市仅2年已陷入亏损困境,2025年净利润加速下滑,新增长点BIPV尚未产生有效利润 [1] - 股东减持行为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信心不足 [2] 财务表现与行业竞争 - 2024年公司营收9.83亿元(同比+2.09%),净利润亏损449.68万元(同比-111.21%),扣非净利润亏损623万元(同比-138.23%) [3] - 业绩下滑主因:市场竞争导致销售报价下调、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致信用减值计提增加 [3] - 行业对比显示,6家钢结构上市公司中百甲科技是唯一亏损企业,净利润降幅最大(-111.21%)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81亿元(同比+17.56%),净利润亏损131.09万元(同比-124.55%),扣非净利润亏损194.32万元(同比-138.23%) [6] 财务数据修正与监管处罚 - 2024年业绩预告由盈转亏,更正后净利润与预告下限差异达344.16%,因客户结算减少及财务核算错误 [8] - 北交所对公司及高管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因信息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修正 [8] BIPV业务进展与募投项目 - 公司将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列为新增长点,募投项目中第二大项目为BIPV技术研发(计划投资2000万元) [9] - 4个已结项募投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68.55%(BIPV)、75.09%、91.17%、75.11%,均未完成计划额度 [11][12] - BIPV项目仅投入68.55%即宣布"基本完成",公司解释为节约成本 [12] - 子公司百甲新能源曾获批成立国家钢结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基地,但3个月后因合作调整终止 [13]
【环球财经】东盟最大太阳能展闭幕 中企看好印尼市场潜力
新华财经· 2025-04-25 20:20
展会概况 - 印尼2025太阳能展览会于4月25日在雅加达国际会展中心闭幕,为期3天的展会吸引了1000多家全球参展商,其中包括数十家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头部企业 [1][3] - 参展中国企业纷纷表示看好印尼太阳能和光伏市场潜力 [1] 中国企业参与情况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印尼销售经理付晶明表示,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拥有技术和制造优势,晶科是全球最大组件制造商,海外营收占比70%,已在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建有生产基地 [2] - 江苏中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太阳能背板头部企业,今年首次参加印尼太阳能展览会,该公司销售总监武斌表示,随着印尼屋顶光伏配额放开及用户侧储能政策落地,光储一体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2] -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参展,该公司亚太区总经理杨济好表示,光伏储能产品在印尼有巨大市场前景 [4] 印尼市场潜力 - 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新能源转型中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屋顶光伏和储能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 - 印尼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新增4.68吉瓦太阳能发电能力,并将可再生能源在新增发电容量中的占比提升至51.6% [2] -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已授权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推进屋顶光伏电站建设项目,2024-2028年期间将获得总容量达5746兆瓦的开发配额 [4] - 印尼可再生能源用户比例仍不足10%,市场潜力巨大 [5] 行业趋势与技术优势 - 光储一体化将成为印尼市场主流趋势 [2] - 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展台吸引了众多印尼采购商的目光,中国拥有种类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4][5] - 印尼市场在农业、畜牧业和海洋产业等领域对太阳能产品存在巨大需求 [5] 企业合作与采购意向 - 印尼新能源企业Trisindo Solar Jaya董事杰弗里·克拉纳表示,公司销售的全线产品100%来自中国,并将前往上海考察最新技术发展 [4] - 印尼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采购经理阿德利亚表示,公司销售的产品大部分从中国进口,太阳能是重点方向之一,目前正在寻找有潜力的产品引入印尼市场 [5]
中金:澳大利亚—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前沿,风光储需求加速
中金点睛· 2025-03-18 07:51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核心观点 - 澳大利亚风光发电占比已达28.14%,电网非环网结构使其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前沿市场[1] - 能源转型主要驱动来自电气化、氢能及电动车发展,预计2024-2050年用电量CAGR达1.93%,其中氢能/电气化/电动车用电增速分别为18%/13%/27%[3] - 调节性资源建设滞后导致批发电价波动加剧,光储已实现平价(0.056-0.086澳元/kWh vs 煤电0.102-0.164澳元/kWh),转型节奏或快于政策预期[7][17] 用电侧需求分析 - 2023年总用电需求273TWh,预计2030年达304TWh(2024-2030年CAGR 1.81%),基础需求下降但电动车/氢能/电气化贡献主要增量[5] - 住宅用电结构变化显著,屋顶光伏纳入总用电后净用电量测算方式调整,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推动需求侧深度转型[5] 发电侧特征 - 煤炭机组退役加速:2024年预测全部煤电2037年退役(较2022年预测提前5年),实际退役速度可能更快[12] - 风光结构优化: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预测达82%(2024年ISP报告),风电占比提升至43.8%,公用事业光伏新增装机较2020年预测增加10GW[10][13] - 光储经济性凸显:光伏+8小时储能配置成本低于传统能源,考虑环保成本后优势更显著[7] 政策框架与发展趋势 - 政策情景收敛至三种路径:渐进式/阶梯式/绿色能源出口,其中阶梯式变革(大规模电气化+氢能)被视为最可能情景[9] - 调节性资源规划不足:AEMO电网规划仅为实际需求一半,缺乏容量市场导致煤电退役过快[3][17] - 氢能战略地位提升:政府支持氢能涡轮机投资,预计2050年可调节性气体发电量较2022年预测增加56.5TWh[15][16] 电力市场特征 - 批发电价波动加剧:2023年价格上限16,600美元/MWh,2027年将上调至22,800美元/MWh,极端电价事件频发[18] - 系统最低需求创新低:屋顶光伏普及导致午间电网需求下降,除昆士兰外所有地区2023年需求均创历史新低[18] 投资机会测算 - 集中式储能:2030年市场规模69.4亿澳元(2025-2030年CAGR 42.9%),增量达17.35GWh[20] - 充电桩:2030年市场规模20亿澳元(CAGR 44.8%),电动车渗透率预计达50%[22] - 氢能:2030年产量50万吨(市场规模39亿澳元),2050年或成最大能源领域[21] - 屋顶光伏:2030年装机5.47GWh(市场规模43.78亿澳元),CAGR 16.5%[19] - 分布式储能:2030年装机3.66GWh(市场规模23.79亿澳元),CAGR 3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