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8.3亿亏损背后,永辉豪赌激进转型能否破局?丨大象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7-19 08:09
业绩亏损与改革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2.8亿元,扣非净利润0.3亿元)[1][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32%至174.7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1.15%至5.72亿元[6] - 亏损主因包括关闭227家低效门店产生的赔偿及资产报废成本,以及供应链重构和商品汰换的短期影响[4][5] 门店调整战略 - 2024年关闭232家门店(占总数的23%),2025年上半年再关闭227家,未来门店总数或缩减至450家以内[4] - 单店调改投入500万至800万元,全国已有137家门店完成调改,计划第三季度日均新增1家调改店,9月底目标达208家[5] - 调改后门店商品结构对标胖东来达80%,巩义豪布斯卡店为例,38天闭店调改后客单价提升[5][13] 供应链改革措施 - 推行"去中间化"裸价策略,要求品牌方对标经销商底价供货,聚焦200家核心供应商和100个亿元级单品[7] - 生鲜直采通过"永辉农场"认证将损耗率从8%降至3.5%,实施"468小时折扣"机制提升周转效率[8] - 2024年研发120款自有品牌商品,生鲜自配送和肉禽自营优化成本结构[8] 竞争环境与挑战 - 硬折扣品牌(奥乐齐、盒马NB)和互联网企业(美团、京东)以低价模式冲击市场,新兴品牌(鲜风生活、淘小胖)争夺年轻客群[12][13] - 山姆、Costco等以高体验和会员黏性锁定中产,永辉需在供应链和选品上直接竞争[18] - 线上营收占比21.7%但同比下滑9.3%,自营APP活跃度不足,覆盖门店数因闭店缩减至959家[9] 转型风险与时间窗口 - 四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2025年上半年扣非亏损8.3亿元,现金流承压[16] - 胖东来调改门店销售数据首月增长13.9倍但三个月后衰减至6-8倍,新鲜感红利周期短[17] - 需在12-18个月内实现100家高坪效调改店验证,非生鲜品类毛利率提升至30%以上,否则面临再融资困难[18][19] 组织与资本变动 - 创始人张轩松让渡主导权,京东系高管出局,名创优品系团队接管运营[16] - 京东清仓持股,股价低位徘徊,市净率8倍、市盈率-32倍反映资本市场悲观预期[16][18] - 改革被定性为"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赌,退路已基本切断[16][20]
股东套现40亿跑路,三只松鼠的百亿蛋糕为何没人敢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7-14 07:4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仅微增2.13%至37.23亿元,净利润暴跌22.46% [3] - 2024年营收106亿元,但门店关闭700余家,大股东套现约40亿元 [3] - 2024年抖音成为第一大渠道贡献21.88亿元收入,但流量成本同比暴涨81.73% [14] - 2025年Q1存货达7.94亿元,同比激增70%,周转周期比行业平均多近一个月 [14] 门店运营问题 - 门店数量从巅峰期1043家暴跌至333家,单店日均销售额仅5000元 [5] - 加盟商毛利率从28.9%骤降至9.9%,线上线下价格倒挂严重 [5] - 333家门店全年仅贡献4亿元营收,占比公司总收入3.8% [5] 战略失误与收购失败 - 2024年推出33个子品牌,SKU达1000多个,盲目扩张削弱核心竞争力 [7] - 斥资2亿元收购"爱零食"失败,收购款从2亿元压至2000万元 [7] - 多品类压价促销导致核心产品价格崩盘,夏威夷果单价同比降幅超16% [8] 供应链与品控危机 - 坚果类原材料成本上涨30%,毛利率压缩至26.74%,低于行业均值4个百分点 [8] - 2亿元建设的生产基地频现品控问题,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400条投诉 [8] - 2024年代工厂面包被曝发霉,2025年两款面包含禁用防腐剂上热搜 [8] 内部管理问题 - 物流总监虚构劳务套取费用,十余名中层因贪污受贿被查 [10] - 2024年5名核心高管离职,董事会大换血 [10] - 销售费用高达18.68亿元,研发费用仅0.28亿元 [11] 市场竞争与品牌形象 - 子品牌"小鹿蓝蓝"营收7.94亿元,仅占总收入7.48% [15] - 竞争对手"好想来"营收323亿元,"零食很忙"门店突破1.4万家 [15] - 消费者投诉质量问题频发,品牌认知从"坚果专家"转向负面 [15]
好博会|一场跨境“供应链革命”:始于榴莲,绝不止榴莲!
新浪财经· 2025-06-09 08:54
牧疆山榴莲跨境直发项目 - 核心观点:通过跨境直发模式重构榴莲供应链,实现从传统15天链路压缩至最快5天送达,品退率从行业平均10%降至2%,同时提升产品成熟度和口感 [3][5][10] - 模式创新:采用"产地直发、全程温控"方案,榴莲在泰国打包后通过航空专线或"一带一路"铁路直运中国,省去中间停留环节 [5] - 温控技术:协调航司将货舱温度从默认15-18℃调整至榴莲所需的11-12℃休眠温度,仅选择4小时内直飞航班 [8] - 成熟度提升:传统模式需采摘七成至七成半熟榴莲,新模式下可采摘八成至八成半熟榴莲,糖度和口感媲美商超高端货 [7][10] 运营与成本效益 - 成本结构:单个榴莲物流成本增加近20元,但原料成本降低和损耗减少抵消运价劣势,盈利预期改善 [10] - 退货率优化:国内发货品退率10%-15%,跨境直发降至2%,整体售后率1%-3% [10] - 市场覆盖:新模式可触达新疆、内蒙、甘肃等传统电商难以覆盖地区 [10] 平台合作与品类扩展 - 快手协同:选择快手因用户粘性高(售后率仅1%-3%),平台在物流可视化、达人撮合等环节提供灵活支持 [10] - 品类规划:已计划拓展越南青蟹、智利车厘子等跨境直发品类 [10] 行业影响 - 供应链革命:跨境直发模式突破传统生鲜电商价格内卷困境,未来可能颠覆全球生鲜供应链效率 [2][11] 美好生活博览会 - 展会定位:首届好博会聚焦消费活力激发与优质品牌扶持,由新浪财经联合四大电商平台(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主办 [13][14] - 创新模式:首创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搭建产品与流通渠道直连平台,提供参展企业帮扶政策及采购商对接服务 [14]
正品价格打穿山寨底线!看途虎如何重构汽车后市场供应链
证券之星· 2025-04-27 11:20
汽车后市场行业概况 - 截至2024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53亿辆[1] - 2024年汽车后市场规模预计达7.5万亿元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10.79%[1] - 行业存在过度诊疗、服务标准滞后等供需错配问题[1] 途虎养车商业模式创新 - 2011年首创线上轮胎销售透明化模式 公开价格及品牌授权书[2] - 2014年自建线下工场店 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途虎八步"指南和AR维修系统[3] - 构建39个区域仓+267个前端仓的配送网络 物流精度达分钟级[3] - 设立9级技师晋升通道 金牌技师月薪超3万元[3] 供应链深度整合 - 与米其林、马牌等厂商直连 轮胎和底盘零部件板块逆势增长10.4%[5][6] - 米其林、普利司通在平台销量增速分别达60%和50%[6] - 德国马牌全球旗舰轮胎中国首发 三个月销售破千条[6] - 机油品控颗粒度达"滴"级 原厂直采比例极高[6] 行业影响与市场重塑 - 正品价格比4S店低30% 打破"进口货=高价"认知[6][7] - 参与品牌商技术研发环节 如德国马牌新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全程介入[7] - 自有品牌刹车片、机油实现"大牌平替"效应[9] 数字化服务生态 - APP功能涵盖比价选品、门店实时监控等透明化服务[4] - 大数据应用包括雨季前主动推送轮胎检测提醒等预测性服务[8] - 新能源车零部件布局快速迭代 形成"人-货-场"智能网络[8]
瑞幸“包岛”:一颗椰子的全球供应链暗战
凤凰网财经· 2025-03-17 20:31
核心观点 - 瑞幸咖啡与印尼邦盖群岛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邦盖群岛作为生椰拿铁主要原料椰浆的专属优质原产地,命名为"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打造供应链核心[1] - 公司从2021年"抢椰大战"到如今日耗50万颗毛椰子,四年间将生椰拿铁从爆品发展为撬动全球原料市场的杠杆,日均销量超200万杯[3] - 生椰拿铁上市首周销量突破666万杯,成为公司首个百亿级大单品,并推动中国椰子年消费量从20亿颗增至40亿颗[5][7] - 公司通过"包岛"计划掌控印尼椰产量资源,形成"资源-渠道"双垄断,议价权超越门店竞争,转向全球农产品定价权争夺[13] - 供应链战略从被动补缺升级为主动控制,包括建立种植中心、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支持和社区共建,实现产业与民生良性循环[10] 从"抢椰大战"到"供应链革命" - 2021年生椰拿铁上市后原料椰子涨价数倍,2024年泰国香水椰批发价飙升至65~80泰铢/个(14~17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7] - 泰国厂商转向印尼采购触发连锁反应,2025年初印尼尝试征收80%椰子出口税,中国冷链货轮与生椰生产国爆发"抢椰大战"[7] - 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包括:福建全产线自动化烘焙基地、云南保山咖啡鲜果处理加工厂、苏州昆山年产3万吨的国内最大单体咖啡烘焙基地[7] - 邦盖群岛椰林覆盖率81%,年产20万吨椰子,果肉特质契合生椰拿铁"灵魂口感",成为公司反向定义行业标准的试验场[7] 解码"生椰岛"的多重战略意义 - "生椰岛"战略贯彻品控前移至种植环节,联合合作伙伴建立农业种植中心,提升产量并扩大种植面积[10] - 类似与巴西签订咖啡豆采购协议(2022年3年4.5万吨,2024年续签5年24万吨),"包岛"计划锁定印尼椰产量资源[13] - 合作契合中印尼建交75周年及"一带一路"农产品合作,从商品输出转向产业链嵌入,形成"南方国家"资源-市场互补范本[13] 供应链战争与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公司营收345亿元,但咖啡豆采购成本上涨70%,全年材料成本仅增长9.6%,显示供应链抗压能力[14] - "包岛"计划锁定20万吨/年椰子产能及五年100万吨独家采购权,建立"椰子期货"对冲成本风险[14]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增6.4%,公司总净收入增38.4%;行业开店数减16.8%,公司门店数增37.5%[16] - 竞争对手如菲诺等供应商扩产40亿,新茶饮巨头与菲律宾洽谈合作,供应链竞赛进入"拼岛时代"[1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生椰拿铁推动40个新茶饮品牌中92.5%推出椰子新品,椰子成为出现次数最高的水果[7] - 公司模式展示中国消费品牌对全球农业秩序的重构,供应链竞赛从咖啡豆产地蔓延至椰林[3][13] - 未来中国品牌或沿咖啡带、椰林带、可可带架设"数字种植哨所",重塑全球贸易版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