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行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头条】保险业换帅潮
经济观察网· 2025-08-01 22:40
7月10日,在昆明发布新战略的华泰人寿更新了一则人事变动信息:牛增亮的总经理任职资格已获批准。同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田耕中国人保 副总裁的任职资格。 7月8日,中意人寿官网更新了董事简历及其履职情况,童天喜已于7月3日正式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平安养老保险亦于当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聘任靳超为总经 理。 不止于此。当杨帆突然宣布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信美相互人寿,当获批总经理资格仅一年多的李功霓挂印前海财险,当80后史翔"空降"总经理一职空缺三年 的融盛财险……2025年的保险业,正掀起一波史无前例的"换帅"大潮。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帅"。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50家险企的管理层出现变动,变动类型呈现多元格局:既涵盖头部机构的 战略调岗与新股东掌握控制权后的人事更替,亦包括问题机构在风险处置深化过程中对管理岗位的紧急补位。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7月11日,林峰以北部湾保险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的身份出现在广西投资集团的官方微信推文页面。这意味着,空缺9个月后,北部湾保险的董事长人选即 将落定。 再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任职资格批文计,2025年上半年有超40名险企高管获 ...
2025年上半年:17位董事长、14位总经理履新,太平、友邦等将帅齐换
13个精算师· 2025-07-24 18:33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高管变动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共27家保险机构发生高管变动 涉及17位董事长和14位总经理 [1][4] - 太平集团、友邦人寿、中再集团等4家险企出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将帅齐换"现象 [1][5] - 变动原因包括到龄退休、跨界履新、股东派遣等 头部至中小险企均在进行人事重构 [4] 重点险企高管调整详情 太平集团 - 集团层面:尹兆君任董事长 李可东升任总经理 领导班子调整为"一正三副" [7][10] - 寿险板块:原拟任总经理赵峰调任海南省副省长 由王旭泽出任临时负责人 [9][12] 友邦人寿 - 张晓宇由总经理升任董事长 平安老将余宏出任总经理兼CEO [13][18] - 杜嘉祺将于2025年9月接任独立非执行主席 曾推动友邦新业务价值增长27% [17] - 分支机构已扩展至14个省级区域 2024年新增4家省分公司 [19] 中再集团 - 中再寿险:80后精算师李奇升任总经理 田美攀由总经理转任董事长 [20][22] - 管理层精算背景突出 田美攀具有北美及中国精算师双资格 [22] 东吴财险 - 由苏州国资主导成立 苏州国发集团持股33%为第一大股东 [24] - 高管由股东派遣:宋继峰任董事长 夏卫新任总经理 [25] 头部险企关键岗位调整 中国人寿 - 人保副总裁李祝用调任国寿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及国寿财险董事长 [28][31] - 近一年引入两位人保系高管 黄本尧2024年5月已加盟 [28] 中国平安 - 集团层面:付欣任首席财务官 张智淳转任总经理助理兼审计责任人 [33][37] - 寿险板块:史伟玉升任平安人寿总经理 系第二位女性掌舵者 [33] - 管理团队呈现年轻化(平均年龄47岁)、专业化(精算背景占比60%)特征 [33] 中国太保 - 集团层面:苏罡任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 张卫东任审计责任人 [39][40] - 产险板块:俞斌接替顾越出任董事长 与总经理陈辉组成新班子 [40][41] 中小险企人事重组动态 - 中信保诚:华泰系李存强出任董事长 接替原董事长职位 [44] - 瑞众人寿:国寿副总裁赵国栋空降董事长 [44] - 信泰人寿:新股东背景下涉及16人次调整 9位高管卸任部门管理职务 [44][45]
超1000家保险分支机构被裁撤!平均一天5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8:33
保险分支机构裁撤现状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周内批准撤销61家保险分支机构(45家营销服务部/15家支公司/1家电销中心)[1] - 2024年累计裁撤超1000家分支机构,平均每天5家撤离市场[1] - 头部险企动作突出:泰康人寿年内撤销超200家(占行业总量20%),中国人寿在贵州/福建等地裁撤180家,中国太保两年内累计裁撤近300家[2][3] 裁撤结构特征 - 人身险公司占比78%成主力,财产险公司占20%[5] - 按机构类型:营销服务部占比超50%,支公司占30%,其余为电销中心/中心支公司等[5] - 地域分布:主要集中三四线城市,因县域年均运营成本超百万元且"投入产出比倒挂"[6]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线上投保率从2023年73%升至2024年78%,预计未来两年线上率(72%)将首超线下率(71%)[5] - 代理人模式转型+数字化技术(远程核保/线上服务)提升替代效率,传统网点功能弱化[9] - 监管政策推动:低评级公司被限制新设网点,费用刚性要求压缩补贴空间[6] 战略调整方向 - 成本优化:关闭低效机构可使综合成本率下降0.3-0.5个百分点[6] - 资源重配:资金转向科技/产品/服务投入,如平安已建90+居家养老展厅,泰康布局44个养老社区项目[9][10] - 场景创新:设立碳中和网点/知识产权评估中心(人保),发展"保险+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10][11] 未来发展趋势 - 银保渠道成为新突破口,利用"一对三"限制放开实现低成本下沉市场覆盖[11] - 差异化布局:收缩低效区域同时,在经济活跃区/养老社区等场景增设新型网点[9] - 中长期重点投入数字化建设/专业队伍培养/保险+服务模式创新[11]
近23年寿险行业险类结构变迁盘点:分红险已经在筑底阶段,未来或许应该爆发!泰康分红险已经拔得头筹!
13个精算师· 2025-06-20 16:35
寿险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止2024年底寿险行业规模保费4.6万亿元,其中原保费收入4.0万亿元(占比87.1%),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5787亿元(占比12.6%),投连险独立帐户新增交费168亿元 [1][12][14] - 2023年度寿险行业原保费收入3.5万亿元,结构为:普通寿险2.0万亿元(57.1%)、分红保险7142亿元(20.5%)、健康险7208亿元(20.7%)、意外险449亿元、万能险97亿元、投连险4亿元 [3][16][19] - 原保费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65.3%提升至2024年的87.1%,万能险占比从31%下降至12.6% [14] - 分红险占比从2005年的60%持续下降至2023年20.5%,创历史次新低 [6][19] 险种结构变迁特征 - 普通寿险占比从2008年11.5%波动上升至2023年57.1%创历史新高 [17] - 健康险占比从2001年3.7%持续提升至2020年22.9%,2023年回落至20.7% [19] - 万能险规模从2016年1.1万亿元缩减至2024年5787亿元 [14][16] - 新单保费收入2023年1.3万亿元,占保费收入比例38.2%处于历史低位 [25] 头部公司产品结构差异 - 国寿/平安寿/太平的普通寿险占比最高(66.9%/58.4%/57.5%)[9][28] - 泰康分红险占比61.1%显著高于行业,且长期维持60%以上 [9][26][28] - 人保寿险普通寿险和分红险占比均衡(42.9%/40.3%)[9][28] - 友邦健康险占比42.4%为第一大险种 [9][28] 行业转型趋势 - 行业向"低保底+高浮动"分红险转型应对利差损 [8][21] - 2023-2024年可能是分红险占比筑底关键时点,未来有望逐步回升 [9][20] - 转型面临消费者认知、销售渠道、产品设计等挑战 [8][21]
三季度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倒计时,健康险成险企突围关键赛道
环球网· 2025-06-10 14:41
健康险市场表现 - 健康险增速远超其他险种 成为寿险与财险公司共同的"新增长曲线" [2] - 2022-2024年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8653亿元 9035亿元 9774亿元 但连续三年未破万亿元 与2025年超2万亿元目标差距明显 [2] 行业内部发展 - 五家健康险公司2025年一季度整体规模保费和净利润增速较快 但人保健康是业绩主要拉动力 [2] - 中小险企依赖的经代和银保渠道在健康险销售中优势不足 缺乏大公司的医疗康养资源 [2] 行业挑战 - 产品同质化严重 与医疗体系协同不足 数据基础薄弱 控费机制待健全 风险定价能力欠缺 [2] - 重疾险存在"贵而不惠"问题 价格高保额低 保障范围 赔付次数和比例差异小 [2] - 主流健康险产品保障错配 如"保健康不保非标体" "保短期不保长期" [2] -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险理赔门槛高 保额虚高 [2] - 短期医疗险缺乏长期保障 服务体系不成熟 [2] 行业前景 - 在三季度保险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 健康险成为保险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赛道 [3] - 尽管挑战诸多 但各方共同努力下 健康险有望高质量发展 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3]
卖保险不再是中年职场的退路
和讯· 2025-04-21 18:01
保险行业代理人数量变化 - 2024年五大上市险企人身险代理人数量连续第五年下降,全行业较2019年巅峰时期的千万级减少超七成(70%),相当于每月超10万从业者离开 [1][5] - 2023年末人身险公司保险营销人员为281.34万人,较2019年912万减少631万人,几乎跌回十二年前水平 [5] - 2024年五大上市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降幅收窄至2.71%(2023年为13.63%),平安人寿逆势增长4.6% [9] 行业政策与结构调整 - 2020年起监管部门发布《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等文件推动"清虚向实",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30年来最清晰的政策信号文件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 [7] - 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当前进入"提质"阶段,留存代理人面临更严峻竞争 [11] - 传统代理人被裁撤,外行代理人主动离场,行业从社会就业蓄水池向职业化赛道蜕变 [7][8] 代理人群体结构变化 - 2024年保险营销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近三成(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每三人中有一人本科以上学历 [11] - 行业资源向高知群体集中:3.8%持证者掌握90%高端订单,近六成代理人月收入低于万元 [1][14][15] - 泰康HWP队伍中博士硕士超300人,双一流/海外顶尖高校超1500人,医疗法律等专业人才占比攀升 [13] 险企人才战略转型 - 友邦推出"HEA高端人才招募计划"和"保险企业家孵化计划",用高额创业津贴吸引985/211及海归精英 [12] - 中宏保险"宏才计划"提供3+18个月财补周期,吸引跨界精英加入 [12] - 行业从单纯推销转向提供风险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精英化趋势改写行业基因 [13] AI技术冲击与行业前景 - AI可替代50%初级代理人工作,互联网保险渗透率突破25%,AI核保覆盖80%标准化保单 [17] - 66%营销员认为AI冲击较大(较2023年上升2个百分点),车险线上化率达78% [17] - 预计2026年保险销售AI替代率将达43%,但复杂服务仍需人类专业判断 [17]
卖保险不再是中年职场的退路
和讯· 2025-04-21 18:01
保险代理人行业转型 - 保险代理人数量连续五年下降,2024年五大上市险企人身险代理人数量较2019年巅峰时期的912万人减少约631万人,降幅达70% [8][12] - 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2024年五大上市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整体降幅收窄至2.71%,平安人寿逆势增长4.6% [12][13] - 监管政策推动行业"清虚向实",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文件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加速职业化转型 [10][11] 高学历人才涌入与行业精英化 - 2024年保险营销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近30%,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高知代理人集中收割90%高端订单 [14][16] - 险企推出高端人才计划(如友邦HEA计划、中宏宏才计划),吸引985/211毕业生、海归及跨界精英加入 [14][15] - 泰康HWP队伍中博士、硕士超300人,双一流及海外顶尖高校背景超1500人,专业人才转向综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15] AI技术冲击与职业竞争加剧 - AI已覆盖80%标准化保单业务,车险线上化率达78%,66%营销员认为AI对工作冲击较大 [18] - 行业预测2026年保险销售环节AI替代率将达43%,但复杂服务仍需人类专业判断 [18] - 代理人收入两极分化显著,近60%月收入低于1万元,资源向3.8%持证顶尖人才集中 [16][17] 市场需求与职业理性重塑 - 保险业受政策扶持且养老需求爆发,长期发展潜力仍存,但"人情单"红利期结束 [15][18] - 职业本质回归专业服务,风险管理方案设计、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核心壁垒 [18][20] - 行业从社会就业蓄水池转向职业化赛道,传统代理人黄金时代终结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