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icon
搜索文档
太保旗下私募完成备案,险资“长钱”入市迎新进展
国际金融报· 2025-06-25 20:59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展 - 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由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资产100%持股,注册资本1000万元,全职员工5名,法定代表人向涛曾任太保资产权益投资董事,合规风控负责人何佳诚曾任太保资产风险管理副总裁 [1]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指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首批试点2023年10月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初500亿元已全部投资且业绩表现良好 [2] - 2024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第二批试点规模52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获准参与,3月再批600亿元额度,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获准参与 [2] - 平安资管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将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首期300亿元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上市公司 [2] 中国太保相关动态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为上海市首批推动保险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私募基金 [3] - 太保致远完成备案登记意味着中国太保参与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入落地阶段 [1] 行业影响分析 - 保险长线资金入市对保险板块构成利好,推动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高,对冲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 [3] - 保险资金久期长(部分超过50年),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可有效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 [3]
重磅!中国太保旗下私募正式备案,200亿巨资将入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6:03
公司备案信息 - 太保致远私募于2025年6月21日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备案 [1] - 公司由太平洋资产公司控股 实际控制方为中国太保 [2] - 属于大型保险公司参与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机制的最新案例 [3] 管理团队构成 - 法定代表人向涛兼任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 曾任职上海医药股份、天相投资、兴业证券 2013年加入太平洋资产担任权益投资部董事 [4] - 高管何佳诚曾任太平洋资产风险管理部副总裁(2017年7月-2025年6月) [4] - 关联方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中国太保旗下股权创投私募 管理规模超百亿元 [4] 基金规划与策略 - 初期目标规模200亿元 响应国家扩大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改革试点政策 [5] - 投资策略聚焦股息价值核心 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 [5] 行业动态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设立的鸿鹄私募一期规模500亿元 二期获200亿元认购 三期目标规模225亿元 [6] - 阳光人寿计划出资200亿元投资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7] - 泰康人寿拟投资泰康稳行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120亿元 [7] - 恒毅持盈将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300亿元 [8]
鸿鹄基金三期来了,新华保险最高认购150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13 15:18
新华保险投资私募基金 - 新华保险计划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份额 [1] - 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1] - 基金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聚焦于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A+H股 [1] - 标的公司需具备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稳定、股票流动性好等特点 [1] - 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及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1] - 国丰兴华由新华资产与中国人寿资产共同出资设立,双方各持股50% [1]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 此次基金属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项目 [2] -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规模基金 [2] - 首批基金500亿元资金已于2025年3月初全部投资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有8家保险公司参与,规模合计1120亿元 [2] - 第三批试点有5家保险公司获批,规模合计600亿元 [2] - 三批试点总金额将达2220亿元 [2]
225亿资金要来了!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有最新进展
券商中国· 2025-06-12 23:42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最新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份额 [1] - 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2]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延长 [4] 基金投资策略与范围 - 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目标为稳健股息收益 [3] - 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3] - 闲置资金可投资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品种 [3] 第三批试点整体情况 - 第三批试点金额为600亿元,其中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联合成立的鸿鹄基金三期获批规模400亿元 [6] -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参与试点,规模100亿元 [6] - 待第三批全部批复后,试点总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13] 其他机构参与动态 - 泰康资产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首期募集120亿元 [9] - 阳光资管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 [10] - 平安资管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 [11] - 中国太保发布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12] 试点背景与行业意义 - 试点旨在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解决险资入市投资堵点 [14] - 研究机构认为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15]
鸿鹄基金二期,将发起设立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1:33
新华保险设立鸿鹄基金二期 - 新华保险签署基金合同,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1][2] - 鸿鹄基金二期属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项目,投资范围集中于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4]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延长),贯彻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获得稳健股息收益 [4] 鸿鹄基金系列进展 - 鸿鹄基金一期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2024年3月启动投资,截至2024年末账面价值263.58亿元,净利润9.17亿元,综合收益27.16亿元 [6] - 鸿鹄基金三期已获批复,将由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投资目标为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7] 保险资金入市提速 -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目前已批复和即将批复试点规模超过2000亿元 [8] - 寿险"老七家"均已获批试点,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 [8] - 试点采用特殊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同时在偿付能力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8] 行业影响 - 试点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有利于扩充资本市场"耐心资本",改善资金供给结构 [1] - 险资通过试点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利于缓解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更好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9] - 试点有助于解决险资入市堵点,降低权益投资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8]
鸿鹄基金最新重仓股曝光险资“长钱”加码高股息资产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5:33
鸿鹄基金持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末鸿鹄基金重仓持有中国电信、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三只个股,合计持股市值超125亿元 [1] - 具体持股数量为中国电信7.62亿股(59.80亿元)、伊利股份1.53亿股(42.90亿元)、陕西煤业1.16亿股(23.05亿元) [2] - 一季度对伊利股份加仓1351.26万股,陕西煤业加仓1503.77万股,中国电信持股数量保持不变 [2] - 鸿鹄基金对伊利股份持股比例达2.41%(第五大流通股东),陕西煤业持股比例1.2%(第六大流通股东) [2][3]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展 - 首批500亿元试点(鸿鹄基金一期)已全部投资落地,二期200亿元获批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1] - 已批复和拟批复的试点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包括520亿元(太平洋人寿等)、600亿元(人保寿险等) [3][4] - 第二批试点加速落地,新华保险拟出资100亿元参与200亿元规模私募基金 [4] - 泰康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首期投资规模120亿元 [4] 投资策略与偏好 - 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理念,选择竞争优势明显、治理结构优良的上市公司 [3] - 重点关注高股息资产,陕西煤业股息率接近7%,伊利股份超4%,中国电信超3% [6] - 高股息策略是险资权益配置重要方向,预计未来3年每年增配3000-4000亿元高股息标的 [7][8] - 新华保险2024年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从53.70亿元增至306.40亿元,增长470.6% [8]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试点在偿付能力计量、会计核算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 [5] - 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减少权益类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对财务报表影响 [6] - 有助于减少二级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通过股息补票息提升净投资收益率 [7]
第二批保险系私募基金迎新进展 超百亿元资金即将入市
证券日报· 2025-04-17 00:41
文章核心观点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取得新进展,泰康资产设立私募子公司获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大,新增长期资金有望入市,该试点对险资运用和资本市场有积极影响 [1][2][3] 试点进展 - 4月16日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的申请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1] - 第一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500亿元资金全部投资完成,加上第二批获批金额,试点规模总量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 [1] - 预计约120亿元新增长期资金近期有望进入股市,还有1000亿元长期资金有望逐步入市 [1] 泰康稳行情况 - 泰康稳行将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 [2] - 该基金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2] - 设立泰康稳行旨在响应改革试点,增加长期投资资产,优化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政策背景 -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泰康人寿等公司获准参与 [1] - 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提出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推动第二批试点落地并扩大范围和规模 [2] 首批试点情况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10月,第一批获批试点的是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公司制基金 [2] - 截至今年3月,首批500亿元资金已投资落地,取得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 [2] 积极影响 - 保险公司获准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为险资运用开辟新路径,带来丰富投资选择、提升收益潜力、降低投资风险三方面积极影响 [3] - 对保险机构能强化竞争力、推动业务创新升级、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实现金融与产业双赢 [3] - 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助力险资机构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分散风险获取长期收益,稳定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及国家战略 [3] - 试点助力保险公司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影响,拓展投研能力边界,响应政策导向,提升行业竞争力 [3]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企积极推动资格申请
证券时报· 2025-04-14 01:49
文章核心观点 险资入市正在提速,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大、参与公司增多,试点获配套政策加持,多家险企推动试点申请 [1][2][9] 试点规模与参与公司 - 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且均为寿险公司 [1] - 第一批获批试点为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2025年3月初已投资落地500亿元且业绩良好 [2] - 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其中首批试点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继续获批第二批试点,获批金额200亿元将共同发起鸿鹄基金二期,人保寿险获批规模为100亿元 [3] 试点政策背景 - 去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委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2] 试点配套政策 - 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保险公司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其利润表的影响,如鸿鹄基金试点权益法核算,契约制基金在不同层面的计量方式也可避免利润表受股票市值波动影响 [5][6] - 通过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票的资本占用,较一般权益投资可获得风险因子七折优待,有利于降低权益投资对险资偿付能力消耗的影响 [6]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申请时为“一事一议”,有的险企相关投资不占用权益类资产额度,有的获得关联交易豁免政策 [6] 投资政策与考核方案 - 中国人寿的鸿鹄基金按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探索“耐心资本”投资规律,选择优质上市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建立与长期投资相适应的投资考核评价体系 [7] - 中国平安将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推动险资入市,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平衡,投资方向重点关注高股息股票和成长股平衡 [7][8] 险企态度与市场情况 - 多家险企人士希望在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上“搭便车”,一些保险资管公司积极推动试点申请 [9] - 公司制基金可发行多只私募基金产品,从投资者角度有指定进入OCI类资产、分红免税等好处,但OCI类资产也有弊端,高分红型公司制基金仍适合投资 [9][10] - 有保险机构因偿付能力紧张、权益投资上限较低等关注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机会,目前1620亿元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占保险资金在股市投资规模的比例仍较小 [10]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方案提到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