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鸿鹄基金二期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资金 “长钱长投”加速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8-13 10:44
保险系私募基金设立动态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准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资产设立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股权基金已进入运行阶段,目标规模200亿元 [1][2] - 泰康资产旗下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首笔投资交易,成为第二批试点中首家开启投资的机构 [3]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阳光人寿拟全额认购 [3]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并完成工商登记,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首批试点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总规模500亿元已全部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规模合计1120亿元,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机构获批520亿元,人保寿险等5家机构获批600亿元 [2][3] - 第三批试点拟批复600亿元,三批试点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参与 [3] - 鸿鹄基金一期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如伊利股份、中国电信、陕西煤业等 [6]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试点,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要求,解决险资入市堵点卡点 [3] - 太平资产表示将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和符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策略,加大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 [4] -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内在需求持续扩大,入市步伐正在加快 [6] - 保险资金应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以破解利差损问题,控制波动并强化绝对收益目标 [7] - 保险机构应多维度优化资产配置框架,提升长期资金管理能力 [7] 投资策略与市场影响 - 鸿鹄基金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6] -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催生新的投资机遇,新会计准则重塑权益投资行为 [6] - 保险资金将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等关键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7] - 试点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资本市场健康运行 [7]
“长钱”入市步伐提速 保险机构积极参与长期投资试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4:3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中国太保发布目标规模200亿元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第二批试点基金之一 [1] - 第二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其基金已获批 [1] - 第三批试点中,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100亿元 [1][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自2023年10月启动,目前三批试点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 [2] 试点机构具体动态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定向发行给平安人寿 [2]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 [2]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获批设立鸿鹄基金二期,规模200亿元,计划近期入市 [2] - 部分保险机构正在申请参与第三批试点 [3] 保险资金入市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2.6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775亿元,占比8.43% [4] - 2025年一季度末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171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18亿元,占比7.56% [4] - 多家保险机构一季度加仓高股息和科技创新股票,部分调整权益投资结构,关注港股银行、科技板块 [4] - 截至6月4日,今年已有7家保险公司合计举牌15次,超过2023年全年,接近2024年全年 [4] 考核机制与投资策略 - 多家保险机构优化考核机制,建立以长期业绩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长周期业绩考核占比 [6] - 保险机构密集调研寻找投资机会,截至6月4日合计调研超1300家A股上市公司超8000次,重点关注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 [6]
保险资金入市速度加快 超千亿元增量资金“蓄势待发”
金融时报· 2025-06-04 15:24
保险资金入市动态 - 中国平安子公司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上市公司[1]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联合发起的鸿鹄基金二期已完成备案,即将入市投资[2] - 中国人寿计划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阳光保险子公司拟出资200亿元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 - 泰康资产发起设立泰康稳行私募基金,首期规模120亿元,已完成登记备案[3] 试点规模与资金流向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其中1720亿元险资正在准备入市[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超5%[4] - 投向股票市场的资金达2.82万亿元,环比增长16.03%,净买入规模近3900亿元[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金融监管总局将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5] - 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案例增多,今年已有7家保险公司举牌15次,以银行股为主[5] - 优质银行H股股息率显著高于无风险利率,对保险资金形成吸引力[5] 投资策略与行业影响 - 保险资金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格局,权益类资产成为提升收益的关键选项[4] - 保险公司通过投资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支持国家战略产业发展[6] - 长期投资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投资收益水平和抗风险能力[6]
险资私募基金扩容!千亿级“长钱”锚定高股息+硬科技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6-03 18:01
险资入市加速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成为全国第三家险资私募证券管理人 [2]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其中500亿元已投资落地 1720亿元正在准备入市 [2][3] - 2025年5月中国太保、泰康资产、阳光保险等险企接连成立私募基金 [2] 试点规模与进度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规模500亿元的证券投资基金 [3] -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和3月获批 总规模1120亿元 涉及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8家险企 [4] - 第三批试点2025年5月启动 拟批复600亿元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已获批参与100亿元 [5] 政策支持 - 监管部门提高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调整考核机制和资本约束规则 [6] - 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 [6]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6] 私募基金成立动态 -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5月26日完成登记备案 由泰康资产发起设立 [6] - 太保致远私募基金5月21日成立 由太平洋资产100%控股 [6] - 阳光资管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发起200亿元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7] 投资方向 - 险企重仓股涉及738家上市公司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占比最高 [8] - 中国人寿鸿鹄基金聚焦大市值、流动性好的优质上市公司和高股息大盘蓝筹股 [9] - 新华保险鸿鹄基金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阳光保险聚焦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9] - 泰康稳行精选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 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9] 投资案例与策略 - 鸿鹄基金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仓市值125.74亿元 [10] - 险资通过权益市场优化资产配置 提升权益投资比例 分散风险并获取长期收益 [11] - 低利率背景下 保险公司将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 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增配3000-4000亿元 [11]
长钱来了!超百亿私募完成备案
天天基金网· 2025-05-29 13:4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已完成备案登记,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1][3] - 泰康稳行将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3] - 第二批试点中,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成立鸿鹄基金二期,总规模200亿元,主要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6] - 阳光保险筹备成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重点配置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6] 试点规模与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试点,目前试点规模超过2000亿元 [7] - 试点基金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旨在扩充"耐心资本",改善资本市场资金结构 [7] - 试点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6] 保险公司参与动机 - 试点可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优化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匹配 [4][7] - 会计计量方式和偿付能力优惠政策降低权益投资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8] - 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助于缓解利差损压力,匹配寿险保单的长期负债需求 [8] 基金管理团队与运作 - 泰康稳行法定代表人王琦和总经理刘志强均具备丰富金融机构任职经历和投研经验 [3] - 试点基金包括多保险公司合作的公司制基金和单家发起的契约制基金 [7] - 大中型寿险公司积极参与试点,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平衡高股息股与成长股 [8]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券商中国· 2025-05-28 16:40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进展 - 第三批试点新增600亿元额度 使试点总规模增至2220亿元 [2][3] - 参与机构新增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 规模100亿元 [4] - 多家中小保险公司首次参与试点 包括中汇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等银行系险企 [4] 试点模式创新 - 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模式 如国丰兴华管理鸿鹄基金三期 [5] - 中小险企通过"搭车"方式参与 降低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的千万元级成本 [6][7] - 保险资管公司获得管理第三方资金的新业务机会 [8] 试点资金落地情况 - 首批5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 已全部投资落地 [9] - 第二批1120亿元涉及8家险企 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 部分已完成私募基金设立 [9][10] - 第三批600亿元正在陆续批复 鸿鹄基金三期规模400亿元 [4][11] 政策影响与市场互动 - 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和OCI计量 降低市场波动对险企利润影响 [12] - 配套政策包括偿付能力因子七折 豁免权益类资产比例限制 [12] - 促进险资长期投资 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实现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12] 参与机构动态 - 国寿资产联合相关机构设立鸿鹄基金三期 规模400亿元 [4] - 阳光保险子公司拟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规模200亿元 [10]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 [10]
一周保险速览(05.16—05.23)
财经网· 2025-05-23 17:02
监管之声 -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规模600亿元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首批500亿元 第二批1120亿元)[1] 行业关注 - "车险好投保"平台运行三个月 累计注册用户67.62万个 接入32家财险公司 承保新能源汽车50.66万辆 提供保险保障4948.12亿元[2] - 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5.03%) 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比例51%创历史新高 股票持仓2.65万亿元(占比超8%) 长期股权投资2.60万亿元(占比超8%)[3] - 一季度末保险业总资产37.8万亿元(同比+5.4%) 原保险保费收入2.2万亿元(同比+0.8%) 赔款与给付支出8274亿元(同比+12.2%) 新增保单249亿件(同比+20.7%)[4] 企业动态 - 国寿资产鸿鹄基金三期获批 将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5] - 国富人寿拟增资1.21亿元 注册资本从19.26亿元增至20.47亿元[6] - 中华人寿拟增资12亿元 注册资本从29亿元增至41亿元[7]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的200亿元鸿鹄基金二期即将入市 聚焦大市值高流动性上市公司[8] - 阳光保险拟设立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投资范围含沪深300及港股通指数成分股[9]
险资私募加速入场!超千亿资金将启动,这些投资方向或受青睐
新浪财经· 2025-05-23 10:22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基金总规模200亿元,存续期限10年并可延长,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启动三批,总规模达2220亿元,首批500亿元于2023年10月获批,第二批1120亿元于2024年1月和3月获批,第三批600亿元近期陆续批复 [2][4] - 鸿鹄基金一期已投资落地500亿元,二期于2024年3月获批并计划近期入市,三期于2024年5月获批,中国人寿正推进三期落地工作以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 [7] 保险系私募机构设立动态 - 泰康稳行私募于2024年5月提交管理人备案申请,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私募基金,首期规模预计120亿元 [6] - 太保致远私募于2024年5月成立,由太平洋资产100%控股,经营范围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 [6]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 [6] - 国丰兴华私募作为鸿鹄基金运营主体于2023年12月成立,2024年1月完成备案,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高管分别担任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4] 保险系私募投资方向 - 鸿鹄基金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要求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且流动性好 [9] - 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聚焦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且流动性好的标的 [9] - 阳光保险试点基金权益类资产将聚焦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指数ETF [9] - 泰康稳行私募将精选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9] 保险资金历史投资偏好 - 保险公司重仓股涉及738家上市公司,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个股数量最多(均超50只),基础化工等9个行业合计占比57.86% [10] - 鸿鹄基金曾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2025年一季度末持仓参考市值合计125.74亿元,其中中国电信持仓7.62亿股市值59.8亿元 [10][11] - 鸿鹄基金持续增持伊利股份,持股从2024年中报1.19亿股增至2025年一季报1.53亿股,市值从30.85亿元增至42.9亿元 [1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央行5月23日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07:13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央行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1] 科技金融政策 - 科技部提出构建科技金融体制,强调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作用[2] -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开展区域创新实践,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2] -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并减免部分手续费[3] - 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3] - 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解决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5]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将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实施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4] - 健全投融资相协调机制,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4] 保险资金动向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该基金总规模200亿元[6] 地方产业政策 - 广东出台网络游戏产业支持政策,对优质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7] - 鼓励企业研发游戏领域"卡脖子"技术,支持AI等技术在游戏研发中的应用[7] - 广东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政策包,涵盖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等领域[8] 企业战略布局 - 荣耀宣布五年投入100亿美元(约720亿元人民币)构建AI终端生态,从手机制造商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9] - 通过打造智慧手机、构筑智慧生态和拥抱智慧世界的三步走战略实现转型[9] 私募基金动态 - 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稳定在75.16%,连续6周维持在75%以上[10] - 百亿私募仓位指数连续2周上涨,突破80%大关,61.85%的百亿私募处于满仓水平[10]
鸿鹄基金二期,将发起设立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1:33
新华保险设立鸿鹄基金二期 - 新华保险签署基金合同,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1][2] - 鸿鹄基金二期属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项目,投资范围集中于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4]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延长),贯彻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获得稳健股息收益 [4] 鸿鹄基金系列进展 - 鸿鹄基金一期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2024年3月启动投资,截至2024年末账面价值263.58亿元,净利润9.17亿元,综合收益27.16亿元 [6] - 鸿鹄基金三期已获批复,将由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投资目标为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7] 保险资金入市提速 -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目前已批复和即将批复试点规模超过2000亿元 [8] - 寿险"老七家"均已获批试点,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 [8] - 试点采用特殊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同时在偿付能力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8] 行业影响 - 试点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有利于扩充资本市场"耐心资本",改善资金供给结构 [1] - 险资通过试点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利于缓解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更好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9] - 试点有助于解决险资入市堵点,降低权益投资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