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入市加速,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增至7家
证券时报· 2025-08-16 19:50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人保资产获批设立人保启元惠众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两批试点保险机构均已完成私募基金公司设立,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总数增至7家 [1][4] - 试点政策依据为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与规模 [2] - 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于今年3月获第二批试点资格,获批规模100亿元,私募基金公司将向人保寿险募集资金并投向资本市场 [3] 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布局 - 7家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包括:人保启元惠众、太平私募证券基金、国丰兴华(国寿资产与新华资产合资)、泰康稳行、太保致远、平安资管恒毅持盈、阳光恒益 [4] - 国丰兴华为首批发起机构,与新华资产共同管理鸿鹄系列基金,泰康稳行、太保致远等机构陆续跟进设立私募基金 [4][5] 已运作私募基金情况 - 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总规模超1325亿元: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2024年3月落地) [5] - 鸿鹄基金二期20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2024年5月成立) [5] - 鸿鹄基金三期1号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2024年7月成立),三期2号待披露 [6] - 泰康稳行一期基金(2024年6月成立)与太保致远1号基金(近期成立) [7] 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三批试点合计金额达2220亿元,参与机构涵盖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9家大型险企及多家中小险企 [7] - 试点通过私募基金形式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升长期资产配置效率 [7]
2220亿元险资加速布局A股!保险系私募再添新军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6:5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为第6家获批的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 [1] - 试点通过保险公司设立私募基金形式落地 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2] 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含已批复和拟批复) [2]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各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志远基金 [2] -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获准参与 规模520亿元 [2] - 第三批试点(2025年5月):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获600亿元额度 [2] - 除太平外 其他5家获批机构包括国丰兴华、泰康稳行、太保致远、恒毅持盈和阳光恒益 [3] 已运作基金产品情况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于2024年3月完成全部投资 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4]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200亿元)投向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 [4]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1号(225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4] - 泰康稳行一期已开始投资 聚焦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 [5] - 太保致远1号目标规模200亿元 已于7月投入运行 [5] 政策影响与行业意义 - 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发挥长线机构投资者优势 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广度与深度 [1] - 为资本市场引入中长期增量资金 增强市场稳定性 发挥保险资金"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3][5] - 推动险资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对冲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 [6] - 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 [6] - 引导险资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5]
2220亿险资加速布局A股!保险系私募再添新军
国际金融报· 2025-08-12 23:08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为第6家获批的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通过设立私募基金形式落地 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2] 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三批试点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含已批复和拟批复) 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2] -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各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志远基金 [2] - 第二批试点于2025年1月获批 太保寿险 泰康人寿 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参与 规模520亿元 [2] - 第三批试点于2025年3月获批600亿元额度 5月再启动600亿元 人保寿险 中国人寿 太平人寿 新华人寿 平安人寿参与 [2] - 除太平外 已获批保险系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国丰兴华(国寿与新华合资) 泰康稳行 太保致远 平安恒毅持盈 阳光恒益 [3] 产品运作与投资情况 - 已投入运作的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至6只 其中4只由国丰兴华管理 [4]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已于2024年3月全部投资落地 实现风险低于基准 收益高于基准的业绩 [4] - 鸿鹄志远二期于2025年5月成立 规模200亿元 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 主要投向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4] - 鸿鹄志远三期1号规模225亿元(新华与国寿各112.5亿元) 三期总规模400亿元 还涉及多家中小险企 [4] - 泰康稳行一期于2025年6月成立并开始投资 以基本面分析精选沪港优质上市公司 [5] - 太保致远1号于2025年7月成立并备案 目标规模200亿元 已投入运行 [5]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试点有利于保险公司发挥长线机构投资者优势 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可增强市场稳定性 引导资金聚焦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等领域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5] - 推动险资"长钱长投"机制深化 缓解险企偿付压力与会计波动约束 实现险资增值与市场稳健双赢 [5] - 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对冲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 [6] - 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 [6]
35万亿险资重构底仓资产 权益配置盘浇灌“时间的玫瑰”
中国证券报· 2025-08-12 05:14
险资权益配置趋势 - 险资规模已达35万亿元,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行业对资产负债匹配诉求强烈,正在重构底仓资产并充实权益配置盘 [1] - 权益投资配置呈现"一手现金流,一手长股投"特征,推动股票投资从交易类资产向OCI类资产转移,增加股息收益现金流 [1] - 险资通过密集举牌、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等方式加速入市,今年以来举牌次数已达22次,超过往年水平 [2][3] 高股息资产配置策略 - 险资普遍采用高股息资产"打底"策略,银行、公用事业、能源、科技等行业成为热门选择 [2] - 多家险企调整权益资产内部结构,增配安全优质、长期收益稳定的底仓资产,宽基ETF和H股成为重要配置对象 [3] - 除股票外,险资还通过股权投资计划、私募股权基金、REITs等多种权益工具寻求确定性收益 [3] 资产负债匹配挑战 - 行业面临高负债成本压力,资产端收益与负债端成本出现倒挂,利差损风险凸显 [4][5] - 资产久期远小于负债久期,利率下行导致准备金补提力度加大,久期缺口呈扩大趋势 [5] - 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控制波动并强化绝对收益目标成为行业共同探索方向 [5] 新会计准则影响 - 新会计准则下,险资更偏好稳定分红型、长期型资产,通过OCI科目提升权益资产比重 [6][7] - 险资机构投研团队建设向红利策略和股权投资倾斜,增加红利标的储备 [6] - 以获取股息为主、资本利得为辅思路构建OCI资产组合,做厚FVOCI账户 [6] 政策与监管建议 - 当前存在会计计量方式、偿付能力监管细则等堵点,影响险资入市积极性 [8] - 建议优化考核评估机制,强化3年期及以上长周期考核 [10] - 建议优化FVOCI金融资产认定标准,差异化权益资产资本金要求 [10]
“长钱”入市,又一家险资私募获批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20:17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自2023年10月启动 目前已批复三批试点 总规模达2220亿元 [2] - 进入运作状态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已有6只 包括太保致远1号 鸿鹄基金系列 泰康稳行一期等 [2] 参与试点机构情况 - 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首批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扩展至太平洋人寿 泰康人寿 阳光人寿 人保寿险 太平人寿 平安人寿及多家中小保险公司 [3] 改革试点意义与运作模式 - 险企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入市 有助于发挥险资长钱长投优势 支持资本市场 [4] - 试点在偿付能力 会计核算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 有助于提升险资入市积极性 [4] - 与直接二级市场投资相比 私募基金方式可降低二级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4] - 基金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 通过持股比例乘以基金公司当期损益计入利润表 减少权益类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对财务报表直接影响 [4] - 预计投向主要为高股息 低波动的稳健标的 低波红利策略仍是保险资管重要配置策略 [4]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 认购私募证券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5
新华保险投资动态 - 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管理的私募基金份额 该基金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聚焦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 - 拟认购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 存续期限10年 基金成立规模225亿元 公司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2] - 基金投资标的需满足公司治理良好 经营运作稳健 股息相对稳定 股票流动性较好等条件 采用低频交易 长期持有策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2] - 截至公告日尚未完成合同签署 基金设立仍需履行备案等监管手续 [2] 保险行业试点推进情况 - 鸿鹄基金三期属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总获批金额400亿元 除大型险企外还涉及多家中小险企 [2][3] - 首批试点由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于2024年上半年设立500亿元私募证券基金 截至3月初已全部投资落地 [3] - 第二批试点规模合计逾千亿元 包括泰康人寿120亿元泰康稳行私募基金 中国太保200亿元太保致远1号基金 平安资管300亿元恒毅持盈基金 以及阳光保险200亿元阳光和远基金 [3]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获批的鸿鹄基金二期规模200亿元 计划近期入市 中邮保险获批第三批试点规模100亿元 [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试点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有助于扩充资本市场"耐心资本" 改善资金供给结构 [4] - 会计计量方式可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偿付能力优惠政策降低权益投资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4][5] - 推动险资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有利于缓解利差损压力 更好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矛盾 [5] - 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将在试点中兼顾安全性 流动性和收益性 期待长钱长投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 [5]
险资举牌激增!2025年上半年21次超去年全年,公募基金规模创34.39万亿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06 10:02
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长期资金持续涌入,为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各类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共同构建起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体系。 险资配置力度显著增强 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长期资金来源,配置权益资产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以来,险资在A股市场的举牌行为异常活跃。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险资 举牌9次涉及8家上市公司,2024年举牌20次涉及18家上市公司,而2025年仅上半年就已举牌21次涉及17家公司。这一趋势反映出险资对优质权益资产配置需 求的持续增长。 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对经营稳健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表现出浓厚兴趣。获取稳定红利收益已成为险资重要的盈利模式,推动其开展长期价值投资。财 政部发布的长周期考核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3年+5年"模式,权重分别为30%、50%、20%。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保险资金 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增强了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正在加速落地。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正式成立,标志着险资践行长期主义投资理念的重要进展。该基金聚焦股息价 值核心投资策略,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自2023年10月 ...
每日市场观察-20250804
财达证券· 2025-08-04 11:12
市场表现 - 8月1日沪深两市成交额1.60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377亿元[2]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出23.81亿元,深证主力资金净流入26.75亿元[4]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光伏设备、中药、物流,流出前三为半导体、元件、地面兵装[4]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5]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5] - 上海计划到2025年底新建大型以上算力中心不少于5个,智算规模达100 EFLOPS以上[11] 行业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8月1日生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必须申领牌照并符合储备资产管理规定[9][10]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要求9月30日前报送监察结果[8] 资金动向 - 第二批12只浮费基金中3只定档8月4日发行,建信医疗创新募集上限30亿元[12] - 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至6只,由3家保险系私募基金公司管理[13]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加速落地!险资系私募又扩容
券商中国· 2025-08-03 17:37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并进入运行,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数增至6只 [2][5]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已有三批,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等多家险企及相关资管公司 [5] - 太保寿险作为第二批试点公司,今年1月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太保致远1号目标规模200亿元 [6] 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动态 - 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进入运作阶段,包括鸿鹄基金系列、泰康稳行一期基金及太保致远1号 [9] - 首个试点基金鸿鹄志远私募投资基金500亿元总规模已全部落地,二期基金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 [9] - 鸿鹄基金三期1号规模225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三期2号获批试点金额共计400亿元 [10] - 泰康稳行一期基金于6月18日成立,6月27日开始投资,泰康稳行已完成首笔交易 [10] 险资系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布局 - 目前已有5家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获批,包括国丰兴华、泰康稳行、太保致远、恒毅持盈及阳光恒益 [10] - 恒毅持盈已完成工商注册,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有望近期进一步扩容 [10] 试点政策影响 - 试点有利于保险资金增加长期投资资产,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1] - 研究机构认为试点可缓解保险公司利润波动,提升权益投资能力,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11]
太保致远1号入场!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至6只
环球网· 2025-08-01 15:10
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 中国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增至6只 由3家保险系私募基金公司管理[1] - 保险系私募基金由保险公司出资设立 主要投向并长期持有二级市场股票 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具体落地形式[3] 太保致远1号私募基金详情 - 太保致远1号私募基金于7月23日成立 7月28日完成备案 目标规模达200亿元[3] - 基金管理人为太保资产出资设立的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 国丰兴华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 - 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4只保险系私募基金产品[3] - 鸿鹄志远一期为500亿元公司制私募产品 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250亿元 2024年3月开始投资且规模已全部落地[3] - 鸿鹄志远二期规模200亿元 成立于5月27日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3] - 鸿鹄志远三期1号规模225亿元 成立于7月7日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3] - 鸿鹄志远三期2号成立于7月7日 认购方包括大型险企和多家中小险企[3] 泰康资产私募基金情况 - 泰康稳行一期私募基金于6月18日成立 6月27日开始投资[4] - 基金管理人为泰康资产设立的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