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策略
搜索文档
百亿私募数量再次突破100家大关 量化和主观私募占比超九成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5:12
在今年A股市场回暖的背景下,百亿私募数量再次突破100家大关。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 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达到101家,较9月底的96家新增5家。其中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 投资和赫富投资为再次回归百亿阵营的熟面孔,大道投资为首次新晋的百亿私募。 从投资模式分布来看,在当前的101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共47家,占比46.53%;主观私 募紧随其后,共44家,占比43.56%;混合策略私募有8家,占比7.92%;另有2家机构尚未披露投资模 式。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新晋的5家百亿私募中,主观和量化策略各占2家,混合策略占1家。而从9月 以来新晋的10家百亿私募来看,主观策略私募有6家,混合策略和量化策略均为2家。 在核心策略方面,股票策略仍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77家百亿私募的核心策略为股票策略,占比达 76.24%;多资产策略有13家,占比12.87%;债券策略为6家,占比5.94%;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有2家,占 比1.98%;另有1家机构以组合基金为核心策略,占比0.99%。此外,还有2家百亿私募尚未披露其核心 策略。10月新晋的5家百亿私募中,以股票策略为核心的私募有 ...
固收:哪些债券策略还有空间
2025-10-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固收债券市场 特别是中国利率债、信用债、二级资本债、地方债及国债期货市场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四季度利率展望与市场逻辑 * 四季度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下行空间有限 预计在1.75%左右震荡 若无额外因素难以突破1.7%以下 [2][3] * 市场逻辑变化基于两点 一是当前利率水平不算特别低 二是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风险偏好下降 [2] * 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包括 市场几乎不隐含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 以及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易于实现带来的短期经济压力较小 [3] * 利率预测模型从10月10日转多 历史胜率约为85% [2] 投资策略转向非单边与利差压缩 * 不建议采用传统久期策略 如拉长10年国债久期期待明显下行收益 [1][4] * 应关注非单边策略中的高位利差压缩机会 更应关注稍长期限、稍高利率的位置 如信用利差 [1][4] * 节后央行操作保持资金面宽松 一年存单隐含资金利率约为1.6% 而实际7天资金利率接近1.5% [4] 信用债与二级资本债机会 * 5年二级资本债与5年国开债利差约40BP 显示出二级资本债更具持有价值 [1][5] * 在3年期限选择国开债更优 在5年期限选择信用债或二级资本债最优 [5] * 部分终端或长端信用债仍有压缩空间 中长期限信用利差仍存在进一步压缩潜力 [1][6] * 以二级资本债3A-为例 4年以上期限信用利差处于历史50%分位数 5年及以上期限处于70%左右分位数 而三年以下期限分位数较低压缩空间有限 [7] 赎回费新规影响与应对 * 赎回费新规落地可能导致理财端基金赎回 引发品种利差走阔 [1][8] * 市场已部分消化此影响 即使理财赎回导致抛盘 赎回资金仍可能聚焦债券资产 只是不通过基金投资 [8] * 高信用等级、套息价值好的品种可能成为理财优先选择对象 [1][8] * 应对策略上 规模较小者可选择等待 规模偏大者可适当提前买入以避免临时无法购买足够量的问题 [9] 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机会 * 地方债与国债整体利差偏高 但不同期限存在差异 [1][10] * 新地方债隐含增值税率测算为5年、10年、15年的税率在4%以上 与国债存在较大利差 值得关注 [10] * 30年期地方债尽管配置力量下降 但相对于国债仍有一些投资价值和压缩空间 [1][10] 组合构建与品种选择 * 构建组合应从不同品种性价比凸点位置判断 政金债在3年左右、国债在6~7年、信用债在4~6年的凸点位置值得考虑 [1][11] * 整体组合久期可维持中性或偏高水平 通过具有压缩空间的位置维持久期 [11] * 交易型头寸可重点关注30年国债和4~5年的二级资本债 [11] * 推荐的中端期限国债包括2,406(五年期)和2,507、2,518(七年期) [15] * 建议关注的30年期国债品种包括25特五、24特幺、25普通国债02和50年的25TS3 打包购买具有较好配置价值和流动性 [14] 特别国债与浮息债观点 * 明年一季度是否续发特别国债尚不明确 需观察 [12] * 2025年特别国债是否续发不确定 建议将25T6与特5进行对标定价 而非与特2对标 特5和特6的利差在3至4个基点之间 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 [13] * 当前浮息债没有隐含降息预期 价格相对较高 不建议大量购买 [1][16] * LPR浮息债的降息预期已从年初的40个基点回落至几乎没有 [16] 国债期货投资机会 * 国债期货12月主力合约相对于现券偏贵 IR水平明显高于资金利率且基差水平接近0 做多超额价值有限 [1][17] * 远月2,603合约仍有一定基差压缩空间 可以适度关注 [17]
百亿元级私募阵营持续扩大
证券日报· 2025-10-20 01:44
百亿元级私募行业规模与格局 - 截至2025年9月底国内百亿元级私募机构数量达到96家较上月新增5家 [1] - 新增机构中上海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和太保致远私募为首次迈入百亿元阵营红筹投资与源峰基金为规模重新回归 [1] - 量化策略私募机构数量最多达45家占比46.88%主观策略机构为42家混合策略机构为7家 [1] - 9月份新增的5家百亿元级私募中主观策略占据主导包括红筹投资、开思私募与源峰基金在内的3家机构均属此类 [1] 百亿元级私募核心策略与业绩 - 股票策略在百亿元级私募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共有74家机构将其作为核心策略占比77.08% [2] - 2025年前三季度有业绩展示的62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平均收益率达到28.80%其中61家机构实现浮盈占比高达98.39% [2] - 前三季度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机构表现尤为抢眼38家有业绩展示的此类机构平均收益率为31.90%高于19家百亿元级主观私募机构24.56%的平均收益率 [2] - 在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超过30%的32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中量化机构占据24席占比达75% [3] 百亿元级私募全球化布局与量化策略优势 - 行业竞争加剧下百亿元级私募寻求全球化布局96家机构中已有65家获得香港9号牌照占比为67.71% [1] - 量化私募优异表现得益于市场风格与量化策略高度契合中小盘股票活跃为因子挖掘提供机会系统化运作规避情绪干扰以及策略迭代与风控升级 [3]
私募备案量暴增近九成!前三季度,私募交出亮眼成绩单
券商中国· 2025-10-19 13:51
私募行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达8935只,同比大幅增长89.38% [2][3] - 同期全市场9363只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5%,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正收益产品占比达91.48% [2][5] - 市场环境改善、监管导向规范以及机构积极扩张是推动备案量增长的核心因素 [3] 各策略产品备案情况 - 股票策略产品备案5849只,占比65.46%,同比增长99.35%,是绝对的备案主力 [3] - 量化策略备案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共备案产品3958只,占全部备案量的44.30%,同比暴增102.66% [4] - 多资产策略备案1278只,占比14.3%,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913只,占比10.22%,债券策略与组合基金备案量增长均超75% [3][4] 各策略业绩表现 - 股票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31.19%,在五大策略中领跑,其正收益产品占比达93.52% [5] - 量化多头子策略表现尤为突出,平均收益率达35.95%,大幅跑赢主观多头32.57%的平均收益率 [6] - 纳入统计的62家百亿私募平均收益率达到28.80%,其中98.39%的机构实现正收益,14家收益率超过40% [7] 行业格局与集中度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40只的26家私募中,百亿级机构占比88.46%,其中量化私募占到21家 [8] - 截至2025年9月底,百亿私募数量增至96家,其中量化私募有45家,占比46.88%,主观私募有42家,占比43.75% [8][9] - 头部量化私募如宽德私募、黑翼资产、明汯投资等几乎包揽备案量前列,同时部分中型私募也通过积极备案谋求突破 [8]
幻方、明汯、世纪前沿、蒙玺等66家私募全部产品新高!30只“双十基金”创历史新高!
私募排排网· 2025-10-16 11:4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A股三大股指续创年内新高,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表现强势,月度涨幅分别为6.54%和12.04% [2] - 当月有2993只成立满1年的私募产品净值创历史新高,占符合条件产品总数的约62.22% [2] - 从产品策略看,股票策略产品数量最多,达1931只,占比约64.52%,其次为多资产策略443只、期货及衍生品策略339只 [2] 创新高私募公司特征 - 66家私募旗下有5只以上成立满1年的产品且全部在9月创历史新高,其中主观私募40家,量化私募19家,“主观+量化”类私募7家 [4][5] - 按核心策略划分,股票策略私募占47家;按规模看,百亿私募有8家,50-100亿规模私募有6家 [5] - 百亿量化私募世纪前沿旗下8只产品全部创新高,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产品线覆盖指数增强、市场中性等多种策略 [11][12] 双十基金产品表现 - 创新高产品中,“双十基金”(成立满10年且年化收益超10%)共有30只,其中主观多头产品占22只 [13] - 百亿私募产品占6只,涉及但斌、王一平、梁宏等基金经理;进化论资产创始人王一平管理的“进化论复合策略一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最高 [13][15] 各策略产品业绩领先者 - 股票-量化多头策略中,来自5亿以上规模私募的创新高产品有476只,近一年收益20强上榜门槛超一定百分比,百亿私募黑翼资产、灵均投资等有产品上榜 [16][17] - 股票-主观多头策略中,创新高产品有606只,近一年收益前5名产品依次来自上海歌汝私募、北京禧悦私募等公司;远信投资旗下王傲野管理的产品看好AI产业机会 [19][26][27] - 多资产策略创新高产品有268只,国源信达旗下产品表现突出,公司共有9只产品全部创新高,基金经理章耿源对黄金等资产持乐观态度 [28][31][32]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创新高产品有149只,老牌私募双隆投资旗下有11只产品全部创新高,其量化CTA产品“双隆-隆云1号”也是一只双十基金 [33][36] - 债券策略创新高产品有128只,可转债策略产品占12只,近一年收益前5名产品来自澜成私募、喜世润投资等公司 [37][38]
债券策略回撤幅度如何?
国金证券· 2025-09-28 21:04
核心观点 - 信用风格组合收益普遍下滑 利率风格组合收益跌幅收窄 存单子弹型和下沉型策略在两类组合中表现相对稳健[3] - 短久期存单策略超额收益达3月以来高点 中长端策略普遍跑输基准 超长端策略表现疲软[5] - 今年以来城投短端下沉 存单子弹型及城投子弹型累计收益靠前 超长信用债及长端二永债组合收益转负[11] 组合策略收益跟踪 整体收益表现 - 利率风格组合中存单下沉型和子弹型策略保持正收益 均为0.01% 信用风格组合中同类策略回撤相对可控 均为-0.11%[3] - 信用风格存单重仓组合周度收益均值回落7bp至-0.11% 绝对收益落后利率风格组合12.4bp[3] - 城投重仓组合周度平均收益环比下行至-0.27% 短端下沉策略-0.14%优于中长端品种 久期和哑铃型策略回撤达0.35%[3] - 二级资本债重仓组合收益均值下跌35bp 子弹型和下沉型策略跌幅企稳 混合哑铃型收益-0.57%趋近年内最大回撤[3] - 超长债重仓策略收益均值下滑50bp以上 二级超长型单周亏损超1% 产业超长型策略连续7周负收益[3] 收益来源分析 - 城投及混合哑铃型组合票息升高超过0.04bp 中长端策略中年化票息升至2.16%以上[4] - 城投和二级债子弹型组合较年内低点跌出24bp和30bp收益空间 票息贡献区间为-35%至0%[4] 年度累计收益 - 城投短端下沉 存单子弹型及城投子弹型累计综合收益靠前 分别为0.83% 0.51%和0.32%[11] - 重仓超长信用债和长端二永债组合累计收益多转负 7月至今城投和二级超长型组合累计回撤达2.9%和3.2%[11] 信用策略超额收益跟踪 近期超额表现 - 近四周二永债久期策略累计超额亏损与波动抬升 城投短端下沉 商金债子弹型及券商债久期策略超额收益分别为21.3bp 14.2bp和-0.8bp[5] - 多数中长端策略跑不赢基准 城投哑铃型和永续债久期策略累计超额跌落至-20bp以下[5] - 短久期存单策略超额收益达3月以来高点 城投下沉策略与短端基准持平[5] - 中长端策略除商金债子弹型外均转入负偏离 二级债和券商债下沉策略超额亏损分别为-1.3bp和-1.9bp[5] - 超长端表现与7月下旬相近 二级超长型策略超额收益降至-55.8bp为年内最低 城投超长型负偏离有所收敛[5] 基准对比 - 短端基准组合配置20%的10年国债 64%的1年AA+城投债及16%的10年AA+产业债[35] - 中长端基准组合配置20%的10年国债 64%的3年AA+城投债及16%的10年AA+产业债[36] - 超长债基准组合配置20%的10年国债 64%的7年AA+城投债及16%的10年AA+产业债[42]
但斌、梁宏旗下“双十基金”创新高!梁文锋掌舵的幻方旗下产品全部新高!
私募排排网· 2025-09-16 11:59
市场表现与私募产品创新高概况 - 8月A股三大股指强势上涨 上证指数涨7.97% 深证成指涨15.32% 创业板指涨24.13% [1] - 3321只成立满1年私募产品净值创新高 占同类产品比例71.19% [1] - 量化产品创新高数量达1303只 非量化产品2018只 [1] 创新高产品策略分布 - 股票策略产品数量最多达2135只 占比64% 含主观多头和量化多头 [1] - 多资产策略产品471只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305只 债券策略302只 组合基金108只 [1] 私募公司规模分布 - 5亿以下规模私募创新高产品1347只 占比超40% [2] - 百亿私募创新高产品456只 [2] 全产品线创新高私募机构 - 20家私募旗下10只以上产品全部创新高 含13家量化私募和7家主观私募 [2] - 百亿量化私募包括天演资本 稳博投资 宁波幻方量化 聚宽投资 明汯投资 进化论资产 九坤投资 日斗投资 盛泉恒元 君之健投资 [2][5] - 百亿主观私募含君之健投资 [5] 长期绩优产品表现 - 33只成立超10年产品创新高 其中24只为主观多头策略 [6] - 25只产品达成"双十基金"标准(年化收益超10%) 5只年化收益超20% [6] - 百亿私募占4只双十基金 但斌旗下东方港湾马拉松一号与梁宏旗下产品在列 [6][9] 股票量化多头策略收益排名 - 512只量化多头产品创新高 翰荣投资旗下产品以近一年收益接近***%夺冠 [10][13] - 百亿私募黑翼资产 龙旗科技 明汯投资各有1只产品进入前20 [10][12] - 细分策略中量化选股占10只 其他指增占8只 中证500指增占2只 [10] 股票主观多头策略收益排名 - 650只主观多头产品创新高 北京禧悦私募旗下产品收益居首 [15][17] - 上海歌汝私募旗下产品"歌汝奇点"近一年收益超***% 位列第二 [17] - 基金经理石浩具备20年从业经验 重点关注创新药和AI领域投资机会 [17] 多资产策略收益排名 - 286只多资产策略产品创新高 天辉(上海)私募旗下产品收益第一 [18][20] - 百亿私募黑翼资产 千象资产各有1只产品上榜 [18] - 昭融汇利私募旗下产品近一年收益超***% 采用量化多头为主复合策略 [21][22]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收益排名 - 137只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创新高 申优资产旗下主观CTA产品收益夺冠 [23][25] - 钧富投资4只产品进入前20 会世私募量化CTA产品位列第四 [23][26] - 会世资产看好下半年大宗商品牛市机会 强调CTA策略盈利潜力 [27] 债券策略收益排名 - 204只债券策略产品创新高 可转债策略产品占18只 [28][30] - 金时(厦门)资产旗下债券复合策略产品收益第一 [30] - 百亿私募艾方资产 纽达投资 喜世润投资均有产品上榜 [30][31]
年内私募基金近九成盈利
深圳商报· 2025-08-14 06:54
私募基金整体表现 - 截至7月底有业绩记录的11880只私募证券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达11 94% 其中正收益产品达10332只 占比高达86 97% [1] - 头部私募业绩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业绩展示的55家百亿级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6 6% 其中54家实现正收益 占比高达98 18% [1] 股票策略表现 - 股票策略在五大策略中领跑 有业绩展示的7760只产品今年平均收益达14 5% 其中6844只产品实现正收益 占比达88 2% 5%分位数收益达42 44% [1] - 优异业绩源于与A股行情高度契合 中小盘指数表现突出 科技成长与资源周期两大主线轮番领涨 前瞻性布局这些领域的产品获得可观回报 [2] 其他策略表现 - 多资产策略业绩仅次于股票策略 1364只产品平均收益为9 59% 其中1182只正收益 占比86 66% [2] - 组合基金表现稳定 405只产品平均收益8 57% 其中373只正收益 占比92 10% [2]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化明显 1275只产品平均收益5 47% 其中948只正收益 占比74 35% 在五大策略中垫底 [2] - 债券策略1076只产品平均收益5 16% 其中985只正收益 占比91 54% [3] 后市展望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减弱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将支撑中国股票市场结构性机会 [3] - 当前组合配置集中在科技(海外AI 国内算力) 创新药 有色金属 新消费和非银金融板块 非银金融是近期增持方向 [3] - 伴随市场活跃度上升和国内利率见底回升 券商 保险等行业将明显受益 [3]
1298只!私募证券产品7月备案创27个月新高,量化策略占比近五成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49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市场活跃度 - 7月份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达1298只 环比增长18% 创近27个月新高 [1] - 年内累计备案产品总量6759只 同比激增超60% 显示市场复苏势头明显 [1] 量化策略表现 - 7月量化私募产品备案620只 占比47.77% 环比增长近20% 成为增长核心动力 [3] - 百亿量化私募主导市场 13家备案超10只产品的私募中11家为百亿量化机构 [3] - 宽德私募以31只备案量居首 明汯投资26只 世纪前沿和九坤投资均超20只 [3] 股票量化策略细分 - 股票量化策略产品占比77.10% 达478只 环比增长26.79% [3] - 指数增强产品表现突出 备案321只 占股票量化产品67.1% 环比增幅52.13% [3] 股票策略整体表现 - 7月股票策略产品备案887只 占比68.34% 环比增长24.58% 居五大策略之首 [4] - 多资产策略崛起 备案162只 占比12.48% 环比增长5.88% 成第二大策略类型 [4] 其他策略分布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125只 占比9.63% 因低相关性及高收益潜力受关注 [4] - 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策略分别备案48只和46只 提供多元化配置选择 [4] 私募机构参与情况 - 7月676家私募机构完成备案 含48家百亿私募和36家50-100亿规模私募 [4]
前5个月私募证券基金业绩整体稳健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14
私募证券基金业绩表现 - 前5个月全市场12843只私募证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34%,其中9608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达74.81% [1] - 股票策略以4.81%的平均收益率领涨全市场,8487只产品中正收益占比73.5% [1] - 多资产策略平均收益率为4.14%,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为3.19%,组合基金为3.09%,债券策略为2.42% [1] 股票策略细分表现 - 量化多头策略表现突出,1480只产品平均收益率达8.46%,正收益占比86.62% [1] -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平均收益率为5.00%,正收益占比91.18% [1] - 主观多头策略平均收益率为3.98%,正收益占比68.08%,股票多空策略为3.37%,正收益占比75.53% [1]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细分表现 - 量化CTA策略平均收益率为3.38%,正收益占比70.36%,主观CTA策略为3.37%,正收益占比65.19% [2] - 其他衍生品策略平均收益率为2.45%,期权策略为2.41% [2] 市场展望 - 百亿元级私募日斗投资认为A股已完成"筑底",当前处于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期 [2] - 星石投资指出A股估值处于低位,潜在资金充沛,政策面态度明确,长期重估空间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