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供应链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英媒借“安世之乱”炒作:这也能成为中国对抗西方的筹码
观察者网· 2025-11-25 00:27
在目睹全球汽车供应链遭遇"大地震"后,西方世界心有余悸,路透社当地时间11月24日在一篇长文报道 中,以看似"理中客"的视角作出所谓"调查探访",试图分析这场"安世之乱"是如何再次颠覆汽车供应链 的。 然而,在对包括汽车行业高管、供应商和芯片分销商等十余位人士进行采访后,报道全文只字不提荷方 的强行不当干预是祸乱根源,反而炒作渲染称,此次危机暴露出一个"盲点"——汽车行业从未预料到, 基础芯片竟会成为"中国对抗西方的筹码"。 报道进而宣称,中国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尖端技术和稀土资源上,还延伸到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零 部件,以及如何利用这种影响力"瘫痪"全球生产的。 路透社提到,荷兰政府上周决定采取建设性措施,中止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这预示着局势可能出现转 机。虽然荷方此前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位于奈梅亨的总部,但其在中国的业务仍由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 控制。 "荷兰人以为他们已经接管了安世半导体,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接管了一栋办公楼。"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国际关系教授李形表示,这表明,即使在中低端市场,许多企业也需要中国。闻泰科技的一位发言人则 表示:"当前危机表明,拆分跨国公司会损害供应链,并将关键行业置于风险之中。 ...
“中方恢复供货,车企开抢”
观察者网· 2025-11-07 23:32
中国出口管制豁免进展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予以豁免,并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联系中方 [1] -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欧摩威成为首家确认获得中国出口管制豁免的供应商,其从中国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出口已恢复 [1] - 欧摩威首席执行官证实,公司在获得出口限制豁免后,安世半导体在华工厂已重启发货,此前准备的休假停产措施很可能不必要 [1] 企业供应链恢复情况 - 欧摩威客户包括大众汽车、斯特兰蒂斯集团和宝马集团,公司预计未来四到六周仍可能出现供应中断,但若情况无误则不会受影响 [1][2] - 日本本田汽车已收到中方开始出货的相关信息,公司正努力推动受影响的墨西哥工厂从下周晚些时候恢复生产,此前该工厂生产暂停并调整了在美加运营 [2] - 德国博世集团已开始从中国获取安世芯片,但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表示作为预防措施仍在为生产中断做准备,并称整个行业局势仍然非常紧张 [3] 政府与国际层面反应 -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欢迎荷兰与中国缓和紧张局势并继续谈判,作为欧洲最大汽车生产国,德国期待短期个别许可能迅速发放至行业层面以推动芯片出货全面恢复 [5] - 欧盟委员会透露,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的讨论将在高级官员层面继续进行,欧盟贸易委员将与中方和荷方对应官员沟通,以推动局势进一步缓和 [5] -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改口称欢迎中国允许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的消息,并相信未来几天芯片能送达全球客户手中,彭博社报道称荷兰政府准备最快于下周放弃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6] 事件背景与中方立场 -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荷兰政府不当干预安世半导体内部事务的做法造成了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动荡和混乱,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7] - 中方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及时批准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努力促进安世半导体(中国)恢复供货 [7] - 北京智库安邦咨询助理研究员指出,荷兰政府软化立场是希望尽快了结此事,担心争端长期悬而未决可能对中荷双边关系及中欧贸易谈判产生负面影响 [6][7]
强盗逻辑?美媒:荷兰考虑放弃夺取安世控制权,但前提是恢复芯片供应
观察者网· 2025-11-07 22:38
事件背景与政府行动 - 荷兰政府于9月底援引1952年《物资供应法》授予其阻止或更改安世半导体重大企业决策的权力,有效期最长一年[3] - 荷兰政府行动紧随美国商务部发布“穿透规则”之后,该规则将出口管制扩展至“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4] -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表示,鉴于与中国的建设性对话,相信来自中国的芯片将在未来几天内重新供应[1] 潜在解决方案与市场反应 - 荷兰政府准备搁置其部长令,前提是中国恢复关键芯片出口,相关决定最早可能于下周做出[1] - 消息传出后,安世母公司闻泰科技股价在上海收盘上涨近10%,德国大众汽车股价在法兰克福早盘上涨1.3%,斯托克600汽车及配件指数小幅上涨0.7%[1] - 中国商务部宣布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此举被解读为释放放松出口管制的信号[5] 事件影响与行业现状 - 荷兰政府的行动导致安世半导体在荷兰、德国、英国的数百个岗位岌岌可危,重要员工离职,许多工业运营暂停[4] - 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欧洲汽车业游说组织警告称,如果争端不解决,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在数日内被迫暂停生产[4] -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正通过其中国子公司与中国相关部门保持联系,零部件供应商欧摩威也已申请豁免并提交材料[5]
“停产潮”烧向拉美,巴西高官:只剩两周时间,正找中方谈
观察者网· 2025-10-29 12:20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荷兰政府强行接管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引发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断供”危机 [1][2] - 此次危机已导致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大规模停产风险,影响从美欧日蔓延至拉美地区 [1][2]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行业关键芯片供应商,其产品深度融入供应链,约60%的营收来自汽车行业,去年营收约20亿美元 [2] 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 - 巴西政府警告,若芯片供应危机持续,部分汽车制造商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周内暂停在巴西的生产运营 [1] - 沃尔沃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警告,若僵局不解决,其欧洲工厂可能会暂时关闭;博世集团德国生产线也可能受影响 [2] - 本田公司已开始对其北美工厂实施临时减产与停产措施,其加拿大工厂将产能削减一半并计划停产一周 [3][5] - 汽车供应链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依赖安世半导体作为独家供应商,其芯片应用于门锁、空调控制、车速表等数百个部件 [2] - 大多数供应商通常只持有两到三周的芯片库存,部分车企库存已处低位,未来几天可能耗尽 [2][5] 半导体供应链现状与挑战 - 安世半导体在德国和英国生产半导体晶圆,约80%的最终产品在中国完成封装测试 [2] - 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几家供应商在理论上可替代安世半导体的产品,但找到足够替代芯片将十分困难 [2] - 若基础芯片供应链停滞持续,影响可能扩散至汽车行业之外,发电机、工程机械及农业机械等产品的制造商也将受波及 [5][6] 各方回应与外交努力 - 巴西副总统兼工业部长已联系巴西驻华大使与中国驻巴西大使,推动启动相关讨论以寻求解决方案 [1] - 美国政府已介入调解,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上周已前往华盛顿讨论此事 [5] - 中欧已于10月27日举行首轮视频会议,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将访问布鲁塞尔,就关键原材料供应和安世半导体问题展开磋商 [9] - 中方回应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方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尽快提出妥善解决办法 [9] - 安世半导体正申请管制豁免并努力减轻影响,但何时恢复供货尚无明确答案 [6] 事件争议与未来走向 - 荷兰消息人士声称荷方采取行动是因担忧中方团队拆解欧洲业务、转移生产至中国,但未提供任何证据 [7] - 闻泰科技发言人指出,荷方企图让一家新的荷兰本土企业接手安世半导体,但任何接手的荷企“注定要失败” [7] - 若中国业务与欧洲业务被切断,安世半导体将失去大部分“后端产能”,这一产能缺口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由欧洲或其他地区填补 [7]
美国关税政策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外媒犀利点评:政策堪比市场毒药
央视网· 2025-07-13 14:48
美国关税政策的核心观点 - 美国将关税视为施压工具 旨在重新平衡经济并迅速重置贸易关系 但加剧了与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并严重打击市场信心 [3]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陷入新的混乱 政策反复冲击谈判进程 各国开始捍卫底线和自身利益 [6] 对全球贸易的冲击 - 美国关税政策让谈判对手措手不及 甚至将其逼入被动境地 与贸易公平无关 旨在建立惩罚与屈服的框架 [3] - 美国宣布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 远超预期 引发全球供应链危机和威胁美国本土生产体系的质疑 [5] - 美国对欧盟和墨西哥商品征收30%关税 政策反复冲击谈判进程 盟友立场转向强硬 [6] 对弱势经济体的影响 - 美国新一轮贸易壁垒给弱势经济体带来沉重打击 非洲莱索托纺织业受重大冲击 失业率已超过30% 经济平衡岌岌可危 [4] - 莱索托面临严重经济困境 估计这一状态将持续两年 非洲其他国家开始寻求新出路 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4] 对特定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 打着重建铜业霸主地位的旗号 但制造业将首当其冲 成本压力沿产业链传导 消费端通胀风险加剧 [5] - 美国关税政策严重打击市场信心 全球供应链危机加剧 对电网 军事装备等重要原材料安全构成威胁 [5]
特斯拉管理层震荡 马斯克要亲掌欧美销售了!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32
管理层重组 - 公司启动重大管理层重组,原负责北美和欧洲销售及制造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奥米德·阿夫沙尔离职 [1] - 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直接接管欧美销售监管工作 [1] - 亚洲业务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晓彤统筹,同时其还将接管全球制造业务 [1] - 此次调整被视为扭转销售颓势、重塑全球供应链的"紧急干预" [1] 高管变动背景 - 阿夫沙尔是马斯克的长期亲信,2017年加入公司后主导Model 3量产、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建设等关键项目 [3] - 阿夫沙尔于2024年10月升任北美和欧洲业务负责人,但任期内欧美市场表现惨淡 [3] 欧美市场表现 - 法国6月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0% [3] - 葡萄牙单月增长7.3%,但上半年累计下滑25.3% [3] - 意大利上半年以36.16%的跌幅领跌主流市场 [3] - 5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7.9%,连续五个月下滑 [3] - 德国、法国等核心市场份额被大众、宝马等本土品牌蚕食 [3] - 北美市场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仅14.7万辆,创2022年二季度以来新低 [3] - 分析师预计二季度交付量将同比下滑超10%至39.28万辆 [3] 朱晓彤的角色强化 - 朱晓彤2014年加入公司,曾主导上海超级工厂从建设到量产的全过程 [3] - 上海超级工厂创造"10个月建成、45秒下线一辆车"的行业纪录 [3] 战略转型 - 朱晓彤的晋升标志着公司从"美国中心"向"中国+全球"战略转型 [4] - 朱晓彤被视为公司仅次于马斯克的"二号灵魂人物" [4] - 其制造与销售一体化管理能力是应对全球供应链危机的关键 [4]
全球供应链的危与机在哪里?潮新闻专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20
全球供应链挑战与应对 - 全球供应链中断成为各国不可忽视的危机,从"芯片荒"到消费品供应短缺问题频发 [3] - 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导致全球经贸合作受阻,对产业链造成干扰,各国都无法独善其身 [4] - 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限制导致英伟达每年减少50亿美元收入,同时促使中国加快补链强链进程 [4] 中国制造业发展 - 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达美国两倍,日本和德国的4倍,出口产品结构显著升级 [4] - 未来5年中国制造业有望占全球40%份额,半导体、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4] - 需要继续推进新10年制造业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 企业全球化战略 - TCL实施深度全球化战略,将全球业务分为六大区域,强调本地化运营 [6][8] - 企业本地化需服务当地社会,培养当地供应链合作伙伴,才能获得所在国欢迎 [8] - 工业富联预计下半年AI服务器业务将加速增长,甚至实现倍速成长 [8] 新兴领域机遇 - 企业家加强对新兴行业、数字建设的投入,绿色贸易和服务型贸易出口上升 [6] - 需要重点扶持未来产业,引导其进行创新和探索 [6] - 中国在AI、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需要实现质的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