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芯片

搜索文档
 安世半导体出口受阻,引发全球车企芯片短缺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16:49
 事件概述 - 全球汽车制造商因安世半导体出口受限而再度面临芯片短缺引发的生产危机 [1][2][3]   对汽车生产的影响 - 本田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利斯顿装配厂自10月27日起减产一半,并计划自10月30日起停产一周 [1] - 北美多家本田“量产”工厂本周开始采取包括临时停产在内的应急措施 [2] - 本田公司回应称正在应对全行业半导体供应链问题,并战略性调整管理现有零部件库存 [2] -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指出,安世半导体的基础芯片数量极多,一旦缺货生产将被迫停滞 [3] - 巴克莱报告警告,部分汽车供应商的芯片库存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耗尽,影响最早于本周开始 [3] - 数位汽车制造商高管承认此次危机复杂性高,难以通过临时采购或调整生产计划解决 [3]   事件起因与各方立场 -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要求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 [2]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令,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的元器件和成品 [2] - 中国外交部表示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和针对特定国家企业的歧视性做法,要求有关国家纠正错误 [2] - 福特CEO透露上周已在华盛顿就此事进行会谈,美国汽车制造商正与政府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3]   安世半导体行业地位与潜在影响 - 安世半导体去年创收约20亿美元,其中约六成(约12亿美元)来自汽车行业 [3] - 该公司在汽车行业广泛使用的基础芯片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产品应用于锁控系统、空调控制、速度表等模块 [3] -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协会警告,若出口暂停持续,影响将蔓延至发电机、工程机械及农业机械等领域 [3]
 芯片短缺,本田北美本周开始停工,汽车行业“停产潮”要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10-29 10:24
一场围绕基础芯片的地缘政治争端,正演变为全球汽车生产的供应链危机。 周一本田宣布将其位于安大略省Alliston的组装厂产能削减一半,该厂负责生产思域轿车和CR-V运动型 多用途车。 数据显示,去年安世营收约20亿美元,其中约60%来自汽车行业。 影响或扩散至其他行业 据媒体援引当地工会主席Vito Beato透露,工厂减产将持续到周三,从周四开始停产一周,然后在下周 晚些时候恢复一半的产量。 环球时报报道,本月早些时候,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对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实施 运营冻结并暂停中方控制权。这一系列行为试图将中国企业多年投入的资本与技术成果据为己有,被不 少人称为21世纪的"海盗劫掠",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这导致部分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芯片库存告急,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耗尽。分析师警告称,由于这些基 础芯片广泛应用于车辆的众多部件,此次问题可能无法简单通过临时采购替代品来解决。 基础芯片难以快速替代 尽管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并非尖端半导体,但这些基础芯片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替代供应变得复杂。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HSamuelsson表示: 这些并不是非常战略性的组件,但有数百个,分布在车锁系统、 ...
 芯片断供危机爆发!荷兰明抢中国资产,德国车企莫名躺枪?
 电动车公社· 2025-10-26 01:29
 事件概述 - 全球汽车行业可能面临新一轮芯片供应危机,其导火索是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因中荷控制权纠纷导致生产中断 [1][2] - 大众汽车等主要车企已发布内部信,警告核心产品线受到巨大冲击,部分工厂面临停产 [2]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与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均确认,若供货中断不能迅速解决,行业将面临严重的生产限制 [6][7][9] - 危机影响范围可能从汽车行业蔓延至消费电子领域 [10]   安世半导体的行业地位与产品特点 - 安世半导体主要生产偏基础的非先进制程芯片,与汽车行业高度相关,应用于新能源车的电控、充电机,燃油车的点火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以及车窗、座椅调节、安全气囊等 [14][15] - 基础芯片构成的功能模块为高度定制,更换供应商需重新完成立项、测试、认证等流程,耗时数月甚至半年,导致短期替代难度极大 [17][18][19] - 在被闻泰科技收购后,公司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从全球第11名升至第3名,小信号二极管/晶体管和ESD保护器件产量全球第一,车规级Mos管产量全球第二 [37] - 公司业绩改善明显,收购后营收增长近60%,毛利率从20%提升至近40% [37]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的背景与过程 - 闻泰科技原为全球消费电子代工巨头,但利润率极低,有时不足3%,为寻求转型而决定收购安世半导体 [27][28][29] - 收购时闻泰科技净资产仅40亿元,但以约330亿元的总代价,经过2年多时间、3轮增资,最终获得安世半导体100%股权 [31][32] - 此次收购使安世半导体由一家荷兰公司转变为中资控股公司,被类比为“半导体领域的吉利收购沃尔沃” [34][38]   当前危机的起因与演变 - 荷兰政府于今年9月30日突然宣布,冻结闻泰科技在安世半导体的全部资产及知识产权,为期一年 [40] - 荷兰企业法院随后采取强制措施,暂停了中方CEO张学政的职位,剥离其控制权 [41][42] - 荷兰法院的指控依据包括:CEO张学政被指涉嫌违反《货物可用性法》,向上海工厂下达2亿美元晶圆订单远超其7000-8000万美元的实际产能 [44] - 指控亦包括CEO计划解聘三位外籍高管的行为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缺陷” [46] - 收购协议中原有规定,闻泰科技不得插手安世半导体的具体管理工作,核心技术、财务、人事运营权必须留在荷兰境内 [49] - 此次制裁行动与美国商务部在事件前一天更新“50%穿透规则”的时机高度巧合,该规则将导致已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闻泰科技其100%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同样受到制裁 [55][57]   双方的应对措施与影响 - 中国商务部实施反制,对安世中国工厂实施出口管制,禁止70%生产线运营及特定部件出口 [61] - 安世中国工厂承担公司70%以上的封装产能,且产品类型全面,中国的出口管制直接导致欧洲供应链瘫痪 [62][63] - 安世荷兰总部随后冻结中国公司系统权限并停发中国员工薪资,试图限制中国工厂出货 [65] - 安世中国公司宣布脱离荷兰管理,一切战略指令听从中方,员工薪资福利由中国公司自行支付 [67] - 安世中国具备独立运营的底气源于闻泰科技控股股东在上海投建的晶圆厂“鼎泰匠芯”,该厂于2023年投产,月产能达12万片12英寸晶圆,工艺水平国际一流,远超安世欧洲工厂(月产能合计不足6万片,采用8英寸和6英寸产线) [72][74][75][76][77] - 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已初步构筑内循环体系,2024年建成投产18座晶圆厂,占全球新增产能43%,晶圆代工产能全球第二,关键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13.6% [80][81][82][85]   事件折射的行业趋势 - 事件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博弈已从技术竞争升级为供应链与规则的全面对抗 [93] - 危机可能进一步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欧洲汽车工业将被迫增加供应链的备选方案以应对突发危机 [91][92][94] - 强化自身硬实力和完整的产业链是抵御危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95]
 SK海力士预言AI存储芯片爆发:HBM市场未来十年年增30% 定制型2030年规模达数百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0:24
智通财经APP获悉,韩国 SK 海力士公司的一位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于人工智能的特殊形式存储 芯片的市场预计将在未来 10 年内以每年 30%的速度增长,直至 2030 年。对于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高 带宽存储器(HBM)芯片的全球增长预期持乐观态度,这无视了该领域价格压力不断上升的问题。而长期 以来,这一领域一直被视作与石油或煤炭等大宗商品类似的原商品类别。 SK 海力士公司 HBM 业务规划负责人Choi Joon-yong表示:"终端用户对人工智能的需求非常明确且强 烈。" Choi表示,像亚马逊、微软以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这样的云计算公司所预计的数十亿美元的 AI 投资 支出在未来很可能会被上调,这将对 HBM 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Choi表示,人工智能设备的安装数量与海力士存储器的采购量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明了",两者之间存 在关联。他说,SK 海力士的预测较为保守,其中还包含了诸如可用能源等限制因素。 早在7月24日,SK海力士的财报电话会议重点就已关注了该公司HBM市场的前景。SK海力士以"未来 HBM需求毋庸置疑"的口吻,打消了市场担忧。该公司解释道,随着AI模型从主要训练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