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片
搜索文档
扬杰科技跌2.01%,成交额2.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6.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31
截至10月20日,扬杰科技股东户数5.90万,较上期减少3.28%;人均流通股9188股,较上期增加3.39%。 2025年1月-9月,扬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 45.51%。 分红方面,扬杰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80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扬杰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 通股东,持股831.2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9.06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位居第四大流通股 东,持股616.5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3.55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 股474.3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23万股。国泰智能汽车股票A(001790)、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 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资料显示,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甘泉大道68号,成立日期2006年 8月2日,上市日期2014年1月2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集研发、生 ...
扬杰科技跌2.00%,成交额6.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47.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44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股价下跌2.00%,报收67.58元/股,总市值367.19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6.47亿元,换手率1.74%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747.07万元,特大单净买入942.85万元,大单净买入480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8.26%,近5个交易日下跌8.77%,近60日上涨24.46%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 [2] - 2025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45.5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半导体器件88.05%,半导体芯片7.34%,半导体硅片2.5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80亿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5.90万户,较上期减少3.28% [2] - 人均流通股9188股,较上期增加3.39%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831.20万股,较上期增加39.06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和南方中证500ETF分别为第四、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分别减少103.55万股和10.23万股 [3] 行业与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硅片、芯片及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太阳能、GDR概念、光伏玻璃、集成电路等 [1]
不容忽视!中美元首会晤,特朗普主动服软,但美国霸权依然存在
搜狐财经· 2025-11-03 19:50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可以更方便地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将成为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感谢一路相伴。 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权威信源整理,具体参考资料已在文末列出。 大家好,我是北境翁,今天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2025年中美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的历史性会晤。原本计划持续三到四小时的高层对话,结果仅用1小时40分 钟就圆满结束。一开始消息传出后,全球的目光立刻聚焦在这一事件上:是谈判破裂导致提前离场,还是双方进展神速,高效完成了对话? 真相很快就浮出水面——这次简短但高效的会谈,并没有陷入僵局,相反,达成了远超预期的重要成果:中方宣布暂时搁置稀土出口管制,同时恢复采购美 国大豆;美方则决定暂停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行业的301调查一年,并推迟对中国加征24%关税的执行期限一年。 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在会后通过社交媒体提到"G2会议"的构想,白宫官方账号随后转发了这一说法,瞬间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虽然这次会面看起来 很简短,但为何外界却普遍认为它标志着中国国家战略的转折?"G2"背后所透露的"中美协同治理"趋势,又将如何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的权力格局? 中美释放"止战"信号 这次会晤的"意外之喜",不仅体 ...
韩国股市10月屡创盘中新高,“韩国折价”消失了?
第一财经· 2025-11-03 16:09
韩国股市的大幅上涨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对半导体芯片股的乐观情绪,以及对全面的企业治理改革预 期,这些变化正在稳步转变长期存在的"韩国折价"。 韩国基准KOSPI股指在刚刚过去的10月,16次创下盘中历史新高,突破4000点大关,当月累计上涨近 21%。至此,KOSPI指数今年累计飙升了72%以上,领跑亚太区其他主要经济体股指。 分析师表示,韩国股市的大幅上涨得益于人工智能(AI)驱动的对半导体芯片股的乐观情绪,以及对 全面的企业治理改革预期,这些变化正在稳步转变长期存在的"韩国折价"。 人工智能热潮叠加企业治理改善预期 资管公司Causeway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资组合经理贾雅拉玛(Arjun Jayaraman)表示:"我们都无 法忽视AI热潮带来的动能,这甚至是未来几年的长期增长动力。"他举例道,三星(Samsung)和SK海 力士(SK Hynix)"能成为受益于这种增长动能的核心股票"。 元大证券(Yuanta Securities)的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市值加起来已超过1000万亿韩元, 占整个韩国综合股价指数的30%以上。元大证券的全球资产配置主管丹尼尔(Dani ...
策略研究深度报告:2025三季报深度解析:“双创牛”背后有基本面吗?
国信证券· 2025-11-02 16:3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报显示A股整体呈现收入端小幅修复、利润端龙头托底的格局,全A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为1.2%,业绩同比增速为5.3% [2] - 科技成长风格表现领先,科创板修复相对明显,其整体法营收增速边际改善超过3个百分点,整体法净利润增速虽仍为负但边际改善超过10个百分点 [2] - “双创牛”具备基本面支撑,AI产业爆发下双创分子端韧性增强,主板相对双创的ROE剪刀差自年初开始收敛 [6] 三季报整体概览 - 收入端:整体法口径下,三季报全A、全A非金融、全A两非营收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2%、0.4%、1.3%;中位数口径下三者增速在3.3%-3.4%之间 [8] - 利润端:整体法口径下,三季报全A、全A非金融、全A两非业绩同比增速分别为5.3%、1.7%、2.8%,金融大票对A股整体业绩增速贡献较大 [2] - 板块分化:科创板营收增速中位数达12.3%,在各上市板中维持较高水平;创业板整体法口径下营收增速达8.9%,龙头效应明显 [8] - 正增率:市值占比口径下的业绩正增率整体高于数量占比10个百分点以上,价端韧性恢复过程中存在长尾效应 [21] 一级行业业绩情况 - 景气行业:非银金融景气度拾级而上,市值占比口径下业绩正增率超过95%;电子、非银金融整体法口径下营收增速在10%以上 [3][35] - 利润高增:2025年三季报业绩增速在30%以上的行业包括钢铁、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非银金融 [3] - 量价关系:近半数一级行业实现量价齐升,包括有色金属、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银行、非银金融等 [55] - 行业分化:31个一级行业中,仅有4个行业业绩增速中位数边际改善超过10个百分点 [53] 细分行业及产业链情况 - 上游资源:贵金属收入增速延续领先,整体法、中位数口径下3Q25增速均在35%以上;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延续相对高景气 [4][64] - 中游制造:边际修复呈现面状扩散,风电设备收入同比增速超过30%,地面兵装、摩托车及其他增速超过20% [4][69] - 下游消费:可选消费收入端景气小幅走弱,必选消费收入端整体边际走弱;个护用品连续两季营收增速维持在15%以上 [4] - TMT板块:电子行业增速优势明显,3Q25中位数口径下收入增速15%以上的行业均来自电子行业;AI硬件相关板块利润率回升 [5] 盈利能力拆解分析 - ROE提升:2025年三季报全A、全A两非ROE分别为7.74%、6.58%,较1H25分别上升0.23、0.19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提升覆盖资产周转率拖累 [6] - 行业改善:六成行业ROE边际改善,包括上游有色金属、钢铁、化工;中游电力设备、军工、机械设备;下游零售、纺服、医药;TMT电子、传媒、计算机、通信等 [6] - 电力行业:盈利能力增强,三费率连续四季度下降收敛,单季度营业成本同比持续为负,“降本增效”助力利润率突破9% [6] 投资线索与展望 - 盈利韧性:当前连续加速、盈利坚实的细分行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半导体、航海装备、农化制品、工业金属等 [6] - 反内卷结构:反内卷概念整体ROE仍处于底部,可率先关注自律基础较好的细分行业;光伏后续主链上游环节有望减亏 [6] - 产业驱动:“十五五”装机需求与产业链限产措施落地或提振光伏基本面;AI硬件延续高增,利润率回升助力量价增速剪刀差回升 [5][6]
闻泰科技:要想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必须满足这一条件
观察者网· 2025-10-31 09:08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援引一项自1952年以来从未启用的法律,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接管闻泰科技旗下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要求其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1][3] - 闻泰科技要求任何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职务这一条件,为谈判设定了高门槛[1] - 荷兰和美国曾就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进行沟通协调,美国向荷兰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及调整治理结构等要求,以避免受制裁[4] 公司立场与回应 - 闻泰科技否认与荷兰子公司之间存在任何不当行为,强调不存在技术转让、技术窃取或商业秘密泄露,技术共享在芯片制造领域是常规做法[3] - 公司发言人表示闻泰科技是安世半导体的合法控股股东,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理由从子公司窃取技术[3] - 闻泰科技正敦促荷兰政府改变立场,消除不实指控,并强调恢复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是缓和紧张局势并恢复稳定的必要条件[1] 运营与供应链影响 - 荷兰政府干预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计划实施上四休三,公司正申请管制豁免,但何时恢复供货尚无明确答案[4] - 安世半导体在德国和英国的工厂生产半导体晶圆,再送往中国进行封装和测试,约80%的最终产品都在中国完成[4] - 荷兰政府的举动导致公司重要员工离职,使得许多工业运营暂停,在荷兰、德国、英国的数百个岗位岌岌可危[4] 行业与市场冲击 - 荷兰政府的行动已使全球汽车供应链遭遇大地震,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短缺加剧,欧洲车企近期也可能停产[5] - 供应链风险分析公司Prewave的报告指出,欧洲所有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企业均使用产自中国的安世半导体芯片,86%的107家欧洲龙头企业从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采购芯片,意味着欧洲大部分工业都面临潜在风险[5] - 闻泰科技称中国区独立自救,拉通国内供应链,但供应链中国化不易,涉及技术转移、客户认证等难题[4]
扬杰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三,净利润第二,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4.33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1 07:2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2日,于2014年1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 [1] - 公司是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先企业,业务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1] - 公司主营业务致力于功率半导体硅片、芯片及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中高端领域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3.48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高于行业平均数33.05亿元和中位数9.73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归母净利润实现9.74亿元,同比增长45.51% [6]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9.6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高于行业平均数2.24亿元和中位数6471.38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半导体器件收入30.42亿元,占比88.05%;半导体芯片收入2.54亿元,占比7.34%;半导体硅片收入8958.08万元,占比2.59%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5.04%,高于去年同期的31.02%,且高于行业平均30.71%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1.18%,高于去年同期的35.40%,也高于行业平均24.02% [3] - 2025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5.04%,同比增长4.02个百分点 [6]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梁勤,董事长梁勤2024年薪酬为100.08万元,较2023年的90.8万元增加9.28万元 [4] - 总裁陈润生2024年薪酬为164.62万元,较2023年的133.96万元增加30.6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5.91万,较上期增加1.8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175.5股,较上期减少1.84% [5] 机构持股变动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31.2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9.06万股 [5]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616.5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3.55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474.3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23万股 [5] - 国泰智能汽车股票A、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华安创业板5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券商观点与增长动力 - AI、汽车电子等新兴需求持续,为公司带来多元化增长空间 [6] - 汽车电子业务受益于车规功率器件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全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 [6] - 海外市场凭借性价比优势及全链条布局不断提升份额 [6] - 海外占比提升叠加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毛利率稳步提升 [6] 未来业绩预测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2.9/85.0/10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5.2/18.0亿元 [6] - 中泰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8/16.5/19.9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24/20倍 [6]
GlobalFoundries宣布投资11亿欧元扩大其德国晶圆厂产能
搜狐财经· 2025-10-30 13:14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8 日,GlobalFoundries(GF)宣布计划投资11亿欧元,以扩大其德国德累斯顿工厂的制造能力。到 2028 年底,这项投资将使产能提高 到每年 100 万片以上,使其成为欧洲同类工厂中最大的。 该扩展被称为 SPRINT 项目,预计将在《欧洲芯片法案》的框架下得到德国联邦政府和萨克森州的支持,欧盟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批准整个计划。这项投 资凸显了萨克森州作为半导体制造和创新关键中心的作用,并强化了欧洲供应链弹性的战略目标。 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该设施将进行升级,以提供端到端的欧洲流程和数据流,以满足关键的半导体安全要求。 10 月 28 日,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 (Friedrich Merz) 访问德累斯顿 GlobalFoundries工厂时对计划中的德国投资表示欢迎:"SPRINT 项目是对德国作 为工业和创新中心的承诺,最重要的是对我们国家和欧洲的主权。德累斯顿芯片制造的投资传递了一个信号,表明德国希望在塑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发展中 发挥积极作用。德国已经在欧洲的微电子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其国家微电子战略,联邦政府正在为进一步扩大这一实力设定方向。" 萨克 ...
Did You Miss Broadcom Stock’s $51 Billion Payout?
Forbes· 2025-10-29 21:07
公司财务表现 - 过去十年间,公司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了高达510亿美元的资本 [2] - 公司最近十二个月(LTM)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340亿美元,基础设施软件部门收入为260亿美元 [3] - 公司基于516亿美元的收入基础,每年可产生超过24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利润率约为41.6% [4][12] - 公司最近十二个月(LTM)的营收增长率为28.0%,过去三年平均营收增长率为24.0% [12] - 公司最近十二个月(LTM)的营业利润率为39.0% [12]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关键任务半导体芯片和基础设施软件的主导供应商,所在市场进入壁垒极高,利润率行业领先 [2] - 业务模式专注于高利润率、经常性收入流,使其能够高效地将收入转化为现金流 [4] - 其基础设施软件部门的产品包括VMware虚拟化平台等客户核心运营所依赖的关键企业软件 [3] 估值与比较 - 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为92.9倍 [12] - 与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相比,公司提供了更高的估值、更快的营收增长和更优的利润率 [12] - 在历史上向股东返还总资本的公司排名中,该公司位列第53位 [4] 历史股价波动 - 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间股价下跌近48%,在2021年通胀冲击期间下跌约35%,在2018年市场调整期间下跌约27% [9]
闻泰科技:要求荷方归还安世!
国芯网· 2025-10-29 12:51
文章核心观点 - 荷兰政府被指控干涉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运营,引发国际供应链紧张,公司要求荷兰政府归还控制权以缓解局势[2] - 安世半导体的生产模式高度依赖中国后端产能,若被切断将对全球汽车及工业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4] - 该事件已促使多国政府介入磋商,寻求紧急解决方案[5] 荷兰政府行动与闻泰科技回应 - 闻泰科技发表官方声明,批评荷兰政府“干涉”行径,要求荷方归还公司控制权[2] - 闻泰科技发言人指出,荷兰政府的企图似乎是让一家新的荷兰本土企业接手安世半导体,但任何接手的荷企“注定要失败”[4] - 公司强调,归还控制权是荷兰修复受损声誉、缓解国际紧张局势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必要条件[2] 安世半导体的业务模式与供应链风险 - 安世半导体在德国和英国的工厂生产半导体晶圆,再送往中国进行封装和测试,约80%的最终产品在中国完成[4] - 若中国业务与欧洲业务被切断,安世半导体将失去大部分后端产能,这一产能缺口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由欧洲或其他地区填补[4][4] - 供应链风险分析公司Prewave的报告显示,跨行业来看,86%的107家欧洲龙头企业均从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采购芯片[5] 事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 事件引发了全球汽车供应链“大地震”,美欧日车企全部遭殃[4] - 沃尔沃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警告称,若僵局得不到解决,欧洲工厂可能会暂时关闭;博世集团也表示其德国生产线可能受影响,员工或被迫放假[4] - 报告指出,欧洲所有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企业均使用产自中国的安世半导体芯片,意味着欧洲大部分工业都面临潜在风险[4][5] 国际层面的反应与磋商 - 事态发展让荷兰方面意识到严重性,迅速与中方就该问题进行磋商,并已与多个欧盟成员国讨论此事[5] - 欧盟正与中国就安世半导体事件密切洽谈,紧急寻求“快速且务实的解决方案”[5] -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透露,美国政府也在介入调解此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