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科技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正式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1 16:44
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授予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正式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 成为全球6616家拥有该地位的非政府组织之一 [1][3] - 特别咨商地位赋予组织参与联合国会议 提交书面陈述 与成员国直接联系 共同举办边会活动等权利 [3] - 中国(含港澳台)拥有该地位的机构增至112家 该协会是中国第三家获此地位的科技类组织 [3]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背景 - 成立于1988年 经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4] - 宗旨为团结各界专业人士 促进科技发展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 实现"科技产业化 产业科技化" [4] 特别咨商地位的影响 - 该地位将助力协会更直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议题讨论 分享中国在科技创新 气候变化 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经验 [3] - 促进国际科研机构 高校与企业间合作 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3] 其他信息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启动 同期揭晓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 [6]
“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2 06:11
全球科技治理与中国贡献 - 中国强调科技向善理念,旨在通过科技增进人类福祉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 中国科技合作强调分享与共赢,而非技术和财富垄断,有助于缩小国家间发展差距 [1] - 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并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加强电子商务应用 [1]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 中国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8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1] - 中国企业参与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缩小"数字鸿沟" [1] - 中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强调互利共赢与不干涉原则,区别于西方国家主导模式 [1][2] 具体合作项目与机制 -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已共同研制6颗卫星,建立"免费开放"数据共享机制 [2] - 数据共享范围扩展至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2] - 中国同"全球南方"科技合作路径包括知识共享机制、区域性技术中心建设和联合研发项目 [2] 全球科技治理倡议 - 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等多项全球科技治理方案 [1]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 [1] - 中国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 [1]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6-11 08:17
会议概况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会议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 [1] - 会议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聚焦量子计算、生命科学、创新集群发展、全球科技治理、人工智能产业化、绿色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等前沿议题 [1] -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政商学界嘉宾和代表参会 [1] 论坛背景 - 博鳌亚洲论坛于2019年发起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旨在探讨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技术发展新趋势,并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2] - 前三届会议分别在澳门、广州、珠海举办,此次香港会议融合了博鳌论坛的国际视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活力与香港的独特优势 [2] 会议重点议题 - 引领国际合作方向:营造开放、公正、包容的创新生态,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规则 [2] - 促进务实合作: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路径,为产业注入科技动力 [2] - 缩小技术鸿沟:倡导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科技治理,防范技术垄断,为全球南方迈向现代化提供创新支撑 [2] -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集群效应,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枢纽 [2] 会议成果 - 会议进一步凝聚全球科技创新共识,为全球创新生态注入"博鳌动力" [2] - 会议为多边科技合作提供了对话交流平台 [2]
十载同行 恒友汇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香港会议
财富在线· 2025-06-09 16:05
博鳌2025香港会议概况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于6月6日至7日举行 由博鳌亚洲论坛及香港特区政府联合主办 [1] - 会议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参与 [1] - 恒友汇作为博鳌亚洲论坛连续十年的官方合作伙伴 携盛世财富代表出席 [1][4] 会议背景与目标 - 博鳌亚洲论坛自2020年起每年举办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ISTIF) 已吸引30多个国家5000余政商学代表参与前三届 [2] - 本届论坛首次落户香港 旨在提升香港在创科领域的世界竞争力 扩大国际创新网络 [2] - 香港正加速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2] 会议内容与议题 - 会议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转型" 包含10余场分会、前沿对话和圆桌会议 [3] - 讨论议题包括量子时代、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等 [3][4] - 强调需构建全球科技创新包容生态 建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国际治理框架 [4] 参会企业动态 - 恒友汇2023年11月发布自研大语言模型"恒纪元" 推出三款智能机器人产品 [4] - 2024年11月宣布"六大智能应用" 2025年2月推动"恒纪元"接入DeepSeek [4] - 盛世财富表示将加大科技应用 创新服务场景 提供定制化海外资产配置服务 [5] 香港科创发展 - 香港正打造"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应用"全链条产学研融合创科生态 [2] - 香港特区政府强调创新繁荣需国际合作 将倡导自由贸易和经济开放 [4] - 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 推动大湾区与全球创新网络深度链接 [2]
汇聚全球智慧 共促科创发展——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侧记
新华社· 2025-06-07 22:54
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聚焦"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主题,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人士,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迈向新高度 [1] - 中国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致力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升级 [1] - 科技创新是引领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也是重塑世界发展格局的关键变量,中国等亚洲和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科技创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2]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角色 - 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为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其创新密度和协同效应已成为国际标杆 [1] - 香港在大湾区创新集群中担当国际研发中试枢纽、人才门户与资本连接器的角色,通过强化政、产、学、研、投协同推动大湾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全球典范 [2] - 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的关键节点 [3] 会议议题与讨论 - 会议设立10场分论坛,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未来出行、全球科技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2] - 香港专场以"发挥内联外通优势拓展环球创科合作"为主题,强调香港将继续倡导自由贸易、经济开放和跨境投资,确保科技成为合作桥梁 [3] - 会议聚焦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风险,致力于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2]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举行
新华社· 2025-06-06 16:18
会议概况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于6月6日至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 [1] - 会议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与 [1] - 会议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聚焦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问题、趋势及风险 [1] 会议内容 - 会议设置10场分论坛和全体大会,涵盖全球科技治理、可持续发展、创新集群、生命科学、未来出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金融创新、青年领导力等前沿话题 [1] - 香港专场活动探讨如何利用香港内联外通优势促进政产学研投协作,推动环球创科合作 [2] 会议意义 - 会议搭建国际科创领域交流、对话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自2019年发起以来已在澳门、广州、珠海举办三届,成为科创领域重要交流平台 [2] - 论坛在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科学技术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
新华财经· 2025-06-03 15:16
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进展 - 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中外政府间科技协议,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 [2] - 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和务实合作 [2] - 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与国外同行开展广泛科技交流和科研合作 [2] 科技开放合作机制建设 - 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 [2] - 与共建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 [2] - 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全球开放共享 [2] - 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 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参与 - 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 [3] - 参与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包括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 [3] - 牵头组织"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3]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规划 -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3] - 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3] - 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