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博弈

搜索文档
绕过中国禁令,数千吨稀土被运往美国,两个友华国家当了帮凶!
搜狐财经· 2025-10-10 17:21
在全球资源博弈日益复杂的今天,一些国家开始通过不正当手段打破原有的贸易规则,寻找绕过中国出 口管制的途径。墨西哥的自贸区和泰国的经济走廊,成为了某些国家和企业的"资源中转站"。这种通过 第三方国家进行资源转运的做法,表面上符合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实则在破坏全球贸易规则的同 时,也加剧了资源争夺的暗流涌动。其背后不仅是资源富国与资源贫国之间的博弈,更是大国在全球经 济秩序中的深刻较量。 中国在近年对镓、锗、锑等关键矿产实施的出口管制,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一颗重磅炸弹。随着全球对 稀缺资源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在高科技与军事领域,镓、锗、锑等矿产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国作为 这些资源的最大生产国,其出口管制不仅让国际市场遭遇异常波动,还揭示了全球资源争夺背后的复杂 博弈和潜在的走私网络。美国在这一变动中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供应链的突变和跨国走私的愈演愈 烈,正是国际资源博弈加剧的一个缩影。 自2024年初,中国对镓、锗、锑等关键矿产的出口实施管制后,全球供应链立刻出现剧烈波动。根据最 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泰国和墨西哥向美国的氧化锑出口量激增至3834吨,远超历史水平。这 两个几乎不产锑的国家,突然成为了美 ...
普京打出“稀土牌”明目张胆的给特朗普开后门,中国要警惕了!
搜狐财经· 2025-06-26 18:04
全球稀土竞争格局 - 稀土成为中美贸易战关键博弈焦点之一 [1] - 俄罗斯宣布拥有2850万吨稀土储量 主要分布在洛沃泽罗矿(700万吨)和托姆托儿矿(400万吨) 并暗示实际储量可能更大 [10]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7% 加工能力占全球70%以上 拥有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优势 [14] 俄罗斯稀土产业现状 - 洛沃泽罗矿基础设施完善但矿石品位低 开采成本高效率低 [10] - 托姆托儿矿尚未实际开采 提纯技术处于初级阶段 [12] - 俄罗斯缺乏成熟提纯技术 难以将储量转化为高价值战略资源 [12] 美国稀土供应链风险 - 美国稀土消费量全球领先但国内开采提炼能力几乎为零 严重依赖进口 [6] - 军用稀土供应中断将导致导弹精度下降和雷达系统失灵等严重后果 [9] - 美国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 俄罗斯此时抛出"稀土牌" [9] 中国稀土战略优势 - 对军用稀土保持出口限制 设六个月观察期 民用稀土部分开放 [7] - 从开采到下游应用形成完整产业链 高端产品技术优势明显 [14] - 建议加强稀土储备以应对全球资源博弈 [16] 稀土应用领域 - 广泛应用于手机 电动汽车等民用领域 [4] - 在导弹制导 雷达系统等军事科技中具有关键作用 [4][9]
特朗普彻底慌了,中国对美痛下重拳,直接掐断美国“命脉”,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6-08 11:09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中国对美实施对等关税反制,4月4日起提高重稀土出口管制,4月10日将关税提高至125% [1] - 美国对中国加征125%关税后,中国对大豆、汽车等商品加征10%-25%关税,导致美国艾奥瓦州30%农场濒临破产 [3] - 中国对10家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四禁止"制裁:禁止进出口、禁止在华投资、高管不准入境、工作许可冻结 [3] 稀土产业链博弈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和85%精炼技术,4月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电动汽车和芯片产业 [3] - 福特汽车因稀土断供关闭芝加哥工厂,F-35战斗机、特斯拉电机、5G基站等关键领域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链 [3] - 印度汽车行业稀土磁铁库存预计5月底耗尽,日本韩国电池半导体制造商也极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 [5] 全球供应链重构 - 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中国已建立以东盟、拉美、中东为主的稳定供应链替代方案 [5] - 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东盟国家制衡中国,但贸易格局正缩小美国对中国施压的余地 [5] - 中美产业链深度捆绑,美国虽推动"去中国化"但仍高度依赖中国资源和技术 [7]
下一个乌克兰?刚果用矿产换美军出兵,中国70亿美元投资打水漂?
搜狐财经· 2025-05-28 02:10
刚果金矿产博弈的核心观点 - 刚果金近期高调审查中国70亿美元矿业项目,同时向美国递出橄榄枝,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1][3] - 该国掌握全球70%钴矿产量,是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资源供应国,但国内经济脆弱且存在腐败问题[1][5] - 中美在刚果金的竞争加剧,中国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270亿美元,远超美国,但收益分配争议成为刚果金转向的动因[5][10] 刚果金的战略定位 - 被类比为"矿产时代的乌克兰",采用"平衡术"试图最大化资源利益,但可能陷入地缘博弈困局[3][10] - 中国长期投资带来基建和就业,而美国介入更多是战略牵制,其去工业化背景使矿业开发能力存疑[3][7][8] - "资源换发展"战略存在摇摆风险,若失去中国合作伙伴可能面临矿产红利缩水[10][13] 中美竞争格局 - 中国在刚果金建立完整产业链,钴矿出口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关键环节[5][10] - 美国资本入场缺乏实质性开发承诺,可能形成"画饼充饥"局面[7][8] - 南美、澳大利亚等新兴矿源地崛起,刚果金资源优势并非不可替代[10] 行业合作模式反思 - 传统"撒钱型投资"模式需升级为利益互嵌、风险共担的深度合作[12][13] - 资源优势需搭配稳定合作关系才能持续变现,频繁变阵可能导致双输[13] - 全球资源博弈背景下,更高层次合作模式是穿越周期的关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