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我国企业净增近2000万户,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8-22 16:55
"十四五"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持续降低经营主体成本。加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有效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动力。数据显 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十四五"时期,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规制招商引资"恶性竞争"、违规财政奖补和限制企业迁移等问题形成了刚性制度 约束。持续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发现和废除了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及时纠治了地方保护、 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以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一批行政法规。"整个'十四五'期间,全国市 场监管部门共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件,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市场监管总局副 局长柳军表示。 服务企业办事更加高效。推动开办餐饮店、企业信息变更、企业迁移登记、"个转企"等"高效办成一件事"。罗文介绍,开办餐饮店时间由过去的37天减少至现在的 ...
【申万宏观 | 政策高频】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0 11:09
中国-拉美合作 - 中方将每年邀请300名拉共体成员国政党干部来华考察访问[1] - 中方将进口更多拉方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拉投资[1] - 中方将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1] 国内大循环战略 - 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体现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完备、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四个方面[2][3] - 要精准有效帮扶外贸企业、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深挖潜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3] - 支持地方打造更多发展亮点,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产业亮点,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品牌亮点[3] 中美经贸关系 - 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4] - 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4][5] 科技创新发展 - 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6][7] - 聚焦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6][7] - 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24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发言[7] 城市更新行动 - 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8][9] - 提出六项支撑保障措施包括完善用地政策、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等[8][9] - 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9] 科技金融体制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10][11][12] - 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12] - 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12] 市场竞争秩序 - 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比价、虚假宣传、低价倾销等市场乱象[13][14] - 制修订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14] - 推动《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实施[14]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
快讯· 2025-05-16 15:03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反垄断规定 - 市场监管总局对《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进行修订,形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1] - 修订目的是强化反垄断执法工作,推动解决违法干预市场竞争问题 [1] - 修订草案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快讯· 2025-05-16 07:36
行业竞争环境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出当前部分行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恶性循环,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1] - "内卷"现象阻碍企业创新突破,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1] 政策导向 - 监管部门强调需遏制"内卷"乱象以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1] - 治理行动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1]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1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 中央强调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经济循环卡点堵点[1] - 监管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遏制"内卷"乱象,优化公平竞争环境[1] - 重点整治低价、低质、低水平竞争现象,维护市场机制活力和有效性[2] 市场竞争秩序整治 - 加强重点行业监管执法,打击恶意比价、虚假宣传、低价倾销等乱象[2] - 推动修订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完善网络交易平台监管规则[2] - 开展网售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重点工业品质量监管[3] - 保持打击侵权假冒高压态势,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执法[3] 企业创新发展支持 - 通过构建良性竞争机制推动企业创新迭代,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4] - 运用信用手段治理"内卷",将违法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4] - 制修订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推动产业升级[5] - 实施中小企业质量素质提升等行动,支持企业质量联合攻关[5] 国际市场拓展 - 推进认证认可国际互认合作,鼓励认证机构开展国际业务[6] - 推动"新三样"领域国际标准提案,指导企业海外反垄断合规[6] - 深入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促进科技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6] 行业协同治理 - 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行为[7] - 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8] - 推动企业健全合规管理体系,举办反垄断合规专题培训[8] - 指导行业协会自律,抵制低价倾销等乱象[8]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建议将“内卷式”竞争纳入信用评级
证券时报· 2025-03-07 13:58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 - 草案已趋于完善,确定了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等基本原则,明确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3] - 针对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互联网侵害民营企业人格权益等具体问题作出细致规定,可执行性强[3] - 建议在法律责任方面细化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条款[4] 民营企业经营创新与法律界限 - 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创新不应有顾虑[5] - 限制对企业银行账户冻结权限,需审查必要性合理性,异地查封应委托当地执行[8] - 规范对企业实际控制人或高管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情形,避免影响企业经营[9] 企业账款拖欠问题 - 建议立法细化账款支付时限、责任和失信惩戒措施,将不合法欠款纳入信用评级[11] -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拖欠款项登记投诉平台,确保信息透明化[11] "内卷式"竞争整治 - "内卷式"竞争本质是不正当竞争,表现为行业领军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低价销售扰乱市场[13] - 建议严格执行《反垄断法》,将"内卷式"竞争行为纳入信用评级与政府支持挂钩[14] - 电商平台应设立价格监测机制,对问题商家黑名单管理,检察机关加强公益诉讼[14] 企业破产法修订 - 需重点关注破产重整制度完善,通过立法明确法律规定中的模糊地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