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执法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附条件批准全日空收购日本货航股权案
快讯· 2025-07-01 15:03
智通财经7月1日电,市场监管总局6月30日依法附加限制性条件(简称附条件)批准全日空控股株式会 社(简称全日空)收购日本货物航空株式会社(简称日本货航)股权案。这一决定维护了中日航空货运 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确保中日经贸"主干道"的畅通,对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该 案涉及中日航空货运服务市场两大日本航司的合并。市场监管总局在审查过程中重点评估了交易对中日 之间航空货运服务市场竞争可能产生的影响。审查发现,全日空与日本货航在中日航空货运服务市场运 力合计份额较高,交易可能对中日双向航线航空货运服务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确保交易后相关市 场公平竞争,全日空作出继续履行现有货物地面服务协议、不得拒绝续签相关协议、为新进入者提供货 物地面服务、转让部分航班时刻等多项承诺。这些限制性条件有利于保持中日航空货运服务市场的开放 性和竞争性,防范市场垄断风险。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经贸往来密切,航空货运是连 接两国经贸的重要纽带。此次附条件批准决定充分考虑了维护市场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要,体现 了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国际航空货运服务市场的关注。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做好案件的监督执行 工作, ...
药品领域反垄断执法的立体化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6-13 18:31
药品垄断案件概述 - 天津市市监委对郭某某组织四家药企达成地钠原料药价格垄断协议案作出总额超3.6亿元的行政处罚 [1] - 涉案企业包括津药药业、浙江仙琚、江苏联环、西安国康四家地钠原料药主要生产企业 [2] - 地钠原料药是生产地钠注射液的关键原材料,后者在抗炎、抗过敏及新冠肺炎重症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2] 处罚措施分析 - 对组织者郭某某处以500万元罚款,首次将第三方组织者纳入重点监管范畴 [3] - 对四家涉案企业分别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4] - 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如津药药业总经理刘某等)分别处以60万元个人罚款,实行"双罚制" [5] - 津药药业和江苏联环因配合调查获得罚款减免,体现宽大政策灵活性 [6][7] 案件执法创新 - 罚款比例(8%)综合考量违法行为性质、持续时间及企业配合程度,体现过罚相当原则 [8] - 通过没收违法所得+高额罚款打破垄断协议形成的非法利益联合,恢复市场竞争 [10] - 案件首次实现对垄断行为全产业链(组织者-企业-个人)的责任覆盖 [3][5] 行业影响 - 地钠原料药价格下降直接降低制剂生产成本,减轻国家医保和患者负担 [11] - 案件释放强监管信号,遏制潜在垄断行为,促进医药行业技术创新和健康发展 [12] - 推动原料药行业从垄断依赖转向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获取竞争优势 [10] 执法启示 - 需加强药品产业链全环节监管,包括生产、销售及幕后组织者 [14] - 需完善对自然人组织者、宽大政策适用等特殊情形的法律细则 [16] - 调查取证能力提升对应对隐蔽垄断行为至关重要,需强化电子数据等技术手段 [15]
垄断原料药遭重罚!业绩下降、再融资不顺的联环药业“雪上加霜”
北京商报· 2025-06-11 20:01
反垄断处罚 - 联环药业因参与垄断协议操纵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处以罚没款6103.82万元,其中没收违法所得1789.92万元,并处2023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6162.72万元,减免30%后实际罚款4313.9万元 [2][7] - 罚没款占公司最近一年净利润比例高达72.53%,将减少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6103.82万元 [2][9] - 公司与津药药业、仙琚制药等企业代表在2021年11月达成口头协议停止价格竞争并共同涨价,2022年1月断供原料药导致市场供应紧张,2月价格由最高9000元/公斤提高至13800元/公斤 [8]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1.35亿元、0.84亿元,2024年下滑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子公司投资收益减少及期间费用上涨 [10]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8.78%,但归属净利润2305.96万元同比下降29.15% [1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泌尿系统药、抗组胺药等,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是生产新冠肺炎治疗用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主要原材料 [10] 融资情况 - 公司2024年两次再融资终止:2月25日终止2.85亿元定增计划投向创新药研发,同日终止4.5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 [13] - 终止后转向债权融资,拟申请2.4亿元研发贷款用于创新药LH-1801研发项目,专家认为可能加重财务负担 [14] 行业监管趋势 - 原料药领域成为反垄断监管重点,本案体现执法"精准化""常态化"趋势,医药领域垄断行为直接影响公众利益 [12] - 监管部门近年来针对原料药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处罚金额屡创新高以维护市场秩序 [12]
2024反垄断执法:办结11件市场垄断案,罚没1.19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1:41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4)》。 办结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11件,罚没1.19亿元 根据报告数据,2024年办结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对1起拒绝、阻碍调查案件作出行 政处罚,罚没金额1.19亿元。其中,新立案调查垄断协议案件17件,办结6件;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案件5件。 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查办的垄断协议案主要涉及涉及机动车检测领域。 2024年7月,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景天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等13家车辆检验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没款合计232.83万元。10月,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10家机动车 检测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合计67.51万元。11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 依法对23家机动车检测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合计175.22万元。 报告指出,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纵深推进。集中全系统骨干力量查办医药领域系列重大专案,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纠治行业竞争乱象,推动涉案药品降价62%。依法查处威海水务、海南昆仑港华燃 气、新疆岩棉等公用事业、建材领域垄断 ...
最高达62%!涉案药品降价
第一财经· 2025-06-06 21:22
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成效 - 2024年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推动涉案药品降价62% [1][2] - 2023年医药领域垄断案件占比25.9%,罚款金额17.7亿元,占全年罚款总额81.8% [4] - 2024年新立案调查3件医药垄断案件,推动相关药品分别降价62%、58%、43% [6] 执法重点与典型案例 - 执法聚焦医药、供水、供气、金融数据和互联网平台等民生重点领域 [5] - 江苏省查处某药品制剂垄断案使挂网价降幅达61% [6] - 2024年首例适用新《反垄断法》阻碍调查案及首例追究非协议方组织者责任的案件均出现在医药领域 [7] 地方执法动态 - 天津对某原料药垄断协议案开展调查 [6] - 上海立案调查2件医药领域反垄断案件 [6] - 浙江指导72家高风险医药企业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 [6] 政策与市场环境优化 - 收录首例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行政诉讼案,明确执法规则以增强企业预期 [9] - 依法纠正医疗卫生领域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公平竞争的行为 [9] - 2025-2027年将加强医药等领域反垄断执法,打击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10]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反垄断执法推动药品价格显著下降,最高降幅超六成 [3][6] - 执法机构通过修订指南、企业合规指导等措施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2]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医药企业座谈会,强调破除市场壁垒和隐性限制 [10]
去年医药反垄断执法成效显著,涉案药品降价最高达62%
第一财经· 2025-06-06 20:34
反垄断执法仍聚焦于医药行业所在的"垄断多发领域"以及"民生重点领域"。 医药行业关系民生且垄断高发,一直是我国反垄断执法重点。而反垄断监管执法的加强和改进及公平竞 争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则关乎本土药企和跨国药企投资、发展的制度性成本。 6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4)》(下称"报告")。对 于过去一年的执法成效,报告称,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纵深推进。集中全系统骨干力量查办医 药领域系列重大专案,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纠治行业竞争乱象,推动涉案药品降价62%。 根据报告,中央和地方的反垄断监管机构也对医药经营主体的收并购行为和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 为,予以重点关注。 一名地方反垄断和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专家、医药反垄断领域资深律师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近 年来,药品领域的垄断行为多发频发,垄断行为多样、复杂且隐蔽,造成后果严重,垄断行为的实施主 体还可能存在主观故意性和"屡教屡犯"问题。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反垄断执法仍聚焦于医药行业所在的"垄断多发领域"以及"民生重点领域"。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主要有三种: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以滥用市场支配 ...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
快讯· 2025-05-16 15:03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 金十数据5月16日讯,为强化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工作,推动及时有效解决 违法干预市场竞争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市场监管总局对《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行为规定》进行修订,形成了《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相关链接 ...
李嘉诚家族卖港口难了:“不得规避审查”!
搜狐财经· 2025-05-15 21:16
李嘉诚家族卖港口想硬扛,看来是不行了。 在商务部5月15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重申:"今年3月以来,有关部门已多次发表声明强调,对长和集团出售港口交易将依法进 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希望有关企业 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审慎行事。" 这场涉及全球43个港口、横跨23国的资本布局,因监管部门首次对离岸交易行使域外管辖权,成为全球规则博弈的标志性事件。商务部此次表态,标志着 中国反垄断执法从市场纠偏正式升级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那些率先读懂规则变迁的企业,终将领悟:真正的商业智慧,是学会在重构的秩序中与时代共舞。 从市场纠偏到主权护城河,监管在升级。这背后可看出,中国反垄断执法在此案中实现三大突破: 穿透式监管技术:商务部联合多部门启动"穿透式监管",运用区块链存证与大数据追踪技术,仅用72小时便锁定四层离岸架构,戳破"技术性规避"的资本 游戏。 域外管辖权实践:依据《反垄断法》第二条和《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首次对跨境交易行使域外管辖权,明确"只要交易影响中国市场竞争或战略安 全,无论标的在何处均可 ...